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课件1共42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shān dǐnɡ)的更替规律与
从赤道向两极
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 ③与山的相对高度(xiāngduì gāodù)有关:相对高度

规律
表现形式
主导 因素
赤道到两极(liǎngjí)东西延伸,
分异(纬度地带性)南北更替
热量
沿海到内陆(nèi lù)南北延伸, 分异(经度地带 东西更替 性)
水分
第六页,共43页。
D
1
4
C
B
A
2
3
第七页,共43页。
第八页,共43页。
1.珠穆朗玛峰南、北两坡的基带有何不同?南坡与北坡自 然带垂直变化哪个复杂(fùzá)?为什么? 2.珠穆朗玛峰南、北两坡的冰川分布高度(雪线)有何不 同?为什么?
流动沙丘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天山北坡雪线的东西(dōngxī)差异
西

第三十四页,共43页。
西
祁连山北坡雪线东西(dōngxī)差异

第三十五页,共43页。
【探究活动】关于天山(tiān shān)、阿尔卑斯山、珠穆朗玛峰雪线问题
北坡雪线(填高或低) 南坡雪线(填高或低)
珠穆朗玛峰


第三十六页,共43页。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第十三页,共43页。
1.南半球高纬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吗?澳 大利亚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在西部还是东部 (dōnɡ bù)?为什么? 2.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
第九页,共43页。
比较:1、天山雪线(xuěxiàn)的南北差异,想想为什么?
2、想想天山北坡雪线(xuěxiàn)的东西有差异吗?为什么? 祁连山呢?
第十页,共43页。
下图为各纬度高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你能 从图中归纳(guīnà)出垂直自然带的什么规律?
第十一页,共43页。
小结(xiǎojié):垂直自然带规律
• (2)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 部、中美东部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3)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zìrán) 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 约束,且与东部地区自然(zìrán)带割断,这是 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 区的结果。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3.局部环流和洋流(yángliú)因 素
经度地带性
(中纬地区最 明显)
垂带直性地带性(低纬高山最明显)
非地带性((f地ēi 貌dì 、海陆分布、洋 dài xìnɡ) 流、岩石性质等)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天山(tiān shān)
第二十六页,共43页。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降水(jiàngshuǐ)200mm以下
降水(jiàn
多固定沙丘
• (1)由于南纬40度~60度的绝大部分地 区是海洋,陆地面积很少,故南半球大 陆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
• (2)澳大利亚东南部以西没有陆地阻挡, 使盛行西风长驱直入形成(xíngchéng)温 带海洋性气候。
第二十页,共43页。
2.地形(dìxíng)起伏因素
• (1)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两侧同处温带,东侧 巴塔哥尼亚高原处于西风背风坡,形成荒漠带。 西侧却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三十七页,共43页。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南坡
(1)图中北字坡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biǎoshì)________(南或北)坡,D表示 (biǎoshì)________(南或北)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 (2)答: D坡相对高度较大;D坡纬度较低且为阳坡(yánɡ pō)热量相对丰富; D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内容(nèiróng)总结
若作一次从西非至北冰洋的旅行,沿途将会看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若作一次从西非
至北冰洋的旅行,沿途将会看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
No 的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
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②山体海拔──海拔愈
高愈复杂(有极限)。③与山的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1.该山地可能位于
()
S
A:N坡为阳坡,N坡为迎风坡
N
B:S坡为阳坡,N坡为迎风坡
C:N坡为阳坡,S坡为迎风坡
D:S坡为阳坡,S坡为迎风坡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试一试
阳坡: N坡 阴坡: S坡 迎风(yíng S坡 fēng)坡:
N坡
背风坡:
第四十页,共43页。
N S
第四十一页,共43页。
第四十二页,共43页。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第二十三页,共43页。
4.局部水分变化(biànhuà)因素: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 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或地表水, 形成众多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因素: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中,原应为红壤,但由于紫红色的砂岩、页岩(yè yán) 风化导致土壤成紫色土。

流动沙丘

第二十七页,共43页。
天山北坡雪线(xuěxiàn)的东西差异
西

第二十八页,共43页。
西
祁连山北坡雪线(xuěxiàn)东西差异

第二十九页,共43页。
第三十页,共43页。
小结:
{ { { 地带性
水平
纬带度性(wěidù)地( 地高 区、 明低 显纬 )
(shuǐpíng)地
经度地带性
6.局部地热异常因素: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 但在热泉(rè quán)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因素: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 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小结:
{ { { 地带性
水平 (shuǐpíng)地
纬带度性(wěidù)地(地高区、明低 显纬)
第十四页,共43页。
非地带性:与地带性对应,指自然(zìrán)地理环境各组成成 分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zìrán)综合体不按或偏离地带性 规律的特性。




林山 脉


第十五页,共43页。
南 特东 美 点西 洲两 南侧 端反 ,映 由 于 地 形 阻出 隔非 ,地
带 性
(fǎnyìng)
3.南美西部热带荒漠带为什么直逼赤道附近?为什 么亚欧大陆(yà ōu dà lù)东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到 北纬35°以南,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到北纬60° 以北?
若作一次从西非至北冰洋的旅行 (lǚxíng),沿途将会看到什么样的自然 景观?
第一页,共43页。
第二页,共43页。
第三页,共43页。
纬度(wěidù)位置—4 热量
E
D
5
C
B
A
3
1
2
第四页,共43页。
1
水分
海陆位置
4
A
B
D
C
2
3
第五页,共43页。
陆地环境的水平地域(dìyù)分异(自然带)规
(wèiyú)( )。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1.南半球高纬有苔原带和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第十八页,共43页。
小结:
{ { { 地带性
水平
纬带度性(wěidù)地(地高区、明低 显纬)
(shuǐpíng)地
经度地带性
(中纬地区 最明显)
垂带直性地带性(低纬高山最明显)
非地带性((f地ēi 貌、海陆分布、洋 dì dài xìnɡ)流、岩石性质等)
第十九页,共43页。
1.海陆分布(fēnbù)因素
天山


阿尔卑斯山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dìyī)高峰,海拔5 892米,距离赤道仅300多 千米。
18.图中自然(zìrán)带①②③④分别表A示( )
A.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第十六页,共43页。
你还能从图中说出自然(zìrán) 带的 非地带性表现吗?
第十七页,共43页。
影响(yǐngxiǎng)非地带性的因 素
• 1.海陆分布(fēnbù) • 2.地形起伏 • 3.局部环流和洋流 • 4.局部水分变化 •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 • 6.局部地热异常 • 7.人为作用
(3)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 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hǎiyáng)水汽难以
第三十八页,共43页。
如右图为某山的垂直自然带图,虚线
为雪线(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高度),
实线为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线,判断
(pànduàn)下列说D法正确的是
(中纬地区 最明显)
垂带直性地带性(低纬高山最明显)
非地带性((fē地i d貌ì 、海陆分布、 dài xìnɡ) 岩石性质、洋流)
第三十一页,共43页。
天山(tiān shān)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降水(jiàngshuǐ)200mm以下
多固定沙丘

降水(jiàngs
(xiāngduì gāodù)大则复杂。
(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 ②坡向──同一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
第十二页,共43页。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chuízhí)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
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1)南美西部热带荒漠带直逼赤道附近, 因受秘鲁寒流影响
• (2)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 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
• (3)亚欧大陆东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到 北纬35度以南,这是由于(yóuyú)受千岛 寒流影响,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到北 纬60度以北,这是由于(yóuyú)北大西洋 暖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