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研究
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分析

摘
要 :高等学校 国家助 学贷款是我 国政 府利用金 融手段 完善普 通 高校 资助政策体 系、加 大对普
通 高校 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力度 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由于 国家助学贷款 实行的是无担保 、靠信 用维 持 的这一特征 , 而产生 了高等学校 国家助学贷 款 中的诚信 困境 问题 。从 非担保机 制条件 下的 国家助 从 学贷款存在 先天缺 陷、部分 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还不强、个人信 用制度 不完善 、大学生的偿还 能力无法 真正保证 等四个方 面对 国家助学贷款 中诚信 困境 的原 因进行 了分析 ,明确指 出反对将助 学贷款 中的大 学生诚信 问题妖 魔化。另外 , 对 国家助学贷款信 用行 为的 实现及 高等学校 在 国家助 学贷款信用行 为 还 实现 过程 中的主要职 能等 问题 进行 了分析 与探 讨。
一
、
讲 ,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 品质来看待 ,6 % 1 的学生认为诚信在 自己的为人处 事中非常重要 ,是 自
己的原则 ,3 %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 同的 5 人、事有不 同的判断 。从对别人要求 的角度 ,学生对
前 段时 间,< 民 日报—— 华东新 闻》的一 则新 人 闻报 道引起 了笔者 的注意 ,报道说 : 海南、天津 等 8 “ 个省 份及 4 0多所 高校 ,因为 ‘ 0 多年不落实 国家助学
机制 的转变 ,高校的贫、特 困生 占学生 总数 的比例逐 年上 升,这 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 同关注的焦点 问题 。 为了体现 社会公平 ,我国实施 了无担保 的国家助学贷 款 。正是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实行的是无 担保、靠信用 维持 的这一特 征,从而引发出社会各界对 高等学校国
对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教育的思考

2012年05月第15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资助面越来越广,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起了重要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手段。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履行合同按期还贷,国家助学贷款屡遭尴尬。
健全大学生的诚信贷款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
1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主要特点之一是免担保或抵押,用学生个人的信用获取贷款。
但是对大学生个人信用充分信任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就是申请贷款的部分大学生的失信。
诚信缺失成为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1]。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表现:1.1认识不到位一部分贫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误认为,向亲朋好友借钱才是真正的“借”,而国家助学贷款,既不要抵押,又不要担保,在校期间免交贷款利息,还款的压力暂时缓解;并错误地将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家等同,认为大学生的借贷行为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钱既然是国家的,也就产生了“不贷白不贷”、“贷国家的不算贷”的思想。
不仅如此,部分学生贷款时抱着“先贷再说”、“先花再讲”的思想,至于以后的还款则是“能拖则拖,能少还则少还,能不还则不还”。
1.2相关知识贫乏由于金融信贷、法律等相关知识的贫乏,一部分学生对合同、协议的法律有效性认识不足。
在签约时,有的大学生态度不严肃,随意更改、撕毁合同,或出具不真实的佐证材料,或提供不准确的信息,造成银行和学校无法找到本人。
在还款上,有的同学错误地认为早还晚还只要有还就是守约,只要银行和学校不催缴就意味着不用按时还款等等。
1.3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和社会信用缺失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不健全、还款体系不完善,建立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评价系统还需要一个过程,致使银行很难评估学生的信用;同时毕业生就业以后流动性大,借款银行、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借款学生的行踪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对国家助学贷款和诚信的认识

对国家助学贷款和诚信的认识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国家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的个人素质,向有一定经济困难但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的一种经济资助方式。
国家助学贷款旨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学费、生活费等资金支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还款能力和用款情况,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
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完成学业,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学生需要诚实申报自己的经济状况,提供真实准确的家庭收入、财产和其他相关信息。
虚报或隐瞒这些信息将严重损害国家和其他学生的利益,破坏公平,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法律和经济风险。
其次,学生需要按照合约要求使用借款资金,如支付学费、购买教材和生活必需品等。
不当使用借款资金、挪用借款资金或进行违法违规行为都是对诚信的违背。
最后,学生在还款方面也需要保持诚信,按时足额地偿还贷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诚信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是,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持诚信,才能确保贷款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确保更多有需要的学生能够获得资助,同时也为后来的学生提供机会。
此外,诚信还体现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品格,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博弈分析

国 家助 学 贷 款 中 的诚 信 问题
国 家助 学贷 款 是 党 中央 、 国 务 院 在 社
会主义市场 经济 条件 下,利用金融 手段 完 善我国普通高校 资助政策体 系,加 大对 普 通高校 贫困家庭学生 资助 力度所采取 的一 项重大措施 。国家助学贷款 ,指 向经济确 实 困难 的、接受高等教育 的学生发放的用 于 支付其在校期 间的学费 、住宿费和生活 费等支出的人民币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的 实施地与个人的经济困难 挂钩 ,是由政府 主导、 财政贴息 , 银行、 教育行政部 门和高
发放 ( o,o)
生以个人信用 为担保 申请贷款 ,银行选择 发放或者不发放贷款。不借 ,双方 的收益 均 为0 借 , 。 博弈进入第二阶段 , 学生完成 学业进入还款期 , 学生选择还贷或者不还 。 还款 , 行获得利息收入 l 学生获得还贷 银 , 后 的净收益 E 。不还 , 弈进 入第三阶段 , 博 银行选择惩罚或者不惩罚。银行选择惩罚 可以得到利息 l 和罚金 M的收益 , 但要付出 追讨成本 S, 总收益 为IM— 学生的收益 + S, 为 E M。不惩罚 ,银行损失贷款本息 ,收 — 益 为一 『贷款本金为C )学生的收益 为 C一( ,
沈阳、西安、南京。 一年以后 ,2 0 年 2 00 月和8月 , 国家对该 政策进行 了两次调 整, 将贷款 范围扩 大到全国高校 ,承办银行扩 大到工 、 、 建 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 农 中、 家 贷款对象扩大到研究生 和攻读双 学位 的全 日制学生 , 并将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 经
前效果显著 ,整体状况运作 良好 。但 不可
否认的是 , 银行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伊始 , 从
校资助部 门的审核 以及生源地基层社区部
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行为:现状及特点分析——以贵州大学学生为例

从统 计所 得 的数 据 可 以看 出 , 生 选择 贷 款 的 学
最 主 要 的 原 因 还 是 家 庭 贫 困 所 导 致 , 例 高 达 比 8 . 1 , 一点 还 是 比较 符 合 我 国 助 学 贷 款 的初 3 1% 这 衷 。从 众 心理作 祟 以及 想享 受贫 困生待 遇 的学 生还 是很 少 的 , 者 相 加 的 比 例 仅 占 全 部 受 访 者 的 两
1 17人 08
南校区 : 37 20人
外 国语学院 :9 92人
林 学 院 :3 77人 动 科 院 :5 75人
理学院 :10人 15
计科与信息学院 :57人 19
农 学 院 :0 人 80 生 科 院 :7 人 98
一
、
样 本 介 绍
10 7人 15
总人 数 :
2 5 4人 41
许
鹿
邱
珍: 国家 助 学 贷 款 军大 学 生 诚信 行 为 : 状及 特 点 分 析 现
年级分 布如 图 1 。 —2
的学 生是不 想用 家里 的钱 , 有 4 8 % 的学 生是 抱 仅 .9
着别人 贷我 也贷 的 心理 , 想享 受 贫 困生 的各 种优 惠
政策 而贷款 的学 生 只有 1个 , 0 4 % 的 比例 ( 占 .4 具
( 料 来 源 : 据 调研 整理 而 得 ) 资 根
1 1 1
48% ,9 04 % .4
图 1— 样 本 年 级 比例 图 2
从 被调 查者 的性 别 和 年级 分 布 图来 看 , 生 略 男 多 , 三学生 略多 。 因对 样 本 的抽 取 是采 取 随 机 抽 大 样 , 以此次 调查样 本分 布较 为平衡 , 所 能够反 映助 学 贷 款政 策 中贵 州大学 学生 的行 为 。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研报告4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研报告4篇现代大学生普遍都非常重视诚信,将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标尺来衡量一个人。
为此作一个诚信问题调研,本文是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研报告一:调查中反映的问题80%的同学认为校园不诚信问题非常严重,在问卷中所提到的不诚信现象中,调查结果不禁让我们瞠目结舌,100%的人做过或见到周围人做的,可见校园诚信缺失问题的严重性,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诚信问题引起高度的关注。
面对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问题,建立诚信档案是否势在必行73%的同学认为应该建立,15%认为没必要。
很多人认为对于诚信好的同学建立会有帮助,而对诚信不好的同学一定会起到反面作用,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诚信者的优势啊。
诚信是否影响就业75%认为一定会,25%认为不一定,没有人认为不会。
而诚信是否能成为就业的主要条件,53%的同学认为一定会,28%认为可能会,只有少数人认为不会。
通过这次调查反映了很多问题。
但留给我们确是更多的思考,为什么诚信问题变得如此严重,究竟根源是什么二、原因分析1、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历史根源.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制度专制下。
剥削阶级贪图享受的思想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加之历史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扭曲。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无真实则无诚信。
因此,“历史积淀中的负面影响确实还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世袭”的趋势。
2、现实中失信成本偏低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当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则是最直接原因。
“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国家助学贷款与大学生诚信危机刍议

元 ,自学生毕 业算起 ,6年 内还清 贷款本息 。 国家 助学 贷 款工作 自 19 开展 以来 .经过几年 的实施取得 了明显 的 99年 成绩 ,资助面越来越广 ,资 助力度越来越大 ,截止 2 0 0 6年 1 2月 ,我国 国家助学 贷款累计发放 2 2 5 亿元 ,获得贷款 的
学生 为 2 2万 人 f 9 1 ] 。
国家助学贷款在 解决高校 贫困生顺 利完成学 业 ,培养 学生 自强 自立精神 ,推动我 国教育事业 全面发展 等方面起 到了积极作用 。但助学 贷款工 作开展 以来却陷入 了巨大 的
困境 ,其 主要表现在 贷款学生 、银 行与学 校三者 在社会大 环境 中存在极大 的变数 。其 中 ,贷款学生信 用较低 ,诚信 意识 不强是 目前 国家助 学贷款施行 过程 遇到到重要难 题之 我国个人信用体 系虽 已建立 ,但 尚未完 善 ,对 恶意逃 债 的人缺乏有效的约束 与惩治 机制 。大学生 在入学 前很少
一
它 是 由政 府 主 导 、财 政 贴 息 、 财 政 和 高 校 共 同 பைடு நூலகம் 担 一 定 风 险补偿金 ,银行 、教育行政部 门与高 校共同操作 的专 门资 助高校家庭经济 困难学 生 的银 行贷款 ,其 目的是 帮助普通
定 ,然 而一些学生为 了达到贷款 的 目的,隐瞒家庭人 口和 收入 的真实情况 ,开具 虚假家庭 经济 困难 证明。另外 ,受 社会 不 良风气影响和不 良家教影 响 ,申请 助学贷款时 ,部 分 缺乏诚信 的非贫 困生与 贫 困生 争着 索要 扶贫 助学 资助 , 有 的有 钱也不交学费 ,等着 学校减 免 ,转 而去 申请各 种助
一
。
和银行发生信 贷关 系 ,银行 对贷款者 的信用状况一无所 知 , 特别 是有 的贷款学生在毕业 之后 由于工作 的频繁变动 以及 家 庭 的 变 化 ,与 银 行 和 学 校 失 去 了联 系 ,贷 款 违 约 率 高 ,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诚信危机及对策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诚信危机及对策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国家实施了给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这是一项本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的伟大政策,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大学生还贷诚信缺失的问题,本文中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标签:助学贷款;诚信危机;原因;对策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给贫困家庭的学生带来了助学贷款的福利,从而圆大学生完成学业、追求知识的梦想,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大学生还贷诚信危机、银行对大学生失去信任的现象,这对助学贷款政策的继续、健康地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造成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危机的原因大学生助学贷款出现诚信危机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待加强的问题,还反应出现代教育中的一些缺陷。
同时这也是我国助学贷款政策还不完善的一个表现。
(1)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待加强。
孔子云: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①社会的整体诚信情况堪忧。
大学生在还贷的时候会有一种视社会的整体情况而定的心理。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所以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部分人存在着个人利益至上的观点,在还贷时出现能拖就拖,能逃就逃的现象。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身边的人诚信缺乏,特别对于刚出校园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难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②学校诚信教育缺乏。
学校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衡量一名学生的优劣仍然是以成绩为标杆。
大学生道德意识还不成熟,虽然有的学校也会留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但只是局限在政治教育,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诚信教育,导致大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还贷意识薄弱,以至于对于助学贷款诚信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够。
同时大学对办有助学贷款的学生缺乏监督和教育。
③家庭的诚信教育观念不强。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为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同时在还贷的时候家长应成为孩子诚信的监督者,监督并提醒其准时还贷。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刍议

下 ,为解决 教育 机会 公平 问题 ,以培 养更 多适 应 2 l
世纪 知识 经 济 时 代 发 展 所 需 的人 才 ,提 高 国 民 素
质 ,国务 院办公 厅继 19 9 9年 9月批 转 《 于 国家 助 关 学贷 款管 理 的 暂行 规定 》 ,又 于 2 0 后 0 0年 8月 2 7
摘
要 : 贷 款 学 生 诚 信 的角 度 出发 分 析 当前 国家 助学 贷 款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其 原 因 ,以进 一 步 推 进 当前 国家 助 学 从
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为 目的 , 出构建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机 制的对策 和建议 。 提
关键 词 :助 学 贷款 ; 信 ; 育 诚 教 中 图分 类 号 :34 1 1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0 5 2 0 ) 0 8 0 09— 5 X(06 S一 0 3— 4
年l 2月底 , 国新 增审 批贷款 学生 10 4万人 , 全 2. 新
增 审批合 同金 额 12 5亿 元 ; 同 以前几 年 办理 的 0. 连
国家 助学 贷款 , 国累计 已审批 贷款 学生 2 6 8万 全 0.
人 ,累计 已审批合 同金额 1 2 7亿元 。 7.
日转 发 了中 国人 民银 行 、财政 部 、教育 部 《 于 助 关 学 贷款管理 的 补 充意 见 》 ,出 台了助 学 贷 款 的新 政
请 贷款学生 数 已达 12 5万人 ,申请 贷 款人数 占全 1. 部在 校生人数 的 l . % ; 25 银行 已审批 贷款 人数 累计 3 . 万人 ,占 申请 贷款 学生 人数 的 3 . % 。 0 4 51 12 …2 0
浅谈高校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教育问题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和诚信100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和诚信100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但有志于上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一项贷款制度。
该制度旨在为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可负担的教育经费,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且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学业。
首先,国家助学贷款的好处在于其可以确保学生能够继续接受教育。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经济压力可能是他们孩子上大学的最大障碍。
国家助学贷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的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拓宽自身的发展机会。
同时,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利息较为低廉,还款期限也相对较长,为负债学生提供了缓冲时间和较小的还款负担。
其次,国家助学贷款有助于弥补贫富差距。
教育的公平性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而经济条件的不平等往往成为制约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家助学贷款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经济障碍,取得学历,进而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这将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此外,国家助学贷款也强调了学生的诚信问题。
在申请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提供真实的经济状况和个人信息,确保自身符合申请条件。
同时,借款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和金额偿还贷款,保持贷款诚信,不逾期还款。
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借贷行为和负责任的态度。
然而,国家助学贷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申请助学贷款需要一定的手续和条件,不同地区、学校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这增加了学生申请的复杂度。
其次,贷款的还款问题也是学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虽然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较长,但如何合理规划自身经济状况、提前做好还款准备还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政策手段,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贫富差距,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
同时,它也强调了学生的诚信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借贷行为。
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仍然需要完善,以保障学生的申请和还款过程的便利性和公平性,为更多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浅论我省高校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

' 发展区域 i差距很大 。 = 】 ! 生 这样的环境下怎样进
一
步 推进课 程 改革 , 现 “ 基 ” 全 面提 高教 学质 量 , 实 两 后
材 和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使 之 适 应 我 省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和 科
技 进步 的要 求 , 循学 生身心 发展规 律 , 力解 决课程 遵 着
便 单位 协 助 督 促 学 生 还 款 。 银行 提 供 的违 约 名 单 , 校 可成 立 对 学 催款 小 组 , 发给 电话 卡 , 按提 供 的 电话 催款 。 用 人单 位 要 做 好 承 接 工作 , 督学 生 的还 款 , 也 是 对 新 招 大学 生 诚信 素 质 最 实 际 监 这 的 考察 。 同时 , 关 部 门 应 制 定相 应 的 奖 罚 措 施 , 期 通 过 新 闻 有 定 媒 体定 期 公 布 违 约 和 即将 进 入 还 款 期 的 贷款 人 名单 ,对 按 时 还 款 的学 生给 予 一 定 的 精 神和 物 质 奖 励 。对 不能 按 期 还 贷 的学 生 要 摸清 隋况 , 清性 质 , 弄 看是 属 于 哪 种 情 况 , 未 能 就 业 , 是 个 是 还
培养 适 合西部 大开 发 , 海大 发展 需要 的合格 人才 , 青 为 构 建 和 谐 青 海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青 海 提 供 智 力 支 持 和 人 才 支 持 ,这 始 终 是 摆 在 我 省 教 育 工 作 者 面 前 的 一 项 艰
中存在 的 “ 、 、 、 ” 题 , 实 减轻 中小学 生 过重 繁 难 偏 旧 问 切 的 课 业 负 担 。 是 树 立 一 切 为 了学 生 发 展 的 理 念 , 向 二 面 全 体学 生 , 造适合 他们 的教 育和健 康 成长 的环 境 , 创 促 进 学 生 自觉 主 动 、 动 活 泼 地 发 展 , 教 育 成 为 每 一 个 生 让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诚信问题的思考

高等教育合理需求,将多元、弹性的党支部设置与党员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机的结合,此外,党支部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建立党支部的规章制度。
通过更加精准的设置方式,可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心理认同感,让党员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从而增强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升党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以人为本,加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支部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支部,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成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社会。
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基层党支部与服务对象如困难学生等结对子,或者鼓励学生党员与教师党员参与志愿服务、三下乡等活动,引导党支部成员走进基层,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党支部在服务过程中应明确责任归属,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
对党支部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
在服务工作中注意把控进程,将责任细分到个人,将服务工作落实到位。
此外,还要注重服务的长效性,使党支部服务工作有始有终。
建立并完善一套可量化的综合服务质量考核标准,由服务对象、党员自身、党支部干部等对服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在高校相应的党员个人数据库中,用数据说话。
学校对于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以及党支部可以通过线下分享会加公众号推文等形式给予公开表彰;对于不足之处鼓励党支部成员献言献策,并在支部间进行分享。
通过落实到实处的服务,党员的先锋作用和价值才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肯定,通过让党员切身参与到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来,更好地让党员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并进一步找准自身的定位。
四、结束语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先锋军,而高校党组织则是基层党组织里一支独特的先头部队。
高校党组织的建设与高校党员,高校党员干部,高校党支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以创新为着力点,通过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理念,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载体,分别从理论以及实践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从而提升基层党支部活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从国家助学贷款谈大学生诚信教育

做 了问卷调查 ,对 1 3名 已贷款 而未 按时
还 贷 的学 生进 行 电话 跟踪 ,同时还 到梧 州、 田东 、 南宁市 县部分 贫 困生 家庭进 行 调查。调查发现 , 学生贷款违 约既与贫 困 生的贫困真实性有关 , 也与高校 家庭经济
生1 1 9人 , 学生违约 率是 1 9 . 7 %。据 2 0 1 0
学 生 贷 款 违 约 原 因分 析
、
段 市场监管 不到位 , 监管力 不从 心 , 更加
违约 是指学 生及 共 同借款 人 向商业 银行办理信用贷款 , 到期未能 按时办理还 贷款 。为加强对信 用助学贷款 的管理 , 广
西和各 高校 、 各市 、 县( 市、 区) 成立 学生 资
助长 了这些 冒险行为 , 使得 经济领域 的诚 信缺失蔓延 到社 会生活的其他方 面 , 这 成 了学生贷款违约的主要原因之一 。 朋友诚信缺 失的影响 , 主要是贷 款学 生 身边一 些朋友 采取不 诚信 行为 而取 得
失是影 响大学 生成长 的很 重要 的一个 因
素。因此 , 应采取相 关措 施提高大 学生的
造个人简历和 自荐材料 , 申报贫 困生材料
作假 , 自己编造 社会 实践 内容 、 优 秀学生
诚信意识 , 帮扶 大学贫困生助学贷 款诚信
还款。
一
干部的头衔 , 甚至伪造课程成绩 等 。现 阶
宿费和生活 费的不足 , 以保 障其顺利完成 学业 。这 一政策 给广大 贫 困生带来 了福
音 ,也 切实解决了贫困生 的后顾 之忧 , 实
的诚信信念 。 一些贷款学生对诚信持观望
态度 , 看别人讲诚信 , 自己就跟着诚信 。 一
现 了贫 困生的大学梦 。但近年来 , 高 校出 现 了部分 学生 不能按 时还贷 、违 约 的现
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杨玉雪(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0804 070807042)(指导老师:李震峰)摘要: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 不仅严重损害了校园文明, 也使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遭遇困境, 剖析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已成为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诚信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它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 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
然而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本身存在的不足和大学生信用意识的匮乏和缺失等一些原因,违贷逃贷现象时有发生,并由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因此对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还款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种可取的对策。
一、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一)机制不健全及信用知识匮乏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为一种补偿性贷款政策和辅助性贷款政策运行良好, 扶贫助学作用更日益彰显。
据报道,自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1999年推出后, 当年年末贷款余额只有400多万元, 而到2004年12月末已达到6 5 亿元。
如果再加上商业性助学贷款, 我国各项助学贷款余额达到8 6.7亿元,近200万学生从中受益。
[1]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过程中, 由于政策本身存在的不足、还贷机制的不完善及部分家长和学生信用知识匮乏,也没有对大学生违反还款诚信原则行为采取有效的惩戒措施,加之目前我国的信用机制尚处在完善中, 个人信用诚信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因此,政策运行中的诚信问题还相当突出。
在这举一个例子:某高校曾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27.9 %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个人资信制度;近两成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贷问题; 7 % 的学生表示“是否还贷还很难说”[2]。
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 中图分类号】 6 1 G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0 2 4 7 2 0) 9 0 3一 2 1 0— 1 (0 8 0 — 0 7 O 0
国家 助 学 贷 款 是 党 中央 、 国 务 院 在 社 会 主 义 市 因 分 析 场经济条件 下 , 由政 府 主 导 、 政 贴 息 , 行 、 育 行 财 银 教 政 部 门 与 高 校 共 同操 作 的专 门 帮 助 高 校 贫 困家 庭 学 ( ) 家助 学贷 款 制度 不 完 善 一 国
措 施 ,以 保 证 助 学 贷 款 工 作 的 继 续 深 入 开 展 。截 至 银 行 对 借 款 学 生 缺 乏 有 效 的刚 性 措 施 。尽 管 新 政 策 20 0 6年 6月 , 国 申请 贷 款 累 计 总 人 数 3 5 2万 人 , 明 确 了 相 关 的 机 构 责任 ,建 立 了社 会 各 界通 力 合 作 全 9. 银 行 审 批 人 数 2 0 5万人 , 批 金 额 2 1 4亿 元⑦, 4. 审 0. 成 的还 款 约 束 机 制 ,但 全 国 联 网个 人 诚 信 系统 尚 未 建
其 历 史 使 命 , 有很 长 一段 路 要 走 。 仍 在 国 家 助 学 贷款 的 具 体 操 作 中 ,大 学 生 出 现 了
想 的 影 响
一
是社 会 规 范 缺 失 。我 国 正 处 于 社 会 体 制 转 轨
严 重 的诚 信 缺 失 现 象 。比如 隐 瞒 家 庭 收 入 来 源 、 供 时 期 ,适 应 现 代 市 场 经 济体 制 需 要 的 以 诚 信 为 主 要 提 虚 假 的 贫 困 证 明 、不 按 已 明确 规 定 的 日期 和 金 额 如 内 容 的 新 的道 德 体 系 尚 未 完 全 建 立 ,社 会 缺 乏 健 全 期 还 款 、毕 业 后 提 供 虚 假 的 工 作 地 点 或 工 作 变 动 后 的 诚 信 回 报 机 制 和 不 诚 信 惩 罚 机 制 ,呈 现 出社 会 规
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思考

基 础 理 论 研 讨
大 学 生助 学 贷 款 诚信 问题 的 思 考
湖 南信 息职 业技 术 学院 钟 卫乔
[ 摘 要] 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贴息的政 策性 贷款 , 但这项 惠及 面最大的政 策其走过 的历程却历 经了许 多波折 。尤其是大学生的还 贷失约 , 引发银行 商业风险 , 因此高校应从 日常生活中培养 大学生诚信品质 、 健全助 学贷款信 用管理制度 、 做好就业工作 , 高大学 提 生 守信能力等相关措施 , 积极开展诚信 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 育, 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 共 [ 键 词 ] 学 贷款 大 学生 诚 信 对 策 关 助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 旨在 帮助大学贫 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惠及面 最大、 最受贫困生欢迎的政府贴息 的政策性贷款 , 但其走过 的历程却历 经了许多波折。围绕着商业银行对大学生信用体 系的失望和质 疑, 围绕 着大学生一系列的违 约行 为引发的商业风 险问题 ,围绕着对大学生诚 信 教育 的重建和加强 , 国家助学贷款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 大 学 生 的诚 信现 状 1履行助学贷款的还贷失约。 、 以笔者所在 的学校而言 , 学校积极响 应 中央政策 ,经过多年 的工作 ,共计 发放助学贷款 30余万元 。 2 0 0 06 年学校 国家助学贷款进入首批还款高峰 , 但还贷统计结果及不理想 , 高 达 3 %的 学生 未偿 还 本 金 。 0
( 接 第 7 ) 图 书 情 报 知 识 不 足 , 们 向同 行 学 ; 业 知 识 没 有 , 上 l页 我 专 我们向专业 老师学 ; 网络知识技术欠缺 , 我们向有关人士学 , 三人行 , 必
有吾师。 33与 自我 的对 话 .
合同时, 明确学生个人 、 银行和校方的权 利和义务。 到有章可循 ; 做 三是 在新 生入学时 , 如需贷款 , 到乡镇或街 道民政部 门开具 家庭经济 困难证 明 , 注 明联 系 方 式 , 盖 居委 会 ( 委 会 ) 章 , 并 加 村 公 以便 学 校 和银 行 跟 踪 反 馈; 四是加强诚信 监督 和约束机制 。避免误贷 、 贷 、 骗 人情贷等违规放 贷 , 高助学贷款的诚信度 。 提 3做到加强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 , 、 奖罚分明。 大学生诚信助学贷款 是一个社会 系统工程 , 需要 全社会 的支持与配合。除了学校要做到离校 时的贷款衔接工作外 ,用人单位和银行也要 共同做好 还贷工作 。要做 到 :1学校应在毕业生离校前 , () 办理还款手续时 , 打电话核 实每位学生 留下的每一个联 系方式 ; ) ( 在学生档案中放人该生 的贷款情况表 , 2 以便 单位协助督促学 生还 款 ;3 用人单位要做好 承接 工作 , () 监督学生 的还 款, 这也是对新招大学生诚信素质最实际的考察。同时 , 有关部 门应制 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 对到西部就业的贷款学生 、 大学生义务服兵役 的学 生实行减免 助学贷款或代偿助学贷款 , 鼓励贷款学生服务社会 的意识 。 对 不 能 按 期 还 贷 的学 生 要 摸 清 情 况 , 清 性 质 , 是 属 于 哪 种 情 况 , 弄 看 是 未能就业 , 还是个人 、 家庭发生了重大事故 , 区别对待。 4 做好 毕业生就业工作, 、 提高学生守信能力。 在拖欠贷款 、 失信银行 的一部分学生 中, 的确有一些是 由于无力 还贷而造成的, 这些学生 因未 找到合适的工作, 自身生存困难, 无力偿还贷款, 履行合约, 不能信守还贷 诺言。因此扁 校必须加强贷款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提供合理 、 实际 的就业服务, 高贫 困大学毕业生群体 的就业竞争力。在推荐毕业生时, 提 要首先把品学兼优 、又是通过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贫 困生优先推荐出 去, 并关注其最后 的就业去 向, 对不重视学校 的合适推选 、 自己又不能尽 早就业的学生, 给以严肃的批评教育, 应 促使其尽早就业。 贷款毕业生的 充分就业, 是他们坚守诚信原则 、 按时偿还贷款 的重要物质保 障。 5 着力构建社会诚信风 尚, 、 努力营造校 园诚信氛围。除了搞好社会 诚信这个大环境外, 还要 营造校 园诚信氛 围,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诚实守 信 光荣 , 违约失信可耻。另外 , 充分利用学校 的资源 和阵地 , 利用课堂 、 报纸 、 播 、 路电视 、 广 闭 网络 、 报 、 传 栏 等 阵地 , 常性 地 开 展 与 诚 信 海 宣 经 相 关 的讲 座 、 体 活 动 、 讲 、 论 等 生 动形 象 的宣 传 教 育 , 极 主 动 地 文 演 辩 积 培 养学 生 的诚 信 意 识 , 时 在学 生 中 提倡 讲 诚 信 、 诚 诺 、 合 同 、 约 同 守 重 遵 定, 用榜样 的力量进行诚信 教育 , 营造出 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和氛围。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贫困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

2 部分 同学恶意欠息 。贷款银行要求学生在校 .
期间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 向银行缴纳一定 的利息,
或者以在校期 间财政贴息 , 毕业后 自付利息 的方式 偿还利息 。有 的贷款 学生知道这一规定 , 但仍不向 银行定期缴纳利息 , 这就导致银行对大学生 的诚信
度提出质疑。
色通道 ; 学费减免等。 但仍避免不 了“ 僧多粥少 ” 的
7 %左 右甚 至更低 , 业 的压力 可见 一斑 , 多大 学 0 就 很
助学贷款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很完 善的情况下, 部 分贫困生的诚信道德观就发生了偏差。即使有的大 学生在诚实、 守信等道德 问题 的基本范畴说起来可 能 口若悬河、 头头是道 , 但是一旦关系到 自己的切身 利益的时刻 , 便行知分离 , 道德让位于 自身利益了。
还款年限和方式 , 学生在毕业后应根据协议按时缴 纳本金和利息 。但 是部分学生却 恶意拖欠 , 的甚 有 至在毕业后一走了之 , 无论学校还是银行都难 以找
助学贷款正从一个新生事物逐渐发展成熟起来 , 也
确实解决 了大量贫 困生 的学费及生活问题 , 帮助数
十万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 为我 国实施科教 成
高校 国家助学贷款 中贫 困生诚信 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 磊
( 曲阜 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 山东 曲阜 ,7 15 2 36 )
摘
要 : 文介 绍 了我 国国家助学贷款 的现状 , 本 分析 了 部分贫 困生在助 学贷款过程 中的诚 信缺 失的表现 、
原 因, 并提 出了合理 的建议。 关键 词 : 国家助 学贷款; 困生; 贫 诚信 中图分 类编 号:0 9—04 ( 0 9 0 0 5 0 10 44 2 0 )4— 0 0— 3 课题项 目: 本文 为 20 0 8年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 目编 号 20 0 7 。 项 0 80 3
助学贷款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探讨

是 摆 在 面前 非 常 现 实 的 问 题 。 除 了 呼 吁 大 学 生 的 诚 信 品 质 以 外, 银行 和政 府 的 贷 款 制 度 和 贷 款 实 施 细 则 的改 革 也 是 值 得 深
思 的 问题 。
( ) 学 贷款 还 贷 条件 欠 完善 。 三 助 没 有 充 分 考 虑 到 低 就 业 低 收 入 带 来 的影 响 。大 学 生 的 就 业
下 一 次 或 者 下 几 次 的不 诚 信 。
( ) 家信 用体 系 欠 完善 。 二 国
关 键 词 : 信 ; 学 生 ; 学贷 款 ; 贷 诚 大 助 还 中 图分 类号 : 1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F 2.6 A 文 章 编 号 : N4 — 12 / (0 9 3 4 — 0 C 3 0 7 F 20 ) —0 0 2
种 道 义 上 的遣 责 ,而 对 贷 款 人 的经 济 利 益 毫 无 影 响 。而 今 ,
贷 款 诚 信 问 题 是 理 论 界 研 究 的 热 点 话 题 , 来 越 多 的 人 开 越 始 关 注 诚 信 。我们 大 学 生 所 直 接 面 临 的大 学 生 助 学 贷 款 , 中 这 间 就很 大程 度地 涉及 到 了 新 一 代 大 学 生 诚 信 度 的 问 题 。如 何 真 正 地 有 效让 有 助 学 贷 款 需 要 的 寒 门 学 子 受 益 , 理 规 范 大 学 生 合 还 贷 行 为 , 定 有 约 束 力 的 还 贷 政 策 成 为 了我 们 不 得 不 思 考 的 制
的 发放 和还 贷 制 度 。要 使 大 学 生 牢 固 树 立 社 会 信 用 意 识 , 刻 深
助学生没有信守承诺 , 自行 践踏 信用 , 使 国 家 助 学 贷 款 陷入 尴 将 尬 境 地 , 终 受 害 的还 是 学 生 。银 行 的 停 贷 措 施 其 实 并 没 有 让 最
浅析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探索学生还贷与SPT诚信建设

1 客观上借款 学生还款压力大 . 3 许多孩子上学前家庭 已是负债累累 , 上学后实在没办法才 申请 国家助学贷款 。学生工作后 。 既要帮家里还债 , 又要还国家助学贷
款。而随着毕业 生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 学生毕业的最初阶段往往
正处于低收人 、 高消费时期 , 许多贷款毕业生 陷入 了想 还贷又还不
2加强助学贷款管理 。 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
我院 自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以来 ,积极实施银 校合 作的工作措
施, 加强了助学贷款 的贷前 、 贷后管理 , 确保了助学贷款各项工作的
顺利实施。通过加强管理 , 进一步树立了学生 的诚信意识 。
21完善贫困学生申请准入机制 .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 学生 申请贫 困的条件 比 简单 , 较 学生只要 提出 了贫困村( 街道 )乡 、 、 县三级证 明就可 以成为 贫困生。这种方 式有利于方便学生 , 由于信 息的不对称 , 生的具体经济状况 但 对学
关键词
ST P 诚信教育体系建设
助 学贷款
大学生
政府资助经济 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的教育福利 , 虽然 名义上贷款 , 其
实是“ 免费午餐” 。
国家助学贷款是运用金 融手段支持教育、 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对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为前提 , 是一种依靠人们的信用为“ 担保” 而发放 的贷款 。如 果大学 生的贷 款诚信问题得 不到彻底改观的话 , 必将影响 国家助学贷款事业 的健
员的责任。尽管按照规定 , 如果学生违约 , 学校有义务协助 银行追 缴贷款, 但是学生毕业后 情况极 为复杂 , 一旦出现杳无音讯 的情况 , 学校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上的乏力和欠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理工大学学年论文题目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研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091姓名张亚超指导教师于睿2011 年 1 月 5 日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研究内容摘要: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行助学贷款,享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的还款信用,将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其它学生今后享受助学贷款,创造良好的信誉环境。
因此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应该积极偿还贷款,在诚信上做出表率,不要给国家助学贷款这项事业蒙上阴影。
但是现行的状况却恰恰相反,国家补助的助学贷款往往是有去无还。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研究来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信用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不良信用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关键字: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确实原因危害方法一、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是否诚信,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和人格高低的集中体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赞美的依据标准,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和修己待人之方,是组织兴业之基和获得成功的保障,也是政府建树自身形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本。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言必信,行必果。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坚持诚实守信,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由于教学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贫困生现象已日益突出,大学生缺乏诚实信用的品质和不良行为已日益严重,在高校助学贷款中尤为明显。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不可能向受教育者提供免费教育。
青年学生如果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被高校拒之门外,将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需要用以助学贷款为主,以奖学金、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方式为辅的一整套政策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这些都是十分简单的道理。
但与此同时,“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大学生自然也不能例外。
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
北京某报记者调查21名已申请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并从北京工商银行翠微路支行了解到相关数据。
21人中,除5人没有工作、1人选择先买房外,其余的都是月收入在1500至1800元之间,属偿还能力有限的情况。
北京某高校2000级毕业生小张的父母连续接到北京工商银行翠微路支行的电话,要求他们督促小张偿还在校期间从该行借的助学贷款,而小张的父母对此事却一无所知。
记者随后调查发现,一些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按时还款率不到一半,而就业难、诚信意识差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助学贷款到期不还超半数。
北京工商银行翠微路支行个人信贷处负责助学贷款业务的舒女士告诉记者,该行于1999年开始办理助学贷款业务,主要挂口学校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
目前共有近3000笔助学贷款,但只有1000多人开始还款,而到期仍未还款的大学生超过了一半。
“现在我们每天都要打电话联系这些借款学生,但很多人联系方式都换了。
”舒女士说。
目前,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及北京银行下属各行是本市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单位,记者采访得知,两家银行都存在贷款学生不及时还款的情况,但由于各种原因,两家银行都无法提供具体还款人数比例。
记者先后联系到海淀区两家高校2000级共21名在校期间贷款的毕业生,其中已经开始还款的有7人,已一次性还清的有3人,仍未偿还的有11人。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机会均等"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国家助学贷款改变了很多贫困生的命运,现已成为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
但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还贷违约现象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二、造成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问题的原因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
导致大学们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
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2、外部环境欠缺自古以来的一些歪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观念。
另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博士、假职称、假广告、商标侵权、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几乎都沦落到被质疑的境地。
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3、学校教育滞后一是重视不够。
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许多中小学校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
在大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学忽视德育教育,仍以分数论成败。
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
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是学风不正。
当前,商业潮流也已涌入了大学,大学在大学生心目中已不再是"学术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再加社会的诱惑太大,学术研究氛围过于混乱,连部分教师也不知道学术方向在哪里,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难以自控,很难静心进行学习研究。
四是管理不到位。
大学阶段任课教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了。
而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关系和后门,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造假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4、家庭教育乏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
4、自律意识较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
特别是网络时代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
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5、约束机制缺乏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
在传统社会,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
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去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
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
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三、大学生诚信差带来的危害1、助长社会诚信缺失。
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现代人才”,是背负着国家和家庭无限期望的社会精英,理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在坚决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成为全社会诚信的楷模,为营造整个社会的诚信而努力。
然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负面影响将是挫伤全社会对诚信的信心,妨碍并破坏我们几千年传统文明对诚信美德的构建。
2、加剧信用环境恶化。
诚信缺失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会加剧信用环境恶化。
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三是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四是信用恶化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
3、导致个人诚信丧失。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
不讲诚信,也许会给个人带来一时的“小利”,但往往失去的是大节,继而失去的是长远的“大利”。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诚信”被推为经济活动中的帝王原则。
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谈论纳贤之道时说:“对一个人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第二才是才能,有才能而不守信,给公司带来的危害比能力差的人更大。
”可见,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是有真才实学、诚实守信的人,而缺少诚信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4、人际关系淡漠。
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7%,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
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
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