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的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T A C G A G
C T C G T A G
(1)DNA分子是由两条 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C T A C G A G
C T C G T A G
(1)DNA分子是由两条 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早
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
期
含有(A、T、C、G)4种碱基。
认
识
磷酸
A
G
脱氧
含氮碱基
C
核糖
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2、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他的同事富 兰克林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高质量的DNA衍 射图谱。
沃森和克里克就以这张衍射图的有关数据 作为基础,推算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 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 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 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且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归纳提升
1、DNA分子结构可以简记为: “5、4、3、2、1、”,即5种元素、 四种碱基(也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3种小分子、2条长链、1个双螺旋。 2、DNA双链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 和碱基之间的数量比为:1:1:1。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 因这一研究成果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二、DNA的结构 1、基本单位
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脱氧
含氮碱基 胞嘧啶C
核糖
胸腺嘧啶T
2、DNA分子的立体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脱氧核苷酸结构
5’ 4’
3’
1’ 2’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例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C A.通过氢键相互连接的碱基对 B.通过氢键相互连接的核苷酸对 C.交替连接的脱氧核糖和磷酸 D.通过共价键依次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碱基
例2.一个DNA分子中含有n对碱基, 已知A有m个,则氢键数为__3n_-m____
磷酸
5’Biblioteka 3’脱氧脱氧
A
T 核糖
核糖
磷酸
脱氧 核糖
脱氧
T
A
核糖
磷酸
3’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脱氧 核糖
G
C
脱氧 核糖
氢键越多越稳定,所以 CG比例越多,DNA分子的热 稳定性越高。
磷酸 5’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1、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
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A 1=T 2 ,A 2=T 1 , G 1=C2 , G 2 =C 1 则在DNA双链中∵A=T, G=C
DNA双链
A1
T2
T1
A2
∴ A+G=T+C =A+C=T+G
(2)DNA分子中的脱氧 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 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在内侧。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C T A C G A G
C T C G T A G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 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单链 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 于胞嘧啶(C)的量。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以此依据构建模型: 碱基安排在双螺旋内部,A和T配对,C
和G配对;脱氧核糖—磷酸在螺旋外侧, DNA两条链方向相反。
模型与上述衍射图谱推测的DNA结构 相符。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长链
磷酸二酯键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5’
磷酸
脱氧
A
核糖
磷酸
脱氧
T
核糖
磷酸
脱氧
G
核糖
3’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素养要求 1、科学思维:思考在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和数 量之间的规律,总结有关碱基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2、科学探究:动手制作模型,培养观察能力、空间 想象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重难点
• 掌握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重点 • 掌握DNA中碱基数目的计算问题 难点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 沃森和克里克尝试构建不同螺 旋结构模型: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1952年,根据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 哥夫访问剑桥大学。
在DNA中,腺嘌呤(A) 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 的量;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新课导入
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 DNA雕塑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的结构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体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领 悟模型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 2、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碱基互补 配对的原则。
结果 发现
这样组成的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能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 能解释DNA的复制 与X射线衍射照片完全相符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成功。
沃森和克里克搭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核酸分 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 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载,引起了极大的 轰动。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在生物学 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美国生物学家 沃森
英国物理学家 克里克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DNA分子 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 1、19世纪30年代科学界对DNA 的 认识是: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