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主题》和《语言特色》(最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语文二轮复习《小说的主题》和《语言特色》
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四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4、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5、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分析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
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3) 从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入手。
如2009年浙江卷《魔盒》要求写一句话揭示主旨,就要结合小说题目和情节,把握“魔盒”蕴藏的深意,抓住后面“贝格斯太太”的话来概括主旨。
答题模式:
(1)概括主题。
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反映了……,抒发了……,呼吁……。
(2)分析评价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理由是……。
(3)探究主题。
总→分,即总说作品中流露出的主旨,再分点证明。
采用小议论文的形式。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
例《二十年以后》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
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
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
分)
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
语言特色
题型有:
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语言特色
1.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手法的运用
(1)修辞格的运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
(2)表达方式的运用。
叙述、议论、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静方面、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
4.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赏析语言(语句)“四角度”
角度一:从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赏析语言在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一方面的艺术魅力。
角度二:从语言的个性化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显示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角度三:从语言的表达形式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赏析语言运用的修辞,其中词语的选用特点,句式特点等。
角度四:从语言风格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等。
答题模板:
确认技巧(特色)+例证分析+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