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1-09-30T06:58:24.3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第15期作者:张广娟[导读]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古诗词占的比例比较大,在每次考试中都会出现古诗词默写的题目,而且所占的分值也比较高,并且,在初中学习的中后期学生会学习到文言文,与古诗词相比,文言文的难度又会相对比较大,同样是做回古代语言,古诗词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基础张广娟
西宁市第七中学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摘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古诗词占的比例比较大,在每次考试中都会出现古诗词默写的题目,而且所占的分值也比较高,并且,在初中学习的中后期学生会学习到文言文,与古诗词相比,文言文的难度又会相对比较大,同样是做回古代语言,古诗词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基础,先学好古诗词就有利于学生在后面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识到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
学生学会去吟诵古诗词,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刻内涵。

本文就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前言:
从古诗词的学习以来,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诗词中还蕴涵着作者在生活经历中所悟出的人生道理以及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抒发的人生情感,含有非常丰富的教育意义,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学习到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了解更多的人情世故,这对于学生进入社会具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为什么要强调吟诵呢?因为在古代印刷技术有限,纸张有限的情况下,很多的古诗词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所以通过吟诵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这些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在写下这首诗时的情绪是如何的。

那么,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更好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通过吟诵教学是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吟诵教学法之下,学生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去吟诵所学习的古诗词,在这一遍遍的吟诵中,学生很容易会与作者产生“共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作者在写下这首诗词心中的情感。

从学习方面的意义来,当学生体会到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时,就能从更深的层次去分析诗词,对诗词的理解更加到位。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这一篇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诗词吟诵,让学生在吟诵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在诗词中所写道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所表达的:日月的奇诺好像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倒映上去的。

”那么这些景象是否是作者写下这首诗时所见的呢,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就可以知道,这些只是作者所描绘的假象,是作者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之后所产生的奇特想象,并非真实存在的实景。

同时,在吟诵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沧海气势宏伟,势不可挡,从侧面就可以反映出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学生可以在朗诵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怀,就是与作者产生的情感共鸣。

二、通过吟诵教学的方式深化学生的记忆
古诗词中的寓言通常是古人说使用的语言习惯,这与人们现代所使用的白话文区别比较大,有些诗词学生读起来会比较拗口,也因为与生活习惯有所区别,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艰难。

教师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吟诵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使得古诗词的景象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帮助学生告别死记硬背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这一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在预习任务布置中,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早一些语音资源进行听力学习,并跟着这些语音资源进行朗诵,通常学生所找到的语音资源阅读情感都比较丰富,而“木兰诗”又属于比较朗朗上口的词,基于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慢慢地进行词的记忆,这样对教师后续的教学更加有利,学生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以“木兰诗”这一篇诗词来说,整个故事的发展都是有顺序的,从木兰的父亲收到征兵书,到木兰决定替父出征,购买物资等等都是有着一定的发展顺序,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一定也可以发现这些故事是按照发展的顺序去写的,那么学生在进行记忆时也可以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记忆,一步步地去推导,帮助学生深化记忆。

三、通过吟诵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韵律感和节奏感
在古代,古诗词通常都是通过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就表明了古诗词中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都比较强,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就可以发现古诗词的这些特点。

但是,韵律感和节奏感这么多事与个人对古诗词的读法有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对古诗词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拗口到朗朗上口,从无法理解到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找到自己个性化的诗词吟诵方法,找到适合表达自己对文章情感理解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很多学生在进行古诗词背诵时会觉得很艰难,因为所用词难度较高再加上读法拗口,学生通常都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越来越抵触,但是,如果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发现古诗词吟诵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以歌曲般的方式吟诵出来,学生就会感觉非常有趣,在学习中发现古诗词的美。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这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导入课程时,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候,让学生在这段时间中进行自由的吟诵,要求学生在吟诵时要发音准确,读出节奏感、韵律感,读出情调。

当然在学生进行自由吟诵的时候,很多学生还会像读书一样毫无感情的吟诵,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文章中所写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写出了山之高,水之净,是否可以直接用毫无感情的语言表达出来呢?答案肯定是不能,学生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表达出白云高山流水这三种景象的不同境界,真正的体会古诗词中的韵律美,体会在不同韵律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总结: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什么课程的学习中,兴趣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和要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同样如此,教师需要通过吟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社会价值、有趣的韵律性等等,让学生对古诗词这部分内容产生兴趣,以此去推动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也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爱玉.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吟诵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2):91-93.
[2]包小斌.初中语文古诗词朗诵教学中传统吟诵法借鉴研究[J].新教育,2020(2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