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书作文(通用1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枕边书作文(通用17篇)
枕边书作文篇1
书在一定时候是我最大的慰藉,那饱含哲理性的语句,总能引导我回归正途,前人的丰功伟绩,我坦然置之,他人的艰苦命运,我视为珍宝。
从中涌现出无数前人的宝贵经验。
身体残病仍愤然拼搏,这是凯勒告诉我的。
身处一个人的村庄,仍要知反省,这是刘亮程告诉我的。
眼下时运不济,无处言痛,只能寄情于短篇诗歌,这是冰心告诉我的。
很容易便获得这么多前人的经验是不是太过于虚假?的确,真是如此,那隐藏在枕边的书。
我告诉你,你只是我闲暇无聊时的读物,并非是我心中真正的感悟,那灯前一刻的哲理便是黑暗后的'虚无,无论那哲理的深刻印脑,都一梦如顾。
没有神奇而又苦难的人生,这书对我便是废物,无用的废物。
长着的经验依旧,枕边书还在。
无论我对它如何,它依旧如故。
纵使我平淡无奇还是心比天高,比海阔,它不曾离弃。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感慨人事万千,命运不定,若一切可以再来一遍,我选择重新开始,依旧是那枕边书,书中意,意中人,人间事。
不尽的历史长河,永远消逝着我的青春岁月,太多的豪言壮志,只会变成年老时的无力后悔,太多的精疲力竭不堪忍受,什么都在时间的冲刷下,一无所有。
枕边书,你说,这是你曾经看到的过去,那曾经的初见——感悟——狂妄——秋画扇,无奈时间的强大,人生的苦短。
至此前人经验已尽,只剩下我这个来着的徘徊,想必我应该算是“初见”吧!
静静的枕边书躺在枕边,不时的翻阅,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悟,感悟着时间,感慨着人生,感慨着年少轻狂,感慨着年少无知……终归一句,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哪怕狂妄过后悔过,白了头,还是不枉此生,这便是红尘依旧。
枕边书作文篇2
我把书都放在枕边,因为那样才能听到作者的心跳。
——题记
挑一盏明灯,泡一杯热茶,执一本好书,在静谧的夜里与书有个约会。
翻开泛黄的书页,空气中瞬间弥漫着过去的味道。
随之,一朵被书页压平的栀子花从书中滑落在地。
我听到记忆破碎的声音,于是我捡起一片花瓣,于花瓣中,我看到了一轮明月、一本书、一个安静的我。
琳琅满目的书店,我看见一个孩子正安静的翻看着一本《格林童话》。
而那个孩子正是我。
我沉浸在故事中,仿佛世界都安静了。
每天,太阳落山之前,我都会背着书包去学校旁边的书店一逛。
儿时的我喜欢看童话故事,喜欢幻想童话里的公主和王子。
可是,在书店老板打破了我去书店只看不买的那份宁静之后,我只有无奈的在放学后路过书店偷瞄一眼来确认一下它是否仍在原来的位置。
总有一天,它会是我的,我相信。
终于,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我拥有了那本书。
喜欢在安静的时光里阅读,喜欢在静谧的夜里阅读,喜欢把书放在枕边。
那样,枕边便是天堂,便是我通往童话的入口,而窗外便是一道弯月。
我把书放在枕边,因为那样更方便阅读。
我捡起第二片花瓣,于花瓣中,我看到了一间教室、一张课桌、一个嘴角微微上扬的我。
有一种享受叫做阅读,有一种美丽叫做静谧,有一种生活叫做诗意的栖居。
当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的时候,我与顾城在几十年时间的路口“相遇”。
划开迷雾,你柔情似水、风度翩翩。
认识了你,我懂得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于是,我的课桌上出现了这句诗,柔情似水但又豪情万丈。
嘴角微微上扬,因为诗意的栖居。
以书相伴,即使人在名场翻滚,心也可以在荒村听雨。
穿过历史烟云,我仿佛在与徐志摩作诗、在与丁玲写文章、在与黑格尔谈哲学。
如此说来,读书便可以与作者相遇、相知、畅谈人生。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好呢?
少时不懂怎样读书、读什么书。
就如饶雪漫的《左耳》中说“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读书也是如此,“读对了是读书,读错了是探知!”既然都已成书,必定会有它自己的好处。
在忙忙碌碌
的`生活中,我们忙着赶路,却不曾知道在路途中早已梦沉书远。
漂泊的游人啊,请停下脚步,让我们来相约一起读书!尘世纷扰,给自己的心上点蓝色,让它更接近宁静。
于是,我悠然的写下一首诗——《凌晨四点的蓝》。
在宁静的月夜下,闭上眼,我看见那盛开的夜来香。
那夜来香,它们开在悄然的夜下,开在我微凉的心中。
尔后又不见,消失在心的宇宙边缘,而心,是凌晨四点的蓝。
喜欢把书放在枕边,因为那样才能够与作者交流。
回过神,我又捡起第三片花瓣。
于花瓣中,我看到了窗外的明月、枕边的书。
我们途经了易逝的时光,枕边的书也渐渐变多。
我的书路历程便是我的心路历程。
青年的我已跳出儿时童话般的世界、少时诗意般的生活。
在行程的路上,我“结识”了卡勒德·胡赛尼小说中的阿米尔和哈桑。
这让我在深入了解到友情、亲情的同时也读到了书中包含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种族歧视的憎恨。
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时间,我偶然的“遇到”了当代作家玄色,从此便踏进了她的小说《哑舍》中。
喜欢她古色古香的文字,喜欢她小说的形式,更喜欢她对历史不一样的讲述。
她用手中的一杆寂寞笔,写尽了心中所言。
在她的《哑舍》里,我读到了逝去的历史,更读到了书中所写的猜疑、野心、欲望、亲情与谎言。
在灯下,读着、品着、沉思着、倾听着。
而心沉淀着,像一首小曲儿悠悠地在月下轻吟。
长夜、孤灯、画卷,而在枕边的却是书。
世间几多沉浮,唯有读书胜过一切浮华与名利。
当我们奔走在一群群熟悉的陌生人中,做着一件件谋生的工作时,不要忘了在夜里读一本“枕边书”来独守心中那一汪圆月。
我把书都放在枕边,因为只有那样才能听到作者的心跳。
书,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
现在,让我听着你的心跳入睡。
枕边书作文篇3
记得三年级时,有一次表哥来到我家做客,他还带来了一本漫画书,虽然是漫画书,但里面有许多科学知识,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本书,百般恳求表哥借我看看,表哥也只好借我了。
我在书上看到了“三更有梦书当枕”这句话,以为晚上睡觉拿书当枕头就能做个好梦,结果第二天早上就落枕了,不过这没改变我对书的热情,反而更喜欢读书了,并且又读了好多书。
以前我总觉得一要那么多知识什么的没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而现在我豁然开朗了,人不能没有知识,就像鱼儿不能没有水一样,现在的我就像想从小河跳向大海的鱼儿一样,总想获得更多的知识。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不知该怎么解决,便去问同学,可同学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我又一次去寻求知识的.力量了,这次不一会儿就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不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怎么样书籍的力量真的很伟大吧,不过真正的理解,得体会过了才能明白,所以我才说人不能没有知识,不然就颓废了,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了,你说说看鱼儿没有水能活吗?花儿没有土地能活吗?老鼠没有大米能活吗?大树没有阳光能活吗?熊猫没有竹子能活吗?人没有知识能活吗?不能。
所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嘛!有了这坚固可靠的阶梯我们才能更上一层楼啊,才能学习进步,事业有成啊!所以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来打造属于自己的阶梯,不然好不容易打造的六楼就因为没有楼梯,只能让你站在原地啦!
枕边书作文篇4
大多数喜欢读书的人都有熬夜的习惯,一盏孤灯,一杯浓茶,一种怡然忘我的心境,任自己的心在书海里遨游,其乐无穷也。
如果这个人不太重视名利,不乐于声色犬马,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真的是一种最幸福的事情了。
我觉得每一个人的时日有限,而对知识与书本的滥殇总让人的灵魂感到置身虚谷,无所适从,望着案头或者书柜里的书有些感慨,有的人有闲钱买书,却让书堆满尘垢,有书不读,那是多么难过的事情啊。
于是,我常常为自己的幸福而幸福。
每个宁静的夜晚,钻到故纸堆之中,不觉如临长江之水而无力自拔,且不说古往今来沉积凸现的思想精神,文化科学如何渊源浩瀚,也不说昔日今人对某些领域的开掘发展,寻根探源,只是那如泉之涌的新论就足以让你内省自身,自叹不如了。
拿在手里的,不管是唐诗宋词也好,诸子百家也罢,每晚临睡前总得享受一阵,在书香里沉醉,才会有个好梦。
而对我专业成长影响最大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年轻教师的`建议》一书,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每每读到那些经验,心中就有许多感触。
他在书中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兴趣和特长,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的问题,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枕边书作文篇5
宁静的夜晚,一个人轻轻捧起一本好书,品一杯茶,是何等惬意。
儿时,我并不读《三国》的,只是给我买了几本半漫画的《三国演义》,我才津津有味地看起白话的《三国演义》,我十分喜欢赵云,虽说吕布一个人挑三个人,但赵云的英勇却着实让我敬佩,他不像别人那么不仁不义。
在乱世中,一心为刘备效力,不二心。
渐渐的,我又喜欢读唐诗,尤其是李白和李贺的。
李白的豪放令人惊叹,也让我萌生一种为国家效力的渴望。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更是露出一种霸气与闯劲。
李贺他一生仕途不顺,不到三十便死了,但他却时时刻刻想报效祖国。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就像赵云,希望战死杀场,那是钢铁般的雄心与斗志。
韩愈也写了一篇文章为李贺打抱不平,但是却无甚作用。
我也为李贺深感悲伤。
他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也是“忠君,”愿“为君死,”他在所不惜,但是报国无门啊!令人心中压抑,仿佛自己就是李贺,有才,但无用武之地啊!悲夫?
现在,我看的是林清玄的文章,有时也看一下朱自清的。
林清玄思想有深度,我喜欢那种对人生的思考。
“所有的比较都是一种执
著。
”是啊,有什么可比的呢?朱自清文章是一种享受,一种不可言喻的美,是视觉的盛宴,是那永远令人食不饱但又十分享受的`感觉。
书,是人生的一部分,沏上一杯香茗,看着蒸汽节拍,如同舞蹈,捧一卷书,实在是有种恬静的感觉,隔开了尘世的喧嚣,使自己的心里收获一分安宁,一种平静,丰富了大脑,陶冶了情操。
书中的宝藏是我们开采不完的,多读总是会有别样的体会,与一本书一起入梦,那人生也不枉虚度。
枕边书作文篇6
阳光白晃晃的,如一颗颗小精灵愉悦地飞进我的卧室。
我伸伸懒腰,享受着假日的舒适。
我洗漱完毕,不干别的,便一下子打开我的书柜,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
先拿出一本《中国现代散文录》,静静地仰在扶手椅上,让阳光豪不留情地射进来,静静地翻开书卷,看!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果然,读到这里,眼前马上显现出了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色,听!远方的布谷鸟在愉快地歌唱!看!头顶的大雁在成“一”字形南归!啊!生机勃勃!我好似也置身于这美景之中,在悠然地唱着的歌……
再往后翻,啊!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啊!一位老父亲,在为生活所迫之际,想到的'不是自己,不是钱财,而是他最牵挂的儿子!这使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天下所有的父亲……这是何等的大爱无疆!
把它放回书柜,再拿一本《唐诗杂会》,这是李白的《将进酒》,快看“君不见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的眼前马上出现了穿着一身白衣的李白,在一个小酒馆里,拿着酒壶,高举,大喊:“小二,上酒!”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在被生活所迫之际,还有着常人所不理解的信心!他可真是天上飞下来的仙人啊!
“夜来有梦书当枕!”书之亲,梦之缘,读鲁迅,读出他的爱国节操;读李白,读出了他的豪情壮志;读朱自清,读出了亲情的大爱
无疆……“书读百读,其意自见。
”
脑里又浮现出这样一个情景:嘴里呷上一口香茗,手里拿着一本好书……
枕边书作文篇7
读书是寂寞的,飞雪作陪,清风为伴。
不及玩耍那般快乐,不似出行那般快活。
书中鲜活的内容却带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
“一梦回唐朝,几朝到古今。
”烟雨朦胧,最宜读史。
听风听雨,听这离合悲欢。
古有大唐盛世,今有书中繁华。
在历史的.长河里溯游。
大唐盛世、战国春秋,朱雀桥边的回眸,乌衣巷口的转身……一帧帧一幕幕恰似触手可及,却又忽然消逝。
这是一出戏,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新的开始……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皓月当空,最宜传奇。
看星看月,看这破釜沉舟。
历史长河川流不息,多少人仅仅是昙花一现,唯有英雄风姿流传千古。
单刀赴会关二爷,赤胆忠心赵子龙。
无一不是在历史长河上闪耀着的星星,因为他们,我明白了什么叫“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月白风清,最宜诗词。
品酒品茶,品这浮云朝露。
纵横千古,畅游诗词。
豪迈唐诗,太白之诗,宝剑相伴,美酒入肠,便也驱尽了忧愁,换来了传得几世的豪迈;豁达宋词,东坡之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忧愁,但终会豁达。
“人生何必常相伴,遥似相思寄东风。
”万籁俱静,最宜古典。
赏花赏月,赏这明月清风。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经人间百味,写千古诗文。
三更有梦书做枕,一身墨香常相伴。
枕边书作文篇8
从小爱读小人书,于是极羡慕那书堆上的老爷爷,长大后与观群
书而难以得知,故慕及图书管理员。
总想坐拥书城,书香盈鼻,四顾皆书,其乐何穷。
然而好读书却不能购之,因囊中羞涩,每至书店,欣喜之余却为书价所吓。
恋恋然放下,怅怅然而归。
每每此时,单遇狂风至,将书卷入家中。
所幸书还是有处可借,今儿李家一本,明儿王家一册。
朝可谓孟子,暮可仿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可赏三秋褂子,北可驰聘于塞外草原,南可踯躅于江南雨巷……
然借书有归期,苦恨相聚日短,还书于其主,则书去桌空,琢长叹;何日方可有“朝朝书声催起,夜夜书香伴梦”之乐?
待囊中日渐大方,便常常流连于书店。
见所爱之书,便立即买选,欣欣然而归,取来厚纸,小心封其面,题上字,新书墨香犹存,静坐而读,手不忍释。
阅毕藏之书架,整齐作文排列。
书本日渐增多,细观之总由衷欢畅。
如农人见大麦遍地,金谷盈仑一般。
然时有友人借书于家,心痛之余,千叮万嘱,深恐其损失皮毛。
猛忆及往昔借书喻人心情光景,又释然于胸。
拥书一架,如把一壶陈年佳酿,如举一杯深山香茗。
深刻处使人掩卷而思,悱恻处另人黯然神伤,幽默处使人畅怀大笑,悲切处另人潸然泪下,如饮清泉,如嚼橄榄,余香满口,绕心三日。
最喜欢月明之夜,清辉满室。
或台灯一盏红豆,或红烛一只飘摇,或临桌而坐,或侧身倚枕,书页轻翻,心旌微摇。
叹梁祝身化蝴蝶,喜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慕清照泛舟浩渺。
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尖。
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
晨曦微露,鸟有入帘,睁眼四顾,书在枕边。
回忆梦境,不觉莞尔。
三更有梦书做枕,不亦乐乎!
枕边书作文篇9
三更半夜,万籁俱寂。
窗外淡淡的月光透过掩着的门帘映射进来,平和而又美丽。
床上的人儿似乎有些不满被人窥视,嘟哝了几声,又沉沉坠如梦乡。
记忆倒带到不久之前,妈妈帮我关上灯掩上门悄悄离开了。
貌似熟睡的我却又爬了起来打开床头灯,就着这昏暗的灯光读起了书来。
不是什么奇特的书,只是一部《红楼梦》罢了。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又或者仅仅是因为它是部适合夜读的书……总之,在万千书作中我独选了它。
翻开扉页,一股透着清香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昏黄的灯光照着昏黄的书页,也只是一瞬间,就好似穿越了时空进入了红楼,进入了那满溢着儿女情的大观园。
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闲散道士的短短几句话就仿佛预示了黛玉的一生必定坎坷。
因贾敏之死而无奈进入荣国府的林妹妹终是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踏上了一条荆棘满布的情路。
我读着读着,唏嘘不已。
不知疲倦的时钟已经悄悄地走到了“12”上,我却浑然不觉。
黛玉的'孤高,宝钗的世故,惜春的清纯,凤姐的泼悍,湘云的天真……“金陵十三钗”的命运就好像一出出跌宕起伏的戏,深深吸引着我,决定着我的喜怒哀乐。
我内心偏爱黛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我一想到她心中就会出现的诗句。
黛玉她清高,她孤傲,她多愁善感,她婉约清丽,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芙蓉。
纵然她不及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却也可使“后宫粉黛无颜色”了。
就像大部分人一样,既然钟情于女主角,那必定是讨厌第三者的。
所以我不喜欢宝钗,她太世故了,也太聪明了。
倦了倦了,闭上眼就想沉睡过去了,随手将书塞在枕头下,倒也真应了“三更有梦书当枕”这句话。
闭上眼的那一刹那,我仿佛仍能看见黛玉那哀怨、绝望与有些不甘的眼神,仍能听到“金钗雪里埋,玉树林中戴”的渺渺余音。
今夜愿以书为枕,今生愿与书同伴。
枕边书作文篇10
夜幕浓重之际,占一角书,与空气中透明的自己对话。
独恋你,书。
你微笑着,散发着浅淡的墨香。
书,陪之吟风揽月,嫣然的光旖旎了我的流年。
喜欢一份淡淡的心情,掬一小捧淡淡的清水,轻煨一壶淡淡的茶,与时光对饮,听它缓缓叙述书的记忆,细品淡淡的明媚和落寞,享受淡淡的清欢与恬静,感受淡淡的自足与安详。
每一本,都是用心灵在倾听它内心深处的呼唤。
所以,我说,读书是我这一生都会去做的事。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上,有几人可以静静地坐下来看会儿书。
我为自己而庆幸,有如此多的时间能容自己支配,去品味一些我喜欢的文字,去抒发一些我的感想。
当我老了,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拿出来,回味着当年的青涩与稚嫩。
我喜欢书,无关乎外在的包装,而是内在内容是否厚重,就好似一杯茶,入口时,清苦难耐;回味时,唇齿留香。
有些文字,存于心中;有些文字,挂于嘴边;有些文字,随时间而愈发深刻,在心中留下浅浅的墨香。
读一本书,斑斓了行走的岁月,择一处静幽,听风沐雨,让心灵春暖花开。
喜欢温柔的轻风,带着我对书无尽的眷恋与缠绵。
阳光温软而明媚,在书中细品经年岁月的流影,带着缠缠绵绵的甜,丝丝缕缕的淡。
隔着经年流影,隔着千山万水,岁月中飘然而至、又悄然而逝的才女们,仍然持久地留在历史的长河里,独自清欢着。
翻开扉页,我怀念着时空那边的`人,只因为她们给了我太多太多美好的遐想,让我做一个向阳而生的女孩。
向阳之时,喜欢读书,一卷在手,静静品读。
一本好书,温软着心房,润泽着时光,轻抚着岁月,犹如暖阳轻柔,让记忆轻盈,让心中杂念俱除,温暖而舒畅。
在安静温和的时光里,沐浴着初秋的暖阳,与清风同行,与书香为伴。
躺在书海中,不够用的永远是时间。
就这样,带着那些年记忆中因书而存留的柔情,合上书本。
曾记得席慕蓉说,读书并不能使人一夜暴富,为什么还要读?因为,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以,若有一天,我的文字也摆上书架,有人走来捧起了我的文字,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那时,将是我
最开心的时刻。
夜阑有梦书为枕,安眠之时墨香沉。
枕边书作文篇11
万籁俱静,合书,做一回充满墨香的梦……
秋风萧瑟,亭台楼阁,纷纷落叶黄,我独自走在石板小路上,只见一中年男子衣衫单薄,伫立在不远处低矮的轩窗前,眼神有一股道不出的凄凉。
我缓缓的移步过去,本想问他这是哪儿,正当我要推门进去时,他拿起身边的笔,在苍白无力的宣纸上,挥洒忧愁“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如此惆怅之句不正是出自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之手吗?我惊讶的抬起头。
少年时,一身才华却因朝廷之争难以施展,庸庸碌碌,深喑帝王心术的康熙给他安排了一个闲职,明里是把他当作挚交,实际是为了限制明珠势力的蔓延。
这一切一切的不顺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叭嗒”,一棵泪珠滴落在纸上,蕴开来,绽出一朵花,是他悲伤开出的.花。
我欲找他攀谈时,时空转换,只隐隐约约听见他低沉的呢喃“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场烟云一场梦。
”
四周很空旷,寒风丝丝入骨,我紧紧的裹住衣裳,往前走了走,不一会儿,一座杂草丛生的坟出现在我眼前,我打了个寒战,远远望见,一男子跺步走进,提着满篮的纸钱元宝,面色凝重,他慢慢的走到坟前,双膝跪地,淡淡的笑着“朝云,我来看你了”这个人应该是苏轼吧,我自言自语道。
仔细一看,鬓角微白,风尘满面,泪却如霜。
在苏轼家道中落后,人走茶凉,只有朝云对他不离不弃,可惜,天妒红颜,让她英年早逝,留下伤心欲绝的他独活于世,词风豪气的他感时伤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堂堂三尺男儿,此刻,却心痛难抑,或许,正如柳永所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于是,我摘了一朵小黄花,让它随风飘去,祭奠朝云……
明月千万里,梧桐叶沙沙作响,身穿金色龙袍的他走上台阶,亡国之君忧愁难谴,只得借景抒情,风吹的他衣角飞扬,望着滚滚东流的江水,悲从中来,提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