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第1章走近细胞章末整合提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C ) A.图中各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 B.具有核膜的生物有①②③ C.①~④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D.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生物学
解析:由题图可知,①为衣藻,②为草履虫,③为变形虫,④为细菌,均为 单细胞生物;题图中①②③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④属于原核生物, 不具有核膜;①衣藻属于自养型生物,②③为异养型生物,④细菌可能是 异养型生物(如腐生细菌),也可能是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各细胞 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生物学
(二)各种生物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总结 1.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单细胞生物: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学
[例2] 下列对生命系统的各种结构层次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个体水平以上的层次和以下的层次之间没有关系 B.生命层次当中不包括生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 C.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是不能演变和进化的
生物学 [例3] 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 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C.自然界中出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倍。
解析:(1)由题图可知显微镜5所指的部位叫作粗准焦螺旋,8所指的部位 叫作转换器。转换器上安置了两个物镜,其中正对通光孔的物镜较短,是 低倍物镜,其放大倍数为10×,又因为目镜标有10×,所以观察到物像是 目镜与物镜的乘积即10×10=100(倍)。
答案:(1)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100
生物学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
旋,结果如图乙中A、B、C、D所示,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3)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
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原因是
。
解析:(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小,视 野越亮;放大倍数越高,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越大,视野越暗, 因此应选C。(3)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大,如果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后 想要换成高倍镜再去观察,必须先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否则可能看不到 物像,原因是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视野范围内可能找不到观察的对象。 答案:(2)C (3)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视野范围内可能找不到观核心价值观 [例4]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如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乙是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学
(1)图甲中5是
(填名称)、8是
(填名称)。如果图中8上安
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短的对
准通光孔)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是物体的
生物学
章末整合提升
生物学 一、必备知识—构建知识导图
生物学
生物学 二、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一)细胞结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判断
(1)细胞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等方面。 (2)细胞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细胞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物质,如细胞膜、 细胞质、DNA等。
生物学
解析: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知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 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在其他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1858年,德 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学说更加完善; 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种生物的细胞组成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体不同 组织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前者是遗传信息不同所致,后者是遗传信息 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解析:生命系统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 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命层次中的生态系统层次既包括生物成分,又包 括生物周围的无机环境,二者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演变为 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生物学
(三)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发展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认识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 (1)重视观察和实证,需要归纳和概括。 (2)科学的发现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3)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要经历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