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研究
摘要
土地资源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内容之一。

本文综述了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从时间、调查内容与技术手段三个方面初步研究了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的发展, 就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的新变化提出一些看法。

今后应在土地调查细节和影响土地调查不同方面来深化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研究。

关键词:土地资源调查;历程;技术手段;成果应用
目录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2)
1.1.1研究背景 (2)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2.土地资源调查历程 (3)
2.1历程叙述 (3)
2.2技术方法对比 (4)
2.3成果应用对比 (5)
3.研究结果 (6)
4.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7)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在于全面查清土地资源禀赋和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资源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现在第二次调查成果正逐步整理出来,并将运用到相关的领域。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随着技术条件和调查目的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土地资源调查的发展,回顾土地资源调查的历史,总结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和经验,从而为今后的土地资源调查提出合理的建议。

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采用资料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的历程进行阐述,再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了我国土地调查的详细信息。

其次,通过对比分析,把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不同点找出来,进行分析。

最后,查阅相关文献,对今后全国土地资源调查提出了意见。

2.土地资源调查历程
本文在阐述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后,发现前期的土地调查都是不完整的,对今后土地资源调查的意义微小,所以本文主要对两次全国土地调查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调查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之处。

2.1历程叙述
我国的国土资源调查可追溯到古代,那个时候的土地调查是为了农业赋税,调查内容很少,主要调查耕地及其面积,调查方法也很简单,仅仅是丈量登记。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土地资源调查仍然是从赋税出发,但是调查内容有所增加,出了耕地之外,其他类型的土地也有涉及。

最大的发展是调查方法有了质的飞跃,开始采用三角测量、平板仪等近代测量技术,并出现了航空摄影。

新中国建立后,一个国家在成立初期,对土地的整理调查的很重要的,关于土地资源调查的动态大增。

在50-70年代之间,就有如下的调查活动:1950年
底,为求取全国土地亩数的大致数值,采取“自报公议、重点抽丈”的方式获取基层的土地数量值,并逐层上报汇总;1951-1955,为“查田定产”,省级以下的单位基于土改的田赋材料,结合抽丈或普丈,逐层统计土地面积;1958-1966,全国土壤普查,主要是耕地土壤且无面积值;1979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清查各地区的耕地、园地、草地和林地。

这一时期的土地调查,对于耕地而言主要基于基层清丈或估算的形式获取面积数据;对于其他土地资源,主要与综合考察的形式进行,弄清了其空间分布格局。

在80-84年期间,以县为调查单位,根据小比例尺地图勾绘、量算,进行了土地调查。

虽然各处数据精度不一,但第一次提出了8大类的土地分类系统。

此期间也进行了试点土地资源详查。

80年代后,我国主要进行了两次土地详查工作。

1985-2000年间,是我国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对全国土地利用状况做了详细调查。

1984年全面开展详工作;1995年在84标准基础上完成县级调查成果;1998年完成省级汇总验收;1999年完成国家级汇总验收;1999,启动“土地资源监测与调查工程”和“数字国土工程--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 2000,土地登记和城镇地籍调查工作。

在两次土地资源大调查之间,即2001-2006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对各类土地,尤其是建设占用耕地的变化情况必须以现状为准进行变更;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经过验收合格后,应进行变更调查,并按照“开发、复垦、整理”。

为了全面查清全国的土地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 对土地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建立土地资源信息快速更新机制[1],2007-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200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2009年,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

由以上历程,不难发现,调查的对象由过去只关注耕地逐渐扩大大各类土地;类型调查的内容由过去只注重面积,逐渐关注土地质量;调查的方式,由过去的概查、逐层汇报数值转向详查和面积控制量算、与汇总;调查的方法,由过去的清丈,发展到目前以大比例尺航片为主要数据源的现代调查技术。

2.2技术方法对比
每一项技术工作都有一个技术标准, 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实质上就是国家标准。

必须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

第一次土地调查
和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区别简而言之就是数字化增强。

基础软件: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的基础图件, 是由各县到测绘部门收集, 往往要跑几个单位才能收齐, 主要是不同比例尺的普通航摄照片和部分正摄影像图( 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县采用) , 而且很多是1980 年—1987 年期间拍摄的。

大多数的外业调查是在九十年代初进行的, 中间间隔了五六年, 大大增加了外业调绘的难度和新增地物补测的工作量, 影响了调查进度和质量。

第二次调查由国家统一购置航空、航天遥感资料, 统一制作调查基础图件。

一方面减轻了地方负担, 一方面确保了基础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和统一性。

这是土地调查成果可靠性的基础[3]。

系统软件: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时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技术手段相当落后,业内工作主要以常规手工操作方式为主,如航片转绘、地类判读、编图绘图、图件缩编等, 面积量算绝大多数单位都采用求积仪或人工计算方式,工作量大、耗时长。

当时仅有部分县级单位面积量算采用了当时较先进的计算机扫描计算技术, 但由于计算机运算程序五花八门, 各地不统一, 造成后续市级、省级数据汇总困难重重、进度缓慢, 致使第一次土地调查用了十几年时间才得以完成[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处于3S技术广泛应用的时期,充分运用了航空航天遥感技术、GPS 技术和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 手段科学, 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判读各类土地利用状况; 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 G IS),供了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

2.3成果应用对比
首先了解两次调查成果,第一次全国调查第一次将土地详查分解到村一级单位,调查中加入了坡度分级的内容制定了详尽的技术规范和土地分类系统,史以来最详尽、准确、全面的全国土地调查。

第二次全国调查因数字化软件的应用和专业队伍的高素质,成果更加详尽、准确、全面。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手段落后,基础资料保存方法原始,特别是图件资料多为纸质或薄膜成图,不利于变更后的修改和使用,更谈不上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量大,覆盖面广,不仅能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提供基础支撑,促进国土
资源的科学管理,而且是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决策依据[5]。

具体可用于:
①及时全面的掌握城乡各地类特别是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及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面积及分布特点,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等,掌握城镇、村庄以及独立工矿区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等各行业用地的结构、数量和分布;
②为地籍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的提出和实施;
④利用卫星跟踪监测数据,通过土地执法检查,可以发现少批多用、未批先用、越权批地等违法用地行为,通过对违法者的查处,有效控制和纠正各种非法批地和非法占地行为,使土地管理工作在法律的约束下有序进行[6]。

3.研究结果
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的研究,得到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中的明显变化是数字化、信息化增强。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到土地资源调查中,使得土地资源调查的结果更详细、准确;而且调查成果的共享得到很好的实现,为许多研究工作的进展提供了便利。

在这个以高科技为核心方法的时代,我国的土地资源调查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把调查与科技的发展相结合,找到一个结合点,把高科技带入土地资源调查,正如3S技术的开发应用。

在今后科技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要紧跟科技的步伐,把更多新方法运用到调查上来。

4.结语
在对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研究过程中,本文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是对论题理解度不够深入明了,仍然有一些错误的理解;二是本文的论据不充分,既缺少数据的支持,又没有列举详细的土地调查过程、结果和现实应用。

三是没有提出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问题。

关于本论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对土地资源发展历程的细节进行研究,分清研究的主要侧重点,例如是行政方面的影响,或是技术方面的影响,或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该领域的研究也有总结经验教训的道理。

所以对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发展历程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今后我国土地资源
调查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1]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 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的通知[ Z] 1 国土调查办发120072 3号, 20071
[ 2] 谢文伟李凤英. 浅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之比较[J]. 科技信息, 2007(5).
[ 3] 谢文伟李凤英. 浅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之比较[J]. 科技信息, 2007(5).
[ 4] 张盈高秋华. 论第二次土地调查与土地详查的主要区别[A]. 测绘科学, 2008(33).
[ 5]贾洪武王兆强.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设想[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20).
[ 6]贾洪武王兆强.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设想[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20).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蒋哲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

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蒋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