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辅导四十四
第1题【单选题】
A、法西斯专政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经济全球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人分析苏俄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这一政策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
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蒋经国在苏联求学时期曾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
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边这面红旗启用于1923 年,由镰刀、锤子和闪耀的五角星组成。
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力),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与这面旗帜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苏联共产党的成立
B、俄罗斯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苏联的成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在莫斯科的小姑娘卡秋莎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知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该填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由如图中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 )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大国崛起之路。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说俄、美两国是怎样解决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阻碍的?材料二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邓小平(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材料三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日本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是哪一条措施?(4)结合以上大国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1500年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据材料一,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据材料二,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
材料三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
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入世”的影响。
中国“入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为此采取了哪些对策?
【答案】:无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邓小平这里所说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
这一模式有什么特点?
这一模式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无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三: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材料四: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五:(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全球通史》
材料一的工业是在哪一场运动中创办的?该工业体现了这场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
材料二中出现的现象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新中国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材料四中这场“完全不同的革命”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
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美国对苏联进行“模仿”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
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试验。
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人教版《世界历史》高中必修第三册
材料二: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
──列宁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是指什么?罗斯福面对“大萧条”现状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新”特点。
材料二中的“错误”指什么?为改正这一“错误”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中的模式是指什么?它有何特点?
通过对以上国家改革的探究,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工业化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到:“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漫画《高度工业化国家与重环保国家的环境差异》
请回答:
指出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促进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的主要因素。
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对苏联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据材料三,说出漫画中的“高度工业化国家”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它们对当代中国工业化的启示?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