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上·大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2018年6月19日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游戏成瘾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网络游戏带来的“数字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

如何防止游戏参与者从“着迷”走向“沉迷”,是破解这一公共卫生课题的________。

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扭转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然而,市场如马,脱缰则野,游戏市场的乱象仅靠市场自我调节难以消除,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

比如()。

这既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

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也与其成长环境________。

与其一味苛责、视游戏为________,不如一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通过增亲子之情、添假日之乐、促健康之趣,在________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自控能力,从而摆脱“数字健康”问题,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燃眉之急密切相关洪水猛兽耳濡目染
B . 当务之急息息相关洪水猛兽潜移默化
C . 当务之急休戚相关毒蛇猛兽潜移默化
D . 燃眉之急紧密关联毒蛇猛兽耳濡目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摆正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B . 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展现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C . 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端正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D . 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呈现了建构行业
伦理的积极态度。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强化监管,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创新手段
B . 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
C . 创新手段,强化监管,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制度
D . 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创新手段,强化监管,建立游戏分级制度
二、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38分)
2. (6分)(2020·定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艺和艺术的区别在于,工艺强调的是“工”,艺术强调的是“艺”,工艺强调“制作”,艺术强调“创造”;工艺并非不要创造、而是先是“工”然后才是“艺”,反之,“艺术”也不是不要“制作”,在“创造”的基础上,还应该追求“术”,即制作。

在艺术追求其纯粹精神性和个性化的同时,工艺的群体性、物质性和满足其具体环境、生产、生活的实用功能使工艺继续保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传统民族工艺在具有精神意义和地方文化意义的同时,本来就应该具有复制生产的属性。

要满足特定地区民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只有在手工,或借助简单机械、工具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规模的复制和生产。

在传统社会里,这种一定规模的复制和生产大多具有“在地性”,即在特定地区或区域附近进行复制、生产和流通。

但在大众文化消费的今天,传统民族工艺的生产复制也开始出现了工业化时代艺术复制的一些基本特征,开始了规模化和跨地域的生产、复制和流通。

历史上,云南滇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民族迁徙走廊的重要结点,也是多元文化交流汇聚的地方。

本土文化、中原文化、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其他相对单纯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漫长的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使该地区的地方文化具有了包容开放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后,滇西北地区作为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一个国际性旅游地,海内外大量游客的涌入、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技术和跨地域的市场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了全球化、现代及后现代的文化特征。

传统民族工艺在几近崩溃时得到恢复和再显示,大众文化消费带来的艺术复制现象也在这个地区的传统民族工艺中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

规模化复制带动了地方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使传统民族工艺从形式、技艺、功能以及凝结在具体工艺符号中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意义发生了相应的变异,这对传统的人文价值系统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开放,具有一种向现代社会的延展。

因此,规模化复制带来传统民族工艺功能的转化,实用功能开始消解,而作为提供给游客收藏、纪念和对异文化的想象和审美的功能迅速增强。

部分传统民族工艺在向旅游工艺的过渡发展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功能的转型。

(摘编自李炎《复制与定制:传统民族工艺的现代延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工艺与艺术的区别是相对的,前者强调“工”,重制作轻创造;后者强调“艺”,重创造轻制作。

B . 在一定基础上,传统民族工艺进行一定规模的复制生产,就能满足特定区民众的需要。

C . 滇西北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旅游地位,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新的文化随之传入。

D . 规模化复制生产给传统民族工艺带来全面改良,部分传统工艺逐渐完成了功能的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一段辨析工艺与艺术之区别,引出工艺特点,为下文论证的展开厘清概念。

B . 文章以传统民族工艺焕发生机为归宿,着重论证其规模化复制生产的成因和影响。

C . 文章以云南滇西北地区为例,凸显多种因素作用下地方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开放性。

D . 文章最后一段论证谨慎而严密,同时又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易于读者接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传统工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工艺的群体性、物质性和实用功能性。

B . 传统民族工艺开始规模化复制后,“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可能会成为新气象。

C . 如果传统民族工艺固步自封,那么它们可能会随着全球化等时代的新发展而衰弱。

D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们不单为了避雨遮阳而购买一把富有地方色彩的丝绸伞。

3. (9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渠四句
冯友兰
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

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

其实,并不费解。

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
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

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

”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

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被了解,被赏识。

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

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

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

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

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

“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

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心上》)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

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

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助他决定。

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

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

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

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

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

这就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

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

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

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

对于禽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

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

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

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

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

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

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

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

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

至于以德服人的,则还没有。

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

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

程颢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大公无私,
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

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

【注释】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字子厚。

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1)下列关于“横渠四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概括了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突出人的特点。

B . “为天地立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

人创造历史文化才算是为天地立心。

C . “为生民立命”中所谓“命”是指人所遭遇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控制,人可以自主,只做自己所应该做的事。

D .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句表明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在于,人要为过去圣人继承他们的绝学,为后代万世开创太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二段化用宋朝诗人诗句为“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证明人为天地立心的重要意义。

B . 第三段引用孟子的话“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交代“立命”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C . 第三段将基督教徒与儒家遇事不能自决时的各自做法进行类比,阐述儒家所谓“立命”的真正含义。

D . 第七段分析两种政治类型,认为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从而得出中国的历代王朝实际上都是霸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在天地之间,可以了解、赏识宇宙的山河大地,这是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因为从属于宇宙所以缺乏自主权利。

B . 大公无私是圣人之德,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只要圣人为王,他们就能大公无私,普万物而无心。

C .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

确定安身立命之道,实为“外王”之学;成就君王的功业,是“内圣”之学。

D . 儒家将命运与修身合而为一,将外在客观性与内在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

4. (12分) (2017高二上·遂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新鲜空气
陈树茂
天空灰蒙蒙的,人的心情也灰蒙蒙的。

一大早,几声清脆的电话声,唤起了百分之百满意公司员工的热情。

接线小姐彬彬有礼地说,您好,百分之百满意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一个男声有气无力地问,我需要白云山的新鲜空气,你们可以提供吗?
新鲜空气?接线小姐听过顾客不少奇怪的要求,但这样的要求还是第一次听说,她马上反应过来,说,请您将要求再说一下,留下电话号码,10分钟后回复您。

老板看着这个顾客的要求,喃喃自语道,每天早上7点,准时送一袋白云山的新鲜空气,要求是早上5点的,价格不限。

真是怪事,现在白云山的空气这么值钱么?老板有些怀疑,但有钱就得赚,这是他的信条。

他马上回复,每袋500元,明天开始送。

对方竟然一口答应。

老板安排了新员工小林跟单。

第一天,小林4点多就到白云山顶,5点钟一到,他立即拿出保鲜袋装好空气,再用纸盒子装好。

按顾客提供的地址,小林来到市中心的一个高级小区。

小林看看时间,刚好7点,他按了按门铃,开门的是一位老人,还拄着拐杖。

老人接过保鲜袋,打开袋子对着脸,空气哧一声散开,他痴痴地笑,就是这个空气,就是这个感觉。

他回身掏出500元说,以后每天准时送来。

第二天,小林依然4点多就来到白云山顶,他暗暗发笑,一袋空气值500元,我在这里站一天不就成百万富翁了?他照旧5点钟装好一袋空气,7点准时送给老人。

老人闻着空气,依然很享受,不问什么就给钱。

连续几天,小林都在想,白云山的空气真的这么值钱?他也模仿老人的神态,深吸一口气,眯着双眼,感受一下山顶的空气。

他很失望,无法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天,小林睡过头了,赶到白云山顶刚过5点,人有些多了。

他赶紧拿出袋子装空气,心想,我就不信迟几分
钟你会知道。

当老人打开袋子时,脸色马上变了,这不是5点钟的空气!
小林吓了一跳,神了,差几分钟都知道?老人继续发脾气,年轻人做人要老实,是就是,非就非,你再不老实,我让你老板炒你鱿鱼!小林一想到被炒鱿鱼,有些害怕,几乎要哭出来,哀求着说,老伯,请您原谅我一次吧,我找份工作不容易啊。

老人看小林快哭的样子,摆摆手说,好吧,今天不给钱,明天继续送。

小林说了很多句谢谢才离开。

一路上,小林还是无法相信老人那么神奇,才过几分钟,怎么可能知道?小林叹了口气,这500块只能自己垫付了。

之后,他再也不敢骗那老人了。

老人每次验货成功后,照样二话不说就给钱。

小林送了一个月,他一直很纳闷,真想找机会问清楚,但公司规定,不得向顾客询问原因。

小林整理了一下,得出结论:单身老人,有钱人,行为怪异。

有一天,小林准时送货上门,按了好久的门铃不见老人开门。

他想,暂停服务要提前取消的,这是公司的规矩。

老人是不是外出了?他侧耳听听屋内好像有些声响。

他打不开门,马上打电话报警。

警察来了,原来老人晕倒在里面,幸好小林及时发现。

小林一直跟着去医院将老人安顿好才离开。

一个多月习惯了早起,小林这几天早上也睡不着,心里想着那老人的事,也想到了乡下年迈的父母。

周末,小林买了水果,早早去医院看望老人。

老人看到小林,很惊喜,招呼他进来,还颤抖着说,谢谢你来看我。

小林说,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小林看看周边,忍不住问,老伯,您家人呢?怎么没人来陪你啊?老人听完,默默掉下眼泪,断断续续地讲着,两个孩子都出国了,几年也不回来一次,去年老伴走后就成一个人了。

小林好奇地问,那新鲜空气又是怎么回事?老人听完破涕为笑,那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单身老人病死家中没人理,我就想到这法子,让你每天给我送空气,白云山是我和老伴相识的地方,每天可带来一些回忆,你每天还可以定时来看我。

小林又问,你怎么不去老人院?老人摇摇头说,我不喜欢去老人院,家里多少有些温暖和回忆,去那里没有家的感觉。

小林追问,那天我迟到取的空气,您怎么知道的?老人开心地笑起来了,你那天在外面给你女朋友打电话的声音那么大,我刚好打开窗户,就听到了。

小林也忍不住笑了,我还以为真的那么神奇呢!小林从身后拿出一袋空气,说,我今早特意跑去装的,保证是
5点钟的,免费赠送。

老人接过袋子,脸上露出孩子般天真灿烂的笑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老人不限价格预定白云山的新鲜空气,为后文的情节作了铺垫。

B . 老板有钱就得赚,不问缘由一袋空气售卖500元,揭示了当下生活中人们金钱第一,忙于赚钱,因而缺少对身边人关怀的现象。

C . 小说最后“小林也忍不住笑了”,写出了小林的不好意思,也体现了小林对老人的理解,让小说的结尾有了一丝温情。

D . 小说从小处入手,将如今老年人生存的许多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令人唏嘘。

(2)“老人”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以老人“露出孩子般天真烂漫的笑容”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5. (11分) (2020高三下·新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仙琕,字灵馥,扶风郿人。

仙琕少以果敢闻,父忧毁瘠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仕齐位豫州刺史。

梁武起兵,使其故人姚仲宾说之,乃斩于军门以徇。

帝又遣其族叔怀远说之,又命斩之。

怀远号泣,军中为请乃免。

武帝至新林,仙琕犹于江西日抄运漕。

建康城平,仙琕举哀谓众曰:“我受人任寄,义不容降,今众寡不侔,势必屠灭。

公等虽无二心,其如亲老何?我为忠臣,君为孝子,各尽其道,不亦可乎?”于是悉遣城内兵出降,余壮士数十,闭门独守。

俄而兵入围之数十重仙琕令士皆持满兵不敢近日晚乃投弓曰诸君但来见取我义不降乃槛送建康至石头而脱之帝劳之曰:“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嫌绝也。

”谢曰:“小人如失主犬,后主饲之,便复为用。

”帝笑而美之。

俄而母卒,帝知其贫,赙给甚厚。

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师侵魏,仙琕每战,恒冠三军,与诸将论议,口未尝言功。

人问其故,仙琕曰:“大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愿也,何功可论?”朐山人杀琅邪太守刘晰,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

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余万赴焉,仙琕累战破走之。

进爵为侯,迁豫州刺史,加都督。

仙琕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

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

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境,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攻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用,帝雅爱仗之。

卒于州,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选自《南史·马仙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俄而兵入/围之数十重/仙琕令士皆持满/兵不敢近日晚/乃投弓曰/诸君但来见/取我义不降/乃槛送建康/至石头而脱之/
B . 俄而兵入/围之数十重/仙琕令士皆持满/兵不敢近/日晚乃投弓曰/诸君但来见取/我义不降/乃槛送建康/至石头而脱之/
C . 俄而兵入/围之数十重/仙琕令士皆持满/兵不敢近/日晚乃投弓曰/诸君但来见/取我义不降/乃槛送建康/至石头而脱之/
D . 俄而兵入/围之数十重/仙琕令士皆持满/兵不敢近日晚/乃投弓曰/诸君但来见取/我义不降/乃槛送建康/至石头而脱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父忧,文中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请假回家守丧。

B . 建康,文中指都城,即今南京市。

东晋、南朝都在这里建都。

又称金陵、建业等。

C . 三军,文中指军队。

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以中军为帅。

D . 太守,官名。

一般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管民政、司法、军事、财税等事务。

历代有所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马仙琕性格刚强,拒绝投降。

他起先在齐朝做官,位至豫州刺史。

梁武帝起兵后,先后派遣马仙琕的旧友和族叔前去劝降,但均遭马仙琕拒绝。

B . 马仙琕为人忠厚,体恤部属。

他在齐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自己和部下分别选择了尽忠、尽孝的不同做法,既维护了自己的名声,也保全了部下的性命。

C . 马仙琕归顺梁朝,深受信任。

他表示愿意归顺梁朝,被梁武帝赞赏;他在豫州任职时,常孤身冒险刺探敌情,打仗多获胜,深得梁武帝爱戴和依赖。

D . 马仙琕为人低调,受到拥戴。

他为人低调,不张扬自己的战功,主张进不求名,退不逃罪。

当了将军和州郡长官后,能和士卒同劳共逸,很受士兵拥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众寡不侔,势必屠灭。

公等虽无二心,其如亲老何?
②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8高三上·建平开学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春阴①
朱弁
关河迢递②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释】①朱弁: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此诗就写于他被拘留金国时期。

②迢递:高远的样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_诗
(2)对本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首联以漫漫黄沙、惨惨阴风展现边塞高原苍凉的异域景象。

B . 颈联描写诗人正处穷困潦倒之际,只能以淡酒浇愁的苦况。

C . 尾联“华”字一语双关,未能吹开花朵的东风只能吹白鬓发。

D . 全诗中作者的情感李静感慨、无奈、遗憾和扼腕叹息之变
(3)从意象运用的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6高一下·石门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器物的破裂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音乐高昂激越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

”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