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文学翻译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的文学翻译观
郭沫若先生是现代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翻译家。

我们通过品味《女神》等诗作感受到他作为文学家的浪漫气质,通过观看《屈原》等剧目知道了他作为史剧家的艺术韵味,通过研读《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文章得知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深厚底蕴,但是作为翻译家的郭沫若却并不被世人所熟知,他内蕴丰富的翻译世界更是很少有人知晓。

郭沫若借助于对国外名篇的译介,为“五四”中国传播了新的文化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中国的现代性的转型。

郭沫若不是一名专职的翻译家,翻译活动甚至都不是他的“主项”,许多翻译作品更多的是他在学习、生活之余的创作成果。

虽然不是专职所为,但他却做出了惊人的成绩,30部、500多万字的译作是他留给后人丰硕的财产,呈现给世人一幅五彩斑斓翻译画卷。

作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早期的翻译家之一,郭沫若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引进了那么多外国文学名著,而且表现在对文学翻译发展状况的关注上。

针对20年代翻译界出现的粗制滥造的现象,他提出了"翻译是媒婆"的观点,强调译者的翻译动机与责任感。

此后他根据切身的实践提出了"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的文学翻译观,提倡创造性的翻译.诗歌翻译上,他主张"风韵译",强调诗歌翻译对于原文的气韵不许走转。

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中国翻译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郭沫若正如一个投掷“炸弹”的健儿一样,他用自己丰富的翻译成果、睿智的翻译理念,建构了完整的翻译体系,具备了世界的眼光和发展的思路,从而引领了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航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