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2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一方面,个体接受社会的影响,接受社会群体的信仰与价值观,学习生活、生产技能和行为规范,适应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个体作用于社会,用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人格特征去影响他人、社会,改造旧文化,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化。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安慰、同情、关心、合作、分享等行为。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鼓励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鼓励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框教学要引导学生看到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等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勇于、善于面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不断增进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由于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责任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人、师长、朋友、同学和社会组织的帮助,我们受到的雨露滋润要传承下去,这就是回馈社会。

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的、健康的、充满爱心的社会人文关系。

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这是肯定
和确定个人的自我价值、提高自身能力、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的需要,是赢得公众的赞美和良好的声誉、获得个人对社会的归属感、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和自我体验的需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等。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素养的公民。

3.法治观念:使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让学生明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4.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人格。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存在叛逆心理,需要引导。

2. 知识方面:学生对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已有一定了解,但对社会规范、角色、社会化和社会责任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3.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但需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素质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但在遵守社会规范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有待提高。

5. 行为习惯: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迟到、早退、抄袭等,这些行为习惯会影响课程学习。

6.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叛逆心理和行为习惯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讲授:以讲解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社会化和社会责任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理论框架。

2.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交流。

3. 案例研究: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社会角色、社会化过程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社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和理解社会规范、角色扮演和社会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