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学生用书第229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通常分为三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2
3.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1.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图流程]
[答案]海拔较高,氧气含量较低,需带氧气袋,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信息确定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知道该区域有哪些重要旅游资源。
第(1)题,从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甘肃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因此对文物古迹腐蚀较弱,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较好。
第(2)题,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利有弊,应本着保护为先的原则,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监测和管理;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等。
[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92040157】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
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
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解析]本题特别强调冬季和夏季都吸引游客,这就要求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考虑,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神农架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可以使植被景观保持全年具有观赏价值。
根据等高线信息可以判断当地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形成了适于不同季节观赏的景观。
[答案]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
考点二|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与旅游规划
(对应学生用书第231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2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旅游线路的选择
(3)旅游安全 ①旅游不安全因素
②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a.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地治安安全。
b.外出旅游购买保险。
c.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1.(2016·全国卷Ⅰ)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
“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
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
业收入达1.7亿元。
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首先,要根据材料明确“民宿”旅游的含义;其次,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
部分原因可从材料中分析,如政府政策鼓励、来莫干山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喜欢下田
上山体验农活等;再次,部分答案来自图中,如莫干山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杭州、上
海等大城市近,游客多,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等。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江三角洲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2.(2016·全国卷Ⅱ)篁岭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
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认真阅读图文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说明其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说明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意味着其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3.(2016·全国卷Ⅲ)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又称枫桥香榧。
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导学号:92040158】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实质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重点从当地旅游资源质量、市场距离、交通等方面回答,此外要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这一信息,考虑夏季该地与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相比
所具有的优势。
[答案]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
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考向2 旅游规划
4.(2015·全国卷Ⅱ)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
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
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左右,远超设计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但九寨沟、黄龙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陆路交通耗时过长,会缩短有效旅游时间。
为了增加有效旅游时间,东部地区的旅客多采用航空方式;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能够负担过高的航空票价。
[答案]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
5.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解析]老工业区经济衰落后遗留的厂房、车间、生产设备等都属于工业遗产资源,把这些资源一一列出即可;旅游设计要根据旅游资源确定,而多数工业遗产资源都属于旅游资源,不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作不同的旅游设计,如利用宽敞的厂房做画廊,利用工业设备现场体验原来的工业生产流程等。
[答案]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
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6.(2015·全国卷Ⅰ)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解析]结合图中经纬度、海拔和河流流向等信息,可判断图示地区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8月属于夏季,该季节该地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出现山洪;该地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可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因而易迷失道路;此外,还有海拔高、空气稀薄带来的缺氧及蚊虫侵扰等问题。
[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
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
考点三| 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233页)
[理解—要点突破]
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史沉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
(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92040159】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 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
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7、8月份游客数量众多。
其原因从题干“平均海拔4 800多米”可以看出,7、8月天气凉爽,再加上该季节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明显,风景优美;
从客源市场来说,正值暑假,客流量大。
第(2)题,游客数量的季节分布不均会产生旺季的环境压力、淡季的收入差异,不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答案](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
(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
2.(2016·北京高考)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解析]结合材料中提到的该遗址公园的价值,从对当地旅游资源种类、知名度、市场、交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分析。
[答案]增加旅游资源数量,丰富旅游资源种类,扩展旅游线路,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扩大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业收入;促进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
考向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3.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
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据此回答问题。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从其位于热带海洋的独特位置着眼分析。
独特的热带海域风光和珊瑚礁景观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资源优势。
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从保护旅游环境和配置旅游设施等方面回答。
[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
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解析]第(1)题,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市场的近距离两方面分析。
崇明岛是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驿站,鸟类资源丰富,这是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崇明岛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客源充足。
此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构成崇明岛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景点多。
第(2)题,生态旅游以不破坏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如果游客过多或是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就会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危及鸟类生存,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