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小明与小宁正在分享自己的交友观,请你补全对话中引用的古诗文。

小明: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诗仙李白交朋友,“我寄愁心与明月,①”,万千牵挂,情深义重;我也想与乐观自信的刘禹锡交朋友,“晴空一鹤排云上,②”,爱秋不悲秋,气势不凡。

小宁:我想与陆游交朋友,“③,④”,他借此表达了自己至死不忘为国戍守边关,强烈的爱国之情令人敬重;我还想与孔子交朋友,“⑤,⑥”,他以此教育我们要学思结合,满满的生活智慧值得学习。

(2) 请默写出《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颔联和颈联。

,。

,。

2. 请运用你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ㅤ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吧,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ㅤ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 lì,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ㅤ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ㅤㅤ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 给拼音写上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pī lì
震悚.
(2) “震悚”在文中的意思是:
(3) 选文摘自《》(文章名),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书原名《》。

(4) 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它表明了作者当时和的感情。

(5) 结合选文说说“她”的性格特点?
3. “少年正是读书时”,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读书现状调查表
(1) 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到上表,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 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他们分别说的是谁?请你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备选人物:
A.匡衡
B.陶渊明
C.孔子
D.王羲之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

④据说他晚年爱读《周易》,因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多次。





(3) 学校要成立“经典诵读”兴趣小组,与你同班的李阳想参加,写了份“申请书”,中间有几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申请书尊敬的校团委:
ㅤㅤ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小组。

本人喜欢诵读,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参加“经典诵读”活动小组,以此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请校团委务必批准。

ㅤㅤ此致
敬礼
2022年1月6日申请人:七(1)班李阳
①有个错别字,请写出来并订正:
②有一处用语不得体:
③有一处格式不正确:
4.
乡间的荷塘
钟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

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折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折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

③我们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

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

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

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

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

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

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

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

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1) 这篇散文以“①”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先描写了②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展现了家乡荷塘风雨荷叶、③、④三幅荷塘美景图。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


(3) 第⑦段描写风雨荷叶,是从哪两方面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4) 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找向日葵
陈柏清
ㅤㅤ①那是扎总角的年纪,并不知道父亲捧回来放在堂屋高桌子中间的黑匣子盛装着母亲,我拉着父亲的后大襟一路走出堂屋,我说:“爸,我妈呢?”印象里,妈妈穿着花衬衫,坐着爸的毛驴车去看病。

父亲回过头来看我,眼睛像喝多了酒,他抓抓我的小辫子,指着院中的向日葵:“你妈妈藏在向日葵里,乖乖地听话,你妈就出来了。

”【甲】我望向齐着院墙开得正热火的排排向日葵想,我没有不听话啊?不过妈妈以前跟我做过这样的游戏,她藏在向日葵宽大的叶子下,说:“你不听话,我就藏到花里面去哦!”可是那次我找到她,她抱着我哈哈笑。

ㅤㅤ②妈妈在向日葵花里!我松开父亲的衣襟,奔过去,挨个向日葵找:“妈妈!妈妈!你快出来!”从左边走过去,没有,从右边走过去,也没有,每一片叶子我都看了,风吹着向日葵粗硬拉人的叶子哗啦啦响。

七月的风燥热,我看着静默灿烂的向日葵,汗水流到嘴角,咸咸的。

ㅤㅤ③黄昏醒来,房间空荡荡的,父亲在厨房烧饭,我一骨碌爬起来,爬到窗子旁,院子里向日葵静悄悄的,不见母亲的身影。

我哭了。

父亲跑进来,摸着我的头:“莫哭,莫哭!”“你到底把我妈妈藏哪去了?你快说,你快说!”我站在炕上,使劲捶他的肩。

“你这孩子!……”【乙】
ㅤㅤ④秋天到了,向日葵的叶子干枯了,像打褶的牛皮纸,金黄的花瓣落了一地。

那天父亲收割向日葵,他把梯子架在墙上,把成熟的葵花籽用镰刀割下来,他站在梯子上喊我:“小妮子,快来接葵花籽。

”以前我会像只小燕子应声抖着翅膀飞奔过去,如今我转身跑回屋,趴在炕上。

父亲收拾好工具,递过新鲜瓜子。

我看也不看,他坐在我旁边,说:“孩子,爸爸不对,爸爸骗你,你母亲没在向日葵里。

”“她在哪里?”我一翻身坐起来。

“她在你姥姥家,”父亲说,“你姥姥年纪大了,没有人照顾,你妈妈在照顾她的妈妈。

”“她不要我了吗?”我说,忍不住哭起来。

父亲拍拍我的后背:“怎么会呢,你妈妈也很想你,可是她妈妈也离不开她啊!”“那我要去!”我搂住父亲的胳膊。

“你还小,等你大了,学习好好的,才可以去接她。

”【丙】
ㅤㅤ⑤初中毕业,我考上重点中学,坚持要看母亲。

父亲说,好,明天我带你去。

第二天,我们坐车,又步行,竟走到堂屋,父亲打开房门,我一眼看见母亲的照片,搭着红布的黑匣子,母亲爱看的书,白菊花……我一下愣在门口。

父亲牵我的手,他说:“来给你妈妈磕个头,上炷香吧。

”我拼命挣脱他的手,哭起来:“不不!”我喊道,“这是什么意思?我是做梦,我是做梦!”父亲使劲抱住我,等我哭够了,他说:“爸爸今天在你母亲面前,正式给你道歉,是爸爸说了谎,如今你大了……”【丁】
ㅤㅤ⑥大学假期,我偷偷去姥姥家,找到父亲说的当年母亲去世的医院,查到母亲的病历,白
纸黑字,父亲说的千真万确,她死于心脏病急性发作,抢救四十分钟,未能挽回。

ㅤㅤ⑦那是母亲去世十三年零一个星期的日子,走在喧闹的街上,想着十几年前天天坐在门槛上看向日葵的样子,心中的向日葵花瓣纷落,轰然倒地。

如今明白,今生今世,我即使种一万棵向日葵,也种不出能走出母亲的那一棵啊。

(1) 请依据原文内容,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父亲红了眼圈,推开我。

A.【甲】
B.【乙】
C.【丙】
D.【丁】
(3)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不过妈妈以前跟我做过这样的游戏,她藏在向日葵宽大的叶子下,说:“你不听话,我就藏到花里面去哦!”
(4) 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以前我会像只小燕子应声抖着翅膀飞奔过去,如今我转身跑回屋,趴在炕上。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②秋天到了,向日葵的叶子干枯了,像打褶的牛皮纸,金黄的花瓣落了一地。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5) “向日葵”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分析有何作用?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ㅤㅤ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①有所存,恻然②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虽有淹留③,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④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注释】①揭然:显露,显然,昭彰。

②恻然:忧伤、悲痛。

③淹留:滞留,停留,引申为境遇不佳。

④窜:躲藏。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静以.修身以:
②年与时驰.驰:
③夫志当存.高远存:
④徒.碌碌滞于俗徒: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3) 诸葛亮在这两篇书信中都提到了“立志”。

【甲】文中他说:“”,强调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乙】说:“,,,”,则阐述了实现志向的具体措施。

(用原文语句回答)
(4)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他们要有远大志向,戒绝欲望,心态平和,珍惜光阴,重视学习。

B.两文均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C.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

D.【甲】【乙】两文都运用到正反对比说理的手法。

7. 按要求写作。

ㅤㅤ结识高山,我们懂得了稳重;结识大海,我们体会了广博;结识名著,我们丰富了思想;结识朋友,我们得到了友谊;结识师长,我们学会了成长……
ㅤㅤ以“结识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随君直到夜郎西,便引诗情到碧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1)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
④尚思为国戍轮台
⑤学而不思则罔(重点字:罔)
⑥思而不学则殆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霹雳,sǒng
【小题2】“我”初得“山海经”时的意外、激动与兴奋。

【小题3】阿长与<山海经>,旧事重提
【小题4】议论,敬佩,爱戴
【小题5】略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pī lì”应写作“霹雳”,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发生于云层与地面之间,引发巨大的响声,危害人畜、建筑物等。

现多形容突然发生的、带给人巨大打击的事件。

“震悚”的“悚”应读作“sǒng”,身体因为恐惧或者过度兴奋而颤动。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根据“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可知,材料选自《阿长与<山海经>》,文段中“全体都震悚起来”表现得是“我”在得知阿长买来《山海经》后的激动,表现了“我”初得“山海经”时的意外、激动与兴奋。

(3)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及理解。

根据“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可知,
材料选自《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朝花夕拾》,该书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4)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辨析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①空,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阅读画线句可知其表达方式为议论;②③空,根据“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可知,“我”对阿长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5)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她”指长妈妈,从阿长的语言可以看出其朴实甚至有点粗俗,但“她”为“我”寻购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又表现了阿长的善良,和她对孩子的关爱。

答案:
(1)霹雳sǒng
(2)“我”初得“山海经”时的意外、激动与兴奋。

(3)《阿长与<山海经>》《旧事重提》
(4)议论敬佩爱戴
(5)这里的“她”指长妈妈,从选文可以看出长妈妈朴实甚至有点粗俗,但很善良、关心小孩的性格。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答案】【小题1】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小题2】B,A,D,C
【小题3】“宏”改为“弘”,“恳请校团委务必批准”一句中“务必”删去,日期与署名互换位置【解析】答案:
(1)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①B ②A ③D ④C
(3)①“宏”改为“弘”②“恳请校团委务必批准”一句中“务必”删去③日期与署名互换位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整体把握题旨;其次,细看表头,观察表格数据变化;再次,关注图表细节;最后,归类别,组织语言概括。

从图片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观察图表可知,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七年级为1.5小时,八年级为1.2小时,九年级为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所占比例七年级为27.8%,八年级为35.8%,九年级为45.6%。

可据此提炼探究结果。

示例: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①出自陶渊明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故选B;
②讲述的是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故选A;
③所述人物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由爱好读书和书法,故选D;
④出自成语“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的故事,故选C。

(3)本题考查申请书。

①宏扬——弘扬:发扬光大。

②“恳请校团委务必批准”一句中的“务必”语气生硬,带有命令色彩,应删去。

③右下角落款处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因此应将日期与署名互换位置。

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答案】【小题1】荷塘
【小题2】童年在荷塘玩耍游戏的情形
【小题3】雨后荷叶
【小题4】荷塘月色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①段“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⑩段“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可知,本文以“池塘”为线索;根据①段“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②段“我们用废纸折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折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③段“我们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可概括为:童年在荷塘玩耍游戏的情形;根据⑧段“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

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
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可概括为:雨后荷叶;根据⑨段“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可概括为:荷塘月色。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赋予荷叶人的情态,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亭亭玉立,绰约多姿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从“‘扑扑’的响声”可知是听觉描写;“摇头晃脑的姿势”可知是视觉描写;从视、听两方面写出雨中荷叶摇曳生姿和欢乐自在的形象。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文章的情感主旨。

结合选文第⑥段“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可知,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趣事,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结合选文⑦段“盛夏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

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⑧段“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⑨段“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等内容可知,作者描绘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雨后风光、荷塘月色三幅荷塘美景图,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结合选文第⑩段“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可知,这美丽的荷塘正是作者家乡的荷塘,通过对荷塘的描写,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

答案:
(1)荷塘童年在荷塘玩耍游戏的情形雨后荷叶荷塘月色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中荷叶的美丽,表达了“我”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3)从雨打荷叶的声音(响声)、姿态(姿势)两方面描写风雨中的荷叶,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中荷叶摇曳的形象。

(4)这篇散文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

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游戏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展现了家乡荷塘风雨荷叶、雨后荷叶、荷塘月色三幅荷塘美景图,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

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句式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或主旨。

5.【答案】【小题1】扎总角的年纪
【小题2】父亲谎称母亲在姥姥家照顾姥姥
【小题3】初中毕业
【小题4】“我”去母亲去世的医院核实情况
【小题5】B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第一空,结合选文第①段“那是扎总角的年纪,并不知道父亲捧回来放在堂屋高桌子中间的黑匣子盛装着母亲,我拉着父亲的后大襟一路走出堂屋,我说:‘爸,我妈呢?’印象里,妈妈穿着花衬衫,坐着爸的毛驴车去看病。

父亲回过头来看我,眼睛像喝多了酒,他抓抓我的小辫子,指着院中的向日葵:‘你妈妈藏在向日葵里,乖乖地听话,你妈就出来了’”可得:扎总角的年纪;第二空,结合选文第④段“秋天到了,向日葵的叶子干枯了,像打褶的牛皮纸,金黄的花瓣落了一地”“他坐在我旁边,说:‘孩子,爸爸不对,爸爸骗你,你母亲没在向日葵里。

’‘她在哪里?’我一翻身坐起来。

‘她在你姥姥家,’父亲说,‘你姥姥年纪大了,没有人照顾,你妈妈在照顾她的妈妈。

’”概括可得:父亲谎称母亲在姥姥家照顾姥姥;
第三空,结合选文第⑤段“初中毕业,我考上重点中学,坚持要看母亲。

父亲说,好,明天我带你去”“父亲使劲抱住我,等我哭够了,他说:“爸爸今天在你母亲面前,正式给你道歉,是爸爸说了谎,如今你大了”可得:初中毕业;
第四空,结合选文第⑥段“大学假期,我偷偷去姥姥家,找到父亲说的当年母亲去世的医院,查到母亲的病历,白纸黑字,父亲说的千真万确,她死于心脏病急性发作,抢救四十分钟,未能挽回”可得:“我”去母亲去世的医院核实情况。

(2)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甲】处,“我望向齐着院墙开得正热火的排排向日葵想”讲述“我”在听到父亲话后,望向向日葵时的情景;
【乙】处,“我站在炕上,使劲捶他的肩。

‘你这孩子!……’”讲述“我”发现向日葵凋零,追问父亲母亲在哪,父亲难以抑制内心悲伤时的情景;
【丙】处,“我搂住父亲的胳膊。

‘你还小,等你大了,学习好好的,才可以去接她’”讲述父亲安慰“我”好好学习,日后去姥姥家接母亲;
【丁】处,“父亲使劲抱住我,等我哭够了,他说:‘爸爸今天在你母亲面前,正式给你道歉,是爸爸说了谎,如今你大了……’”讲述父亲向我交代母亲早已去世的真相;
“父亲红了眼圈,推开我”写出父亲内心难以抑制的悲伤,因此放在【乙】处最为恰当。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作用。

作答此题,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阐述。

内容方面,画线句作者运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妈妈曾与“我”玩耍的情景,体现处温馨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