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园学校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培优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36234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0320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值为0
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和一种未知物质ws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
反应前的质量/g501123
反应后的质量/g24528x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2
B.物质W只含有碳、氢元素
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 27
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3.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生成物
4.硝酸制备中会发生反应322
4NH+5O=4X+6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5%
B.X的化学式为NO2
C.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消耗氧气与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比为5:3
5.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除去MnO2中少量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
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D给自来水消毒加入活性炭
A.A B.B C.C D.D
6.一定条件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2748
反应后质量/g10.5 2.5待测8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1:5
C.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7.6.4g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恰好生成2.8g一氧化碳、4.4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物质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碳元素和氧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8;⑥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⑥
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9.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一定不变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11.将一定量的炭放在含有一定质量的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
A.①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二、填空题
12.(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水银_______
②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③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④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⑤作燃料且是最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
⑥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
⑦将少量某塑料样品在密闭容器中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了CO2和H2O,由此可知该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常用到_______,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②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铁”是指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液氧的沸点_______液氮的沸点(填>或<或=)
⑤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
13.新冠肆虐期间,消毒液一度紧缺,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用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制取乙醇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②是乙烯和物质B以分子个数比为1:1发生化合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喷洒酒精消毒要避开热源和明火,写出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4.甲醇(CH3OH)是一种可燃性液体。

(1)甲醇在纯氧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说明化学反应速度与___________有关: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氢气不易储存。

科学家将氢气与二氧化碳通过催化转化为易储存的甲醇。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氢气为什么不易储存__________?
(3)仅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还可制取甲烷(CH4)、甲酸( HCOOH)、酒精(C2H5OH)三种物质。

三种物质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次性制备成功的是___________。

15.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微粒(选填序号)。

A
B
C
(2)由“”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单质
(3)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4)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可分,而____不能再分。

(5)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6.下图是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

(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生成物中氧化物与单质的质量比为_____。

(3)请用微粒观解释此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

17.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1)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

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汞。

汞是由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直接构成,用符号表示构成金属汞的微粒_______。

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

(2)到校后,勤消毒。

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C H O=2C H O+X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要为:
243242
远离火源,说明酒精具有________性(写出其相应的化学性质)。

(3)用餐时,讲营养。

学校给同学们定制了高钙牛奶,这里的“钙”指_______(填序号)。

A钙离子
B钙原子
C钙元素
D钙单质
18.工业上使用一种国产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种氧化物;
(2)该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填“离子”、“分子”或“原子”);(3)参加反应的与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农谚“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是:雷电时雨水里含有微量的硝酸。

硝酸的形成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名称是_____。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3)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化学式)。

(4)以上含氮元素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种。

(5)在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制取NO :324NH +5O 4NO+6___催化剂、加热
,横
线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三、解答题
20.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氧原
子和氢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 )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分解”)反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列化学反应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C 6H 6)和硝基苯等有机物,对人体十分有害.其中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硝基苯是制一种剧烈炸药的原料,它们都具有可燃性,请写出苯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听到嚓一声,看到了火焰、白烟,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生热点燃红磷,火柴梗(主要成分为碳)着火。

你知道划火柴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吗?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1)_____;
(2)_____。

23.对于空气、氧气的相关知识是我们在初三上半期学习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顾:
(1)从空气成分的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

(2)从空气应用的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II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②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Ⅲ___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从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的角度:下图中的A→G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图中④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③中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请再写出一个不需要催化剂在实验室制备气体D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4.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小刚探究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要比较准确的测定该试管中气体的体积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

(3)有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
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从能量转化角度看,该反应将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部分反应的基本类型。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O2: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C
6.D
7.D
8.B
9.B
10.D
11.B
二、填空题
12.Hg2NO3-H2O3CH活性炭元素煮沸>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3.14:9
14.反应物浓度1: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质量最小的分子甲烷酒精
15.BC化合分子原子
16.9:8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17.原子Hg汞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O2可燃C
18.原子1:1
19.氧气化合NO2H2ONO4H2O
三、解答题
20.
21.
22.
23.
24.
25.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6+2+3+4=待测+20+3+20,待测=2,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A、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待测值为2,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20-2):(20-4)=9:8,不符合题意;
D、甲是反应物,乙、丁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解析:C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氧气的质量减少了50g-2g=48g,所以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48g;同理可以确定二氧化碳是生成物,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1g=44g;水蒸气是生成物,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为28g-1g=27g;
A、由质量守恒定律,W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27g+44g-48g=23g,所以x 的数值为23g-23g=0g,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中物质W含碳、氢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中碳
氢元素的质量,碳氢元素质量分别为
12
44g100%12g
44
⨯⨯=、
2
27g100%3g
18
⨯⨯=,
12g+3g<23g,故物质W中含有氧气元素,错误;
C、该反应中的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44g:27g=44:27,正确;
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44g27g
=2:3
12+16212+16
⨯⨯
:,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3.D
解析:D
【分析】
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有一个构成相同的分子,可判断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各2个参加反应,生成一种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1个和一种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2个,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由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是:
A、观察微观反应示意图,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C、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生成了二种生成物,故说法错误;
故选:D.
4.D
解析:D
A、NH3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14
100%82.3%
14+13
⨯≈

,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4N、12H、10O,反应后4X、
12H。

6O,故X为NO,B错误。

C、该反应过程中有单质参与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错误。

D、每反应5 个氧分子,生成6个水分子,反应消耗氧气与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比为5:3,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C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固体混合物,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均熄灭,无法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除去色素和异味,不能杀菌消毒,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解析:D
【分析】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g+27g+4g+8g=10.5g+2.5g+待测+8g,待测=20g。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

甲反应后质量增多,甲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5g,乙反应后质量减少,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7g-2.5g=24.5g,丙质量增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0g-4g=16g。

该反应是:乙=甲+丙。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
B、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5g:24.5g=17:49,此选项错误;
C、丁物质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此选项错误;
D、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7.D
解析:D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氧气质量:2.8g+4.4g+7.2g﹣6.4g=8g,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该物质,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
1632162.8g 100%+4.4g 100%+7.2g 100%-8g=3.2g 284418

⨯⨯⨯⨯⨯,因此一定含碳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一定含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③一定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一定含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⑤碳元素质量:12122.8g 100%+4.4g 100%=2.4g 2844
⨯⨯⨯⨯,氢元素质量:27.2g 100%=0.8g 18⨯
⨯,分子中C 、H 原子个数比为:2.4g 0.8g =14121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⑥分子中C 、H 、O 原子个数比为:
2.4g 0.8g
3.2g ::=1:4:112116
,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点睛】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8.B
解析:B
A .生成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A 错误;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B 正确;
C .该反应的生成物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若有一种原子是氧原子,才是氧化物,故选项C 错误;
D .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一定变化,故选项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B
解析:B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能是该气体不含氧气,也可能是该气体中氧气含量低,如空气中含氧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B 、某物质可与氧气反应,则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C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D、两种粒子质子数相同,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H3和H2O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D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不一定能生成10gC,可能会有物质剩余,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蜡烛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解析:B
【分析】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有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当氧气充足时,碳与氧气在点燃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
CO2,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碳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因此,当混合物中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或小于3:8时,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表中所列数据中①组数据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②③组数据中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小于3:8,故①②③数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2.Hg2NO3-H2O3CH活性炭元素煮沸>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Hg +3
23
Al O 2NO3- H2 O3 C、H 活性炭元素煮沸 > 原子排
列方式不同
(1)①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金属汞的符号为:Hg;
②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得2x+(-2)×3=0,得x=+3,故铝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可表示为+3
23
Al O。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NO 3-。

④Cl 的质子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为氯离子,故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⑤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清洁无污染,放出大量的热,所以H 2是清洁能源; ⑥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臭氧,化学式为:O 3;
⑦塑料在O 2中燃烧,生成了CO 2和H 2O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组成生成物的元素是碳、氢、氧,而生成物中已知的元素只有氧。

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塑料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和氢;
(2)①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②用“加铁酱油”的“铁”是指铁元素;
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工业上制氧气,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液态空气中液态氮的沸点低,加热时液态氮先蒸发出来,液氧的沸点>液氮的沸点。

⑤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3.14:9
解析:14:9 26222C H O+3O 2CO +3H O 点燃
(1)步骤②是乙烯和物质B 以分子个数比为1:1发生化合反应,即C 2H 4+B=C 2H 6O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B 的化学式为H 2O ,则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比为28:18=14:9。

(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6222C H O+3O 2CO +3H O 点燃。

14.反应物浓度1: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质量最小的分子甲烷酒精 解析:反应物浓度 1:2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质量最小的分子 甲烷、酒精
(1)甲醇在纯氧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说明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一个甲醇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完全燃烧可以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两个水分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质量最小的分子,等量氢气体积大,所以不易存储;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会发生改变;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由化学式可知甲烷中不含氧元素,仅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不可能过化合反应一次性制备成功;甲酸( HCOOH)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可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次性制备成功;酒精(C 2H 5OH)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不可能过化合反应一次
性制备成功;三种物质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次性制备成功的是甲烷、酒精。

15.BC 化合分子原子
解析:B C 化合 分子 原子 2222H +O O 2H 点燃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会发生改变;反应前“
”和“ ”分别有6个、2个,反应后“”和“ ”分别有4个、1个,故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故选B ;
(2)由“”构成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选C ; (3)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观察该微观示意图,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1:2;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2222H +O O 2H 点燃符合该图示表示的反应。

16.9:8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解析:22222H O 2H O+O ↑催化剂 9:8 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2222H O 2H O+O ↑催化剂。

(2)由方程式是:生成物中氧化物水与单质氧气的质量比为 (18×2):32=9:8。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17.原子Hg 汞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O2可燃C
解析:原子 Hg 汞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O 2 可燃 C
(1)汞是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金属汞由汞原子构成。

汞原子用汞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符号为Hg 。

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可知,反应物中含C 、H 、O 的个数分别是4、8、6,生成物中含C 、H 、O 的个数分别是4、8、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氧原子,故X 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X 的化学式为O 2。

酒精溶液要远离火源,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

(3)高钙牛奶中的钙表示的是宏观含义,所以指的是钙元素。

故选C 。

18.原子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