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彭阳县流域治理与践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4 卷第 4 期 Vol.44 No.4
2023 年 12 月
Dec. 2023
农业科学研究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宁夏彭阳县流域治理与践行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杨晓辉
(宁夏彭阳县水务局,宁夏彭阳756500)
摘要:回顾宁夏彭阳县流域治理所取得的成效,并对今后的流域治理提出补齐短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科学精准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根据地貌、立地条件及远景规划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建议。
水资源短缺是彭阳县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有效控制用水总量。
分析与总结彭阳县造林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出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树种,根据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确定造林密度,防止过度使用与透支水资源。
关键词:流域治理;量水而行;因地制宜;造林密度;树种;高质量发展;彭阳县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志码:A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六盘山东麓,西与固原市原州区接壤,东南北分别与甘肃镇原县、崆峒区、环县毗邻,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2副区,现辖4镇8乡15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约24.62万。
彭阳县土地总面积2 533.49 km2,境内山多川少,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属于全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彭阳县处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全境属于黄河流域,属黄河流域2级支流泾河上游,境内有泾河支流红河、茹河、安家川河。
红河发源于彭阳县新集乡窦家山庄附近的毛儿尖山,处于六盘山东麓,从彭阳县红河乡张河堡出境入甘肃省镇原县庞家沟,是泾河的1级支流;茹河上游有2条主要分支,分别源于原州区开城镇水沟壕村与寨科乡寨科村,这2条支流在彭阳县城南汇合,流经白阳镇、城阳乡,从城阳乡沟圈村出境入甘肃镇原县王家嘴,是蒲河1级支流、泾河2级支流;安家川河源于甘肃环县芦家湾乡宋家掌村,流经彭阳县罗洼乡、小岔乡、冯庄乡,从冯庄乡小园子出境入甘肃镇原县三岔镇石家河湾,是蒲河1级支流、泾河2级支流。
红河、茹河均发源于六盘山系,六盘山处在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其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宝鸡市以北,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逶迤200余千米,海拔3 000 m左右,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重
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生态屏障以及风景名胜区,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固原市境内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渝河均发源于六盘山。
1 彭阳县流域治理成效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特别是从1983年建县以来,彭阳县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流域治理,全面遏制了水土流失,原来的“三跑田”,变成了现在的“三保田”;原来的“滚牛洼地”,变成了适应机械化耕作的宽、大、平高标准梯田;原来农业生产靠人背畜驮的崎岖小路变成了大型机械通行的宽敞大道;原来的“和尚头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如今的村庄绿树成荫,整洁优美。
目前,彭阳县已累计治理小流域90条1 879 km2,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程度由建县
初的11.1%提高到80.6%,森林覆盖率由3.0%提高到32.3%。
现建成水平梯田6.667 万hm2,全县梯田
化率98%,每年增收粮食10 552.5 万kg;现有林地12.011 万hm2,实现林果产值约1.6亿元;修建139座淤地坝,淤坝地166.7 hm2。
彭阳县的小流域综合治
理经验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案,并在黄土高原同类型区大力推广。
彭阳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
文章编号:1673-0747(2023)04-0077-04
收稿日期:2023-02-21
作者简介:杨晓辉(1968—),正高级水利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研究。
第 44 卷农业科学研究
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彭阳县的旱作梯田入选“中国美丽田园”10项梯田景观。
彭阳县现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个:阳洼流域水利风景区,这也是宁夏首次以小流域命名的水利风景区,是宁夏第1个水土保持型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打造以大美梯田、花海、绿水青山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品牌,彭阳县每年举办的“梯田与桃花节”的主会场都设在阳洼流域水利风景区;彭阳县茹河水利风景区,以水利水保工程为基础,形成独特的茹河瀑布与湿地景观,满足人们渴望重返青山绿水、回归大自然的需求。
彭阳县持之以恒的流域治理形成的“花海”和“梯田”生态景观,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实现社会综合收入3.4亿元。
彭阳县通过流域治理实现了地平林茂,保障了粮食安全,帮助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巩固与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了全面小康。
2 彭阳县流域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及方法
彭阳县的流域治理已走过了常规治理阶段,现在正处于盘活存量、提升、创新阶段,要在流域治理中探索和践行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高质量流域治理之路,同时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相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1 补齐短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针对目前彭阳县流域治理现状,就下一步如何强弱项、补短板,走高质量流域治理之路,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对偏僻以及死角地带的治理工作,达到绿水青山全覆盖。
对这些空白点应分类施策,对治理难度大的地带,如土质坚硬地段(红胶土),要提高造林标准与造林质量,尽可能地采取“88542”整地技术[1];对土层薄的土石质山区应采取抚育、封山禁牧等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措施。
彭阳县水平梯田化率达98%以上,其余的是零星、偏远、规模小的坡耕地,对这部分坡耕地应适当增加整地价格,以实现清零。
二是对未成林进行补植和退化林分改造的方法要妥当。
为提高新栽幼树的成活率、保存率,新栽幼树与大树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株行距。
幼树的光合作用和吸收水肥的能力都无法与大树竞争,要给幼树的生长保留足够空间,否则会造成幼树后期长势差,甚至部分逐渐枯死。
在补植时应提高造林标准,栽植胸径(地径)在3 cm以上的苗木,常青树的高度要
超过1.2 m。
三是盘活存量,对于已成片的山杏林,如
果在道路条件好、挂果率高的地段,应采用高接换头
技术改良山杏品种,对杏林进行改造提升,发展红梅
杏产业园,与彭阳县的旅游线路衔接起来。
四是积
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从2020年起国家加快了高
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彭阳县
也迎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潮。
高标准农田平均
宽度20 m左右,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土地增值创造
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为发展节水灌溉提供
了便利。
有关部门应超前谋划、提早规划、储备项
目,为夯实农业基础增砖添瓦。
五是精准建设淤地
坝。
淤地坝是减小下游沟道侵蚀,抬高侵蚀面,防止
沟头延伸的有效途径;是淤地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洪减灾与保
护下游安全的可选办法。
六是加大对建设项目水土
保持工作的监管。
在通常的降水条件下,彭阳县的
水土流失主要来自道路、集镇、庄院的地面径流,尤
其是这3种地面径流汇集起来的危害性较大。
应加
大对道路、集镇、庄院地面的治理,根据水土流失的
程度以及项目资金情况,逐步进行改造,减轻直至杜
绝地面径流的危害。
同时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与水
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七
是由于彭阳县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林区的野生动
物,如野兔、野鸡、鼢鼠等,数量增长较快,它们来到
人口稠密的地段活动,啃食幼树皮、树根、作物籽实,
为害部分苗木与粮食作物。
应适度引进天敌,健全
食物链,或采取围栏、套袋(网)、竖立警示物等措施,
以减少野生动物对幼树与作物的为害。
2.2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科学精准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彭阳县年降水量350~550 mm,且降水量季节分
布不均,7—9月的降水占年降水量的69%,多年平
均水面蒸发量1 050 mm(E601型蒸发器),干旱指数2.3。
彭阳县林地土壤水分来源主要是降水,“靠天吃饭”,县城绿地与小片景观带的补给水源是灌溉。
彭阳县应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在流域治
理中要量水而行、因地制宜、保持水量平衡,科学精
准地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这其中的关键点是科学
选择造林苗木品种,并根据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确
定栽植密度。
2.2.1造林密度的影响因素与造林方法影响造
78
第 4 期杨晓辉:宁夏彭阳县流域治理与践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林密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树种的生物
学特征,凡速生的、喜光的、宽冠的树种,造林密度
宜稀;反之宜密。
二是林地立地条件。
林地所处地
理位置、高程等均影响造林密度。
阳坡、阴坡及其
坡度也影响苗木生长,一般在阴坡、梁峁上下段、平
缓地段苗木的长势更好。
王志雄等[2]研究表明,阳坡土壤容重大于阴坡,这与阴坡土壤含水量较高、林
草生长状况较好有关。
三是造林目的。
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经济、景观、用材林等不同类型
造林的密度有所区别。
彭阳县退耕还林种植密度的
行距一般为4~7 m,乔木株距为3 m左右,灌木株距1.0~2.5 m;荒山造林株行距大多为4 m×4 m左右;经济林密度适中,以利于集约化与机械化管理为主,一
般株行距为4 m×4 m。
彭阳县造林以水土保持为主
要目的,兼顾经济、景观、用材功能。
四是经济条
件。
资金情况也是决定造林密度、树种的重要
因素。
确定造林密度的主要方法有经验、试验、调查
法,密度管理图(表)法,水量平衡计算法等。
密度
管理图(表)法是在大量密度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制
定的各种地区性的密度管理图(表),在生产实践中
通过查阅相应的图(表)来确定造林密度。
水量平
衡计算法可参照李金燕等[3]在宁夏中南部干旱区域对林草植被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的研究中使用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彭曼‑蒙特斯公式计算植物潜在蒸散量(ET O),而计算植物潜在蒸散量的一些参数要以试验来确定,然后计算该植物的实际蒸散量,即实际生态需水定额(ET C):
ET C=ET O·K C·K S,
式中:K C为相应时段植被需水系数;K S为相应区域土壤修正系数,其中乔木林的需水系数为0.765,灌木林的需水系数为乔木林的80%,取值0.612,疏林地的需水系数为0.500,草地的需水系数为乔木林的85%,取值0.650。
K S分别对应最小与适宜生态需水定额的土壤修正系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2种生态需水定额,并与降水量比较,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如果大于天然降水量则应进行优化设计,调整造林密度或树种。
彭阳县流域治理应首先对各类林地及草地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依据不同林地及草地类型生态需水量的差异确定设计方案,做到量水而行。
2.2.2 确定造林密度的注意事项根据彭阳县1954—2021年实测降水资料,年降水量小于400 mm 的年份占35%,由于水分供应不足,植物受到水分胁迫,生长受限;年降水量小于350 mm的年份占16%,严重缺水使树木在生长季出现枯黄落叶现象,弱小树木干涸死亡。
由于受水资源条件制约,彭阳县在流域治理中如果只关注提前郁闭与林分生产力,使造林密度过大,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林木生长的需要,将会使造林保存率降低。
此外,造林密度过大会破坏土壤水分平衡,造成表层土与深层土干化及沙化的现象。
因此,要根据立地条件科学地确定造林密度[2],以利于后期的抚育、更新和管护。
目前,彭阳县的旅游景点、城镇绿化、部分重点流域栽植的幼树密度较大,这是出于重点地段增绿的需要,但是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存在造林密度较大的情况,这不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苗木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本地土生的,耐贫瘠、抗旱、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如山桃、柠条、沙棘、山杏、云杉、柳树、槐树等。
根据彭阳县实际情况,西北部降水量相比全县其他地方稍小,应减少乔木的栽植,多种植灌木等低耗水植物。
根据索立柱等[4]的试验结果,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的耗水量不同,一般情况下耗水量大小依次是乔木、灌木、草地、农田。
槐树是高耗水量树种,同一土壤水分条件下,槐树在适宜水分、中度干旱、严重干旱情况下的总耗水量分别是油松的55、30、46倍[2]。
但是在彭阳县山区与稍偏僻地带常出现油松根部被鼢鼠啃食严重的情况,甚至造成大面积油松死亡。
应改为栽植云杉,因为云杉的保肥与抗旱能力优于油松,根据江元明等[5]研究,与油松林相比,云杉林的相对湿度大且地表温度低,林地土壤肥力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高,因此更有利于林地土壤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
在彭阳县造林中云杉是主要的常青树种,其成活率及抗旱、抗野生动物啃食性能优于其他树种,而油松在用材方面优于其他常青树种,应在道路两边、用材林等鼢鼠活动少的地段栽植,可将槐树与油松间隔栽植,相得益彰。
3 彭阳县流域治理高质量发展模式根据彭阳县地形地貌、气候、立地条件、远景规划,流域治理应参照以下模式。
一是在六盘山林区主要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为主,兼顾木材生产。
补植与栽植应以针叶长绿树与落叶松为主,在海拔
79
第 44 卷农业科学研究
高的地段应栽植适宜于阴冷地方生长的树种,如云杉、华山松、辽东栎、桦树、油松、华北落叶松与山杨等;在六盘山中下部与整个林区范围内栽植槐树、沙棘、白蜡、柳树、山桃等乔、灌木。
二是在西南部土石质山区以及靠近六盘山水源涵养区(古城镇、新集乡西面),实行封山禁牧,加强抚育,以适量栽植常青树种与小灌木为主。
三是在西北自然修复区(罗洼乡、交岔乡、王洼乡的部分地段),以减少人为干扰、自然恢复为主,实行封山禁牧,加强抚育,这部分地段相比彭阳县其他地区降水量更少,应以栽植灌木为主,也可适量种植低耗水量乔木,如山桃、云杉、山杏、杨树等树种。
四是北部黄土丘陵区(罗洼乡、交岔乡、王洼乡的部分地带以及孟塬乡、草庙乡、小岔乡、冯庄乡)应作为彭阳县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采取常规治理方法并不断提高治理质量,以生态治理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五是在中南部红河、茹河流域及河谷残塬区(红河镇、城阳乡、白阳镇、古城镇以及孟塬乡、草庙乡部分地带)的流域治理中以盘活存量、提质增效为主,在栽植苗木时要为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
大力发展经济林,壮大彭阳县已初具规模的林果产业,优先栽植红梅杏、苹果、李子等果树。
培植旅游业,实施造林工程时要“增绿添彩”,在旅游线路与景点提高造林标准与密度,提升彭阳县“山花节”“梯田节”两大品牌节的含金量与知名度,推动流域治理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4 结语
生态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6]。
要加大黄河流域上中游段特别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治理力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彭阳县作为黄河流域的一分子,肩负着流域治理的重要责任,在流域治理中应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走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参考文献:
[1] 杨晓辉,苏利平,马德仓,等.彭阳县造林整地技术总结
与探讨 [J].中国水土保持,2017(11):51-52. [2] 王志雄,赵嘉莹,郜文旺,等.董志塬坡面造林地土壤水
分及树种适应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7(9):52-55.
[3] 李金燕,张维江.宁夏地区中南部干旱区域林草植被生
态需水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4(4):277-280. [4] 索立柱,黄明斌,段良霞,等.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类
型土壤含水量的地带性与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7,37(6):2046-2050.
[5] 江元明,庞学勇,包维楷.岷江上游油松与云杉人工林土
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1,31(3):0801-0811.
[6] 谷建全,王玲杰,李立新,等.培根增绿推动黄河流域高
质量发展[N].光明日报,2019-10-18(12).
Measures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Pengyang County, Ningxia
Yang Xiaohui
(Ningxia Pengyang County Water Affairs Bureau, Pengyang 756500, China)
Abstract:It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of Pengyang County’s watershed management,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future watershed management. It suggests adopting a water-based approach and implementing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projects scientifically and accurately,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landforms, site conditions, and long-term planning. Water scarcity is the biggest bottleneck for Pengyang County’s development,and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election of tree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determining afforestation density based on soil moisture and vegetation carrying capacity, and preventing excessive use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summar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 and precautions of afforestation density in Pengyang County.
Keywords:basin governance; water-based approach; adap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afforestation density; tree speci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engyang County
(责任编辑魏乐)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