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复习提纲
会计学基础复习大纲.doc
![会计学基础复习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e7b99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5.png)
会计学基础复习大纲.doc《会计学基础》学习重点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干什么,理解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木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一、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内容(1)会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2)会计的具体内容;(3)会计内容的抽象。
2、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冇三个棊木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二、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自(2)监督职能2、会计的作用三、会计的含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核算, 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鬲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四、会计方法1、会计方法概述会计方法是指实现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禅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2、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一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含义。
3、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主要方法冇:设置会计科冃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理解会计要索和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具内容,并具有在以后学习会计核算方法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的初步能力。
教学内容:一、企业的经营资金和财务报告1、金业的类空及其经营活动2、企业的经营资金3、企业的财务报告二、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的含义2、《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会计的六要素。
三、会计等式1、会计等式的含义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表示为:资产二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2、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一资产和权益变动対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3、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一一收入和费用的变动及其结果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学习目标:通过本帝学习,你应该掌握会计核算前提以及会计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并在以后学习中体会起重耍作用,并能够举出体现会计原则的事例。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a8faf0a5e9856a5712606a.png)
对“会计”概念的理解
• 核算和管理工作 •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采用专门的方法
2、会计学科的发展
• 会计学科的最初形态:用于维系信任的一些简单方法;
数字 + 组织的控制手段;
• 复式簿记:科学的会计方法;
产生于14、15世纪意大利的银行业; 适应相对复杂的银行业和商业活动的需要;
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略程度分类
财政部统一规定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二级科目) 企业自行
明细科目(三级科目)
规定
6、账户
账户是根据管理需要和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
,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再分类,并且给每 一类别以标准的名称和相应的结构。
现金
应付账款 原材料 银行存款
账户的基本内容
15
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25
2.明细帐、总帐、辅助帐
15
3.涉及外来和对私改造的会计帐簿
档案名称 (三)会计报表类: 1.主要财务指标报表 2.月、季度会报表 3.年度会计报表 (四)其它类: 1.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及销毁清册 2.财务成本计划 3.主要财务会计文件、合同、协议
3 15
25 3 永久
8、复式记账法
定义: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 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方法。
复式记账法
特点
1、需要设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账户中作双重记录 3、账户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和数字平衡关系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连续的、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会 计信息
会计学复习提纲
![会计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1143ed6bd97f192379e90b.png)
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二、计算分析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发出存货计价方法;2、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三、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会计期末,对于企业已经赚取而没有登记入账的收入,应调整入账,以便准确地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这表达了什么会计准那么?并对该准那么做简单的阐述。
2、“我是公司的总经理,没必要学习掌握记账原理和会计循环。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给出你的理由。
3、虽然因商品质量问题而致客户的起诉尚未判决,财务报告附注中仍须报告诉讼可能带来的损失。
请对这一信息的披露作出你的评价。
4、根据统计,20××年已公布年报的537 家企业期末账面上仍有资产减值准5、据媒体报道,某上市银行 2021 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余额62.9亿元,根据银行 2021 年末公司员工 1.4 万人计算,人均工资结余高达 44.93 万元!而该行年初余额 40.3 亿元,因此,年末余额较期初增加 22.6 亿元。
由此可见,在 62.9 亿元的应付薪酬中,22.6 亿元是由当年计提产生,40.3 亿元那么是历年累积形成的,质疑其有隐藏利润之嫌。
简述该银行为什么被质疑有隐藏利润。
6、以你经历过或认识的业务〔事项〕,说明谨慎性原那么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
7、蓝天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计金额为1000 万元,其中实收资本800 万元,盈余公积100 万元,为分配利润100 万元。
现有红海公司欲出资加盟该企业,并要求占该企业注册资本的20%。
企业其他投资人也同意在红海公司投资后注册资本增加到1000 万元,并让红海公司持有20%的股份。
如果你是蓝天公司的原投资者,你认为红海公司至少应投入多少资本,你的权益才能得到合理的保护?为什么?8、假设物价已经上升数年,神光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存货本钱相当接近于重置本钱,而时光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存货本钱大大低于重置本钱。
会计学复习提纲(诚毅学院)
![会计学复习提纲(诚毅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b63efa0fe87101f69e319586.png)
会计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 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分,每小题 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三、判断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认为正确的,写“O”;认为错误的,写“×”)。
四、简答题(共10分)。
五、编表题(共10分,每空0.5分)。
六、业务处理题(共40分,每小题2.5分)。
复习概要一、概念类二、编表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三、业务处理(会计分录)CHAP1:——概念:会计、会计的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会计职能及具体内容、会计的基本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具体内容、会计前提假设及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CHAP2:——概念: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CHAP3:——概念: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CHAP4:——概念:1、资本金——设置“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
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账户,其贷方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的增加额;借方反映所有者投资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所有者投资的实际数额。
该账户应按投资者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资本公积——设置“资本公积”账户。
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登记由于资本溢价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金额;借方登记因转增资本等因素而减少的资本公积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实有的资本公积数额。
本账户应按资本公积形成的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短期借款——设置“短期借款”账户,用来反映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其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方登记归还的借款;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
本账户应按债权人和借款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应付利息”、“财务费用”帐户核算短期借款利息4、长期借款——设置“长期借款”账户,用来反映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基础会计复习提纲
![基础会计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a866260ad51f01dc381f19f.png)
第一章@第二章总论一、会计的产生:会计的产生源于人类对社会生产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反应企业的经营管理。
会计的基本形式:货币计量。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1、首要只能;2、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3、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核算监督:1、准则:国家的法律规范;\2、主要依据:会计信息资料;3、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4特点:强制性、严肃性、权威性四、会计的对象: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会计对象在制造企业中的具体表现:1、资金投入;2、资金周转;3、资金退出。
五、。
六、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
七、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假设(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期间假设;4、货币计量假设。
八、会计核算的基础: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2、客观性原则;3、相关性原则;4、明晰性原则;5、可比性原则;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7、重要性原则;8、谨慎性原则;9、及时性原则;十、《十一、会计核算的方法: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 财产清查;7、 编制会计报表。
*第三章 会计恒等式与会计账户一、 会计要素:资产 收入负债 财务状况 费用 经营成果 所有者权益 利润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与其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业务。
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对设备处理、有改行或清算征兆、不计入收入、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有关的经济利益不计入收入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完整版)基础会计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基础会计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b866d6cd4d8d15abf234e75.png)
基础会计学复习纲要第一章一、会计的发展1、第一阶段:古代会计阶段。
其时间跨度标记是旧石器时代的中后期至封建社会末期。
2、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
其时间跨度标记是从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率纲要》一书的公然第一版到3、第三阶段:现代会计阶段。
其时间跨度标记是自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20 世纪 40 年月底。
20 世纪 50 年月到现在。
二、会计职能1、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管理经济活动中所拥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进行会计核算②实行会计监察2、两个职能的关系: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察职能亲密有关,二者一致于会计核算过程中。
换言之,会计核算的过程也是推行会计监察的过程。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察的前提条件,走开会计核算,会计监察就称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会计监察则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走开了会计监察,纯粹的会计核算就会渐渐失掉其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对象1、会计核算应当以社会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业务为对象,即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察的内容。
2、(社会重生产过程简单认识即可)社会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派、互换、花费四个互相关系的环节构成的。
生产就是人们利用机器设施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和创建物质产品;分派就是生产中创建的公民收入在国家、业主及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分派;互换就是将产品由生产领域,经过流通领域到花费领域,知足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花费就是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样耗费。
3、归纳起来讲,会计对象能够区分为两类:公司单位的经济业务及资本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及资本运动。
四、会计假定1、会计假定又称会计假定或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对会计领域中某些不确定因素、某些还没有确知的事物,依据客观的正常状况和发展趋向作出的符合逻辑的推理、判断和假定。
2、我国《公司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假定的四个方面,即:①会计主体假定: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察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会计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a0fe7e5901020207409cc5.png)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会计学》复习大纲一、考试题型及分值一、单选题10题×2分=20分二、多选题10题×2分=20分三、判断题10题×1分=10分四、计算题2题×10分=20分五、业务题15题×2分=30分二、客观题考核要点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2.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3.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包括哪些投资者,政府机构,债权人,客户。
部使用者:企业部管理当局,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信息部使用者只有企业管理者(也包括员工)也经理层除此之外全部都外部使用者;因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虽股东企业所有者对于公司经营而言却外部使用者所投资者外部使用者债券人更用说了所总结下除了经理层之外都企业外部使用者员工般都看企业会计信息所忽略计从理论角度仍算作企业部信息使用者)4.会计基本假设(重在理解会计主体,会计分期);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哪些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部的某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一的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哪些及其含义(关注: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容完整。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会计基础复习提纲全(手工整理)
![会计基础复习提纲全(手工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038b1e14791711cc79171c.png)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概念及特征1.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产生原因)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项管理活动。
“会计”一词产生于:西周2. 会计的概念: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基本职能)一个单位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本质)。
会计的基本特征: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分析、检查);3)具有核算(最基本的职能,也是首要职能)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本质是管理活动(本质属性)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资产负债表反应)、经营成果(利润表反应)、现金流量情况(现金流量表反应)等情况。
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二、会计的基本职能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重要表现形式)2、会计核算(事后核算)的环节:也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1)确认——确定某一经济业务事项应计入会计账簿,并列入报表的会计程序,包括会计要素项目确认、记录时间确认。
(2)计量——解决定量问题(确定具体金额)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记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的会计程序。
(4)报告(最终环节)——是在确认、记录和计算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核算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进行会计核算须经历的环节2. 会计监督按其与经济活动过程的关系,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核算。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39ba1ffeff9aef8951e06a0.png)
●会计的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按照经济活动的时间顺序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反映;以合法凭证为依据●会计的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预测决策职能●会计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基础);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内容:经济业务发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科目的分类:根据反映的经济内容(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根据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总分类科目、子目、细目)根据会计科目是否列入会计报表●平行登记:同期同向等额●账户分类: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根据账户的用途和结构;根据账户提供的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1﹚关系:总分类账户控制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2﹚登记要求:依据相同;时间相同;金额相等;方向相同)●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重点)●会计凭证的种类: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1.按照来源不同分类(1)外来原始凭证(2)自制原始凭证2。
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类(1)一次凭证(2)累计凭证(3)汇总凭证3。
按照格式不同分类(1)通用凭证(2)专用凭证记账凭证:1。
按内容分类(1)收款凭证(2)付款凭证(3)转账凭证2。
会计学总复习提纲
![会计学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9dd00c763231126edb1152.png)
会计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收付实现制:即实收实付制,是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来确定本期的收益和费用。
凡是本期实际收入或付出的款项,不论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都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
2、权责发生制,即应收应付制度,是以应收和应付作为标准来确立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收入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而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已经实际收入或付出,都不能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
3、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整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Accounting is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recording,classifying,summarizing,reporting and interpreting information.)4、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是平时对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分别设立明细账,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其增减变化并随时结出余额的一种管理制度。
5、财务报告:是企业想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先进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书面报告。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the means conveying to the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ested outsiders a concise picture of the profitability and financial position of a business.)6、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The Accounting report that summarizes the revenues and expenses of an accounting period is called the income statement.)二、简答1、售价金额核算方法①建立实物负责制②售价记账,金额控制③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④加强物价管理⑤健全商品盘点制度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三大类、九小类三大类:①基本账户②调整账户③业务账户九小类:①盘存账户②结算账户③跨期摊配账户④资本账户⑤调整账户⑥集合分配账户⑦成本计算账户⑧配比账户⑨财务成果计算账户3、原始凭证的填制:①真实可靠,手续完备:要求严肃认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或完成情况,凭证上的日期、经济业务内容、所有数据都必须真实可靠。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doc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675b8f3edd3383c4bb4cd2cf.png)
会计学基础1、会计的基本只能:核算和监督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假设):会计主体(空间范围X 持续经营(时间范围X会计分期(对持续经营的补充)和货币计量(主要计量标准单位)3、会计信息质畳要求:可靠性(原始凭证X相关性(与报告使用者有联系X可比性(横向:同一时间不同主体,纵向:同一主体不同时间\及时性、明晰性(对易产生误解的注释说明\谨慎性(例:减资准备坏账准备,计提折旧\重要性(判断标准:数量、性质\ 实质重于形式(企业融资租赁)4、会计要素:1)定义: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做的基本分类。
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也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依据。
2)划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b、灰赁: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岀企业的现实义务。
c、败乂: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金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d、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e、利润:日常活动带来的经营成果(一定会计期间b5、会计等式:资产二权益二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收入■费用二利润(第二)资产+费用二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或)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6、经济交易、事项的基本类型:资产增(减),所有者权益增(减);资产增(减),负债增(减);负债增(减),所有者权益减(增);(资产一增一减;负债一增一减;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收入增,资产增;收入增,负债减;费用增,资产减;费用增,负债增;7、会计科目:1 )定义:是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个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2)会计科目表:略p(43)8、账户:4 )定义: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
2 )账户设置的依据:会计科目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与联系:a、区别: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不具备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职能,它只是会计对象按经济内容分类的一种标志,本身不提供任何会计信息,账户则完全能实现会计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职能,它通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连续记载,提供了有用的会计数据资料;账户能够记录业务和提供指标,它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会计科目不具备结构。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208cc7a1c7aa00b52acb6d.png)
项目一会计职业认知1.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关系。
会计的职能概括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2.会计对象是什么。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会计的对象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3. 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项目二会计基本核算认知1.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基本前提)有哪些?每个基本假设含义如何理解?会计主体: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意义: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范围。
把握会计处理的主场,将会计主体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
法律主体(承担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的人(或组织)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以是否进行独立会计核算为确定依据)。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
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段。
会计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中期: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半年度、季度、月度。
货币计量: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并假定币值不变即货币购买力的波动不予考虑。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着重理解可比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使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不同企业信息的横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纵向可比。
谨慎性原则: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重视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管其采用何种形式。
3.会计核算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即权责发生制的理解和运用。
《会计学》复习大纲
![《会计学》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d2f4d208a1284ac850431f.png)
复习要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的定义和特点(特别是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西周时期产生“会计”这一概念、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最基本职能。
4.会计的目标(两种论调)。
5.会计四大假设及其定义,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辨析。
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理解可比性、谨慎性。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的定义,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及常见的科目选择。
2.会计等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对经济业务的判断选择)。
第三章会计处理方法1.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计算。
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1.会计科目的分类,特别是按经济内容分类(科目表分类)常见科目的类别归属。
2.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四个指标及其计算。
3.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第五章复式记账1.借贷记账法“借”、“贷”方的含义。
2.借贷记账法的各类账户结构,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各类账户的计算。
3.会计分录的分类,账户的对应关系(各科目之间选择)。
4.试算平衡的结论,不能被试算平衡发现的错误。
5.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的要点。
6.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l.资金进入企业的核算。
2.购入原材料的核算,采购成本的构成,增值税对成本和利润的无影响。
3.生产成本的构成,生产过程投入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的核算,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成本的结转。
4.销售商品、原材料及其成本结转的核算。
5.期间费用的理解,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内容,期间费用的核算。
6.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7.损益类收入和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8.所得税费用的计提和结转的核算。
9.利润分配的核算第七章会计凭证1.会计凭证的种类及各分类的典型代表,对收付转业务的判断。
2.原始凭证的构成要素,大小写的注意事项。
3.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银行存款和现金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填付款凭证,分数编号法,记账凭证的审核。
基础会计期末复习提纲
![基础会计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572a6e1ed9ad51f01df26f.png)
基础会计期末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简答1、复式记账:就是对每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
2、财产清查:就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并查明实有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3、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一)、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三)、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利益。
(四)、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五)、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PS:会计等式: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4、历史成本计量:又称实际成本计量或原始成本计量,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或构建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计价。
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账面价值。
5、会计要素计量有哪些?五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6、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7、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账户。
8、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9、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对每一项的经济业务也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进行记录,之所以称为借贷记账法,是因为这种方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会计学复习提纲(已标注)
![会计学复习提纲(已标注)](https://img.taocdn.com/s3/m/c28f622ccfc789eb172dc893.png)
会计学复习提纲1.请考生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2.考生可以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参加考试,但禁止携带手机参加考试,否则以作弊论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六大会计要素P18,P19;流动资产P18中间那段;会计等式P21(熟练运用);会计假设P22第二段;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P26;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P32(熟练运用);会计事项;专用记账凭证的运用P43;会计账簿的分类及各类会计账簿P50,P51;过账或登账P51-P53;应收票据P76;坏账的处理P54;存货的概念及其分类P86.P87;先进先出法P94;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使用寿命的确定P128最后一小段,P134-P135;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内容P152;消费税的会计处理P181;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会计处理P205会计分录例子;利润及其分配与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关系;P261利润分配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P223.P238;财务成果的结转(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填列。
P271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会计等式与六大会计要素(熟练运用)P18,P19,P21;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P5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熟练运用);P32错账更正方法;P54,P55专用记账凭证的运用;P43发出存货计价方法;P94 P95存货数量确定方法;P96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P144(固定资产清理)影响负债变动的经济事项;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经济事项;营业外收支的核算范围(只需掌握常见的);P217倒数第二段开头一句各种利润的概念P253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复式记账法P292.会计事项3.权责发生制:P5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请简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最终版(也许吧。。。)
![《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最终版(也许吧。。。)](https://img.taocdn.com/s3/m/1ddec3c54028915f804dc2e9.png)
2011——2012 (二)会计学基础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c )。
A.核算和管理B.控制和监督C.核算和监督D.核算和分析2.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b )。
A.时间范围B.空间范围C.期间费用范围D.成本开支范围3.在下列各题中,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 )。
A 经济环境B 科技环境C 政治环境D 教育环境4.下列各账户中按经济内容分类不属于资产账户的有( bd )账户。
A、“累计折旧”B、“预收账款”C、“待处理财产损溢”D、“生产成本”5.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 c )。
A.费用的增加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C.收入的增加D.负债的减少6.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 a )。
A 时间范围B 空间范围C 基本程序D 计量单位7、企业对不可回收的应收账款形成的损失宁可高估不可低估,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d )。
A 可靠性要求B 相关性要求C 重要性要求D 谨慎性要求8.在下列各项账户中,与一般资产类账户结构不同的账户是( b )。
A“固定资产”账户 B “累计折旧”账户 C“银行存款”账户 D “应收账款”账户9.下列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a )。
A 采购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B 以银行存款偿还应该支付的购货款C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设备一台D 从银行取得借款存入企业开户行10.企业开出银行转账支票一张,用来偿付该单位前欠货款的业务,属于( d )变化。
A 资产项目之间有增有减 B负债项目之间有增有减C 资产、负债项目同时增加 D资产、负债项目同时减少11.购买材料物资货款未付时,材料物资应该作为企业的( A )进行确认。
A 资产B 负债C 销售收入D 费用1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期间费用内容的是( b )。
A 销售费用B 制造费用C 财务费用D 管理费用13.日记账按用途分类属于( b )。
A. 备查账簿B. 序时账簿C. 订本账簿D. 分类账簿14.不能作为凭证依据的是( d )。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8a01e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5.png)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知识1.会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会计职业的伦理要求和职业责任3.会计信息及其宗旨4.会计信息的特征和质量要求5.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需求第二部分:会计基础理论1.会计要素和核算对象2.会计等式和资产负债表3.会计等式的变动和业务循环4.会计凭证和账务处理5.会计账簿和账务管理6.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第三部分:会计核算方法1.利润核算和收入确认2.成本核算和成本计算3.投资收益的核算4.现金与应收账款的核算5.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6.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核算第四部分:会计信息分析与决策1.资产负债表分析2.利润表分析3.现金流量表分析4.财务比率分析5.基本财务风险评估6.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应用第五部分: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1.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2.会计核算准则和会计政策3.中国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4.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监管第六部分:会计信息系统1.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2.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3.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4.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5.会计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第七部分:会计伦理和职业发展1.会计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准则2.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3.会计职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4.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和责任5.会计师执业和培训要求总结:会计学原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会计学定义、发展历程和会计职业的伦理要求-会计信息特征、宗旨和质量要求,使用者及其需求-会计要素、核算对象和会计等式的变动过程-会计凭证、账务处理、账簿管理和财务报告-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信息分析与决策-会计制度与法律法规、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伦理-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和责任注意:-针对每个部分进行重点复习,掌握核心概念和要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加强理解和应用能力-多做习题和案例分析,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注意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政策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知识-关注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伦理,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总结提纲只是为了方便复习的参考,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级会计学复习提纲
![初级会计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61a06cb763231126fdb1192.png)
初级会计学复习提纲第一章:一、会计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也即会计核算监督内容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1、资产与权益(1) 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非流动性资产一般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或者是超过一年变现、耗用的资产,通常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
资产的特征,首先,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
其次,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权益。
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所有权,它包括债权人以贷款方式形成的债权人权益和投资者提供的以投资方式形成的所有者权益。
权益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 负债。
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又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负债的特征表现为:首先,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其次,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以及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
投入资本就是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盈余则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资本增值额。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表现为:首先,所有者仅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其次,所有者权益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非独立性表现在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认、计量需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
3) 会计恒等式。
资产=< 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与利润(1) 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级会计学复习提纲
1、会计的基本职能。
2、会计等式。
3、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4、借贷记帐法下帐户的结构。
5、短期借款利息的预提。
6、结账时划线的各种情形。
7、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要素的变动。
8、错账的更正方法:划线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9、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错误。
10、编制利润表主要依据。
11、原始凭证的辨识。
12 、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应采用付款凭证。
13、对于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进行核对,这属于账实核对。
14、汇总付款凭证应按借方科目定期进行归类汇总。
15、财产清查的时间规定。
16、原始凭证中属于累计凭证有哪些?
17、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
18、借贷记账法对各会计要素的记账方法。
19、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设置的账户有哪些?
20、哪些账户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21、权责发生制的要点。
22、原始凭证分类和辨识。
23、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备查簿、日记账登记的依据。
24、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
25、出纳人员付出货币资金的依据?
26、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
27、计算应交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28、会计等式的意义。
29、汇总转帐凭证的编制要点。
30、现金日记帐的记帐依据。
31、会计等式的各种表现形式。
32、会计实务中,计算利润的方法一般有表结法、帐结法。
33、材料的采购成本的由构成。
34、账簿的各种分类。
35、订本账一般适用于范围。
36、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
37、登记总账的方法。
38、会导致账实不符的原因。
39、资产的辨识。
40、试算平衡表无法发现的错误。
41、使用红色墨水记账的规定。
42、资金运动包括哪些内容。
43、会计账簿中按其用途的分类。
44、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45、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的平行登记。
46、经济业务发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47、资产负债表的定义。
48、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49、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50、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的原因。
51、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是否有余额?
52、在整个帐簿体系中主要帐簿是哪些,辅助帐簿是哪些?
53、费用和成本不是同一概念。
54、会计账簿是整个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会计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
会计报表。
55、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56、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
57、收付实现制的要点。
58、“累计折旧”和“坏账准备”账户的性质。
59、会计档案销毁的规定。
60、移动加权平均法与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的区别。
61、谨慎性原则要点。
62、各种账户余额、发生额的计算方法
63、分析题:账务处理错误的更正。
64、账务处理类型:
(1)材料的购入。
(2)收回欠款存入银行。
(3)生产领用材料
(4)计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
(5)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
(6)汇集全月制造费用,并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
(7)计算结转其生产成本。
(8)销售产品款项已收到。
(9)计算已售产品销售税金。
(10)按规定从利润中计算应交所得税。
(11)按规定从利润中计算应付利润。
(12)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的运杂费(按材料重量分配)
(13)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水电费。
(14)以现金支付车间、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
(15)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
(16)用银行存款缴纳上月应交增值税。
(17)出售材料5吨,款项未收到。
(18)、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
常用经济业务会计分录:
(1)收到所有者投入资本金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3)购入原材料,增值税税率17%,开出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入库。
(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票据
(4)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5)车间生产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
(6)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7)用现金购入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8)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9)销售产品,增值税税率17%,产品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项税额)
(10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1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应付利息)
(12)用银行存款材料的运杂费。
按实际成本: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按计划成本: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13)计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4)分配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15)完工产品验收入库,计算结转其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16)销售产品款项已收到,存入银行,增值税税率17%。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项税额)
(17)用银行存款缴纳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18)出售材料,增值税税率17%。
款项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项税额)(19)接受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20)职工报销差旅费,余款缴回现金。
借:管理费用
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21)收回所欠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2)计算已售产品销售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23)按规定从利润中计算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金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25)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26)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水电费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27)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财产保险费
(28)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9)结转损益类科目
①借:主营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
资收益
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②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