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投资多,技术复杂,工期较长。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甲乙方根据合同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越来越重要。

对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合同
1水利工程施工合同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是甲方和乙方为完成待建的水利工程,所以在合同中要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关系。

在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中,当事人是甲方和乙方,可以说,甲乙方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甲乙方要想签订工程的合同,都必须是独立的法人。

都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履行工程合同的能力。

在合同的范围内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对甲方有一定的要求,其必须具备协调组织的能力;乙方必须在获得相关政府部门颁发的施工执照和认定的相关资质等级才能履行合同。

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中,实行的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其实,项目经理并不是施工合同签订人)。

而执行施工合同的工程师是指监理机构委派的监理工程师或甲方指定的甲方驻工地的代表,他们具体的身份和职责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而言:施工合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为进行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而在市场经济中施工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当事人之间订立的施工合同。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必须建立较强的合同意识,掌握施工合同的内容,依据施工合同管理施工行为。

2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的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工程的甲方、监理单位、乙方单位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本行业的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手段,对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的各方进行领导、指挥、调节及控制,目的是保护施工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施工当中出现的纠纷,制止违反合同的行为,保证施工合同能够按照正常的顺序实施。

施工合同管理,既包括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合同的管理,也包括发包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可将这些管理划分为以下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合同的管理;第二层次则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及监理单位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合同的管理侧重于宏观的管理,而发包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则是具体的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包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对施工合同的管理体现在施工合同从订立到履行
的全过程中。

3水利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招投标阶段存着的问题。

虽然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市场相比较以前规范化程度提高,但因为甲乙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导致在某些合同上,例如有的工程在招投标阶段,利用现在是卖方市场的情况,在招标的文件中对投标人提出相对苛刻的条件,迫使投标人压低报价,给投标人增加成本,使投标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

而为了能够承包到工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企业的发展,大多数投标人即使面对相对苛刻的条款也只能委曲求全。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不良的现象,部分投标人为提高中标率,在暗地里互相串通,明的是联合投标,其实属于抬高中标价,造成不正当竞争,这样导致一些规范的,实力强的企业由于正常施工需要的报价相对较高,结果不能中标。

后果是施工现场混乱,层层分包,转包,工程的质量不能保证,项目不能按照计划正常完工,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

2)合同不能正常履行。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包清工还是施工方包工包料,只要有一方应该提供的材料未能按时提供,或者由于某些原因市场缺货,都会造成工程不能按照进度施工,延误工期,特别是对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工项目,由于在项目论证阶段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导致在施工阶段施工缓慢,造成工程延误。

部分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人员,材料,设备等都与合同的内容不同。

在合同中签订的条款不能执行,对项目不能顺利的实施。

另外一些防洪工程,由于工期非常短,时效性特别强,如果不能按时完工,会对当地的防汛救灾造成非常大的被动,导致出现很大的损失。

3)合同的条文内容不完备。

虽然招投标法颁布了多年,但是在一些地方,工程的招投标仍然不够规范,有的工程,其招投标的形式相当的简单。

甚至甲乙方不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合同范本,而是由双方私下制定的合同。

有时由于施工和管理的经验不足,合同的可预见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双方需要经常的进行协商,进行变更,使工程不能正常进行。

4)施工中存在违法的转包和分包。

在合同法中严格禁止乙方其不得将承包的全部水利工程都转包给其他施工队伍或将其分解后再以分包的形式将其转包给其他的施工队伍。

禁止将工程分包给没有资质的施工队伍。

但在水利工程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大量的存在层层转包或分包的现象,最终会导致合同很难履行,施工进度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较差,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经济上的纠纷,需要通过法院解决,给各方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

4水利工程合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1)合同的管理要依照国家法律进行。

近些年,我国在建筑施工领域颁布了多部
法律,规范了施工市场,尤其是《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对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水利工程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所以,合同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内容,比如质量,进度,成本,责任,风险等条文,应该进行明确具体的解释。

2)必须使用国家发布的示范合同文本。

“三制”改革后,经过近几年的实行,水利工程施工市场,已经有了国家发布的正式的示范合同范本,使用合同范本,可以明确甲乙方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在具体条款上出现歧义,增强了合同的严密性,因此必须推广使用。

3)严格审查招标阶段企业的资质。

在工程招标时,要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注册资金、隶属关系、财务状况、设备条件、以前的工程施工经验等,目的都是保证施工企业能够完成任务。

4)对管理人员进行合同方面的培训。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合同的管理必须选派专业的人员,因为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大型工程,工期长,造价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必须由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强,懂经济、管理,爱岗敬业的人员负责。

一般要对相关工程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在施工合同的履行当中,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

5)规范的监理是合同管理的有力保障。

联系施工合同各方的纽带是监理,所以说监理在合同的执行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监理能够在工作中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合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较好的预见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给施工中的各方创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目的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5结束语
近些年,虽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合同的各方都能基本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得到比以前更大的重视。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成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方葆青.如何进行合同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