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7月下半月刊
古建古迹名称 宁王府
抚台衙门(总督官署) 藩台衙门(省长官署)
着台衙门 道尹衙门(豫章道署)
六眼井 洪恩桥 高士桥 胜利路骑楼 中山路望火台 琼斯楼 原江西省博物馆
表1 南昌市城内古建古迹存亡情况表
现留存情况 今江西省歌舞团所在地 今东方好景花园酒店 今江西省歌舞团所在地 今市第一医院住院部所在地 今省政协大院所在地
南昌的建城历史已有2 200多年,经过数次易名,明代定名为 南昌,寓意“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从晋代开始,无数 文人骚客、名流学士生活在这里,驻足流连于这里的秀美山川, 写下无数名篇。1927年爆发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名党的第一枪,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是唯一一个和长 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是京 九、浙赣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
城市的不同必然造就不同的城市文化。每一座城市是找寻 城市记忆、感受城市文化的所在。城市文化旅游可以理解为旅游 者在目的地城市通过参观当地遗址遗迹、建筑设施,购买旅游商 品,参与人文活动等,获得对该城市文化的感知,以满足自己的 精神需求。
一、南昌城市区位条件
南昌地处江西中北部、鄱阳湖南岸,赣江、抚河下游。全 市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61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 27.0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04%。南昌市共有6区:东湖区、西 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和新建区,3县:安义县、 南昌县、进贤县,3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 底,全市常住人口854.71万人。根据2014年国家对城市等级的调 整,南昌是全国35座特大城市之一。
关于旅游资源的分类,最常用的是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 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简称“《国标》”), 共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其中E遗址遗迹,F建筑与 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个主类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南昌城市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类型多样,按照《国标》 的资源划分标准,南昌市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都有涉及。由于主 客观原因,分布于南昌各区、县。
二、南昌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资源没“红火” 红色是南昌最鲜明的特色,南昌是一座红色的城市、英雄的 城市。从南昌的八一广场、八一大桥、八一起义纪念碑、八一起 义纪念馆等等经典都在彰显着红色的魅力。但在目前的发展中, 主打的“红色旅游”只是“狭义的理解”,谈及红色旅游,更 多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争年代留下的革命见证。在相应 的旅游宣传中,给游客留下的红色记忆,只有纪念碑、纪念塔、 纪念馆、陵园等。在“红色旅游”中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想要 前进更要铭记历史。但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要“红色旅 游”的概念,也要关注其广义的概念,笔者引用黄细嘉老师的关 于广义“红色旅游”的理解:“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指一切顺应 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包括中国共产 党成立以前和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与建设中留下的有重要意义的 历史遗迹和革命精神。”从这一概念出发,南昌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取得的有重要意义的进步都可以作为红色旅游开发的对象。 (二)历史文化资源被忽视 1.老街小巷开发不足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昌有很多的老街小巷,这是老南昌人 寻找儿时记忆的地方,是游子寻找乡愁的地方,也是外乡人了解 南昌过去、感受南昌历史的地方,如十字街、醋香、萝卜巷、翘 步街、合同巷等等,在城市的迅速崛起中很多都被淡忘,有些已 被拆除。南昌有很多以人名命名的街道,在今天,这些街道依然 是重要的交通通道,但很多人不知道街道背后潜藏的文化意义。 2.对古建古迹保护欠佳 城市的建筑可以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在城市文化的彰显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南昌的一些古建筑在社会的发展中被毁坏或者被 遗忘,如表1所示。
作者简介:魏雅姝(1980—),女,内蒙古人,本科,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旅游、旅游开发与管理。 张作霖(1978—),男,江西人,本科,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9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施有效营销,构建智慧服务 体系
对于珠三角区域联动发展而言,建立综合性、立体化、及时 性、丰富性的自驾游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尤其重要。加强区域协 作,建立珠三角区域自驾游云数据中心,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并
依托旅游政务网、政府公共热线、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建 立区域自驾游的信息发布平台。在平台上公布和及时更新气象信 息、交通路况信息及各个地区的自驾游动态。编制专门的珠三角 区域自驾游交通地图,包括餐饮住宿、旅游景点、最佳交通线路 等,让游客能够及时了解信息,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行程。利用大 数据,实施有效营销,各地区合理搭建、宣传,统一向外推荐珠 三角区域独具特色的自驾游产品和线路,引导自驾游协会及各种 自驾游组织积极参与互动,多沟通,为区域内的自驾游活动多创 造机遇,不断提升区域自驾游的形象和影响。
三、南昌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 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 神洗礼。”南昌见证了革命武装的开始、革命军旗的升起,南昌
也传承了革命的精神,在经济建设中艰苦卓绝。在对红色旅游资 源的开发中,在改革开放中南昌所取得的所有可以体现红色精神 的成就都可以作为红色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比如,可以通过拍纪 录片的方式记录发展的历程,城市展览馆展出富有精神面貌的照 片。另外,加大对具有“红色”意义的建筑所包含的“红色”文 化资源的宣传,在这些地方工作的工作人员同样要有“红色”的 热情和精神面貌。
被填塞湮没 被拆除 被拆除 被拆除 被拆除 被拆除 被拆除
具体地址 章江路与子固路之间
明德路 明德路 民德路与象山北路交界处西北角 叠山路 今象山南路 原南昌东湖、西湖和孺子亭与百花洲之间 原跨于东湖(后为西湖)水上,与孺子宅相近 胜利路南段 原江西大旅社(现八一起义纪念馆) 赣江边,老豫章中学 八一广场附近
(三)坚持生态环保,合理开发目的地旅游资源,打造口碑 效应
珠三角自驾游联动发展要把旅游和生态结合起来,把保护 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 山”变成“金山银山”。自驾游游客最看重的就是旅游目的地能 够缓解城市工作压力的自然生态环境,因而,旅游景区在开发的 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原生态,努力保护好景区里的自然生态,营造 舒适的自然环境。旅游景区开发要注重交通整体规划,加快建设 重点景区与营地连接的景观道路。以全域旅游为统揽,按照优质 旅游发展要求,着力打造旅游线路,如绿色生态游、现代工业观 光体验游、农家休闲游、温泉养生游、文化艺术游等精品自驾旅 游线路。提升整个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树立口碑。只要从全 域整体出发,优化珠三角自驾游环境,建设自驾游公共服务体 系,切实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自然会形成口碑效应。
(二)保护与宣传并重 1.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南昌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但很多年轻的南昌人眼中只看到了 滕王阁、神金塔、万寿宫,因为古建古迹的被毁,越来越多的人 不了解南昌的过去,对南昌的记忆只保留着最显著的“英雄城” 的印象。城市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也 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迅速的城市建设中应该尽量保留有文化背 景的历史资源。如原江西省博物馆是南昌五大苏式建筑之一,现 已不复存在,少了一份对20世纪50年代的南昌的了解。 2.加大对南昌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 在南昌以名人命名的街道较多,在这些街道的起止点可以 将路名的由来、相关人物的简介、图片设置在较为显眼的位置, 并注意维护。南昌的一些有特色的街巷在开发过程中找到过去与 现在的结合点,在保留其主要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整改,也可以将 现有的一些街巷发展成特色街巷,如墙体彩绘。对于改为他用的 历史建筑,可以在较为醒目位置简短介绍其历史。充分利用公共 交通工具的共享性质宣传历史文化资源。目前,南昌地铁正在紧 锣密鼓的修建中,地铁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选择。因此,可以 在地铁站、地铁车厢内部设计表现南昌文化的图片、画作,开通 “南昌文化专列”。 (三)发展城市微旅游 微旅行是当下流行的短小旅行,灵活、经济、用时短,很受 旅游者的欢迎。城市微旅行主要指针对城市景点而进行的旅行, 有些旅行社将其称为“城市行走”。这种旅行方式以参观欣赏室外
南昌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018年7月下半月旅游资源整理,从“红色”资源发展缓慢、历史文化资源未被重 视、对人的培养教育不足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南昌城市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旅游是当今社会很多人选择放松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 越多的人领悟到不仅要“生存”,更要“生活”。旅行成为人们 逃离繁琐的日常生活、工作的首选,在旅游的全新的体验中寻求 不同的满足。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旅游都处于我国旅游业 的主体地位。城市旅游可以理解为旅游者在目的地城市从事观光 游览的活动,包括游览市容市貌、近郊山水、古城遗址,及进行 商务、购物,参加游乐场、主题公园等娱乐活动。城市是政治、 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中心,是地方综合实力的展示。最早的城 市主要是起到防御功能,给人们以安全、保障,相较于乡村,城 市可以在物质方面最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社会的发展慢慢改变 着人们的需求,生存环境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更多的人 更关注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享受,城市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在变化, 改变着自己的功能。城市不仅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更是人们交 往、休闲、学习的中心。
(下转第99页)
9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7月下半月刊
救援等综合服务,具体配套设施应包括自驾车驿站、车辆维修、 车辆租赁、公共厕所、废弃物收集等。鼓励营地建设,发展面向 区域自驾游游客的汽车旅馆、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酒吧等 经营业态;以人为本地对营地的设备设施进行设计,在营地的周 边配套骑行、登山、水上、赛车、徒步等户外项目,打造设施完 备的自驾游休闲平台。
(三)对人的培养、教育不足 1.对市民的宣传教育不够 如前所述,旅游者对一座城市的文化体验不仅通过“看”获 得,还要通过“感”。前者是城市现有的可视物留给旅游者的印 象,后者则是旅游地的居民整体留给旅游者的感觉,两者结合构 成了旅游者对这里的最后记忆。一座城是由各种生活在其中的人 组成的,开发一座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这座城里的常住居民是 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旅游者来到旅游地,接触较多的人,应该 是导游、酒店工作人员,除此之外便是当地的居民,很多旅游者 对南昌人的印象并不是很亲切,除了因为语言产生的距离感外, 南昌人置身于城市文化旅游开发外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旅游专业人才不足 近年来,国家针对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非常大,“导游资 格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11月,参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 (笔试)的人数达到18万人,较2016年增长13%,我国的导游人 才数量增长迅速。但因为导游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底蕴储 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灵活的遇事应变能力、统一的协调指 挥能力,还需要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体力,所以很多导游人员 认为导游是吃青春饭的职业。加之我国的导游待遇问题一直未得 到较完美的解决,各高校旅游、酒店专业人才招生困难,所以实 际从事导游工作的人相对缺乏。另外,从整体看,对旅游策划人 才、旅游营销人才、旅游开发人才等专业人才重视不够。笔者通 过对“江西人才考试网”“江西省职业资格工作网”及“江西省 旅游发展委员会”等官网的查询,针对旅游方面的职业资格考试 只有“导游职业资格考试”,没有旅游开发中必须要有的“旅游 策划师”“旅游营销师”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和考试,形成了旅游 人才与旅游发展严重不对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