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风俗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白族风俗作文
大理白族风俗作文「篇一」
白族服饰非常好看,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头饰也很有特色,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冠左边有一缕穗,代表“雪”,他的长短就是代表人的大小(年龄)。

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称男士为“阿鹏哥”(不包括小孩)。

白族人待客用“三道茶”来代表对客人的尊敬、热情。

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礼节。

白族人常以“三道茶”款待亲朋。

一道茶以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二道茶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味甜香;三道茶是蜂蜜泡开水,味醇甜。

因开始喝的是苦茶,喝了二三道茶后,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适感,故有“三道茶乃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大理去玩,导游带我们到一家茶馆品茶。

到了大厅,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一位白族阿姨看见了我们,就请我们坐下,等候茶。

一会儿,茶泡好了,他们请我们先品尝第一道茶,我以为很好喝,就拿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了下去,“好苦啊!”我大叫起来,一位白族阿姨见我大叫,就说:“这三道茶一苦二甜三也苦。

”我听了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走吧,这三道茶很苦,我喝不下去。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这三道是补血的。

”我一听,很惊讶:苦茶也能补血,真是太棒了。

我叫阿姨给我把三道茶都倒上,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爸爸问我:“感觉怎么样?”“好极了!”我高兴地叫起来。

我就这样反复品尝这“三道茶”。

感觉真是好极了!
白族的习俗是“三道茶”,你有空,也去那里,尝尝吧。

大理白族风俗作文「篇二」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从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

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

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

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

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

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坚得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一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

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点燃的小火把逐人上传,然后将大火把点燃。

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

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

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洒、茶款待簇拥人。

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的耍火把。

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

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

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响声,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

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

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的跳火把。

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

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

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这就是大理火把节。

大理白族风俗作文「篇三」
今年暑假期间,爸爸带我回老家——大理剑川。

剑川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白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我们回家的时候,刚好遇到白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听爸爸说,火把节是白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有着种种传说,流行最广的是《火烧松明楼》的故事。

远古时候的六月二十五日这天,南诏王把其他五诏请到松明楼上祭祖,美酒歌舞让五诏纷纷醉倒,南诏王下令点燃了松明楼,烧死了客人,把一切都化成灰烬,侵占了这些小国的河山。

洱海王的王后凭自己戴给丈夫的手镯找到了丈夫的遗体。

南诏王还想纳洱海王后为妃,逼她成亲,王后说:“请让我烧了丈夫的皇袍就无怨无悔”。

南昭王下令把柴堆点燃,火苗越来越高,香烟袅袅无语,美丽的王后身披锦绣长袍纵身跳入火海。

为了纪念王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这天要举行火把节。

火把节这一天,只见我家四周的街坊邻居就纷纷忙碌起来:孩子们忙着准备松香面,以备夜晚使用;大人们忙着准备好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等物,到坟山祭祖扫墓。

老家的农村里有个习俗,村里生了男孩的几家人相约,由几个新生男孩的父亲一起,上山砍火把杆。

生了女孩的人家,女孩的父亲则忙着开挖火把杆坑。

坑挖好,火把扎好,还要把各种各样的水果一个个缀结在火把上,大家就齐心协力把杆放进坑里竖起来,等待晚上点火把。

据说这样做是对刀耕火种农耕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象征。

盼呀盼,夜幕终于降临了,整个村子里面的人都出来了。

大家围在村头大火把底下,边唱歌跳舞,边等着当年生女孩的人家捧着大盘大盘的炒豆和糖果分给大家品尝,再喝着生了男孩的人家斟满的酒杯,痛快地畅饮。

传说炒豆和糖果分到的越多,就意味着今年的运气就越好。

村子里面的小孩们则拿着一支支用松明做的小火把,背上背着一袋袋松香面,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快活地追着大人去撒火把:把燃着的小火把对着某人的脚,再拿一把松香面撒在上面,只听“轰”的一声,一团火球就会突然升腾而起,火苗直扑被撒人的
脚杆,吓得被撒的人满脸惊愕,高声尖叫,手脚并舞,吸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

传说被撒到松明火球的人一生都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所以大家都十分乐意接受这种特殊的祝福。

我和弟弟拿着爷爷早就为我们准备好的小火把和松香粉,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当中。

每当我们撒出一把松香粉时,那喷出的火就犹如一只只火龙在旋转,时而又犹如一朵朵盛开的烟花,时而又犹如用许许多多的蜡烛组成的大火圈……成千上万种花样,五彩缤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风声、火声、爆炸声,小孩的叽叽喳喳吵闹声,大人、老人的吆喝声,整个村子都沉浸在热闹、幸福、祥和的氛围中!
今年的火把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看到了老家农村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到了在城市里面所没有的节日气氛,也看到了邻里之间的融洽的生活写照。

火把节,欢乐的火把节,让我们大家永远难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