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路崎岖要当心》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五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路崎岖要当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知识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山路行走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 技能与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山路环境的能力,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3. 情感与态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作业内容
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山路安全”主题展开,具体包括:
1. 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课堂讲解或自学的方式,了解山路行走的基本安全知识,包括识别危险路段、防范山体滑坡和落石等。

2. 观察记录: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实地观察一段山路,记录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标明潜在的危险点。

3.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安全隐患,并共同探讨如何避免这些危险。

每组需选出一名代表,总结小组讨论结果。

4. 制作警示牌:学生需设计并制作一块山路安全警示牌,警示牌上需包含警示语、山路路线图以及简单的安全提示。

三、作业要求
1. 理论学习要求认真听讲或自学,确保掌握山路行走的安全知识。

2. 观察记录需真实反映山路情况,隐患点记录要详细准确。

3. 小组讨论要积极发言,充分交流,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建议。

4. 制作警示牌要求设计新颖、内容全面,警示语要醒目且具有警示作用。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根据学生理论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 根据学生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 小组讨论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参与度和总结的准确性。

4. 制作警示牌的评价则看其设计的新颖性、内容的全面性以及警示语的醒目程度。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

2. 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将进行个别指导或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解。

3.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4.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节课程的目标在于深化学生对《山路崎岖要当心》这一主题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安全行走山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作业内容
(一)任务分配
1. 情景模拟小组:每组学生需准备一段山路模拟场景,包括山路弯道、陡峭坡路等元素,并利用道具模拟可能的危险情况(如滑坡、落石等)。

2. 安全教育小组:负责搜集和整理关于行走山路的安全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穿戴装备的注意事项、避开危险路段的提示等。

3. 剧本创作小组:创作一段模拟遇险时安全避险的短剧,表现学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二)实践操作
1. 实地考察:学生需在家长陪同下,实地考察附近的山路环境,记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制作安全手册: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和所学的安全知识,学生需制作一份简易的山路安全手册,内容包括识别危险区域、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等。

三、作业要求
(一)安全性要求
所有活动必须保证安全第一,特别是实地考察环节,要确保家长陪同,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实践性要求
作业内容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如情景模拟和短剧创作应尽量贴近真实情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创新性要求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如制作的安全手册可尝试用图解或卡通形象等形式增加其趣味性及易读性。

四、作业评价
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程度以及实地考察的深度等方面。

鼓励学生对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其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五、作业反馈
(一)教师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二)学生互评与自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交换意见和心得。

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