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讨论
发布时间:2022-05-05T11:54:24.20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月第2期作者:褚大航王惇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现代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褚大航王惇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18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现代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核电厂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为了更好的满足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于数字化系统来说,一般在技术使用方面可以避免各项风险问题的产生,因此,在核电厂传统仪控系统改造工作中,可以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数字化仪控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已经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工作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本文主要针对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造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
在核电厂老旧仪控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使用到了模拟技术,老旧仪控系统经常会面临各种故障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受到老旧仪控系统老化因素的影响,其维护成本不断增加,并且在对相关配件进行采购时,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也正是因为这些故障问题的存在,进一步激发了核电厂经济与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

因此,为了能对核电厂老旧仪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基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加强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工作,从而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核电厂仪控系统运行水平。

1、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策略
1.1核电厂仪控系统生命周期管理
结合相关的实践结果可以了解到,在EPRI当中对核电厂仪控系统改造过程管理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是在仪控系统整个运行期间内,首先应该构建出完善的管理计划方案,然后在对仪控系统进行改造,保证整个维修以及改造期间获取的平衡性。

在仪控系统改造前期准备工作中,就站在整体角度上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制定出全周期的管理计划方案。

通过应用全局统筹的方式,完成对各子系统的全面改造,提前做好预判工作,从而才能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

结合IAEA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在核电厂仪控系统系统改造的生命周期中,重要可以将其划分为十一个部分,主要包括战略计划、可行性研究、改造框架构建、洗系统需求编制、子系统施工计划、系统时间、工厂验收测试、培训服务与文件移交、子系统设备安装、现场验收以及运行维修等几个方面。

在整体阶段中,主要是体现在了战略计划、可行性研究以及改造框架三个方面,而子系统改造工作中,朱主要是体现在了其中七个方面。

通常情况下,运行与维修工作开展质量,与核电厂生产工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结合活动阶段以及相关责任的具体划分,在整个仪控系统改造准备阶段预计完工阶段,核电厂业主在整个过程中属于非常重要的责任主体,而在数字化仪控系统改造设计阶段、开发阶段以及制造阶段中,主要是由设备供应商来完成。

结合仪控系统运行目标、运行计划以及维修计划中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仪控系统整体改造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

因此,对核电厂现有仪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对其中潜在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好各项评估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对仪控系统改造的利益代价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明确出具体的改造范围,同时制定出各子仪控系统改造时间。

1.2改造风险控制
基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新建设的核电厂中,实现了对数字化技术的充分利用,虽然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中实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标准体系,但是,因为受到核电厂仪控系统改造复杂性的影响,所以在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风险问题的产生,具体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规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软件中存在的故障风险问题;第三,配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仪控平台与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其可靠程度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要求;第四,核电厂财务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仪控系统改造工作时,因为部分核电厂受到本身限制的影响,所以需要改造风险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

2、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
2.1 对平台进行合理选择
在核电厂仪控系统改造工作实施中,为保证更好的通过安全监管部门的审查工作,对于各核电厂而言,一定要对仪控系统实现平台进行合理选择,保证最终所选择的平台属于经过安全认证的DCS/PLC产品。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使用编程逻辑器件的处理方法,比如,也可以将现场可编程门陈列与专门的集成电路作为备选项目,一般这些都属于基本的硬件可编程设备。

与基于软件基础上应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对比,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实施阶段中,都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便捷性,同时也能方便安全性评审工作的全面开展。

通常情况下,这些可编程设备也有利于和硬件平台之间进行联合使用,在安全级仪控系统改造工作实施中,可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降低整个改造过程难度,进而降低改造风险发生概率。

2.2 核电厂仪控系统改造时对仪控功能的要求
在仪控系统改造工作实施中,对于原本的仪控功能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Hkeforhke形式的转化,也就是使用全新形式的仪控系统,从而对原本的仪控系统进行替代,基于功能角度上来看,与原本的仪控系统功能相似。

第二,功能增强型的改造。

在对这种改造方式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新仪控系统所涉及到的技术特点进行充分应用,保证仪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满足核电厂对安全性、时效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

比如,在对原有仪控系统进行控制时,选择使用DCS技术,并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流程完成各项功能配置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机组的自动化设计水平,同时还能提升先进报警管理功能,从而数字化技术支持下,保证仪控系统的合理运行,这些都在功能增强型改进范围中。

2.3 纵深防御的要求
在核电厂仪控系统改造工作中,首先应该明确出核电厂安全性设计目标,保证可以满足电厂纵深防御中政策中的相关要求。

在核电厂仪控系统正常运行以及运行瞬变阶段中,核电厂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仪控系统的调节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电厂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面对预期设计瞬态变化时,为了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核电厂安全性与稳定性,首先需要保证装置运行稳定
性,或者是应用反应停堆系统。

保证屏障有效性。

另外,在整个改造阶段中如果出现了设计基准问题时,通过采取反应停堆系统,或者是设置专门的安全设施驱动系统,可以有效完成紧急停堆操作,从而对事故后果进行有效缓解。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电厂仪控系统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核电厂运行以及维护工作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基于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加强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改造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成为了未来仪控系统主要发展趋势。

因为在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经常会面临各种风险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加强对各项技术的研究工作,从而才能保证仪控系统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磊,夏林路,周世梁,陈浠毓.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I/O卡件备件数量优化[J].核科学与工程,2021,41(06):1189-1194.?
[2]胡豪贤.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3):121-123+144.DOI:10.13616/ki.gcjsysj.2021.07.038?
[3]徐智,张攀.核电厂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关键要素探究[J].仪器仪表用户,2018,25(12):69-7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