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现今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作为学生重要思维能力中的一种,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更加善于独立主动的思考。

这不仅是我国现代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本文主要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入手,浅析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发散性思维培养
一、构建良好课堂环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统治性,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僵化死板,不仅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乏味沉闷,连教师自身也难以提起工作热忱,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课堂变成机械化的教学程式。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必须构建开放的、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只有环境条件充足了,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开发思维,灵感才得以激发,想象力才能创造,发散性思维才真正培养得起来。

某位教师在讲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4中Unit2 Sporting events这一单元时,本打算按部就班的讲完这一课程。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她发现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死板,学生的思维并不活跃,就算叫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也总是回答得十分老套,没有闪光点。

于是这位教师临时改变了教学方案,而是突然向学生发问到:“Do you like CCTV 5 ?”
班级里男生不少,纷纷答到:“Yes!”
这位教师又接着问:“Well , do you like NBA ? Do you like YaoMing ?”
班级里的男生马上来了兴趣,高声喊到:“Yes ! He is my favorite basketball player !”
该教师又趁热打铁:“Well , let us talk about the basketball and NBA stars .”
之后这位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不时放映一些球星姚明的图片和CCTV5转播的NBA火箭队的比赛片断。

利用学生对体育明星姚明的喜爱,这位教师成功的调动起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

之后在此基础上,这位教师又过渡到其他的体育明星身上,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将学生的喜好和课程内容联系了起来,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了、融洽了、和谐了,学生也变得更加积极了,思维更加活跃了。

拘束的教学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感和紧张感,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则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获得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质疑
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忽视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过于强大,学生在教学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却少有质疑。

这样的教学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

而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必须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教会学生观察、质疑、思考。

如果学生没有质疑教师的精神,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没有观察的能力,那么且不说培养发散性思维无从谈起,就连我们的教育都是完全失败的。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1中Unit1 School life讲述的有关校园生活的内容,其中
重点讲解了关于定语从句的知识点。

某位教师在讲解到这一知识点时,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述了什么是定于从句。

她先是利用在多媒体课件上放映了一个句
子:“Tom is the only person who can keep a cool head in time of crisis.”然后直接问到:“同学们,这个句子有没有错误?谁能翻译一下?”由于没有接触过定于从句,学生都表示一头雾水,但是还是有几个学生凭借良好的基础大致翻译了这个句子的意思并表示没有错误。

这位教师就带领学生一步步分析了这个句子的结构特点,讲解了定于从句的基本知识。

之后,这位教师将这个句子中的“who”改成“whom”,然后问到:“这样一改,这个句子是不是更地道了呢?”大部分学生上了当,纷纷答道:“是!”她又说一句:“真的是这样吗?”这时学生才明白这句话这样改可能不对,于是又纷纷思考起来,并最后从结构分析上发现了把“who”改成“whom”是错误的。

通过这一课,学生们都认识到,在课堂上不能完全依靠教师,而应该自己学会思考分析,从而形成了很好的思维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要鼓励他们质疑,有了疑问,学生才能主动地积极地思考,才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以不同的方向思考,结合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给出多种结论或反馈。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不仅时间有限,且基本建立在教材书本上,信息量也十分有限。

而大部分学生难以拥有丰富的阅历以及获得信息知识的渠道,这点很多时候成为了限制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关键因素。

然而现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贯穿到各大教育体系当中。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各方面的信息,从多个角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如牛津高中英语Module3中Unit2 Language这一课程,其主要内容是讲述关于语言上的知识。

某位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不仅仅比较了各国语言上的差异,还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地域以及人种上的差异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丰富的展示过程,学生得出了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其背后的文化密不可分的这一道理。

这位教师通过丰富的信息量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扩充了他们的阅历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结: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需要教师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陈佐林.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J].科教文汇,2008(12)
[2]杨晓云.激发发散性思维,活跃高中英语课堂[J].文理导航,2011(8)
[3]陈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考试周刊,201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