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专业社团是有别于普通社团的学生社团新形式,其组织形式、对指导老师要求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对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专业社团存在的问题,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专业社团特点问题建设
一、专业社团的意义
专业社团是指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依据兴趣自愿组成的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和提升的学生社团组织。

专业社团与其它非专业社团具有一些共性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特长与技能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特长发展、职业选择、人生走向。

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社团的主要特点
专业学生社团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社团共有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特殊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指导老师的专业化:学生专业社团由于其以一定的”专业”为基础,因此,决定了专业社团的指导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而且指导教师的数量还较多,可以是该专业、学科或研究室的全体教师,也可以是部分教师。

2、社团规模的小型化:由于专业的差异性,学生专业社团不会象一些普及性的学生社团那样,会员可以有几百个,它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少到十几个人,大到几十个人。

3、社团活动的学术化: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主要是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和科技创新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热情。

同时,他们的这种学习和进取精神容易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这种影响最终会激发校园中所有学生参与学习,使整个校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作为学生因兴趣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在组织上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参与学生在思想素质、专业基础及自律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大多数社团发展疲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
好社团自身建设和组织架构的关系,重活动而轻管理,因此,科学管理制度的有效、长期实施成为社团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2、专业指导的切入不够。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建议、参与、监督与评价,对于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它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

专业指导团队的形成及其影响力的辐射作用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专业指导教师和社会资深人士对于专业社团的关注程度和指导力度还不能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

3、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学生活动面临的共同问题。

尤其是在市场化环境下,专业型社团开展活动所需成本很大,如参观实践费用、专业人士讲座费用、杂志编印费用、影音资料存储费用等等,单靠学生社团学员筹资和学院的拨款已不能满足越来越丰富的研究活动的需要。

四、建设与思考
1、尽快建立社团管理制度和骨干培养的长效机制。

由于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因此在组织上存在一定的自发性。

但要建立有规模、有深度、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社团,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社团骨干的培训也应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得到重视。

2、积极进行社会资源的拓展和整合。

广泛寻求社会支持,是保证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途径。

(1)社团经费的社会支持。

大学生社团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会员会费和学校的有限拨款,在活动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经费紧张往往限制了活动的顺利进展。

因此,社团建设要走出校园,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校友资源、社会赞助、有偿服务等多种渠道筹措活动资金。

这样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又可以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增加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历。

(2)拓展学生社团活动空间。

可以通过与相关社会机构协商,推荐学生到相关部门学习实践,既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了实践基础,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健全社团管理机制,规范专业社团建设。

学生专业社团的特性,决定了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社团自身要不断地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社团精英,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专业社团更需要的是院系教学与科研部门和教师的参与管理,只有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的管理与指导,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成效与功能才会真正的实现,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才会不断地完善。

4、创新社团活动形式,积极浓厚学术科技氛围。

专业社团开展活动要充分利用专业性的特征组织开展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与专业学习报告,邀请指导老师开展技能培训等,但专业社团的活动又不能只仅仅停留于参观展览、聆听讲座等性活动上,而是要紧紧扣住“专业”这一主题,创新社团活动的形式,积极创建专业社团活动的自身特色,还要积极通过鼓励学生开展一定的项目研究、参与科技竞赛,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专业社团要把开展形式与内容相统
一的专业性活动作为专业社团的核心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萍鲜.浅析大学生社团建设在素质拓展活动中的作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12).
[2] 王江.大学生社团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1996(6).
[3] 周建伟,杨长锁,潘素芳.论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6).
[4] 张志华.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J).社科纵横.200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