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套种马铃薯“三高”技术试验初报

合集下载

桑园间套种及套养主要模式分析

桑园间套种及套养主要模式分析

桑园间套种及套养主要模式分析作者:杨启慧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蚕业生产具有外向型特征,易受气候、生产技术水平、市场行情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

利用养蚕间隔期及桑园越冬期通风透光条件较好等有利条件,开展桑园合理间套种及套养,改变桑园单产模式,提高桑园产值,是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助农增收的有效措施,能有效提高蚕桑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桑园;间套种;套养;模式中图分类号 S8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34-01栽桑、养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蚕业生产呈现桑园经营规模小、生产结构单一、集约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下降、效益增长乏力、农民养蚕积极性不高等现状。

通过桑园套种粮食、蔬菜及养殖家禽等途径,拓展蚕桑增收空间,提高蚕桑生产综合效益,已成为实现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1]。

农作物间套种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高效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间套种研究,是事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问题,也是近来农业技术研究的热门课题。

桑园套种经济作物在我国古代就有“桑下宜种蚕豆、黑豆,不可种麦、谷”及“二豆良美润泽,益桑”的记载[2]。

桑树一年中采叶养蚕的季节不长,如何利用养蚕间隔期及桑园冬息期开展桑园间套种及养殖成为蚕业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该文就目前蚕桑生产上较为成熟、应用范围较广的套种及套养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

1 桑—粮桑园间套种粮食作物不仅能提高桑园综合效益,还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

目前,生产上常用粮食作物有马铃薯、玉米、红薯、甘薯等,其中又以冬、春季套种马铃薯最为常见。

因马铃薯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只需要3~4个月,与桑树冬季休眠期刚好互补,二者影响较小,从而成为多地桑园春冬季套种的首选粮食及经济作物。

万玉新等在广西开展利用桑园冬季休产期进行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套种马铃薯平均投入3 600元/hm2,产薯量为4 905 kg/hm2,产值为6 867元/hm2[3]。

幼龄桑园间作马铃薯的比较优势与技术措施

幼龄桑园间作马铃薯的比较优势与技术措施

幼龄桑园间作马铃薯的比较优势与技术措施摘要针对幼龄桑园收入低、效益差的问题,结合陇南实际阐述了幼龄桑园间作马铃薯的意义和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幼龄桑园;马铃薯;间作;比较优势;技术措施幼龄桑园以养树和培养丰产树型骨架为目的,单位面积桑园产量和用量少,养蚕数量不多,蚕茧收入低。

为解决幼龄桑园收入低、效益差的问题,常常在其行间种植低杆农作物或药菜等经济植物,但是由于我国蚕茧产区分布范围广,各地生态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间形成了不同的间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习惯。

马铃薯属冷凉性植物,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较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条件下,不仅生长发育快、产量高,而且品质优,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好。

近年来,陇南市市、县蚕桑部门科技人员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引导群众进行桑薯间作,获得了桑薯互促、桑茂薯丰的效果。

1幼龄桑园间作马铃薯的意义1.1生产意义马铃薯以块茎为主要收获利用对象。

马铃薯块茎富含营养,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都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

马铃薯最大特点是粮菜兼用,不仅可以当做主食,而且可以烹制成多道可口的菜类供人们食用,20世纪生活困难时期曾是不少地方特别是高半山地区群众的主要食粮。

以淀粉含量计算,5 kg马铃薯相当于1 kg粮食。

因此,为了应对全球灾荒饥饿问题,国际粮农组织则把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战略物资之一。

由此可见,马铃薯的作用和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展示的发展前景。

幼龄桑园行间种植马铃薯,既增加了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了马铃薯种植范围和规模,带动和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显著增加了单位桑园面积的产出,一般单产马铃薯26.25 t/hm2以上,对贫困地区解决温饱以及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2]。

1.2经济意义在幼龄桑园行间种植马铃薯,首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桑园的光能利用率;其次能稳定增加群众收入。

种植马铃薯投入较低,约6 000~7 500元/hm2,而且产量稳定,销售价格不断上升,种植户收入可观。

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为充分利用冬季桑园空闲时间,提高桑园亩收入,根据马铃薯生育特点及近几年来在冬季桑园里用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如下,以供参考:一、桑园地块的选择1、要选择地势平坦、有浇灌条件、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地块,不宜选用积水田或不易排干水的死黄泥田块。

2、要选择桑树种植两年以上,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桑园,大行距在6mdash;8尺,小行距1.8mdash;2尺,以便操作管理。

二、桑园地块的整理要求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清理桑园杂草,深耕翻晒桑园,12月中旬碎垡整地、开挖种植沟,沟深15mdash;20厘米,宽50mdash;60厘米。

同时清理好四周排水沟以便排水。

三、选用良种选用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mdash;110天,如:中薯2号、坝薯10号、会mdash;2号、中甸红。

确保4月底成熟收获为宜,以利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和确保不影响桑树生长。

四、种子处理播种前必须做好种子处理工作,种薯要选用无病、无破损、表皮光滑,重25mdash;30克的种薯,整薯播种*,防病感染,大薯切块时,必须将切刀放入5%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钟消毒防传染感病,种薯切口用草木灰拌抹稍晾干后即可播种,同时每块(个)种薯必须保证有2mdash;3个饱满芽眼为宜。

五、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要求播种时间12月底完成,每亩播种量50mdash;60公斤。

在种植沟内摆放种薯2行,行距30mdash;35厘米,株距15mdash;20厘米,种薯按对空摆放,确保每亩株数在3500mdash;4000株。

六、施足底肥底肥每亩用有机肥1500mdash;2000公斤,三元专用复混肥40公斤加尿素5mdash;10公斤。

施用方法:用农家肥盖种后,化肥撒施于行间(化肥与种薯不能接触,以防烂种、影响出苗)。

薯块膨大期亩用磷酸二氢钾(氨)1公斤/亩喷施叶面促进薯块膨大。

七、稻草覆盖摆种后施肥后要及时进行稻草覆盖,盖草厚度以10公分左右为宜,保温保湿,促使幼苗生长出苗均匀整齐,稻草首尾相接不能错乱,以免影响出苗。

推动川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振兴贡献蚕桑力量——在全省蚕桑产业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推动川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振兴贡献蚕桑力量——在全省蚕桑产业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04推动川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蚕桑力量———在全省蚕桑产业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胡强(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成都610041)作者简介:胡强(1961-),男,硕士,二级巡视员,从事特色经济作物管理。

文献信息:胡强.推动川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蚕桑力量[J].四川蚕业,2020,48(4):1-5,12.高县是我省蚕桑生产第二大县,近年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基地提质增效、产业链延伸和加工带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和良好成效。

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新丝路丝绸产业科技园、蜀南桑海·丝路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罗场镇标准化蚕桑基地等现场,相信有很多新的收获和体会。

我连续几年都参加蚕桑基地现场推进会,总体感受是每年都有新变化、新进步、新亮点,比如今天看到的人工饲料养蚕、机械化养蚕、全产业链产品开发等,这些都说明我们蚕桑产业逐渐走向现代化,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

1总结经验充分肯定蚕桑产业的做法和成绩近年来,全省蚕业系统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扎实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持续强化加工带动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四川蚕桑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二,茧丝质量全国领先,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8月25-26日,省委省政府在南充召开了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会议组织代表分三个组参观考察了18个园区,其中包含仪陇、武胜、嘉陵3个蚕桑园区,占1/6强,蚕桑园区在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高标准建基地、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呈现很多特色和亮点,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和媒体的持续关注。

这仅仅是川东北片区的部分典型代表,我相信,在攀西、川南片区还有很多高水平的蚕桑园区。

去年以来,蚕桑一共培育了8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宁南、武胜、仪陇通过了首批省级星级园区认定,以蚕桑为主导产业的涪城被评为乡村振兴先进县,今年培育的嘉陵、珙县、德昌将参加年底省级星级园区的考核认定。

应甩免耕栽培技术在桑园间种马铃薯的总结报告

应甩免耕栽培技术在桑园间种马铃薯的总结报告

4 . 4 种薯覆盖 : 播种后将已经收成桑枝食用菌棒打碎及 时覆盖种薯 5 c m, 然后加盖厚度 8 ~ 1 0 c m
的稻草 为好 , 保 温保湿 , 促 使幼 苗 生长 , 出苗均匀 整齐 , 稻 草 首尾相 接不 能错 乱 , 以免影 响 出苗苗不易伸出草面和形成弯脚纤细苗 , 过薄漏光造成结绿薯 , 影响 马铃薯商品性质和品质。盖草结束后 , 上面再盖一层薄细土稍压稻草 , 防大风刮走稻草。
[ 摘
5 3 3 0 0 0 ; 2 .那 坡县 桑蚕 办 )
要] 本文主要从马铃薯 品种选择 、 桑园选 择 、 薯种处理 、 适期播种 、 田间管理 、 防霜灭 鼠、 适时采收
等方面介绍 了马铃薯免耕技术。该技术是指冬季桑园不经过翻耕而直接在土面上摆放 马铃薯种 和施 肥, 然后 用稻草全程覆盖栽培 , 收获时扒 开稻草直接在地面上捡 薯的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 。 [ 关键词]马铃薯 ; 冬季桑园 ; 免耕 ; 栽 培技术 [ 中图分类号]S 8 8 ;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6 — 1 6 5 7( 2 0 1 3 )0 3 — 0 0 5 2 — 3
4 适 期 播 种
4 . 1 播 种时 间 : 以 1 O月 中下旬 至 1 1月上旬 为 宜 。 4 . 2 施 足底 肥 : 一 次 性 施 足基 肥 , 可施腐熟农家肥 l 5 0 0 k g / 亩、 普通过磷酸钙 2 5 k g / 亩、 硫 酸 钾
1 5 k g / 亩或复合肥( N : P : K = 1 5 : 1 5 : 1 5 ) 5 0 k g / 亩。施用方法 : 在播种时复合肥直接放在 2 块种薯之间 , 与种薯保持 5 c m以上距离 , 以防烂种 , 影响出苗。薯块膨大期用磷酸二氢钾( 氨) l k g / 亩喷施叶面 促进薯块膨大。 4 - 3 合理密植 : 播种量 为 5 0 ~ 7 0 k g / 亩。 根据桑 园桑树行距 7 0 ~ 8 0 c m种植密度 , 马铃薯播种密度 以 2 0 0 0 ~ 2 5 0 0株/ 亩为宜, 垄 内行距 2 0 c m, 株距 2 0 c m, 距离桑树主干 1 5 — 1 8 c m, 种薯按“ 品” 字形摆 放, 芽眼向上, 薯块不能直接与肥料接触。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的经 济 增 长 点和 农 民 增 收致 富 的较 有发 展 前景 的产 业 , 对 保 山市 调 优 农业 种 植 结 构 、 新 种植 模 式 、 大种 植 效 益 、 调 调 调强 种植 产 业 , 一步 促进 隆 阳区 农业 和农 村经 济 发展 、 进 农
民增 收 、 农村 稳定 , 有较 好 的现 实意 义。 具
新植 桑 园套 种 马 铃 薯适 于 冬 末 初 春播 种夏 季 收 获 。 由
5 。 种 前把 种 薯放 在 通风 处摊 开 晾种 4 5 , 除 病 烂 3等 播 ~ 挑 h
种 薯 。 5 对 0g以上 的 种薯 进行 切 薯 , 用纵 切 法 , 个 切 块 采 每 2 5g以上 , 薯 的刀 用 00 %高锰 酸 钾 溶液 浸 泡消 毒 【 1 切 .5 l。 - 种 - 2
地方 已成 为 时尚消 费 , 市场 需 求量很 大 。 新植 桑 园套 种 马铃 薯 , 充 分利 用作 物 之 间 植株 的高 是
也可在 播 种前 2 用 2 5n, 晾 干 装入 编 织袋 。0d左右 见 长 出 白芽 时铺 开 , 1 壮芽 7d左 右即可 播种 。
在 桑 园 行 间 或 宽行 中翻 耕 细耙 。 距桑 树 基 部 5 m 处 0c 开 沟 施 人 基 肥 , 施 厩 肥 1 .~ 25t m2普 通 过 磷 酸 钙 可 50 2 . / 、 h 7 0k /m 尿素 4 0 6 0k/m2硫 酸 钾 3 0 4 0k ,m 或 5 gl 、 l 5 — 0 g 、 h 0 — 5 gl l 复合 肥 (5 1 — 5 7 0k m 肥 料 施 于 1 m以 下 的 土 层 1 — 5 1 )5 , 0c 中。 播种 时 , 薯块 不能 直接 与肥料 接触 。

桑园(幼龄)套种蔬菜技术

桑园(幼龄)套种蔬菜技术

4 . 1 . 3 甘蓝 。l 0 月 中下旬 播种 ,l 2月上 旬定植 , 行株距 4 5
c m x 4 0 c m ,可 在 采 收 后 定 植 嫁 接 体 。
元/ 6 6 7 m2 ,从 而可保证 扩桑初 期的 农业增效 和农 民增 收。
现将桑园( 幼龄 ) 套 种 蔬菜 技 术 介 绍 如 下 , 以供参考 。 1 桑园 ( 幼龄) 套 种 蔬 菜 的 指 导 思 想
栽 桑 ,可 纯 作 。
( 1 )以培育 桑树 为主 、套种 蔬菜为辅 , 保证 桑树嫁接体
当年就能提供 桑叶饲养秋 蚕 ;( 2 )以安 全养蚕 为重点 ,套种
抗病 、 抗虫 的蔬菜品种 ,如需用 药 ,须错开 养蚕期 ,且只 能 使 用高效 、 低毒 , 低残 留的农药 。( 3 )以不影响 桑树 正常 生
上海农业 科技
2 0 1 5 一l
桑 园( 幼龄 ) 套种 蔬菜技术
向 日生

潘瑞祥
( 江 苏省 海安县 海安镇 农 业服 务 中心
2 2 6 6 0 1 )
要 :桑园 ( 幼 龄) 套种 蔬菜 ,既 能改善 土 质 、增 加有机 质含量 ,又能确 保城 乡市 场蔬 菜供 应 、提高农 民收 入。
4 . 1 . 6 蚕豆 。l 0 月 下旬播种 ,株行距均为 3 0 c m,每畦种 植2 ~3 行 ,每穴 2 ~3 粒 ,翌年 5 月 中旬采收。
长为前提 ,充分 利用桑树与 蔬菜等 经济作 物生育 期的差异 , 种植植株矮小 、 株型 紧凑 的蔬 菜等经 济作物 。 ( 4 ) 根据市 场
4 . 2 . 2 毛 豆。3月上旬 ~6月下旬播种 ,株行距 2 5 c m×

冬闲桑园免耕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冬闲桑园免耕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进产业化 , 创全国桑树面积和蚕茧产量第一” 的口号 。其 中 20 年广西桑园面积增加到 1 万多 h 2蚕 08 3 m,
业 生产 实现 了跨越 式发展 , 茧产量 连续 四年夺 取 了全 国第一 u 。但 是长期 以来 , 闲桑 园开 发利 用 的研 蚕 J 冬
究贫乏, 导致桑园冬 闲时间大面积桑园中的光 、 水等 自 热、 然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 , 在冬闲桑园进行套
v n in l o —ia e c lia in,se l g o n e co pn o ao s e r e a il n o g — e t a n tlg utv t o n l o e di fitrrp ig p tt e meg d r pdy a d h mo e n
Li n — i ta u Yo g xa e l n
( u n x a e f r utrl c n e, n ig 3 0 7 C ia G ag i d myo i l a S i cs Na nn 5 0 0 , hn ) Ac Ag c u e
Ab ta t sr c :Ara o ub ry c liain i e p n ig u caigy i a g i u e e p e to e fm ler ut t s x a dn n esn l n Gu n x ,b td v l m n f v o o witrfl w ler a d n h so vo syis fiin ,fri rvn cn m i ef in yo l n e l mub ryg r e a b iu l n u ce ao o mp o i geo o c f ce c fmu — i b ry n raig fr es n o .I n e 0 9,a x ei n f ub ry itrrp ig p t・ e r ,ice sn am r ’ic me n witr2 0 n e p rme t ler ne co pn oa o m t e t n e o .ia ec l v t n wa n u td o swi witrn n tl g u t ai sc d ce .Th eut h we h tc mp rd wi n h l i o ers l s o d t a o ae t c — s ho

桑园套种地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桑园套种地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 5 3 2 I S 5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5 ) 3 0 — 0 0 5 2 —0 1
马铃 薯是 一种 粮食 亦是 一种作 物 , 对早 熟 、 丰 产以及 栽培 季节 都没有 严格
的要 求 , 因此 可 以广泛种植 。 它 不但是 禾谷 类等作 物 比较好 的前作 , 还可 以作 为
k g, 或 每 公 顷施 尿 素 3 0 0 k g 、 过磷 酸 钙 6 0 0 k g 、 硫酸 钾 3 0 0 k g 。 齐苗 后 及
时 中耕 除草 , 根据 长势追 肥 。 现蕾 开花 期叶 面喷施 磷酸 二氢 钾或 微肥 1 ~2次 ,
1 、 土地 选择 : 在+N N ̄k 要注 意是地 势必 须保证 平坦 、 土壤 不能过 硬 、 土
八 星瓢虫 等都是 马铃薯 主要 的病虫 害 。 桑 园套种 马铃 薯最好 保证 少用药 或不用
2 、 选 用 良种 : 在 对 品种 进行 选择 时 , 要保 证适 宜我 们 当地 种植 且 早熟 、 高 产、 抗病性 好的脱 毒马 铃薯 品种 , 如荷 兰1 5 、 荷 兰7 以及 早大 白等 品种 , 还要保 证 薯形 大小 匀称 、 外形整 齐 、 表 面光滑 细嫩 、 压 根鲜 明 以及无 病害 虫 的壮 龄 薯种 , 其大 小 约在 3 左右 即可 。
收获结 束及 时开 挖深 槽 , 将废 弃 的马铃 薯茎 叶作 绿肥 埋人 桑 园土壤 , 同时泼 浇 人畜 粪尿 , 以加速 茎叶腐 熟转化 , 使桑苗 充分 吸收养分 , 达到“ 以小 肥换大 肥” 的 目的 , 为 蚕茧 的生 产 打下 坚实 的基 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天 祥 . 旱地 全 膜 覆盖 马 铃 薯套 种 玉 米栽 培 技术 【 J ] . 中国 农技 推 广 ,

关于乡村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蚕桑产业是安康传统优势产业蚕桑产业,也是--村传统优势产业,在农户增收增效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谋划研究中、省、市、县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安康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文件政策,根据--村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蚕桑产业,加快蚕桑产业发展,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高效,实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制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村情。

--村位于县城西北12.5公里处,村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7.9亩(其中:水田375亩,旱地2232.9亩),林地面积1623.6亩。

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20户1415人,有劳动力人口425人(男220人、女205人)。

20--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

(二)产业现状。

按照产业扶贫三个一模式,成立了--县--镇--村蚕桑产业专业合作社,在二、三、六、七、八、九组流转并整理土地600余亩,完成栽植密植桑园600余亩,目前桑园投产面积300亩,20--年新栽植300亩,20--年养蚕130张,实现产值8万元,目前现有蚕室6栋1200余平方米。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为蚕室、桑园建设原则,突出桑园建设标准化、机械化、良种化、高产化,突出蚕室建设现代化、省力化、标准化、自控化,其他桑园、蚕室配套设施完整齐全。

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按照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推进蚕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效益。

推进标准化建园、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品牌化销售的产业化经营,全力建设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辐射效应明显的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带动当地蚕桑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区域与桑园选择、良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中耕除草与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整地施肥;适时播种隆阳区作为全国东桑西移战略目标的主要实施区域,近年来发展较快,2011年全区桑树种植面积达5 000 hm2,每年新植桑园达750 hm2,种桑养蚕已成为隆阳区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较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对保山市调优农业种植结构、调新种植模式、调大种植效益、调强种植产业,进一步促进隆阳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料、食品工业原料兼用型作物,其块茎营养价值较高,维生素C含量为苹果的10倍,赖氨酸含量高于包谷,而且脂肪含量低,因此马铃薯菜肴和各种加工食品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马铃薯还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和化工工业的原料,各地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产品已有上百种,主要有淀粉及淀粉衍生工业品、炸薯条、薯片、速溶全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等,目前马铃薯食品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时尚消费,市场需求量很大。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是充分利用作物之间植株的高矮、对光照需要的不同、播种期的不同,达到既能增产增收,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对于稳定新植桑园面积,促进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既增加了桑农的经济收入,又开辟了桑园绿肥来源,而且种植技术易于掌握。

新植桑园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在保山市发展较快,到2011年全区已累计示范推广逾1 500 hm2,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在隆阳区的板桥、水寨、瓦渡等乡镇示范推广,一般产马铃薯19.5 t/hm2,增加产值2.7万元/hm2。

近2年隆阳区利用新植桑园在冬春季节大面积套种马铃薯,桑园可以增加收入2.55万~3.00万元/hm2,从而解决农户在新植当年桑园产出偏低的问题。

冬闲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报告

冬闲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报告

苗后 用 土培 严 膜 口 , 防跑 墒和 被 风揭 膜 。 苗后 1 以 齐 周左 右
追 施 清 粪水 1次 , 合追 肥 对 B处 理 进 行 中耕 除草 , 结 风力 大
时 用 泥土 培压 膜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不 同 栽 培 方 式 的 生 长 表 现 .
“ 闲期 ”提 高 桑 园 的 土 地 利 用 率 , 加 桑 园 综 合 经 济 效 休 , 增
益 , 者开展 了冬 闲桑 园 套种 马铃 薯 试验 . 笔 探索 山 区桑 园 套 种 的合理 模 式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点 .
由表 1可 以看 出 , 同~ 天播 种 的 , 处 理 口镇 凯 口村 2组 一 农 户家 桑 园 内 进 行 , 拔 9 0 年 平 均 温 度 1 .℃ , 0{的 有 效 积 温 海 6 m, 55 ≥1  ̄ 2 42 94 , 霜 期 2 5 年 日照 时 数 1 177 年 降 雨 量 1.℃ 无 8 d, 6 .h,
随着 农 业产 业 结构 调整 和 国家 “ 桑西 移 ” 东 工程— — 优
质蚕茧 基地 建设项 目的实施 , 我市在 边远 乡镇发 展 了种桑 养
可 湿 性 粉 剂 3 0倍 液浸 泡 3 n, 晾 干 后拌 草 木灰 ) 每 个 0 mi 稍 ,
种 薯保 留 2个 芽 眼 以上 , 眼 向 上 , 土 压 实 , 平 垄 面 , 芽 覆 抚 A 处 理 覆 盖 8 c 宽 的微膜 。 时深 入 田间进 行 观 察 , A 处 0m 随 对
月上 旬 , B处 理成 熟期 延迟 至 5月中旬 。 由表 1分析 , 铃 薯 马
喜 冷凉 的气候 , 薯在 土温 较 低 时 生长 非常 缓慢 , 膜覆 盖 种 地

桑园夹套种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

桑园夹套种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

够的空间,同时规划好蔬菜种植密度[2]。

3、优选良种当前桑树品种约有20种,可以分为普通桑树、野生桑树和变种桑树3类,根据地方种植条件选择合适的桑树品种能够有效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应选择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优质品种。

夹套种蔬菜应以喜光、喜温蔬菜为主,品种选择需充分考虑夹套种需求,选择抗逆性、抗病性良好的优质品种。

青菜一般可以选择矮抗青、苏州青等;大蒜可以选择以收获青蒜为主要目标的二水早;豌豆可以选择以收获豌豆头为主要目标的白豌豆等。

4、整地施肥蔬菜夹套种之前需做好整地施肥的准备工作,整修桑树的下垂枝、弱小枝等,以免大量枝叶影响蔬菜光照条件,同时也方便种植人员在桑树下进行操作。

桑树行间一般将耕翻深度控制在13-15 cm,确保土地上虚下实。

伴随耕翻整地的同时施加底肥,通常每亩地需要施用2500-3000 kg 腐熟农家肥以及40-50 kg 复合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避免桑树和蔬菜争夺肥料养分影响生长[3]。

5、移栽活棵夏伐期桑园夹套种蔬菜时,由于夏季气温较高、阳光强烈,移栽时应加强对蔬菜苗根部的保护,一般可以利用营养钵、穴盘、土块等保护苗株根部。

移苗时尽量防止对苗株根部造成损伤,否则难以成活。

移栽后及时浇活棵水,否则苗株很容易缺水死亡。

移栽时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树间空间,也要避免种植密度过大而影响蔬菜生长。

不同蔬菜的种植密度不同,例如茄果类蔬菜株距一般为30-40 cm;瓜果类蔬菜株距一般为50 cm;冬青菜株距一般为30 cm;大蒜株距一般为4-6 cm,行距为15-20 cm;莴苣株距一般为25 cm,行距一般为30 cm。

合理控制蔬菜种植密度,能够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情况下促进蔬菜产量最大化。

6、田间管理夹套种瓜类蔬菜的田间管理较为复杂,在蔬菜开花阶段往往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以冬瓜为例,上午将刚开放的雄花去掉,露出花药并在雌花柱头上涂抹。

可使用15-20 mg/kg 的2,4-D 对花柄进行涂抹,防治落果。

景东县蚕桑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景东县蚕桑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8·产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0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尽快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快产业化进程。

通过分析景东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能够进一步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希望提升景东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景东县;蚕桑产业;存在问题;对策1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为加快景东蚕桑产业发展,景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整合财政资金扶持蚕农种桑养蚕。

2016年底全县桑园总面积达0.3335万hm 2(其中投产桑园面积0.2668万余hm 2,新植桑园0.0667万hm 2)。

全县栽桑养蚕12个乡镇、113个村民委员会、869个村民小组、8 057户蚕农种桑养蚕,2016年扶持蚕农建设地蚕大棚1 328间133 456m 2,小蚕共育室183间62 950m 2,标准蚕房4 506间约180 000m 2。

2016年全县饲养蚕种65 305张,蚕农收入1 055.017万元。

平均产量42.3kg/667m 2,平均产值3 218元/667m 2。

鲜茧总产量2 761.16t,农业总产值1.35亿元。

县委、政府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工作目标,积极扶持蚕桑产业发展,截至2016年共建成现代化蚕茧收烘站13个,占地面积3.87hm 2,建筑面积15 603m 2。

建成缫丝厂一个,占地面积4.54hm 2,建筑面积22 000m 2。

建成的糊状叶绿素厂一个,占地面积3.87hm 2,建筑面积14 524m 2。

2017年6月15日中丝集团景东丝绸有限公司进驻景东。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景东佳浩公司共拖欠蚕农2015年、2016年蚕茧款5 100余万元,导致蚕农与企业矛盾激化,上访索要茧款时有发生。

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2)2017年4月初即将发放春蚕种,如果不能支付部分欠款,蚕农饲养积极性必将下降,春茧收购前付不清茧款,蚕茧流失会很严重。

3)产业基础条件差,蚕桑资源浪费严重:一是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不搞,虽然近两年来发展了一定规模的桑园,但由于多数健在山坡旱地上,普遍缺水、缺肥,立地条件差。

春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初探

春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初探

春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初探梅亚军【摘要】提高桑园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桑园冬春季节土地资源和空间,合理进行桑园夹套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对稳定蚕桑产业增加蚕农收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东台市许河镇部分蚕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春季进行桑园套种马铃薯,实现平均亩产马铃薯550kg,平均亩增收650元.【期刊名称】《江苏蚕业》【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2页(P20-21)【关键词】蚕桑;桑园;马铃薯;套种技术【作者】梅亚军【作者单位】东台市许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2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6.9东台市许河镇是蚕桑生产重点镇,现有桑园面积1 020hm2,其中投产桑园630.6hm2,2018年饲养蚕种3.83万张,生产蚕茧1 550t,桑园套种840hm2,实现亩平均收入9 350元,超半数以上农户亩平均收入万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虽然尚可,年平均亩效益维持在8 000~10 000元,但栽桑养蚕面临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农药污染等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对蚕农来讲栽桑养蚕已逐步成为“鸡肋”产业,因此进一步深挖桑园增产潜力,提高桑园亩效益,增加蚕农收入,保住有限的蚕茧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从事多年栽桑养蚕技术推广,总结摸索了几种桑园夹套种的模式,今年重点指导蚕农进行了春季桑园套种马铃薯,取得较好效益。

现作介绍,以期对稳定桑园面积,提高蚕农收入有一定帮助。

1 马铃薯概述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

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2015年,中国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陆良县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模式概述

陆良县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模式概述

陆良县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模式概述李红斌;邵艳;资月娥【摘要】介绍了陆良县境内冬闲桑园套种冬马铃薯的技术模式和技术要点,分析了该模式的效益、适用条件和范围。

【期刊名称】《新农民》【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1页(P79-79)【关键词】桑园套种;技术模式【作者】李红斌;邵艳;资月娥【作者单位】[1]云南省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陆良655600;[1]云南省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陆良655600;[1]云南省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陆良65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44.31 技术模式概述陆良县蚕桑种植0.8万hm2左右,占全市桑园面积的48%。

桑园种植规格为行距1.2m,株距0.33~0.4m,栽植桑1600~1800株/667m2,部分高产田块栽桑2000株/667m2。

桑园有较大的行间距,适宜开展套种。

为充分利用冬季桑园修枝后的闲置土地,陆良县探索并示范推广了多种桑园套种模式,其中桑园套种马铃薯在桑枝修剪后利用农闲时机种植,劳动成本低。

桑园套种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桑树的每一行间套种双行马铃薯,小行0.4m,株距0.27~0.3m,播马铃薯3800~4000株/667m2;二是桑树每两行间隔行种植双行马铃薯,马铃薯小行0.4m,株距0.25~0.27m,播2000~2200塘/667m2。

2 技术要点2.1 品种选择选择中早熟、丰产抗病的适销品种为宜。

主要选择丽薯6号、米拉、宣薯2号等品种。

2.2 播前准备播种前对套种地块桑条修剪,人工铲除田间杂草,并开沟排水,控制病虫危害、增加土温、改善田间湿度及通风等田间环境。

种薯处理:选择表皮光滑、无病斑、重50g左右的种薯(60g以上种薯需切块),用58%甲霜灵锰锌、20%噻菌铜600倍液均匀喷雾杀菌消毒,晾干后播种。

2.3 适时播种在12月中旬,在桑叶枝条修剪后为最佳播种期。

播前可灌一次跑马水以增加土壤湿度。

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万玉新;谢寿泳;黄伟信;韦平让
【期刊名称】《广西蚕业》
【年(卷),期】2009(046)004
【摘要】开展利用桑园冬季休产期进行桑园套种马铃薯与大田单种马铃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套种马铃薯平均每667m2投入240元,是对照单种马铃薯投入567元的42.3%,桑园套种马铃薯出苗率达到对照水平.薯苗生长比对照稍差,在受到强霜冻影响下每667m2产薯量为327kg,产量是单种721kg的45.3%.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万玉新;谢寿泳;黄伟信;韦平让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经作站,贵港市,537100;覃塘区黄练镇农业服务中心;覃塘区黄练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贵港市经作站,贵港市,5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8
【相关文献】
1.冬闲桑园免耕套种马铃薯试验初报 [J], 刘永贤;杨为芳;农梦玲;李文宝;康德贤;梁海玲;曾艳
2.桑园套种马铃薯"三高"技术试验初报 [J], 罗平;黄汉达;滕色伟;陈家福
3.宽窄行桑园的建立及套种试验初报 [J], 杨红;姜虹;韩世玉
4.桑园套种绿肥二月兰试验初报 [J], 闫巧凤
5.宁强县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带型试验初报 [J], 白晓春;屈翠萍;王建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蚕桑产业是云南省区域特色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充分利用冬季桑园,增加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在蚕桑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可对成片桑园采用间作套种的办法来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其中桑园行间间作马铃薯,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效。

通过稻草(或蔗叶)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可以为桑园秋旱保温、增湿,改善桑园土壤环境,使桑园土壤疏松,不易板结,从而达到改善桑园环境、增肥地力、实现薯桑双赢的目的。

并且可以避免毁桑、抛荒弃管造成的损失,对促进蚕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品种选择为减少病害的感染,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和桑园经济效益,应选用合作88、会-2号等优良品种。

合作88是目前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等特点,适合大多数地区栽种。

会-2号则具有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抗性中等特点,适合作火锅餐用,菜用品质虽然比不上合作88,但其具有结薯集中、休眠期长(一般60 d左右)、耐贮运等特点。

2选地整地应尽量选择有排灌条件、水源充足、结构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交通便利的微酸性砂壤土桑地。

地块选定后,结合桑园中耕做好整地工作,清除桑园杂草。

整地时深耕细耙,松土层达10~15 cm,要求土块细碎,沟底平直,深耕后让深层土壤暴露在太阳光下晒15 d,以达到增加土温、杀菌的目的。

3种薯处理严格挑除病烂薯,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

催芽前进行切种,切种时要保证每个切块有1个芽眼,规格为25 g左右。

为保证种薯出苗整齐,应进行催芽处理,可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即用固体粉粒赤霉素2 mg,溶于10 mL的酒精中,再加入50 kg水,将薯块浸泡其中5~6 s后捞起、晾干即可。

4适期播种马铃薯播种时间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宜播前施足基肥,可施腐熟农家肥6 t/hm2、普通过磷酸2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集中施于垄中间深处,如有条件可用草木灰进行拌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 的栽培技 术 。为充 分利用 桑 园冬季 闲置土地 , 高土 地产 出率 , 加农 民收入 提供科 学依 据 。 提 增
1 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主作物桑 树 的 品种 为桂 桑优 1 , 树龄 桑 园 6 O0 2套种 作 物马铃 薯 品种为 合作 8 , 草 2号 3年 0m, t 8稻 为稻子打 出稻 谷后剩 下 的稻杆 ( 稻草秸 秆 ) 其下 脚草 , 叶为甘蔗 收获后 收集 的干 叶片 , 料 为腐熟 及 蔗 肥
(0 9年 平 均茧 价 为 2 20 O元/g ;间 套 种 马铃 薯 6 6 m 仅投 入 50元 ,马 铃 薯 产 量 达 50 70 g k) 6. 7 0 0 ~ 5k/
66 m , 6. 7 产值达 200 30 0 66 m 。仅此一项每 66 m 桑园增值 15 0 250 0 ~ 0 元/ . 67 6. 7 0 ~ 0 元。
马 铃薯 免 耕 栽 培 , 达到 高 产 优质 、 高效 。
[ 关键词 ]桑 园; 马铃薯 ; 间套种 ; 免耕 ; 培技术 栽
【 中图分类号】 ¥8.文献标识 码】; 88 [ 4 A【 文章编号】 06 672 1)2 05 -3 l0 —15(010 - 05
广西 的桑 园采 叶养 蚕 时间普遍 在 4月上旬 至 1 月 中旬 , 1 月下旬 至翌年 4月 上旬 , 1 从 1 约有 4个
[ 要 ]为充分利用 闲置土地 , 高土地产 出率 , 摘 提 增加农 民收入 , 开展 冬季桑 园套种 马铃薯 , 探索 出一套行 之有效的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合理安排播种 时间 、 稻草( 甘蔗叶) 盖 、 覆 免耕栽培 , 则可在翌 年 4月收获 马铃薯 。经 田间试 验 , 主作 物种桑养蚕 收入较好 , 一般年产鲜茧 20 g 6 .m 左右 , 0 k/ 6 6 7 投资 6 0 0 元左右 , 纯收入 2 50元左右 ; 种马铃薯 仅投入 50元 /6 .m , 0 套 0 6 67 马铃薯 产量 达 50 5 k/ 67 , 0 7 0 g 6 . 产 6 m2 值达20 0~ 0 元 /6 . 仅此一项 为桑园增值 150 0 0 3 0 0 6 6 m , 7 0 2 50元 /6 . 在桑园间利用稻草覆盖进行 6 67 。 m
来宾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 , 中国蚕学会会员。
55
21 0 1年 第 4 卷 第 2期 《 广 西 蚕 业 》 G agi ec h r V 1 4 N 2, 0 1 8 unx Sr u ue o . 8 o. 2 1 i
13 时 间与地点 .
时 间 :0 8 1 月 至 2 1 20 年 1 0 0年 4月 。
多 月时 间 , 这时期 大 多数桑 园行 间闲置 着 , 能充分 利用 光能 和土地 肥效 。 没 为充分 利用冬 季桑 园 , 增加 土地 产 出率 , 增加 农 民收人 。我们 于 20 至 2 1 08年 00年进 行 了冬季 桑园 间套种 马铃薯 高产栽 培 实践 ,
通过 采用 不 同的播 种时 间 和栽培 方法 , 研究 与探 讨桑 园间套 种 马铃薯 的播种 最佳 时 间与 高产 、 效 、 高
农家 肥( 粪水 ) 和三元 ( 5 1 — 5型 ) 1—5 1 复合 肥 。
1 . 方法 2
设置试 验 区 6个 , 具体 见表 1 。每个 试验 区以 同等 的方法进 行 肥培 管理 和病虫 害 防治 , 试验 重复 进行 了两次 , 20 年 和 20 即 08 09年秋 季进 行桑 园间套 种马铃 薯 。 树施肥 f 桑 以下单 位是 每 667 用 6.m 施
21 0 1年 第 4 卷 第 2期 《 广 西 蚕 业 》 G agi ei h r V 1 4 N 2 2 1 8 unx S r u ue o . 8 o. , 0 1 c
桑园套种马铃薯“ 三高” 技术试 验初报
罗 平 , 汉达 , 黄 滕色伟 。, 陈家福
(. 1广西 来宾 市经济 作物站 , 来宾 市 5 6 0 2忻 城县 农业技 术推 广站 ; 4 1 ;. 0 3来宾 市种 子站 ;. 宾市蚕 种场 ) . 4来
量)春肥 : , 在桑树春芽期施追肥 1 次复合肥 5k , 0g 以后每采一造桑叶后施追肥 1 , 次 即每次每 66 6. 7 m 施 复合肥 (5 l—5型 )0g 尿素 1k。 。 1一5 1 2k 加 0 g 夏肥 : 夏伐 后施用 粪水 8 0担 , 尿素 1k。以后 每采一 造 0g
桑叶后施 追肥 1 , 次 每次用 肥量 同上 。
[ 收稿 1期 ]2 1- 一 9 【 回日期]2 1- — 8 3 0 13 l ; 修 0 14 1
[ 作者简介 ]罗平 , (9 4 )广西忻城人 , 男 17 一 ,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 , 来宾市经济作物站农艺师 ,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地点 : 宾 市忻城 县城关 镇板河村 内城 屯 。 来
2 结 果 分 析
表 2主要数据调查统计表
注 : 园套 种 马铃 薯的 养 蚕 张 种量 和 鲜 蚕 茧 产量 是 2 0 桑 0 9年 4月至 1 1月期 间统 计 的 数 据 , 马铃 薯 产量 数 据 是 20 和 09年
21 0 0年 两 年 的 平均 数 。
从统计表 2 上看 , 试验区 A 、。 B、 的马铃薯产量高、 c 品质优 。马铃薯应用免耕栽培技术产量均高 于常 规方法 。在 间套种过 程 中 , 主作物 种桑养 蚕 收人较 好 , 均年 6 6 m 产 鲜茧 12g 比对 照鲜 茧 平 6. 7 9k, 增产 3k 667 产率 2 .%。投 资 60元左 右 ( 工不计 入投 资成本 ) 7  ̄ 6 . ,增 m 3 9 0 人 ,纯 收入 3 20元左 右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