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BIM技术在泵站运行与管理平台的有效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时代 BIM 技术在泵站运行与管理平台的有效运用
发布时间:2022-01-05T07:11:47.77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1期作者:余骞[导读] 在泵站的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各类被控对象与其余设施的使用方案,得到所有的专业化设计方案,同时对于所有取得的各类专业化设计,让泵站中的相关设施可以得到精准控制。

此外针对其他设施的建设与施工,需要按照该方案的处理协调方法,依托 BIM 技术,实现所有资源和信息的专业调整,以实现各个系统在性能和作用方法上的对接。

身份证4402811XXXX1031311
摘要: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BIM 技术的出现,有利于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管控作用。

将 BIM 技术加入到泵站运行与管理当中,通过构建高效、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使中国给排水工程建设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努力打造成“生态良好、管理科学、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的现代化城市。

作为水资源的唯一动力来源,泵站在调度运行时发挥着重要的工程作用。

主要介绍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将 BIM 技术应用到泵站的运行与管理平台中,为日后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泵站;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措施引言
在泵站的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各类被控对象与其余设施的使用方案,得到所有的专业化设计方案,同时对于所有取得的各类专业化设计,让泵站中的相关设施可以得到精准控制。

此外针对其他设施的建设与施工,需要按照该方案的处理协调方法,依托 BIM 技术,实现所有资源和信息的专业调整,以实现各个系统在性能和作用方法上的对接。

1 系统框架构建情况
在构建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平台时,需要遵循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展示层相互分开的架构模式。

表现层简称为 UI,在运行时需要保证各个应用与服务模块展示内容与用户界面风格的一致性,业务中不应当涉及到业务逻辑代码,在实现系统中的业务功能时,应当调用接口与业务逻辑层方法进行实现,表现层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各个页面的修改、移动、运算、验证、核实等相关功能代码得以实现,随后利用页面生成工具即可完成整个工作。

业务逻辑层简称为 BLL,需要利用好各个功能模块与应用,对具体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法,在业务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对数据层操作中,都可以利用该层中的代码进行实现,同时也需要为外部提供对应的显式接口与方法。

在操作数据时都需要提供接口与访问方法,任何的功能服务模块、业务系统等,都不能与数据访问层出现相互脱离情况。

系统总体框架构建情况如图 1 所示。

通过减少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情况,可以利用全新的实现情况来替代原有的实现情况,修改变现层时,不再需要修改逻辑层;而修改逻辑层,也不需要修改数据层。

根据之前的调研工作可以发现,在此次方案的前端应用功能开发当中,将最为强大与先进的企业级平台,也就是 J2EE 开发平台应用其中,通过对 Weblogic 中间件完成应用与开发工作,同时将三层体系结构加入其中,就是将数据访问层、业务层、表示层等相互分割,利用 B/S 去架构整个体系。

2 系统的应用
2.1 工程信息管理
工程信息管理包括工程档案管理、工程安全鉴定和工程大事记。

主要提供泵站工程的设计指标、技术参数、缺陷及其养护处理设施状态、鉴定评级、工程建设和加固改造情况、工程大记事等信息并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在需要时查询、增加和修改。

2.2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和设备评级,主要提供设备基本信息、重要参数等。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对设备的启停重要故障、评级历次检修异动、缺陷等情况及时记录,为日常管理和检修提供依据。

同时按照水利厅《转发省财政关于做好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信息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单位固定资产全面核查盘点和粘贴条形码,对设备进行统一的编码,打印生成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可以了解设备详细信息,为下一步进行物资管理和运维资产管理提供便利的信息传递与共享。

2.3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包含库存管理、采购计划、物资类别管理等,通常是提供备品备件库存,对于材料与设备的领用、采购、申请等,做好流程化管理工作。

在检修过程中,可以形成具体的费用台账,避免在检修时出现浪费材料情况,同时也能降低检修费用。

2.4 运维资产管理工作
运维资产管理包含资产报废与总资产管理两项工作,通常是对于投入的运行费、维修资金进行全面的管理,使得日常运维流程与管理内容更加规范,包含日常运维的采购、计划、销毁、保管等。

对于入库管理、借用归还管理、日常用品领用流程管理等做好统计。

2.5 运行管理
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运行日志管理、任务巡查记录、调度管理、巡查任务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根据泵站在运行与操作中的具体要求,对于各个运行岗位的值班情况做到完整地记录与规范管理。

2.6 操作票管理
从泵站的运行管理规程出发,制订对应的操作票,保证操作票可以在管理平台下发,随后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签收,也能利用移动终端中的 APP 完成上报与操作。

在管理平台中,由值班班长下发命令,包括开机工号、机组编号、守令人、发令人、操作结束与开始的时间、操作人、开机步骤、执行情况等,利用 APP 端完成对监护人的填写与上报工作。

使用管理平台,可以直接看到操作票在执行时是否按照要求操作。

因操作票类型较多,包括站变投入操作票、主变投入操作票、辅助设备投入操作票、停机操作票、开机操作票等,操作票在使用时有一定的顺序,只有在完成第一种操作票后,才能对第二种操作票进行继续操作。

2.7 值班管理
值班管理系统以自动化的模式将值班人员的出勤情况和值班记录统一管理,保障值班事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业务流程为值班人员信息管理、生成排班表、值班日志填报(与运行日志共享数据)。

值班管理主要包括运行值班和日常值班。

运行值班包括班组管理、排班管理、交接班记录等。

排班管理对选定的值班人员,按照指定规则生成排班表,生效后,排班的结果不可修改。

交接班管理会根据设定的交接班时间自动弹出交接班必读提醒,显示本班次人员需要注意的调度规定、应急调度、调度建议、处理修改等信息。

2.8 维护养护管理
维护养护管理主要包括汛前试验、日常维护、设备维修、设备检查、工作票等管理。

根据泵站技术规程和标准,每年对泵站所属设备进行电气试验和设备检查,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设备优良情况做出科学判断。

实现工作票的自动开票和自动流转。

在开票时,根据情况允许用户对工作票进行执行、作废、打印等操作,并自动对已执行和作废的工作票进行存根,便于统计分析;为运行操作的正确性,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提供有效帮助。

3 利用 BIM 技术的实时操控平台
通过利用 BIM 技术中的实景化完成建模工作,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范围内,工作人员通过漫游方式,可以对局部、整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浏览与查看。

与此同时,该平台中也包括供油、供气、供水等多个数据,可以对相关信息做好一键查看、展示、共享等。

在该系统中不仅要对动态数据进行整合,同时也需要整合信息化系统业务数据、各种视频等,操作人员只需要点击模型,就可以掌握设备的维修计划、能耗情况、安装时间、厂商信息、维护与保养情况、图纸、维修方法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 BIM 技术应用到泵站的管理与运行一体化平台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完成泵站的设备设施、建筑、物联网感知、视频等多种信息集成工作,对于多要素、全场景、全过程做到实时管理,有效解决当前在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信息分散情况,也能避免现场值守人员难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提高工作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少楠,张慧君.BIM 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
报, 2016( 02).
[2]李京京, BIM 技术在泵站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基层建设, 2019 ( 08).
[3]路玉锋.BIM 技术在上桥泵站运行与管理平台的应用[J].江淮水利科技, 2020( 5): 35-36,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