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6种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6种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6种
1.电镀:将金属浸泡在含有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液体中,通过电流将金属离子还原到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金属薄膜,从而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硬度和美观性。

2. 防锈处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锈涂层,以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3. 喷涂:将涂料喷涂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氧化、腐蚀和磨损。

4.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组织,从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5. 抛光:通过机械磨光的方式去除金属表面的毛刺、氧化物和污垢,使金属表面光洁平滑,提高其美观性。

6. 化学处理: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化学膜或者在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反应,改变金属表面的化学性质和结构,从而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 1 -。

表面处理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法一、概述表面处理是指对材料表面进行物理、化学或机械加工,以达到改善表面性能、提高耐腐蚀性、增强装饰效果等目的的一种工艺。

在制造领域中,表面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面处理的方法。

二、物理表面处理1. 研磨研磨是通过机械力作用将材料表面切削或压扁,去除其表层而形成光洁平整的表面。

常用的研磨方法有手工研磨和机器研磨两种,其中机器研磨分为平面研磨和圆柱研磨。

2. 抛光抛光是在材料表面涂上抛光剂,利用摩擦和化学反应使其达到一定亮度和平滑度的过程。

抛光分为手工抛光和机器抛光两种,其中机器抛光又分为旋转抛光和线性抛光。

3. 喷丸清理喷丸清理是利用高速喷射出来的金属颗粒冲击材料表面,去除其表面氧化皮、锈蚀、油污和其他污物的一种方法。

喷丸清理分为压缩空气喷砂和机械喷砂两种。

三、化学表面处理1. 酸洗酸洗是将材料浸泡在含有强酸的溶液中,使其与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去除其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和其他污物的方法。

常用的酸洗方法有硫酸洗和盐酸洗两种。

2. 电镀电镀是将金属离子在电解质中还原成金属沉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涂层的方法。

常用的电镀有铬镀、镍镀、锌镀等。

3. 化学沉积化学沉积是利用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涂层或改变其颜色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沉积有阳极氧化、磷化等。

四、机械表面处理1. 冲压冲压是利用冲床将板材或带材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方法。

冲压分为单道冲压和复合冲压两种。

2. 滚压滚压是利用滚轮将材料表面滚动加工,使其表面形成一定的花纹或凸起的方法。

常用的滚压有齿轮滚花、球形滚花等。

3. 压花压花是利用模具将材料表面进行加工,使其表面形成一定的图案或纹路的方法。

常用的压花有凸模压花、凹模压花等。

五、总结以上介绍了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不同的材料和应用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板材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

板材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

板材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板材表面处理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呢。

一、涂漆法。

涂漆是最常见的啦。

就像给板材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

可以选择各种颜色的漆,想让房间温馨点就选暖色调,像淡淡的黄色呀;要是想酷一点,黑色或者深蓝色就很棒。

而且漆还能保护板材,让它不容易被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不过涂漆的时候可得小心哦,要是涂得不均匀,就像脸上长了花斑一样难看。

二、贴面处理。

这就像是给板材贴了个面膜。

有木纹贴面,能让板材看起来像高档的实木,特别适合打造那种自然风格的家具或者装饰。

还有那种有光泽的塑料贴面,看起来很现代时尚,清洁起来也方便,一擦就干净啦。

贴面处理能把普通的板材变得高大上起来。

三、抛光处理。

抛光后的板材那可真是闪闪发光呢。

就像给板材做了个美容SPA,让它的表面变得超级光滑。

摸起来手感特别好,而且看起来很有质感。

不过抛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掌握好火候,要是抛得太过了,可能会损坏板材表面呢。

四、磨砂处理。

磨砂处理后的板材有种低调的高级感。

它不会像抛光那样闪亮,而是有一种朦胧的美。

用手摸上去有一点粗糙的感觉,但又很舒服。

这种处理方法特别适合用在一些需要防滑或者不需要太耀眼的地方,比如楼梯的踏板之类的。

五、雕刻处理。

这可是个技术活啦。

在板材表面雕刻出各种图案,就像在上面画画一样。

可以是精美的花朵图案,也可以是有文化底蕴的传统图案。

雕刻后的板材瞬间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不过这需要有经验的工匠来操作,不然很容易刻坏呢。

这些板材表面处理的方法各有各的妙处,就看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啦。

不管是让板材变得更美观还是更耐用,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呢。

表面处理的种类

表面处理的种类

表面处理的种类一、电化学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电极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镀层。

其中主要的方法是:(一)电镀在电解质溶液中,工件为阴极,在外电流作用下,使其表面形成镀层的过程,称为电镀。

镀层可为金属、合金、半导体或含各类固体微粒,如镀铜、镀镍等。

(二)氧化在电解质溶液中,工件为阳极,在外电流作用下,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层的过程,称为阳极氧化,如铝合金的阳极氧化。

钢铁的氧化处理可用化学或电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将工件放入氧化溶液中,依靠化学作用在工件表面形成氧化膜,如钢铁的发蓝处理。

二、化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无电流作用,利用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在工件表面形成镀覆层。

其中主要的方法是:(一)化学转化膜处理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工件在无外电流作用,由溶液中化学物质与工件相互作用从而在其表面形成镀层的过程,称为化学转化膜处理。

如金属表面的发蓝、磷化、钝化、铬盐处理等。

(二)化学镀在电解质溶液中,工件表面经催化处理,无外电流作用,在溶液中由于化学物质的还原作用,将某些物质沉积于工件表面而形成镀层的过程,称为化学镀,如化学镀镍、化学镀铜等。

三、热加工法这种方法是在高温条件下令材料熔融或热扩散,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其主要方法是:(一)热浸镀金属工件放入熔融金属中,令其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称为热浸镀,如热镀锌、热镀铝等。

(二)热喷涂将熔融金属雾化,喷涂于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称为热喷涂,如热喷涂锌、热喷涂铝等。

(三)热烫印将金属箔加温、加压覆盖于工件表面上,形成涂覆层的过程,称为热烫印,如热烫印铝箔等。

(四)化学热处理工件与化学物质接触、加热,在高温态下令某种元素进入工件表面的过程,称为化学热处理,如渗氮、渗碳等。

(五)堆焊以焊接方式,令熔敷金属堆集于工件表面而形成焊层的过程,称为堆焊,如堆焊耐磨合金等。

四、真空法这种方法是在高真空状态下令材料气化或离子化沉积于工件表面而形成镀层的过程。

其主要方法是。

(一)物理气相沉积(PVD)在真空条件下,将金属气化成原子或分子,或者使其离子化成离子,直接沉积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称为物理气相沉积,其沉积粒子束来源于非化学因素,如蒸发镀溅射镀、离子镀等。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是指对金属制品表面的加工。

表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
金属表面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美观性、抗磨损性、加工性和绝缘性等性能,以满足工业产品的性能要求。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技术、热处理技术、电解技术、涂料
技术、粉末冶金技术、激光技术等。

1、电镀技术是将金属制品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膜,以达到铜、金、银、钴、锌、锡、铬等形式。

电镀除了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美观性,还具有
抗磨损性、耐热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性能。

2、热处理技术是通过热处理,使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抗腐蚀、抗
磨损等功能性薄膜,从而提高金属表面性能。

3、电解技术是指采用电解技术处理金属制品表面,使表面形成一层
抗腐蚀的保护层,增加表面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4、涂料技术是指用涂料和涂料技术,使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抗摩擦、抗腐蚀、抗化学侵蚀、抗氧化等薄膜,从而起到改善金属表面性能的
作用。

5、粉末冶金技术是指将金属粉末覆盖在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厚膜,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抗腐蚀性、抗热震性、耐磨性等特性。

6、激光技术是指激光光束照射金属制品表面,形成高熔。

塑料产品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产品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产品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产品表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喷涂:在塑料表面喷涂一层涂料,可以改变塑料产品的颜色、光泽度等表面特性。

2. 喷砂:利用高压气流将细砂颗粒喷射到塑料表面,使其表面粗糙,增加摩擦力和附着力。

3. 热转印:将热转印膜贴在塑料表面,并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热转印膜上的图案或文字转移到塑料产品上。

4. 喷涂电镀:在塑料产品表面喷涂一层导电涂层,然后进行电镀,使其表面呈现金属质感。

5. 喷气雾化:利用喷气将化学药液雾化,形成细小颗粒,然后喷洒在塑料表面,实现防腐、防静电等效果。

6. 声波清洗:利用高频、高压的声波将溶剂内的微小气泡振动和爆裂,达到快速清洗塑料表面的目的。

7. 涂层处理: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涂层,如防刮花、耐磨、防紫外线、抗污染等。

8. 抛光: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塑料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增强光泽度。

9. 染色:通过将颜料或染料溶解在溶剂中,浸泡或涂抹在塑料表面,使塑料产品呈现所需的颜色。

需要根据具体的塑料产品以及所需的表面效果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式

表面处理的方式

表面处理的形式表面处理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改变其外观、性能或保护的过程。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1. 清洁处理:通过清洁方法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油脂或氧化物等。

常见的清洁处理方法有洗涤、溶剂清洗和酸洗等。

2. 防腐处理:为了保护物体表面不受腐蚀或氧化,常采用防腐处理方法。

例如,涂覆防锈漆、镀层或热处理。

3. 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化学或物理性质,以提升其性能。

常见的表面改性处理方式有电镀、化学镀、喷涂等。

4. 抛光处理:通过刮削、打磨或抛光等方式,使物体表面光滑平整,达到增加光亮度和改善外观的目的。

5. 触摸处理:针对某些需要具有特殊触感或防滑效果的物体,进行触摸处理。

例如,高温处理、喷涂橡胶等。

6. 色彩处理:通过给物体表面施加颜色,改变其外观。

常用的色彩处理方式有油漆、喷涂、染色或涂层等。

7. 增强处理:通过表面增强处理方式,如纳米涂层、增强涂层或陶瓷涂层等,增强物体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总的来说,表面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物体和需求。

正确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物体的质量、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是指对材料表面进行一定的改造,以改善其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磨性、抗疲劳性等。

表面处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性能、材料类型及应用领域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1. 电镀:通过电化学原理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以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

常见的电镀有镍、铬、锌、金、银等。

2. 阳极氧化:主要应用于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通过电解作用形成氧化膜,提高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 化学镀:在无电流作用下,利用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沉积金属或非金属膜,提高表面性能。

常见的化学镀有化学镀镍、化学镀锌、化学镀铜等。

4. 涂装:将涂料涂覆在材料表面,以形成保护层。

涂装可以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性等。

常见的涂装有喷涂、刷涂、浸涂等。

5. 热喷涂:通过高温熔化喷涂材料,将其喷到基材表面形成覆盖层。

表面处理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法表面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方法,用于保护、装饰和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能。

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领域需要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镀膜、氮化、放电加工和机械加工。

电镀是一种通过电解沉积金属或合金在材料表面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常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

例如,镀锌能够保护钢铁材料免受腐蚀,镀铬可以提高产品的装饰效果。

此外,电沉积还可以用于调节材料的摩擦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等。

喷涂是一种通过喷射液体或粉末材料在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喷涂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如防护、装饰和绝缘等。

常见的喷涂方法包括喷漆、喷粉等。

例如,涂上抗紫外线的漆可以保护木材和金属不受阳光照射的损害,而防火涂层可以延缓火焰的蔓延。

镀膜是一种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镀膜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如硬度、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等。

常见的镀膜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

例如,刀具镀钛膜可以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玻璃镀膜可以提高透光性和耐腐蚀性。

氮化是一种在材料表面形成氮化物化合物层的方法。

氮化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氮化方法包括氮化渗透和离子氮化等。

例如,钢材通过氮化处理可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陶瓷材料通过氮化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高温性。

放电加工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激光或电子束等高能源放电来改变材料表面形态和性能的方法。

放电加工可以用于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氢化层和碳化层,从而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增强其特定性能。

例如,电火花加工可以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凸起,激光熔覆可以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覆盖层。

机械加工是一种通过切削、研磨和抛光等方法来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和尺寸精度的方法。

机械加工可以去除材料表面的缺陷和瑕疵,同时还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例如,车削可以用于改善轴类零件的圆度和表面质量,磨削可以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毛刺。

表面处理方法6种

表面处理方法6种

表面处理方法6种
1.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

2.喷砂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

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

3.拉丝是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一种表面处理手段。

根据拉丝后纹路的不同可分为:直纹拉丝、乱纹拉丝、波纹、旋纹。

4.阳极氧化是一种电解氧化过程,在该过程中,铝和铝合金的表面通常转化为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具有保护性、装饰性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特性。

从这
个定义出发的铝的阳极氧化,只包括生成阳极氧化膜这一部分工艺过程。

将金属或合金的制件作为阳极,采用电解的方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

5.电泳:工艺分为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

若涂料粒子带负电,工件为阳极,涂料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工件沉积成膜称为阳极电泳;反之,若涂料粒子带正电,工件为阴极,涂料粒子在工件上沉积成膜称为阴极电泳。

6.PVD:指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弧放电技术,利用气体放电使靶材蒸发并使被蒸发物质与气体都发生电离,利用电场的加速作用,使被蒸发物质及其反应产物沉积在工件上。

常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方法

常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方法

常用表面处理及热处理
1. 表面处理和热处理方法
a. 通过表面处理提高表面层硬度, 或在表面行成耐磨及耐蚀的合金或化合物, 不改变
原有物质性质, 但用另一表面取代原有表面.
b. 以下为三种常见的表面涂覆方法:
1. 热喷涂(熔射): 将喷涂材料熔融, 通过高速气流/火焰流/等离子焰流使其雾化,
喷射在基体表面上形成覆盖层.
涂层材料和基体材料非常广泛, 金属及其合金/塑料/陶瓷/及复合材料均可.
2. 电镀: 相当经济地给基体材料镀上多种金属. 镀层厚度易控制, 基体材料不加热,
热变形小.
3. 沉积法: 依靠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解, 环境与基体表面间热力学的势差或真空中
蒸气凝聚行成薄的覆盖层.
可以准确控制覆盖层的厚度和成分, 可以形成复合(多层)覆盖层.
c. 根据热处理的温度要求分为: 高温处理, 温度约800°C以上(淬火/正火)
低温处理, 温度在150°C~720°C之间(回火/退火)
备注: 括号内数值为淬火后一般可达硬度
2.
3.
备注: 金属表面处理防腐蚀另有发黑处理.。

表面处理存在哪些方法和处理

表面处理存在哪些方法和处理

(1)辐射接枝处理辐射接枝处理法是在极性单体存在下将低能聚合物被粘材料用钴(soCo)源或电离辐射的了射线进行辐射接枝,使表面接枝上有利于粘接的聚合物,可使环氧胶黏剂能粘接聚烯烃,且强度大有提高。

UV激光照射是一种最有效的表面处理和改性方法。

(2)力化学处理力化学处理是针对PE、PP及PTFE难粘高分子材料提出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力化学处理,如抛光机、刷子、磁性研磨机等,用环氧胶黏剂粘接,其剪切强度可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确实是粘接聚烯烃和氟塑料等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

(3)氟化处理塑料的氟化处理(flUOIine treatment)是改进粘接性能相当新的方法,经处理的聚合物形成新的表面,即易被胶黏剂湿润的较高表面能的极性表面。

据称聚乙(丙)烯的表面经氟化处理后用环氧胶黏剂粘接,其剥离强度增加6倍,已证明氟化表面能与环氧胶中胺类固化剂形成共价键。

氟化处理对于几乎所有塑料粘接性能的提高都很有成效。

上述几种表面处理方法,除了表面清理不可缺少之外,其他一些则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可以是两种或是几种方法联合采用。

对于金属的结构粘接,经过化学处理后的粘接强度有明显提高,例如铝合金的粘接剪切强度经简单的脱脂处理后为18.5MPa,而采用化学处理之后则达34.3MPa。

化学处理即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上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非金属膜,可以改善环氧胶黏剂与表面的结合力,从而极大地提高粘接强度。

以偶联剂对被粘表面进行处理是粘接增强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操作方便,用量很少,效果显着。

例如以环氧一聚硫一聚酰胺胶黏剂粘接45#钢,仅用一般脱脂,表面预热40~50℃,粘接剪切强度为20.5MPa;而表面用KH一550偶联剂处理后再粘接,其剪切强度高达30.5MPa。

显而易见,以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可使粘接强度大增。

表面处理所用的偶联剂为1%~2%的非水溶液(常用乙醇)或水溶液,涂覆后要在室温下晾干,再于80~100~C烘干半小时,也可涂覆后直接在80~100“C烘干1.5h,粘接效果都很好。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脱脂处理法、机械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三大类。

选择表面处理法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1)表面污染物的种类。

如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润滑油、脏土、流体、无机盐、水份、指纹等。

(2)污染物的物理特性。

如污染物的厚度、紧密或疏松程度等。

(3)胶接材料的种类。

如钢材料可用碱溶液,而处理黄铜、铝材料时应考虑选用腐蚀性较小的温和溶液。

(4)需要清洁的程度。

(5)清洗液的清洁能力和设备情况。

(6)危险性和价格成本等。

现对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脱脂处理法(一)溶剂脱脂法有机溶剂能有效地除去表面上的油污。

对于清洗脱脂所用的有机溶剂要求能具有如下的性能:(1)溶解污物的能力强;(2)比热或潜热低;(3)不燃;(4)无毒;(5)化学性能稳定,对处理表面呈惰性;(6)沸点较低;(7)在气态时比空气重,在液态时也有较大的密度;(8)具有低表面张力等。

能满足上述所要求的有机溶剂事实上并不存在。

因此必须按照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溶剂种类。

通常采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醋酸乙酯、香蕉水、汽油等。

对于大批量的连续生产的胶接件,最好采用三氯乙烯蒸汽浴除油脂。

采用溶剂脱脂也容易出现部分污染物凭借溶剂全面扩散的现象。

在这种场合,应经常更换溶剂并反复清洗。

一般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去除油脂。

另外,采用溶剂脱脂时,一定要有必要的晾干时间,否则由于溶剂残留在胶接件表面上而使其胶接强度下降。

对于大面积的胶接件表面,可采用从上至下或从左到右一个方向擦拭,反复进行,直至无油污为止。

也有一些采用溶剂除油脂后,再用除垢剂进行冲洗。

由于许多有机溶剂均为易燃物质,因此在用这些溶剂去除油脂时,必须遵守易燃易爆物操作的有关规定。

如果把溶剂脱脂与超声波脱脂合并使用,则其处理效果更好。

表2示出了钢的溶剂脱脂处理及与超声波脱脂处理并用的效果。

表2 溶剂脱脂的处理效果此方法一般用于使用过的胶接件脱脂除油处理。

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表面处理大汇总表面处理即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某种或多种特殊性质的表层;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提升产品外观、质感、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性能;外观:颜色、图案、logo、光泽\线条3D、2D;质感:手感、粗糙度、寿命品质、流线型等等;功能:硬化、抗指纹、抗划伤;一、阳极氧化阳极氧化:主要是铝的阳极氧化,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铝和铝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层Al2O3氧化铝膜;这层氧化膜具有防护性、装饰性、绝缘性、耐磨性等特殊特性;工艺流程:单色、渐变色:抛光/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中和→染色→封孔→烘干双色:①抛光/喷砂/拉丝→除油→遮蔽→阳极氧化1→阳极氧化2 →封孔→烘干②抛光/喷砂/拉丝→除油→阳极氧化1 →镭雕→阳极氧化2 →封孔→烘干技术特点:1、提升强度,2、实现除白色外任何颜色;3、实现无镍封孔,满足欧、美等国家对无镍的要求;技术难点及改善关键点:阳极氧化的良率水平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成本,提升氧化良率的重点在于适合的氧化剂用量、适合的温度及电流密度,这需要结构件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突破;阳极氧化处理相关厂商1、比亚迪2、富士康3、大禹化工4、鸿荣恒铝制品……二、电泳 ED-Electrophoresis deposition电泳:用于不锈钢、铝合金等,可使产品呈现各种颜色,并保持金属光泽,同时增强表面性能,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工艺流程:前处理→电泳→烘干技术特点:优点:1、颜色丰富;2、无金属质感,可配合喷砂、抛光、拉丝等;3、液体环境中加工,可实现复杂结构的表面处理;4、工艺成熟、可量产;缺点:掩盖缺陷能力一般,压铸件做电泳对前处理要求较高;电泳处理相关厂商1、船南济城科技2、弘昕五金……三、微弧氧化 MAO微弧氧化:在电解质溶液中一般是弱碱性溶液施加高电压生成陶瓷化表面膜层的过程,该过程是物理放电与电化学氧化协同作用的结果;工艺流程:前处理→热水洗→ MAO →烘干技术特点优点:1、陶瓷质感,外观暗哑,没有高光产品,手感细腻,防指纹;2、基材广泛:Al, Ti, Zn, Zr, Mg, Nb, 及其合金等;3、前处理简单,产品耐腐蚀性、耐候性极佳,散热性能佳;缺点:目前颜色受限制,只有黑色、灰色等较成熟,鲜艳颜色目前难以实现;成本主要受高耗电影响,是表面处理中成本最高的其中之一;微弧氧化处理相关厂商1、比亚迪2、金唐材料应用技术……四、PVD真空镀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是一种工业制造上的工艺,是主要利用物理过程来沉积薄膜的技术;PVD原理示意图工艺流程:PVD前清洗→进炉抽真空→洗靶及离子清洗→镀膜→镀膜结束,冷却出炉→后处理抛光、AFP技术特点: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可以在金属表面镀覆高硬镀、高耐磨性的金属陶瓷装饰镀层PVD加工厂商1、中南国际2、纳峰3、北京北方微电子4、天马微电子5、上海金科纳米涂层技术……五、电镀 Electroplating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的一种技术;工艺流程:前处理→无氰碱铜→无氰白铜锡→镀铬技术特点:优点:1、镀层光泽度高,高品质金属外观;2、基材为SUS、Al、Zn、Mg等;成本相对PVD低;缺点:环境保护较差,环境污染风险较大;电镀相关厂商1、泰安宏达……六、粉末喷涂 Powder coating粉末喷涂:是用喷粉设备静电喷塑机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粉末涂料的不同种类效果的最终涂层工艺流程:上件→静电除尘→喷涂→低温流平→烘烤技术特点:优点:1、颜色丰富,高光、哑光可选;2、成本较低,适用于建筑家具产品和散热片的外壳等;3、利用率高,100%利用,环保;4、遮蔽缺陷能力强;5、可仿制木纹效果;缺点:目前用于电子产品比较少;粉末喷涂相关厂商1、伟创力上海金属件2、朗法博……六、金属拉丝拉丝:是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一种表面处理手段;根据拉丝后纹路的不同可分为:直纹拉丝、乱纹拉丝、波纹、旋纹;技术特点:拉丝处理可使金属表面获得非镜面般金属光泽,同时拉丝处理也可以消除金属表面细微的瑕疵;金属拉丝相关厂商1、杭州华峰2、润泽金属制品……七、喷砂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高速喷射到需处理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的一种工艺;技术特点:1、实现不同的反光或亚光;2、能清理工件表面的微小毛刺,并使工件表面更加平整,消除了毛刺的危害,提高了工件的档次;3、清楚前处理时遗留的残污,提高工件的光洁度,能使工件露出均匀一致的金属本色,使工件外表更美观,好看;喷砂相关厂商1、旸灿工贸2、宏达喷砂……八、抛光抛光:利用柔性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针对不同的抛光过程:粗抛基础抛光过程,中抛精加工过程和精抛上光过程,选用合适的抛光轮可以达到最佳抛光效果,同时提高抛光效率;工艺流程:技术特点: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同时也可消除光泽;抛光相关厂商1、佛山弘禾……九、蚀刻蚀刻:通常所指蚀刻也称光化学蚀刻,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工艺流程:曝光法:工程根据图形开出备料尺寸-材料准备-材料清洗-烘干→贴膜或涂布→烘干→曝光→显影→烘干-蚀刻→脱膜→OK网印法:开料→清洗板材不锈钢其它金属材料→丝网印→蚀刻→脱膜→OK技术特点:优点:1、可进行金属表面细微加工;2、赋予金属表面特殊的效果;缺点:蚀刻时采用的腐蚀液体酸、碱等大多对环境具有危害;蚀刻相关厂商1、珠海联辉……表面处理塑料一、模内装饰技术IMD模内装饰技术In-Mold Decoration-IMD:是将已印刷好图案的膜片放入金属模具内,将成形用的树脂注入金属模内与膜片接合,使印刷有图案的膜片与树脂形成一体而固化成成品的一种成形方法;IMD包含IML无拉伸、曲面小、IMF高拉伸产品、3D、IMR表面薄膜去掉,只留下油墨在表面;目前业内把IML和IMF统称IML;IML工艺流程:IMR工艺流程:技术特点:1、精美的装饰图文、标识内藏,不受摩擦或化学腐蚀而消失;2、图文、标识及颜色设计可随时改变,而无需更换模具;3、三维立体形状产品的,印刷精度准确,误差±;4、能提供图文、标识背透光性及高透光性的视窗效果;5、功能按键凸泡均匀、手感好,寿命可达100万次以上;6、三维变化,可增加设计者对产品设计的自由度;7、复合成型加工达到无缝效果;IMD加工厂商1、NISSHA2、Automotive3、应宏科技……二、喷涂 Painting喷涂:利用喷枪等喷射工具把涂料雾化后,喷射在被涂工件上的涂装方法;工艺流程:注塑→底漆→烘干→面漆→烘干技术特点:优点:1、颜色丰富;2、液体环境中加工,可实现复杂结构的表面处理;3、工艺成熟、可量产;4、有独特的透明度,光泽度高;缺点:1、成本过高,低成本定位产品不适用于此工艺;2、工艺相对复杂,良率较低;喷涂相关企业1、富士康2、比亚迪3、赫比……三、NCVM不导电真空镀NCVM:又称不连续镀膜技术或不导电电镀技术,是采用镀出金属及绝缘化合物等薄膜,利用各不连续之特性,得到最终外观既有金属质感且不影响到无线通讯传输之效果;;工艺流程:技术特点:1、所制产品不导电,可以通过高压电表几万伏特的高压测试,不导通或不被击穿2、所制产品表面具有金属质感的同时可实现半透明化控制;NCVM加工厂商1、香港东升科技2、深圳金源康……四、电镀电镀:使塑料以较高成品率及较低成本获得金属效果表面;与PVD相似,PVD是物理原理,电镀是化学镀,主要分为真空电镀和水电镀;工艺流程:水电镀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优点:1、重量减轻;2、全面节省成本;3、较少的加工工序;4、仿真金属零件;缺点:1、包括金属插件在成型过程中不能变更;2、塑模制造大于200平方英寸的零件比拉模之铸造困难的多;3、电镀塑料用于某类家庭用具时存在着火的危险;电镀相关厂商1、锦泓真空镀膜……五、印刷塑胶件印刷:是通过移印、网印、转印等方法将所需图案印制在塑胶件表面的一种工艺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先将设计的图案蚀刻在印刷平板上,把蚀刻板涂上油墨,然后,通过硅胶头将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转印到被印刷物体上;网印:是孔版印刷术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印版呈网状,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至承印物上;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醋、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转印:水转印,热转印水转印:是利用水压将带彩色图案的转印纸/塑料膜进行高分子水解的一种印刷;热转印:是将花纹或图案印刷到耐热性胶纸上,通过加热,加压,将油墨层的花纹图案印到成品材料上的一种技术;印刷相关厂商1、睿翔塑胶……六、镭雕镭雕:也叫激光雕刻或者激光打标,是一种用光学原理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与网印移印类似,通过镭雕可以在产品表面打字或者图案;技术特点:1、范围广泛、安全可靠2、精确细致、安全快捷3、成本低廉、节约环保镭雕相关厂商1、天威激光……七、咬花咬花:是用化学药品如浓硫酸等对塑料成型模具内部进行腐蚀,形成蛇纹、蚀纹、犁地等形式的纹路,塑料通过模具成型后,表面具有相应纹路的一种工艺方法;工艺流程:模具接收→喷砂→化学清洗酸洗→贴花→上沥清粉→加热→上洋→干漆→化学腐蚀→化学清洗→喷砂→品检技术特点:1、提升产品的视觉效果和手感2、防滑3、增大表面积,利于散热4、利于脱模,易于成型咬花相关厂商1、益隆模具一、玻璃钢化物理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工艺流程:特点:钢化玻璃具有抗冲击强度高比普通平板玻璃高4~5倍、抗弯强度大比普通平板玻璃高5倍、热稳定性好以及光洁、透明、防指纹等特点;钢化玻璃相关企业康宁蓝思科技伯恩二、玻璃钢化化学-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法强化玻璃是玻璃钢化的一种形式,属于化学的钢化,即将玻璃侵入到熔融状态的碱金属盐中,进行Na+与K+的交换,然后冷却得到的;工艺流程:原片检验→切裁→磨边→清洗干燥→低温预热→高温预热→离子交换→高温冷却→中温冷却→低温冷却→清洗干燥→检验→包装入库技术特点:1、非常坚固,耐刮花,不会产生痕迹2、防破碎、抗裂纹;相关厂商:康宁……三、抛光玻璃抛光:是指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祛除玻璃表面的纹路,划痕以及一些其他的瑕疵,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折射率,让玻璃更加玻璃化;抛光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1、火抛光2、抛光粉抛光3、酸抛光4、机械抛光抛光相关厂商明星抛光……四、印刷印刷:玻璃的印刷可采用丝网印刷、喷墨印刷和转移印刷等多种方式,目前大多仍采用丝网印刷;丝网印:丝网印刷是孔版印刷术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印版呈网状,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至承印物上;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醋、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印刷相关厂商善光佳工艺……五、镀膜玻璃镀膜:就是在玻璃表面涂渡一层或多层金属膜或金属化合物,以改变玻璃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技术特点:1、太阳透过率好2、单项透视功能及镜面反射效果3、保护隐私4、性能持久镀膜相关厂商信义玻璃……六、AF CoatingAFCoating:即是利用蒸镀方式,在Lens表面镀上一层奈米级的涂层,该涂层会将Lens表面的毛细孔填充的更加绵密平实,使得脏污、油物不易附着于Lens表面,纵使沾于Lens也可以轻易擦拭掉;技术特点:防油防污防指纹指纹易擦除AFCoating 相关企业印象光电…。

表面处理常见种类大全

表面处理常见种类大全

表面处理处理种类表面处理即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工件表面形成覆盖层的过程,其目的是赋以制品表面美观、防腐蚀的效果,进行的表面处理方法都归结于以下常用几种方法:1、镀(Plating)电镀(Electroplating) :将接受电镀的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积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以电流通过镀液,使电镀金属析出并沉积在部件上。

一般电镀有镀锌、铜、镍、铬、铜镍合金等,有时把煮黑(发蓝)、磷化等也包括其中。

2、热浸镀锌:通过将碳钢部件浸没温度约为510℃的溶化锌的镀槽内完成。

其结果是钢件表面上的铁锌合金渐渐变成产品外表面上的钝化锌。

热浸镀铝是一个类似的过程。

3、机械镀:通过镀层金属的微粒来冲击产品表面,并将涂层冷焊到产品的表面上。

一般螺丝多采用电镀方式,但用在电力、高速公路等室外的六角木螺钉等用热浸锌;电镀的成本一般每公斤为0.6——0.8元,热浸锌一般为1.5——2元/公斤,成本较高。

电镀的效果:电镀的质量以其耐腐蚀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其次是外观。

耐腐蚀能力即是模仿产品工作环境,设置为试验条件,对其加以腐蚀试验。

电镀产品的质量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1、外观:制品表面不允许有局部无镀层、烧焦、粗糙、灰暗、起皮、结皮状况和明显条纹,不允许有针孔麻点、黑色镀渣、钝化膜疏松、龟裂、脱落和严重的钝化痕迹。

2、镀层厚度:紧固件在腐蚀性大气中的作业寿命与它的镀层厚度成正比。

一般建议的经济电镀镀层厚度为0.00015in~0.0005 in(4~12um).热浸镀锌:标准的平均厚度为54 um(称呼径≤3/8为43 um),最小厚度为43 um(称呼径≤3/8为37 um)。

3、镀层分布:采用不同的沉积方法,镀层在紧固件表面上的聚集方式也不同。

电镀时镀层金属不是均匀地沉积在外周边缘上,转角处获得较厚镀层。

在紧固件的螺纹部分,最厚的镀层位于螺纹牙顶,沿着螺纹侧面渐渐变薄,在牙底处沉积最薄,而热浸镀锌正好相反,较厚的镀层沉积在内转角和螺纹底部,机械镀的镀层金属沉积倾向与热浸镀相同,但是更为光滑而且在整个表面上厚度要均匀得多。

钢板表面处理要求

钢板表面处理要求

钢板表面处理要求
以下是常见的钢材表面处理方法:
1. 清洗
在进行任何表面处理之前,必须对钢材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氧化层。

清洗可以采用机械清洗、化学清洗或水压喷洗等方法。

2. 酸洗
酸洗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可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和尺寸不良。

酸洗可采用盐酸、硫酸或稀磷酸等酸性溶液进行,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

3. 镀锌
钢材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处理方法,在表面形成一层锌层以保护钢材不被氧化。

镀锌可以采用热镀锌或电镀锌两种方法。

4. 喷涂涂层
喷涂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喷涂涂料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涂层,以增加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常见的喷涂涂料有环氧树脂涂料、聚尿酸涂料等。

品质要求
对于钢材表面处理的品质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
1. 表面光洁度
钢材表面应具有光洁、平整的特性,不得有凹陷、凸起、划痕或其他缺陷。

光洁度的要求可以通过视觉检查或光学仪器进行测试。

2. 膜厚度
钢材表面的涂层膜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膜厚度可以通过测量仪器进行测试。

3. 黏附力
钢材表面的涂层应具有良好的黏附力,不得有剥离、起泡或龟裂现象。

黏附力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或剪切试验进行测试。

4. 耐腐蚀性
钢材表面处理后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御氧化、腐蚀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耐腐蚀性可以通过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进行测试。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是指对标准件表面进行特定处理以改变其外观、性能或耐用性的工艺。

标准件是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尺寸、形状和技术要求的零部件,通常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标准件的表面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标准件的质量、耐久性和外观。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有很多种,包括镀层、喷涂、氧化、磷化、电镀等。

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使用环境,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1. 镀层:镀层是一种将金属或其他材料覆盖在标准件表面以增加耐磨性、防腐蚀性和导热性的表面处理方式。

常见的镀层包括镀铬、镀锌、镀镍等。

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镀层的选择应根据标准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2. 喷涂:喷涂是一种将涂料喷涂在标准件表面形成保护层的表面处理方式。

喷涂可以分为喷漆、喷塑等多种方式,涂料的选择应根据标准件的材料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喷涂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面积的表面处理。

3. 氧化:氧化是一种通过将标准件表面暴露在氧气环境中形成氧化层的表面处理方式。

氧化可以分为阳极氧化和阴极氧化两种方式,其中阳极氧化适用于镁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阴极氧化适用于不锈钢、钢铁等材料。

氧化的优点是形成的氧化层硬度高、耐磨性好。

4. 磷化:磷化是一种将标准件表面浸泡在含磷化合物的溶液中形成保护层的表面处理方式。

磷化可以分为化学磷化和电化学磷化两种方式,其中电化学磷化的防腐蚀性能更好。

磷化的优点是材料消耗少、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

5. 电镀:电镀是一种通过在标准件表面电镀一层金属或合金来提高表面硬度、耐腐蚀性和外观的表面处理方式。

电镀可以分为镀铬、镀镍、镀铜等多种方式,其中镀铬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较好。

电镀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可控性强、可以在复杂形状的表面进行处理。

标准件表面处理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标准件的材料、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
Ra值越小,表面越光滑;Ra值 越大,表面越粗糙。
评估表面粗糙度对于涂层附着力 和耐磨性等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表面硬度评估
表面硬度:表面经过 处理后,抵抗外界压 力和摩擦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 有洛氏硬度、布氏硬 度和维氏硬度等。
硬度越高,耐磨性和 抗划痕能力越强。
表面润湿性评估
表面处理方法
目 录
• 表面处理概述 • 常见表面处理方法 • 新兴表面处理方法 • 表面处理效果评估 • 表面处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表面处理概述
表面处理定义
表面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电化学 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结构和性 质,从而满足特定需求的过程。
表面处理技术涉及广泛,包括涂装、 电镀、热处理、化学处理等。
表面处理的重要性
01
提高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功能 性,延长使用寿命。
02
增强材料表面的粘附力和结合力,提高涂层和薄膜 的附着力和稳定性。
03
改善材料表面的导电性、磁性、光学性能等,满足 特定应用需求。
表面处理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提高飞机和航天器的耐腐蚀性 和抗氧化性。
汽车工业
增强汽车零部件的耐磨性和耐 腐蚀性,提高安全性。
热处理
总结词
通过加热和冷却处理改变金属内部结构的过程。
详细描述
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加热和冷却处理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 耐腐蚀性。热处理可以细化金属晶粒、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等。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 、退火等。
机械处理
总结词
通过物理方法改变物体表面的形貌和性 质的过程。
喷涂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表面处理方法: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脱脂处理法、机械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三大类。

选择表面处理法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1)表面污染物的种类。

如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润滑油、脏土、流体、无机盐、水份、指纹等。

(2)污染物的物理特性。

如污染物的厚度、紧密或疏松程度等。

、(3)胶接材料的种类。

如钢材料可用碱溶液,而处理黄铜、铝材料时应考虑选用腐蚀性较小的温和溶液。

(4)需要清洁的程度。

(5)清洗液的清洁能力和设备情况。

(6)危险性和价格成本等。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

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

油污及某些吸附物,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或直接用化学处理。

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氧化层较厚,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

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湿气等的污染。

为此,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

塑料表面处理方法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在通常情况下,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

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陶瓷、金属等亲水性材料,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从而影响胶接强度。

因此,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

由于塑料的品种众多,各种性能差别很大,因此表面处理的方法也就很不相同。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橡胶表面处理方法一般的橡胶材料表面都比较光滑,需要经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增加其粗糙度,才能达到较高的机械强度。

其它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一、玻璃表面处理法二、陶瓷表面处理法1、研磨法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再用干燥空气吹净细粉。

2、酸处理法先在用重铬酸钠份、浓硫酸200份(或铬酸1份,水4份)配成的处理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渍 10-15min,再用水洗净,65 ° C下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处理方法: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脱脂处理法、机械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三大类。

选择表面处理法应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
(1)表面污染物的种类。

如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润滑油、脏土、流体、无机盐、水份、指纹等。

(2)污染物的物理特性。

如污染物的厚度、紧密或疏松程度等。


(3)胶接材料的种类。

如钢材料可用碱溶液,而处理黄铜、铝材料时应考虑选用腐蚀性较小的温和溶液。

(4)需要清洁的程度。

(5)清洗液的清洁能力和设备情况。

(6)危险性和价格成本等。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

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

油污及某些吸附物,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或直接用化学处理。

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氧化层较厚,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

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湿气等的污染。

为此,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

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在通常情况下,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

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陶瓷、金属等亲水性材料,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从而影响胶接强度。

因此,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

由于塑料的品种众多,各种性能差别很大,因此表面处理的方法也就很不相同。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方法。

橡胶表面处理方法
一般的橡胶材料表面都比较光滑,需要经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增加其粗糙度,才能达到较高的机械强度。

其它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一、玻璃表面处理法
二、陶瓷表面处理法
1、研磨法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再用干燥空气吹净细粉。

2、酸处理法先在用重铬酸钠3.5份、浓硫酸200份(或铬酸1份,水4份)配成的处理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渍10-15min,再用水洗净,65 ° C下干燥。

三、混凝土表面处理法
四、木材表面处理法
适当刨光,并以木砂纸适当粗化,并控制含水量低于6-12%。

对软木,可涂敷一层底胶以增加胶接强度。

灰铸铁
一、铁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1、成分Wc=2.6~3.5% Wsi=1.0~2.2% WMn=0.5~1.3% Ws≤0.15% Wp ≤0.3%
2、种类和组织
组织特点:G 片分布在金属基体上
三种类型:F基上分布着粗大的片状G ;P+F组成的基体上分布较细的G 片;P 基体上分布细小均匀的G片
(一)铸铁中的G与钢相比:
1. 存在G的地方相当于孔洞,裂纹这不仅破坏了基体的连续,减少了基体受力的有效面积,并G 尖端处形成应力集中,使材料形成脆断,∴灰铁的抗拉б b 只有同样基体钢的1 / 3~ 1 / 5 ,ψ、A KU 更低。

2. 拉压б b 与钢接近,为б b 的4倍(抗拉),∵G 不产生缩小有效面积和缺口应力集中等。

3. 基体组织影响:F灰铸铁塑性较高,P灰铸铁б b 较高。

F+P灰的介于二者之间。

(二)其它性能:
1. 优良的铸造性能:比容较大的G ,部分补偿收缩。

2. 良好的切削加工性:G减摩和润滑。

3. 优良的消震性:G 松软,吸收震动能,阻碍传播为钢的10倍。

4. 良好的耐磨性:G润滑、形成的孔润又储存润滑油,因而减摩性较低。

5. 缺口敏感性:G相当孔洞和裂纹。

∴缺口敏感性小。

二、铸铁的孕育处理
把作为孕育剂的硅铁或硅钙合金(铁水0.4%左右)冲入加热到1400℃以上的铁水中,搅拌后进行浇注,以获得大量的非自发晶核,从而得到细晶粒珠光体和细石墨片组织的铸铁。

经孕育处理的灰铁称为孕育铸铁。

性能特点:б b ψ 、A KU 较高。

铸件整个截面上的组织较均匀,性能趋于一致。

适用于:制造要求较高、截面尺寸变化较大的大型铸件。

三、牌号和用途
牌号由“HT”和后面三位数字组成。

如:(F)基体HT100 低载荷和不重要件如盖、手轮等。

(F+P)基体HT150 中载荷如底座、床身、工作台等。

(P)基体HT200 HT250 较大载荷如齿轮、汽缸体、活塞等。

孕育铸铁HT300 HT350 床身导轨、受力较大的床身、卡盘等。

四、灰铸铁的热处理
1、去应力退火
铸件在铸造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位冷却速度不同,容易产生内应力,可能导致铸件翘曲和裂纹,为了保证尺寸稳定性,防止变形,对一些形状复杂的铸件,如床身、汽缸体、汽缸盖等,需进行消除内应力退火。

其规范一般为:加热温度500~550℃,加热速度60~120℃/h,经保温一定时间后炉冷到150~220℃出炉空冷。

2、消除铸件白口退火
灰铸铁件表层及一些薄截面处,在冷凝过程中冷却速度较快,容易产生白口组织,使铸件的硬度和脆性增加,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需进行退火处理。

将铸铁件加热到
850~890℃,保温2~5h使Fe 3 C分解,然后随炉缓冷400~500℃,再出炉空冷。

3、表面淬火
有些铸件,如机床导轨表面、汽缸内壁等需要提高表面硬度及耐磨性,常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如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等。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又俗称为马铁。

它是将白口铸铁通过可锻化退火而获得的具有团絮状石墨的铸铁。

与灰铸铁相比,可锻铸铁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与韧性有明显的
提高。

但可锻铸铁实际上是不能锻造的。

适用于制造一些尺寸较小、形状较复杂、而又要求有较高强度和一定韧性的零件,如弯头、三通等。

一、成分、组织和性能
可锻铸铁生产必须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获得白口铸铁件;第二步再经过高温长时间的可锻化退火,使渗碳体分解成团絮状石墨。

据热处理条件不同,分为黑心和白心。

黑心可锻铸铁:是由白口铸铁在中性介质中经高温石墨化退火制成,则铸铁中存在大量G,使断口呈黑色。

白心可锻铸铁:若白口铸铁在氧化性介质中经高温CT化退火制成则脱碳结果,使断口呈光亮色,称白心可锻铸铁。

化学成分:Wc=2.2~2.8%、Wsi=1.2~2.0%、WMn=0.4~1.2%、Ws≤0.2%、Wp≤0.1%由上可知:是由白口铸铁在固态下经长时间(几十小时甚至超过一百小时)退火而得到,在退火过程中,因冷却速度不同,基本可为P、F基。

牌号及用途:KTH表示黑心可锻铸铁,KTZ表示珠光体可锻铸铁,符号后的第一组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б b ,第二组数字表示最小伸长率。

三、热处理
基体为钢,而球状G应力集中小,所以,珠光体可锻铸铁工艺性好。

常用的有退火、正火、调质等温淬火。

1、退火:
消除内应力退火:加热到500~600℃保温2~8h后缓冷。

低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P+F+G时,则F+G可加热到720~760℃,保温3~6h,炉冷到600℃空冷。

高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还有自由Fe 3 C时,要得到F+G,即加热到900~950℃,保温2~5H ,冷至600℃出炉空冷。

注:退火都是到600℃左右出炉空冷,这是∵若在550~450℃缓冷,会使韧性明显下降,脆性增加。

2、正火:
目的:是使铸态下基体的混合组织为P基体,提高б b 和耐磨性。

正火分高温、低温两种。

低温正火:加热℃为840~860℃,保温1~4h,出沪空冷得F+P+G,提高塑性,韧性,但б b 较低。

高温正火:加热℃为880~920℃,保温1~3h,出炉空冷,风冷或喷雾处理。

得细P,从而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3、调质处理
受力复杂、机性要求较高的件,如曲轴、连杆…… 采用加热至860~920℃保温后油淬。

然后在550~600℃回火,得到S基体的调质处理。

4、等温淬火
对一些外形复杂、易变形或开裂件,如齿轮、凸轴…… 为提高机性常采用加热至
860~920℃保温后迅速移至300~250℃的盐浴等温淬火,以获得下贝氏体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