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里的不可抗力指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典⾥的不可抗⼒指什么
在现实⽣活中,不可抗⼒因素是⽐较多的,不可抗⼒因素造成当事⼈不能履⾏合同义务,或者危害后果发⽣的,⼀般情况下不承担民事责任,那么民法典⾥的不可抗⼒因素指的是哪些?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的不可抗⼒指什么
不可抗⼒因素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如地震、台风等。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百⼋⼗条【不可抗⼒】因不可抗⼒不能履⾏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五百九⼗条【不可抗⼒】当事⼈⼀⽅因不可抗⼒不能履⾏合同的,根据不可抗⼒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可抗⼒不能履⾏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以减轻可能给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迟延履⾏后发⽣不可抗⼒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构成不可抗⼒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构成不可抗⼒的情形⼤致有以下⼏种:
1、⾃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等。
⾃然灾害是指独⽴于⼈们对意志以外发⽣的事件,它是⼈类预见⼒和防范⼒在合乎情理的条件下所不能及的,或⾄少是防⽌或避免不了的。
2、社会事件,如战争、武装动乱、罢⼯等。
在现代社会,实践中,遇到上述社会事件等情况少之⼜少,但是,这⼏种情形仍然被认为是不可抗⼒范围,⼀些异常社会事件等发⽣,能够认定为不可抗⼒的类型。
3、政府⾏为。
政府⾏为主要是指由于政府出台的⼀些政策、法律、⾏政措施等,导致合同不能履⾏的情形。
4、传染病、瘟疫等⽆法预见的疾病。
传染病、瘟疫等不可预见的疾病,从特征上来看,符合不可抗⼒的构成要件,⼀般也是不可抗⼒的类型之⼀。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可抗⼒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如⾃然灾害、社会事件和政府⾏为等。
因不可抗⼒不能履⾏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