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的申诉法律规定(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引言
民事案件申诉,是指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对原判决、裁定进行复查、改正或撤销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案件的申诉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
以下将对民事案件的申诉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申诉的条件
1. 申诉主体
申诉主体包括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此外,原审当事人的近亲属、其他有独立请求权的人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提出申诉。
2. 申诉对象
申诉对象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
包括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中作出的判决、裁定。
3. 申诉时限
当事人提出申诉的时限为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个月内。
逾期提出申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 申诉理由
当事人提出申诉应当有下列理由之一: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3)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三、申诉程序
1. 提交申诉书
当事人提出申诉,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诉书。
申诉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申诉人的基本情况;
(2)被申诉人基本情况;
(3)申诉请求;
(4)事实与理由;
(5)证据和证据来源。
2. 人民法院受理
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申诉书后,应当进行审查。
对符合申诉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立案;不符合申诉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通知申诉人不予受理。
3. 审查程序
(1)人民法院审查申诉案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可以调取有关证据;
(2)对申诉案件,可以采取听证、调查取证等方式;
(3)审查期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
4. 复查决定
(1)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的,予以驳回申诉;
(2)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裁定撤销原判决、裁定,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由本院再审。
四、申诉的效力
1. 申诉不影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 申诉审查期间,原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3. 申诉审查结束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复查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五、结语
民事案件的申诉法律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在申诉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依法行使申诉权利,确保申诉程序的顺利进行。
同时,人民法院应当严格依法审查申诉案件,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2篇
一、引言
民事案件申诉,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认为有错误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请求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程序。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案件申诉具有以下法律规定。
二、申诉的条件
1. 申诉人必须是案件当事人或者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2. 申诉应当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
3. 申诉必须符合法定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4. 申诉应当符合法定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5)原判决、裁定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6)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三、申诉的程序
1. 申诉的提出。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按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
2. 申诉的受理。
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申诉书后,应当在七日内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立案审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3. 申诉的审查。
上一级人民法院对申诉进行审查,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认为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决定开庭审理。
4. 申诉的审理。
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申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应当依法组成,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
5. 申诉的判决。
上一级人民法院对申诉案件审理结束后,应当作出判决。
判决书应当载明判决结果、判决理由、判决依据等内容。
四、申诉的期限
1.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六个月。
2. 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申诉书后,应当在七日内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立案审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3. 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申诉案件,应当在六个月内审结。
五、申诉的法律效力
1. 申诉不影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 上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3. 当事人对上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上诉。
六、结语
民事案件申诉是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案件申诉具有严格的法律规定。
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申诉的条件、程序和期限,依法行使申诉权利。
同时,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审查和审理申诉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3篇
一、概述
民事案件申诉是指当事人、第三人或者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认为有错误,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
院申请重新审理的行为。
民事案件申诉是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民事案件申诉的法律规定。
二、申诉的条件
1.申诉人必须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申诉人必须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有异议。
3.申诉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提出申诉。
4.申诉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诉。
三、申诉的时效
1.判决、裁定自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申诉。
2.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申诉。
3.超过时效,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四、申诉的受理
1.当事人、第三人或者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2.申诉人应当提交申诉状,写明申诉人的基本情况、申诉的事实和理由、证据等。
3.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4.决定受理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诉人。
五、申诉的审查
1.上一级人民法院受理申诉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对申诉进行审查。
2.审查内容包括:申诉人的主体资格、申诉的事实和理由、证据是否充分、是否超过时效等。
3.审查过程中,可以要求申诉人提供补充证据或者进行调查取证。
4.审查结束后,合议庭应当制作审查报告,提交院长审批。
六、申诉的处理
1.经审查,认为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确有错误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2.经审查,认为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没有错误的,应当驳回申诉。
3.驳回申诉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诉人。
七、申诉的终止
1.申诉人自愿撤回申诉的,视为终止。
2.人民法院作出驳回申诉决定的,视为终止。
3.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已经执行完毕的,视为终止。
八、申诉的监督
1.当事人、第三人或者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对人民法院驳回申诉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2.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3.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
九、申诉的法律责任
1.申诉人恶意申诉,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企图干扰人民法院正常审判活动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申诉人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总结
民事案件申诉是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民事案件申诉的法律规定,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申诉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