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丸_圣济总录卷一八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壶丸_圣济总录卷一八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玉壶丸_圣济总录卷一八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原方 (6)
1.1.组成: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6)
1.2.功效:元脏久冷。
(6)
1.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6)
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6)
2.相似度50%:紫金丸 (6)
2.1.组成:硇砂(别研)1两,干漆(炒烟出)1两,乌头(生,去皮脐)1两,干姜(生用)1两。
(6)
2.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6)
2.3.加:干漆、干姜 (6)
2.4.减:阳起石、硫黄 (6)
2.5.功效:老幼久积冷毒,呕吐酸水,心腹膨胀(疒丂)痛,不美饮食;兼治小肠疝气,大便不通。
(6)
2.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6)
3.相似度50%:钟乳石丸 (6)
3.1.组成:成炼钟乳粉半两,硫黄半两(别研),白矾(火飞)1分,阳起石1分(别研)。
(6)
3.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6)
3.3.加:成炼钟乳粉、白矾 (7)
3.4.减:乌头、硇砂 (7)
3.5.功效:脏寒腹痛,下利不禁。
(7)
3.6.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7)
4.相似度50%:正阳丸 (7)
4.1.组成:太阴玄精2两,消石2两,硫黄2两,硇砂1两。
(7)
4.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7)
4.3.加:太阴玄精、消石 (7)
4.4.减:乌头、阳起石 (7)
4.5.功效:伤寒3日,头痛壮热,四肢不利。
(7)
4.6.来源:《圣惠》卷九。
(7)
5.相似度50%:燥肠丸 (7)
5.1.组成:乌头(炮,去皮)、硫黄1个(焙,滤去滓,再炒,为末),黄丹4两,矾灰4两。
(7)
5.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7)
5.3.加:黄丹、矾灰 (7)
5.4.减:硇砂、阳起石 (7)
5.5.功效:脏腑虚滑,冷痢不愈。
(7)
5.6.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烟霞圣效》。
(8)
6.相似度50%:阳起石丸 (8)
6.1.组成:阳起石1两,硫黄1两(与水银结为砂子),水银1两,黄丹1两。
8
6.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8)
6.3.加:水银、黄丹 (8)
6.4.减:乌头、硇砂 (8)
6.5.功效:风痫有积痰在胸膈不散,发时心躁,恶叫迷闷,吐沫瘛疭。
(8)
6.6.来源:《圣惠》卷二十二。
(8)
7.相似度50%:水银丸 (8)
7.1.组成:水银半两,硫黄1分(与水银结为砂子),白矾半两(灰),硇砂半两。
(8)
7.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8)
7.3.加:水银、白矾 (8)
7.4.减:乌头、阳起石 (8)
7.5.功效:妊娠,胎死腹中不出。
(8)
7.6.来源:《圣惠》卷七十七。
(8)
8.相似度50%:破癥丸 (8)
8.1.组成:硇砂1两半,硫黄1两,水银1钱。
(8)
8.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9)
8.3.加:水银 (9)
8.4.减:乌头、阳起石 (9)
8.5.功效:妇人产后,积聚癥块疼痛。
(9)
8.6.来源:《圣惠》卷七十九。
(9)
9.相似度50%:内灸丸 (9)
9.1.组成:硫黄半两,阳起石半两,消石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
(9)
9.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9)
9.3.加:消石、太阴玄精石 (9)
9.4.减:乌头、硇砂 (9)
9.5.功效:虚劳脾泄,久泻不止,冷气攻心。
(9)
9.6.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9)
10.相似度50%:硫黄涂方 (9)
10.1.组成:硫黄1两半,雄黄半两,硇砂(研)1两,附子(生)1两。
(9)
10.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9)
10.3.加:雄黄、附子 (9)
10.4.减:乌头、阳起石 (9)
10.5.功效:疬疡风。
(10)
10.6.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八。
(10)
11.相似度50%:疥癣膏 (10)
11.1.组成:硫黄18钱,硇砂2钱,家猪脂32钱。
(10)
11.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0)
11.3.加:家猪脂 (10)
11.4.减:乌头、阳起石 (10)
11.5.功效:疥癣,痔漏。
(10)
11.6.来源:《经验良方》。
(10)
12.相似度50%:固本丹 (10)
12.1.组成:牡蛎(白者,生为细末,用好醋和为丸,入火烧令通赤,放冷)4两,白石脂2两,硫黄1两半,阳起石1两。
(10)
12.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0)
12.3.加:牡蛎、白石脂 (10)
12.4.减:乌头、硇砂 (10)
12.5.功效:男子虚损衰弱,夜梦颠倒,遗精失溺,小便白浊;妇人血海久冷,崩中带下,久无子息。
(10)
12.6.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10)
13.相似度50%:补暖金液丹 (11)
13.1.组成:硫黄(甘草水浸,柳木椎研,水飞过)4两,阳起石(煨,研)4两,石膏(煅,研)4两。
(11)
13.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1)
13.3.加:石膏 (11)
13.4.减:乌头、硇砂 (11)
13.5.功效:元阳气虚。
(11)
13.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11)
14.相似度50%:白矾丸 (11)
14.1.组成:白矾(研)1分,铅丹(研)1分,硇砂(研)1分,硫黄(研)1分。
11
14.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1)
14.3.加:白矾、铅丹 (11)
14.4.减:乌头、阳起石 (11)
14.5.功效:久痢脓血,日夜不止。
(11)
14.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11)
1.原方
1.1.组成: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2.功效:元脏久冷。
1.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相似度50%:紫金丸
2.1.组成:硇砂(别研)1两,干漆(炒烟出)1两,乌头(生,去皮脐)1两,干姜(生用)1两。
2.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2.3.加:干漆、干姜
2.4.减:阳起石、硫黄
2.5.功效:老幼久积冷毒,呕吐酸水,心腹膨胀(疒丂)痛,不美饮食;兼治小肠疝气,大便不通。
2.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3.相似度50%:钟乳石丸
3.1.组成:成炼钟乳粉半两,硫黄半两(别研),白矾(火飞)1分,阳起石1分(别研)。
3.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3.3.加:成炼钟乳粉、白矾
3.4.减:乌头、硇砂
3.5.功效:脏寒腹痛,下利不禁。
3.6.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4.相似度50%:正阳丸
4.1.组成:太阴玄精2两,消石2两,硫黄2两,硇砂1两。
4.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4.3.加:太阴玄精、消石
4.4.减:乌头、阳起石
4.5.功效:伤寒3日,头痛壮热,四肢不利。
4.6.来源:《圣惠》卷九。
5.相似度50%:燥肠丸
5.1.组成:乌头(炮,去皮)、硫黄1个(焙,滤去滓,再炒,为末),黄丹4两,矾灰4两。
5.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5.3.加:黄丹、矾灰
5.4.减:硇砂、阳起石
5.5.功效:脏腑虚滑,冷痢不愈。
5.6.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烟霞圣效》。
6.相似度50%:阳起石丸
6.1.组成:阳起石1两,硫黄1两(与水银结为砂子),水银1两,黄丹1两。
6.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6.3.加:水银、黄丹
6.4.减:乌头、硇砂
6.5.功效:风痫有积痰在胸膈不散,发时心躁,恶叫迷闷,吐沫瘛疭。
6.6.来源:《圣惠》卷二十二。
7.相似度50%:水银丸
7.1.组成:水银半两,硫黄1分(与水银结为砂子),白矾半两(灰),硇砂半两。
7.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7.3.加:水银、白矾
7.4.减:乌头、阳起石
7.5.功效:妊娠,胎死腹中不出。
7.6.来源:《圣惠》卷七十七。
8.相似度50%:破癥丸
8.1.组成:硇砂1两半,硫黄1两,水银1钱。
8.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8.3.加:水银
8.4.减:乌头、阳起石
8.5.功效:妇人产后,积聚癥块疼痛。
8.6.来源:《圣惠》卷七十九。
9.相似度50%:内灸丸
9.1.组成:硫黄半两,阳起石半两,消石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
9.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9.3.加:消石、太阴玄精石
9.4.减:乌头、硇砂
9.5.功效:虚劳脾泄,久泻不止,冷气攻心。
9.6.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10.相似度50%:硫黄涂方
10.1.组成:硫黄1两半,雄黄半两,硇砂(研)1两,附子(生)1两。
10.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0.3.加:雄黄、附子
10.4.减:乌头、阳起石
10.5.功效:疬疡风。
10.6.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八。
11.相似度50%:疥癣膏
11.1.组成:硫黄18钱,硇砂2钱,家猪脂32钱。
11.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1.3.加:家猪脂
11.4.减:乌头、阳起石
11.5.功效:疥癣,痔漏。
11.6.来源:《经验良方》。
12.相似度50%:固本丹
12.1.组成:牡蛎(白者,生为细末,用好醋和为丸,入火烧令通赤,放冷)4两,白石脂2两,硫黄1两半,阳起石1两。
12.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2.3.加:牡蛎、白石脂
12.4.减:乌头、硇砂
12.5.功效:男子虚损衰弱,夜梦颠倒,遗精失溺,小便白浊;妇人血海久冷,崩中带下,久无子息。
12.6.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13.相似度50%:补暖金液丹
13.1.组成:硫黄(甘草水浸,柳木椎研,水飞过)4两,阳起石(煨,研)4两,石膏(煅,研)4两。
13.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3.3.加:石膏
13.4.减:乌头、硇砂
13.5.功效:元阳气虚。
13.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14.相似度50%:白矾丸
14.1.组成:白矾(研)1分,铅丹(研)1分,硇砂(研)1分,硫黄(研)1分。
14.2.原方对照:乌头(大者。
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14.3.加:白矾、铅丹
14.4.减:乌头、阳起石
14.5.功效:久痢脓血,日夜不止。
14.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