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作者:杨佃良
来源:《珠江水运》2012年第18期
伴随着嘹亮的军乐声,“海巡31”船携带着A109S型海事直升机B-7776在“海巡31”船船长的正确指挥下,通过几个嘹亮的指挥口令,准确、迅速地停靠在广东海事局高栏基地码头。
作为这次海上航行超过1万多海里、时间长达27天、两次横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历史性访问的见证者及参与者,作为一名舰载海事直升机的机长,我深感荣幸,也为中国海事拥有这样一支征服广褒浩瀚太平洋的海事队伍而深感自豪。
作为中国首次海事执法船只携带舰载直升机的机长,并且要与航空大国、海上救助强国共同参与海事救援演习,我深感自己身上担子的重要及沉重。
为顺利完成这次在海外海域、海况并不熟悉的接近实战的演习,我们全体机组人员早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协同“海巡31”船进行了4次海上救助、抛放救生筏演练。
通过演练,全体机组人员进一步熟悉了救助飞行程序,明确了机组人员分工,统一了指挥口令。
同时,为保障航行途中船载直升机的停放及系留安全,我们也是绞尽脑汁。
由于“海巡31”船建造时机库的设计标准是按照国产直-9型直升机设计的,而我们现有装备的直升机为意大利产的A109S型直升机,其中的一些固定设备对A109S不太适合。
为此,支队空巡队、海巡队、计装科、海事飞行机组人员、“海巡31”船等部门及有关保障人员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最终决定利用“海巡31”船出访前进厂维修的时机,根据机库情况给出相应图纸,明确物品的摆放位置,系留环的系留位置,这才使得维修后的机库更加适合A109S型直升机的停放及远海航行。
同时,为保障飞行安全,我们全体机组人员在飞行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还专门在直升机机场和“海巡31”船甲板上进行了多次旋翼拆装训练以及进出库练习,为真正的海上航行期间拆装旋翼及进出机库的动作进行充足的训练,缩短了直升机在甲板上的停留时间,从而避免因为海浪过大对直升机造成摇摆而引起的直升机的不安全因素。
在整个海上航行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制订了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定期及不定期监控制度,特别是在遇到台风时,我们加大监控力度,及时排查不安全隐患。
在整个出访1万多海里的航行过程中,即便在面对两次超强台风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的海事直升机依然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由于夏威夷处于太平洋中心,尽管当地气候宜人,但海上风浪却很大,这对直升机舰载起飞、着陆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在执行联合海上救助的当天,海上的风速超过10米/秒,海浪加大,“海巡31”船的摇摆度接近单边3~4度,接近了直升机的起飞限制,而且海上出现白头浪,空中有中度颠簸,这使得机组在空中很难发现目标,并且操纵难度加大。
而美方抛放的假人是早晨6时由美海岸警卫队直升机空中抛放的,我们的直升机是11时起飞,救助目标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随风漂移,已经远离原先的投放位置,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我们飞行员发现目标的难度。
但机组始终根据国际海上救助规则,按照飞行方案中的程序,在“海巡31”船指挥人员
的测算和引导下,经过1个多小时的空中搜寻,我们终于发现了目标,并顺利抛放定位烟雾弹、救生符,在海巡快艇的协助下,救回救助目标,飞机顺利安全着舰,完成了搜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