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圆的条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九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圆
3.5确定圆的条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
2.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会用尺规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
3.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应用方向.
难点:利用“确定圆的条件”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圆规.
四、相关资源
《探究过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圆》动画.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草原放牧》
草原上有三个放牧点,要修建一个牧民定居点,使得三个放牧点到定居点的距离相等.如果三个放牧点的位置如图,那么如何确定定居点的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实际问题的展示,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呢?经过几点能确定一个圆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有关探索.
设计意图:与作直线类比,引出确定圆的条件问题.
想一想我们知道圆的定义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即为圆心,定长即为半径,根据圆的定义大家觉得作圆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答案.
答:由圆的定义可知,作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圆心和半径的问题,因此作圆的关键就是确定圆心的位置和半径的大小.确定了圆心和半径,圆就随之确定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确定圆的条件.
做一做(1)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2)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C(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答:(1)因为作圆实质上就是确定圆心和半径,要经过已知点A作圆,只要圆心确定
下来,半径就随之确定下来.所以以点A以外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一点与点A所连的线段为半径就可以作一个圆.由于圆心是任意的,因此这样的圆有无数个,如下图所示.
(2)已知点A,B都在圆上,它们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因此圆心到A,B的距离相等.根据以前学过的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心应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在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都能满足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都可以作为圆心,这点到点A的距离即为半径,这样圆就确定下来了.由于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有无数个点,因此有无数个圆心,作出的圆也有无数个,如下图所示.
(3)要作一个圆经过A,B,C三点,就是要确定一个点作为圆心,使它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因为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到B,C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满足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就是所作圆的圆心.
作法:①连接AB,BC.
②分别作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DE和FG,DE与FG相交于点O.
③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圆,⊙O就是所要求作的圆.
在上面的作圆过程中,因为直线DE和FG只有一个交点O,并且点O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经过A,B,C三个点可以作一个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结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让学生经历作圆的过程,从中探索确定圆的条件.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典例精析】
例如图,MN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利用这样的工具,最少使用多少次,就可以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为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例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分析、引导,师生共同得出答案.解:最少使用2次,就可以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第一次画出A1B1的垂直平分线M1N1,第二次画出A2B2(A2B2与A1B1不平行)的垂直平分线M2N2,两线的交点就是圆形工件的圆心.理由:圆心到A1B1两点的距离相等,因此圆心一定在A1B1的垂直平分线M1N1上.同理,圆心也一定在A2B2的垂直平分线M2N2上.直线M1N1与直线M2N2的交点到点A1,B1,A2,B2的距离相等,所以它是圆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课堂练习】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
为(1,4),(5,4),(1,-2),则△ABC外接圆的圆心坐标是().A.(2,3)B.(3,2)
C.(1,3)D.(3,1)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一点有无数多个圆
B.过两点有无数多个圆
C.过三点只能确定一个圆
D.过直线上两点和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3.三角形的外心具有的性质是().
A.到三边的距离相等B.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C.外心在三角形外D.外心在三角形内
4.小明不慎把家里的圆形玻璃打碎了,其中四块碎片如图所示,为
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小明带到商店去的一块玻璃碎片应该
是().
A.第①块B.第②块
C.第③块D.第④块
5.已知下面的三个三角形,分别作出它们的外接圆.它们外心的位置有怎样的特点?
6.小明家的房前有一块矩形的空地,空地上有三棵
树A,B,C,小明想建一个圆形花坛,使三棵树都在花
坛的边上.
(1)请你帮小明把花坛的位置画出来(尺规作图,不
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在△ABC中,AB=8m,AC=6m,∠BAC=90°,试求小明家圆形花坛的面积.师生活动:教师先找几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
1.D.2.C.3.B.4.B.
5.答:作图略;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上,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
6.解:(1)如图所示,⊙O即为所求作的花坛的位置.
(2)∵∠BAC=90°,AB=8 m,AC=6 m,∴BC=10 m.
∴△ABC外接圆的半径为5 m.
∴小明家圆形花坛的面积为25π m2.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题的学习,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外接圆及其相关概念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七、板书设计
3.5确定圆的条件
1.三角形的外接圆及其相关概念
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