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有人说西方文化即基督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有人说西方文化即基督文化
方文化的发展演进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根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基督教与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并且与罗马文化和日耳曼蛮族文化有着极其复杂的互动交融关系。

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基督教作为西欧唯一的宗教信仰和绝对的意识形态,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塑模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又衍生出各种触目惊心的社会罪恶和导致了巨大的精神苦恼。

后来的宗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促进了自由精神的产生、民族国家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西方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的起点。

时至今日,基督教仍然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现代西方人所共同拥有的主流信仰。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已经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深深地渗透于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意识之中。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了解基督教,就根本不可能了解西方文化。

1、基督教文化
1.1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

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

基督教在西方社会逐渐成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义化”,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衰落。

目前基督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思想,义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1.2基督教义化的基本要义
对于“文化”一词,人们有无数种理解。

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文化有两大来源:一是希伯来文化;二是希腊文明。

它从希伯来义化得到了一个信仰的上帝,从而继承了犹太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伦理普遍主义传统;又从希腊文明得到了一种理性逻辑的求知工具,从而继承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认知普遍主义。

从历史来看,基督教文化是指希伯来文化吸收古希腊文化的某些成分后演变成的一种新的文化。

圣经是基督教义化的最好体现。

所谓基督教文化包括:圣经,圣徒的言论及宗教会议的决议所组成的教义以及人们对教义的阐释;教会的组织机构及神职人员的活动和对他人的影响;人们的基督教意识指的是对基督教的信仰,对艺术及哲学和历史的描述和批判。

帝国后期,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基督教以统治工具的形式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圣经》的最终形成,不仅标志了基督教思想体系的正式确立,更为基督教文化的传增添了极大的动力。

2、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这种活动以个人,社会个体的生
存及发展为目的,被一代又一代地广泛传播。

人们通过谚语,童话故事,艺术,大众媒体对各自所属的文化进行习得。

基督教被视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基督教文化更是对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义学艺术,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基督教义化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最集中的体现。

价值观是一套习得的规则,以用来作出决定或解决矛盾。

价值观是一种对真,善,美判断的观点。

对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大部可以在基督教义化中找到其根源。

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其实,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基督教《圣经》中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的第二条“要爱人如己。

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

”需要强调的是,往往存在着将个人主义与自私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误区,但其实真正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

个人主义在西方表现为对个人财富,权利,智慧的尊重。

也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个体的进步从而带动了整个西方的进步。

对于西方文化所强调的“进步与改变”也可以在基督教的信条中
找到相对应的答案。

从耶稣为改变整个世界而降生,到他被钉到十字架上的那一刻,再到耶稣基督的再次复活。

基督教教义告诫其信奉者的是万物都是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进步的。

人们所需要坚信和做到的是破除旧的事物的枷锁,不断地向前前行。

正如创世纪,复活等等基督教教义和信条所提倡的。

本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就职竞选时以“改变”作为自己竞选的口号,提倡只有改变才能为美国带来进步和才能让美国保持先进。

他的成功就出自于他对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精准把握。

2.2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基督教的教义所体现出的文化在西方的政治制度中也有这充分的体现。

西方一些国家的立宪政治制度正是这一点的体现。

基督教认为,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因此每个人的天性中部有神性,天地万物,唯有人具有神的灵明。

后来,尽管人因对上帝的叛离而导致了人性与人世的堕落。

但在基督教的传统里,人的神性从未因此消失。

这个神性赋予了人作为被创造物固有的尊荣,权利,幸福与慈爱。

人生而自由、平等,因为基督教认为人人均为上帝的造物,人只受上帝的奴役。

人权是天赋的,作为地上之国的人类世界必须保障这一天赋的人权,并通过立宪表现出来。

通过立宪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基于基督教对人类理性坚定不移的信赖。

理性是西方宪政国家的基础:正是在每个人
理性即自利自保,趋利避害本能指引下,人们才会并能够订立契约组成国家。

这也解释了在政治上保护人权的主张。

17、18世纪以来欧美确立的那种自由宪政,从19世纪晚期开始有了变化:由于基督教文化的缘故,福利国家的政策取代了自由放任政策。

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所有福利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宪法又有效地辅助了这项政策,这一切所说明的并不是一个巧合。

这涉及基督教义化中关于“情”的伦理,人的自爱与博爱,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救赎与行善。

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有两条:第一,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第二,要爱人如己。

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

基督教的爱是一种博爱。

《圣经》强调对穷人的关心和爱: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

基督教对人类命运的普世关怀,不但肯定了个人,即自爱和自我,的价值,而且也肯定了人类有共同的价值,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可以恪守共同的法则,共营社会政治生活。

这就充分的解释了西方国家优越的福利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