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悦读绘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声绘色,悦读绘本
作者:陈江宁
来源:《课外语文·上》2017年第12期
【摘要】绘本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和引导作用。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绘本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挑选绘本,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学习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绘本这个词语最早起源于日本,在绘本中主要是图画,其次辅助文字,有的绘本只有图画而没有文字。

绘本的读者就是儿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它将绘画和语言融合在一起,通过浅显的内容让学生来读懂故事,获得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绘本阅读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指导小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为以后的课堂阅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师生共读,唤醒激情
儿童和成年人不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一堆故事书推给学生,然后期望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儿童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是需要教师或者家长陪伴的,教师要从旁进行引导,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情境带入到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去,这样才能让儿童正确解读文本内容,同时掌握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喀哒喀哒喀哒》时,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在这个绘本中,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家里外婆的缝纫机在孩子看来就是一件大的玩具,而这个大玩具是属于外婆的,但是孩子们对于这个大玩具非常好奇,于是就去玩,大玩具被玩坏了,但是,外婆并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用这个缝纫机完成了“我”的演出服,让孩子们认识到原来外婆比大玩具更加神奇。

对于这样的故事,如果我们仅仅凭借孩子们自己阅读,可能对故事的掌握不够清楚,于是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进行绘本阅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风吹起头发的感觉,关注缝纫机的工作场景,关注外婆在给我做演出服时的一针一线,还关注孩子们面对缝纫机时的兴奋和好奇等。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绘本阅读中,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孩子们对于这个绘本的内容有了深刻的体会。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绘本的时候,教师不要一味地关注绘本中的文字,更应该关注绘本中的图画,同时,教师要避免用成人的眼睛和思想去理解绘本内容,而是
应该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变成他们的同龄人,这样从孩子的视角去体会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过程就是师生共读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体验的升华。

二、多元解读,激活思维
在以前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时候,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明白一定的道理,而且这些道理一般是唯一和正面的,这样的教学显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用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时候,教师要避免这种让学生思想僵化的做法,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绘本,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时,教师就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个绘本,让学生收获个性化的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绘本的时候,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很多孩子都认为狐狸实在是技艺不精、自讨苦吃,而更加赞赏母鸡无知者无忧乐观的王者风范,其实这也是教师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但是还有的学生另辟蹊径,这样表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其实,狐狸的表现也有可取的一面,你看狐狸吃不到母鸡,就一直努力,这不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么?”还有的学生认为这篇绘本中的母鸡一直是好运相伴,而狐狸就特别倒霉,面对学生的不同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

在阅读绘本的时候,也许学生们的理解不同于教师的预设目标,或者也与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同,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否定,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创造性解读,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课后延伸,升华情感
绘本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还要注重课后的拓展延伸,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收获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绘本内容,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以,教师在学生充满兴趣的时候,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拓展,升华学生情感。

例如在阅读过《我爸爸》《我妈妈》之后,教师就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升华情感体验。

在这个绘本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学生非常敏感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是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于是教师这样设计教学内容:“请你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将在课堂上没有说完的话继续表达出来,然后写成属于自己的《我爸爸》《我妈妈》。

”这样的设计,小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动笔进行叙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能够让学生对绘本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拓展了阅读绘本的内涵。

总而言之,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注重陪伴学生进行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认识,让学生在拓展过程中升华情感,以便实现绘本教学的最优化。

绘声绘色,悦读绘本,让小学生享受阅读精彩。

参考文献
[1]陈英姿.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5(13).
[2]井雨婷,沈苏凤,汪傲梅,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6(01).
(编辑:龙贤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