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甘肃武威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甘肃武威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
1.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对生产生活中一些做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合理密植、及时通风可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
B: 使用农家肥可以补充二氧化碳,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
C: 中耕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促进作物生长
D: 移裁树木时保留较大土坨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答案】D
【解答】解:A.合理密植、及时通风可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大棚蔬菜产量,A正确;
B.使用农家肥可以补充二氧化碳,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B正确;
C.在农业生产上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作物生长,C正确;
D.移栽树木时保留较大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D错误。

故选:D。

第2题.
试管婴儿的诞生和杂交水稻的成功繁育,体现了生物技术能够造福于人类.这两者的生殖方式是()
A: 都是有性生殖
B: 前者是有性生殖,后者是无性生殖
C: 都是无性生殖
D: 前者是无性生殖,后者是有性生殖
【答案】A
【解答】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
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

杂交水稻是通过父本和母本交配,利用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因此属于有性生殖。

第3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C: 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D: 通过科学研究广泛繁育稀有生物
【答案】A
【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第4题.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 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接种前需高温灭菌处理
C: 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按一下,相当于接种
D: 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再进行高温处理
【答案】D
【解答】
解:A.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A 正确;
B.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杀死,排除实验外其他杂菌的污染,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B正确;
C.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按一下,相当于接种,C正确;
D.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应恒温培养,D错误。

故选:D。

第5题.
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包括:()
①体内受精②卵生③体外受精④卵外有卵壳保护⑤大多数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⑥胎生
A: 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⑤⑥
【答案】B
【解答】
第6题.
读图完成
(1)~
(3)题。


由于用力过猛出现了脱臼现象,这是如图哪一结构出了问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答】
下列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⑤③②①④
B: ④①②③⑤
C: ④②①③⑤
D: ⑤②③①④
【答案】A
【解答】如图生命树
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比节肢动物低等,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水生无脊椎动物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

图中①家鸽属于鸟类,②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③蝴蝶属于节肢动物,
④大熊猫属哺乳动物,⑤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可见从低等到高等正确顺序:
⑤③②①④
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A: 夏天,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因此,只要我们会游泳,就随时可以任一湖泊中玩耍
B: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C: 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但一般的交往如交谈、握手、拥抱、同桌吃饭是不会导致被感染的
D: 小红今年十二岁,体型苗条,她为了保持身材,每天只吃少量的米饭和青菜
【答案】C
【解答】
解:A.夏天,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要注意安全,A不符合题意;
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B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或乳汁中,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被感染,因此我们不应歧视、孤立艾滋病患者,要与他们和谐相处,C符合题意;
D.小红为了保持身材,每天只吃少量的米饭和青菜,时间长了,会造成营养不良,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9题.
下列对于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选择不需要利用生物可遗传的变异
B: 自然选择淘汰了那些人们不喜爱的个体
C: 两种选择都使生物更适应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D: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是定向的选择
【答案】D
【解答】解: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
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
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
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
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
育出不同的品种自然选择,如图所示:
A 、人工选择也是利用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进行的选择,A 错误;
B、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与人类的需求和爱好没有关系,B错误;
C 、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生物不一定更适应在自然环境中生存,C错误;
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是以生物的变异为选择材料,进行定向的选择,D正确.故选:D
第10题.
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⑦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⑤⑥
【答案】C
【解答】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图中⑤⑥⑦都必须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图中①②③④。

第11题.
从始祖鸟化石中发现它的口腔中有牙齿,从进化观点来看,鸟类起源于古代()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
【答案】C
【解答】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

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第12题.
将草履虫和眼虫分别放在盛有蒸馏水中的两个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阳台上,一段时间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 草履虫死亡而眼虫继续生存
B: 草履虫继续生存而眼虫死亡
C: 草履虫和眼虫都死亡
D: 草履虫虫和眼都继续生存
【答案】A
【解答】解: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蒸馏水中缺少氧气,草履虫无法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而眼虫是简单的低等单细胞植物,能自身利用细胞质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供给呼吸而生存下来。

故选:A。

第13题.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比()
A: 含氧多、颜色鲜红
B: 含氧少、颜色暗红
C: 含氧多、颜色暗红
D: 只存在静脉中
【答案】A
【解答】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而不是在什么血管中流动,动脉里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可见A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第14题.
下列都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a.臂大肌 b.口腔上皮 c.股骨 d.皮肤 e.血液 f.软骨
A: b、d、e
B: a、b、d
C: a、d、f
D: a、c、d
【答案】D
【解答】a臀大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

b口腔上皮属于细胞;
cd股骨和皮肤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

e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f软骨属于结缔组织;可见D符合题意。

2.填空题
第15题.
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叫________.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清楚体内________、抵抗________的侵入,监视、识别和清楚体内产生的________.当其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________.
【答案】'免疫', '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抗原', '异常细胞', '过敏反应'
【解答】解: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
(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
(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
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
故答案为:免疫;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抗原;异常细胞;过敏反应
第16题.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水中完成的。

__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
第17题.
病原体的携带者虽然是传染源,但他本人不一定是该传染病的患者。

__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是传染病患者、或已感染者、或携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因此病原体的携带者虽然是传染源,但他本人不一定是该传染病的患。

题干说法正确。

3.解答题
第18题.
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四个时期。

(2)青蛙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__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________发
育。

【答案】
【解答】
第19题.
人体的各系统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1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d表示物质,数字①~⑦表示生理过程;图2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________。

(2)若图1中a为米饭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则a为________,饭后其进入血液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图2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调节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了血糖的浓度。

(3)图1人体形成物质[d]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

(4)图1的物质c从组织细胞产生到离开人体至少要经过心脏________次。

(5)人们观看足球比赛时,时而欢呼雀跃,时而捶胸顿足,这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________调节。

【答案】'
(1)维生素
(2)葡萄糖', '胰岛素
(3)肾单位
(4)1
(5)神经系统和激素
(或神经和激素)'
【解答】解: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成分不同: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有机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参与构成细胞,但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2)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为葡萄糖,所以a表示葡萄糖。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但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1~2小时
(图2中CD段)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

(3)人体形成d尿液的器官是肾脏,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肾单位。

(4)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c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血液,随后随着血液经过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右心房的血液流向右心室,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过肺动脉和各级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此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图1的物质c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产生到离开人体至少要经过心脏1次。

(5)人们观看足球比赛时,时而欢呼雀跃,时而捶胸顿足,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调节,这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由于体内肾上腺激素水平升高所致,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调节还受激素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