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空气采样复习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采样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用空气采样器采集样品时,为防止吸收瓶内的吸收液 影响流量计量,应在吸收瓶和流量计之间放置 和 。

现场采样时除记录采样流量外,还应记录 和监测点的 和 。

标准状态下(0︒C 、101.3kpa )的采样体积计算公式为 。

答:倒吸;脱水器;干燥器;采样时间;环境温度;气压;V =Q ×t ×()3
.101t 273P 273⨯+。

2.空气中氮氧化物短时间采样系统的入口应位于 风向。

氧化管安装时应 以防止 。

短时间采样流量用 L/min ;长时间采样流量常用 L/min 。

答:下;向下倾斜;水蒸气浸湿三氧化铝污染吸收液;
0.3-0.40或0.20-0.30;0.20-0.30。

3.采集总悬浮微粒的直径称 直径。

直径 μm 为总悬浮微粒。

采样时用 滤膜,其 应向上。

答:空气动力学;<100;超细玻璃纤维;毛面。

4.空气采样器一般以 计量流量。

流量计的读数受 和 的影响常以 校准流量计刻度。

24h 自动连续采样装置必须具备 和 装置,以便计算标准状态下(0︒C 、101.3kpa )的采样体积。

答:转子流量计;温度;压力;皂膜流量计;恒温;定时。

5.对氮氧化物现场采样,特别是夏季,应将吸收液放于 和 处。

影响采样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答:避光;低温;收集器的结构;吸收剂;采样流量。

6.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

前者一般用于空气中被测物质浓度较高,或者所用的分析方法 。

后者则在被测物质的浓度很低,而所用的分析方法又不能 时采用。

答:直接采样法;富集采样法;灵敏度高;直接测出其含量。

二、选择、判断题
1.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不是直接采样法 。

A 、注射器采样法;
B 、塑料袋采样法;
C 、溶液吸收法;
D 、真空瓶采样法
答:C
2.皂膜流时主皂膜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 。

A 、2cm/s ;
B 、3cm/s ;
C 、4cm/s ;
D 、5cm/s
答:C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采样量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而采样速度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 )
⑵采样高度的选择的是否合适对监测结果影响很大。

( )
⑶吸收液的选择是根据被测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所用的分析方法而定。

( ) ⑷流量计校准时,连不连接在采样系统中都可以。

( )
答:⑴×⑵√⑶√⑷×
三、问答题
1.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设置原则有哪些?
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所得数据可比性强,考虑国家网络的要求,分布均匀,操作方便。

2.指出大气采样点位设置高度的要求(SO 2、NO X 、TSP 、降尘)。

答:SO 2、NO X 、TSP 采样高度为3-15米,以5-10米为宜;降尘为5-15米,以8-12米最为
适宜;采样口均应与基础面有1.5米以上的相对高度。

3.大气采样布点时对点位周围环境的要求有哪些?
答:点位周围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不大于30︒,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并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稠密区测点应离开人行道边缘1.5米以远,采样周围(水平面)应有270︒以上的自由空间。

4.气体采样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答:气体采样系统包括采样管、连接管、捕集装置、流量计、干燥器、采样泵等。

5.风速对采样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答:当环境风速在0.1—0.4m/s 范围时,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相近。

风速过低,监测器入口处环境空气不能及时“更新”,扩散后会出现入口处浓度低于环境浓度的现象,使采样结果的浓度偏低。

风速过高,空气滞留区中空气未处在“静止”状态,按浓度梯度扩散模式不能建立,致使采样结果误差大。

四、计算题
1.已知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分别为100L/min 和6h ,环境温度为20︒C ,气压为101.0kpa ,试计算标准状态(0︒C 、101.3kpa )下的体积(单位以m 3表示)。

答:V =100×6×60×()3
.101202730.101273⨯+⨯×10-3=33.4(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