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山”字的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有“山”字的成语
远山连绵不断,恰似一条长龙飞向天边,群山重叠,层峰累累,犹如波涛奔腾,巨浪排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含有“山”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含有“山”的成语1:
令出如山
[lìng chū rú shān] 命令一发出就一定彻底执行。
他山攻错
[tā shān gōng cuò] 见〖攻错〗。
笃定泰山
[dǔ dìng tài shān] 像泰山那样稳定。
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山间林下
[shān jiān lín xià] 旧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
山谷之士
[shān gǔ zhī shì] 指隐士。
积甲山齐
[jī jiǎ shān qí] 兵甲堆叠如山。
极言其多。
不登高山
[bù dēng gāo shān] 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
移山回海
[yí shān huí hǎi] 移动山岳,旋转大海。
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山遥水远
[shān yáo shuǐ yuǎn] 指道路遥远。
他山之石
[tā shān zhī shí] 《诗经·小雅·鹤鸣》:“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
摘山煮海
[zhāi shān zhǔ hǎi] 摘:开发。
指开山炼矿,煮海成盐。
比喻开
发矿藏。
戎马关山
[róng mǎ guān shān] 戎马:战马,指从军打仗;关山:指宁夏南部的大小关山,泛指山川和关隘。
在山川和关隘里从军打仗。
回山转海
[huí shān zhuǎn hǎi] 转动山海。
比喻力量巨大。
倚山傍水
[yǐ shān bàng shuǐ]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山回路转
[shān huí lù zhuǎn] 形容山势环绕,山路曲折。
六出祁山
[liù chū qí shān] 传说三国蜀诸葛亮曾六出祁山攻魏。
按诸葛亮攻魏凡六次,但出祁山仅两次。
后主刘禅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攻祁山,战于街亭;建兴九年围祁山。
其馀出建威,在祁山附近,出散关、守城固、出斜谷,皆经汉中一带。
参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隻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儿女英雄传》第八八回:“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
”相声《歪批三国》:“甲:‘诸葛亮三出祁山。
’乙:‘唉,“六出祁山”。
’”
寻山问水
[xún shān wèn shuǐ] 指游山玩水。
江山如画
[jiāng shān rú huà] 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临水登山
[lín shuǐ dēng shān] 临:到,靠近。
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
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山水相连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含有“山”的成语2:
道山学海
[dào shān xué hǎi] 道、学:学问。
学识比天高比海深。
形容学识渊博。
拔山盖世
[bá shān gài shì]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
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冰山易倒
[bīng shān yì dǎo]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
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开山鼻祖
[kāi shān bí zǔ]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水绿山青
[shuǐ lǜ shān qīng] 山清水秀、景色艳丽。
山川相缪
[shān chuān xiāng liáo] 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
山水环绕,一片翠绿。
缪,盘绕。
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隔行如隔山
[gé háng rú gé shān]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山高皇帝远
[sh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指地处偏远,法律、制度管束不到。
也说天高皇帝远。
坐山观虎斗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
蚂蚁搬泰山
[mǎ yǐ bān tài shān] 比喻群众力量大,齐心协力,就可以完成巨大的任务。
兵败如山倒
[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 兵:军队。
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山不让土石
[shān bù ràng tǔ shí] 山不拒辞土石才能高大。
比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三箭定天山
[sān jiàn dìng tiān shān] 《新唐书·薛仁贵传》:“詔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餘万,令驍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輒杀三人,於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隔山买老牛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庐山真面目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后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捧土加泰山
[pěng tǔ jiā tài shān] 比喻不自量力。
山不转路转
[shān bù zhuàn lù zhuàn] 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山锐则不高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一山不藏二虎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含有“山”的成语3:
有眼不识泰山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
高。
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人心齐,泰山移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石韬玉而山晖
[shí tāo yù ér shān huī] 韬:掩藏。
石藏美玉,其山必有光辉。
入宝山而空回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huí]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
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
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车到山前必有路
[chē dào shān qián bì yǒu lù] 比喻事到临头,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山雨欲来风满楼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唐代许浑《咸阳城东楼》诗句,现多用来比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不识庐山真面目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这山望着那山高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比喻不满意自己的环境、工作,老觉得别的环境、别的工作好。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jiāng shān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
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kào shān chī shān,kào shuǐ chī shuǐ]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也说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障:遮挡。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wéi shān jiǔ rèn,gōng kuī yī kuì] 1.比喻功败垂成。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逢:遭逢,遇见。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
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意见。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旧时俗语。
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cáng zh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
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1...192021222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