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用地的限控,城市高层建筑将会越来越多, 这些建筑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在施工中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处理这些施工缝,高质量地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从而确保结构的适用、安全,已成为土建施工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介绍了实际施工中施工缝处出现的问题,总结了施工缝处理方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of the limited control, and city high-rise building will be getting more and more, most of these buildings is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seam in construction is inevitable. How to deal with these construction joints, high quality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applicable, secur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ivi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joints to the problems, and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seam processing method.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joints, processing
无论是砖混结构还是框架结构, 都离不开混凝土浇注这一环节。

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整体浇注,但在某些具体工程中, 往往由于施工组织或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不能连续浇注。

当混凝土浇注间隔的时间超过其初凝时间,前后浇注混凝土之间的接槎便形成混凝土施工缝。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是保证结构构件质量、主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构件类别、结构形式及受力状况的不同,对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有不同要求,若处理不当极易成为结构上的薄弱环节,轻则开裂渗漏、影响使用, 重则危及结构安全。

因此, 混凝土施工缝不能随意设置,其位置、形式等应在混凝土浇注前专门设计确定,并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一、实际施工中施工缝处出现的问题
工程实体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

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变化复杂、质量控制的任务和难度大。

虽然我国规范已对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但仍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对于某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

1、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对于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主要有两种看法:
( 1) 不应对施工缝的留设做过多限制认为施工缝具有客观性和任意性。

随着建筑物功能及美观需要,”高、大、新”建筑物越来越多, 由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施工操作等问题, 使混凝土会分成若干段进行施工, 只要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和抗渗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施工缝处理方法合理、科学, 就不应当对施工缝设置做过多的限制。

施工缝的问题, 主要是应该对施工缝的处理方法需要认真研究, 谨慎从事。

( 2) 严格控制施工缝留设位置的正确
现浇混凝土施工缝是保证结构构件质量、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构件类型及受力的不同状况( 弯矩或剪力等)对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又不同的要求, 处理不好, 极易成为结构的薄弱部位, 对结构抗剪( 特别是抗震) 和防渗漏极为不利。

因此认为施工缝不能随意设置, 其位置必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 严格控制施工缝留设位置的正确。

2、对施工缝危害性的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 由于施工缝的存在, 使混凝土有一道天然的缝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和抗剪强度, 与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相比较而言, 施工缝必然会削弱结构的整体性能。

另一种看法认为, 只要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和处理施工缝, 并认真施工, 施工缝的存在就不会对结构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不会影响工程质量。

3、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MPa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已浇筑的混凝土, 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但是, 由于在工程施工现场缺少可靠的检测手段和保证满足这一条件的技术措施。

实际上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还未达到1.2MPa, 就又继续浇筑了。

对这一问题, 施工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的现象, 常常被忽略。

混凝土初凝后, 过早在上面或附近浇筑新混凝土, 会导致初凝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 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握裹, 严重影响施工缝的质量。

4、接缝面处理不好
水平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结合面不好, 接缝参差不齐, 以及上部混凝土漏浆、夹层, 甚至烂根等现象。

柱底或柱顶的水平施工缝表面最易残积泥砂、碎屑等杂物, 再加上钢筋密集, 使杂物很难清除干净。

如果模板上的清扫口开的位置不当, 或根本不开, 则二次浇灌前施工缝表面上的杂物、积水等均无法清除, 严重影响新老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对结构抗剪和抗震都十分不利。

二、施工缝处理方法
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应做如下处理:
1、若施工间歇时间未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根据水泥出厂报告或检测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一般不应超过2 小时),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筑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注好的混凝土层内5~10cm, 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

2、若施工间歇时间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则必须等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18MPa 时(根据水泥试验确定),方可继续施工。

在大唐国际铝硅钛氧化铝工程生料浆磨制车间9.5 米平台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夜间由于短时间雷阵雨的原因,混凝土浇筑工作间歇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雨止后,我们采用上述办法进行处理施工,使得新老混凝土整体凝固,混凝土内在及表面质量均良好。

3、若施工间歇时间较长,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在新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如下处理:
(1)清除接缝表面的水泥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
(2)将钢筋上的锈斑及浮浆刷净;
(3)必要时将旧混凝土凿毛;
(4)用清水冲洗旧混凝土表面,使旧混凝土在浇筑新混凝土前保持湿润;
(5)浇筑新混凝土前,在接缝上应先铺一层厚度为1~1.5cm 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6)将施工缝周围混凝土细致捣实;
在大唐国际铝硅钛氧化铝工程二期煤粉制备车间19.00 米平台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搅拌站机械故障的因素影响,使得混凝土浇筑作业不得不停止,此时混凝土间歇时间超过 2 小时混凝土表面早已硬化,经过我们广大施工技术人员的认真研究讨论,决定采用以上办法处理,后来从整个框架的混凝土浇筑情况来看,收效良好,在拆模板后观感质量、试块试压情况等方面均质量优良。

4、梁、柱施工缝应与梁柱轴线垂直,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混凝土,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板墙施工缝应与板面、墙面垂直,不宜做成斜坡形。

墙中有洞口时宜留设在门洞口跨度的1/3 范围内。

(1)留置梁的竖向施工缝时,应先做一块隔板,放在施工缝的位置上,再浇灌混凝土。

隔板应按梁中钢筋位置留出缺口,满插到梁底。

若隔板上下不留缺口,隔板就被钢筋挡住插不到梁底,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就容易从下部留出,使梁底形成一个强度较低的水泥砂浆层。

(2)做板的竖向施工缝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收缩裂缝,可采用新加设接头钢筋的办法。

接头钢筋一般可采用Ф6~Ф10,其所需截面面积一般为板截面面积的0.2%~0.3%,长度为插入新旧混凝土各30 倍直径,两端加弯钩。

这种钢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必要时上下均放。

5、较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之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编制详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明确施工缝的留置位置。

常规应做成踏步式,阶长为阶高的 2 倍。

例如大唐国际铝硅钛氧化铝工程二期回转窑基础的施工缝。

通过施工现场工程实践证明, 只要依据规范规定和上述要求留置和处理施工缝, 做到认真组织施工, 并保证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要求, 施工缝的质量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和保证. 总之,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 由于各种原因, 施工缝是经常出现的, 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充分了解施工对象的受力特点, 那么施工缝位置的确定相对来讲, 还是比较灵活的, 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施工缝, 使新旧混凝土有机结合成整体,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范水良,李友义.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设置和质量控制[J]. 科技资讯, 2009,(04) . [2] 赵德成.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J]. 建筑工人, 2009,(03) .
[3] 程晓威,冯平.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问题及处理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5) . [4] 黄飞勇.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原因与防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6) . [5] 姜松林. 浅谈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J]. 新疆农垦科技, 2009,(05) . [6] 苏涛.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措施[J]. 吐鲁番科技, 2006,(02) . [7] 徐昌树. 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主体质量控制要点[J]. 陕西建筑, 2007,(0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