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课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书法课评课稿
小学书法课评课稿篇一:写字课评课稿
写字课评课稿
今天学习了潘丽娟老师执教的写字课《用楷书写一段话》。
这节课从整体上看,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组织形式都体现了较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能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的学习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较成功的写字教学课。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引导设计生动形象.写字教学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课前的引导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潘丽娟老师采用书法家的故事来引导,很好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参与分析研究多.学生课堂参与性越强,学习掌握知识的的效果就越好. 写字课堂教学,最容易被认为"教师讲解师范,学生乖乖苦练"才是"正道".其实对学生的分析引导才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关键,只有认识到才能做的到,知道怎样写,写出怎样的字是正确的法度是美的,才能有的放矢.这节课潘丽娟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反面做的很好.
3、板书、示范漂亮.规范漂亮的板书是一个教师最亮的名片,对一位书法写字教师来说, 板书就是课堂最好的教具,学生耳濡目染才能口服心服. 潘丽娟老师在板书上有一定功夫,整节课的书写设
计都很漂亮.
本节课的一点不足:
课堂气氛调节把握不够,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简单.
总之,潘丽娟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较成功的写字教学课。
评课人:许晓玲
小学书法课评课稿篇二:四年级书法课《竖弯和竖提》评课稿四年级书法课《竖弯和竖提》评课稿
听了*老师执教的书法课,对于引领大家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写字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节书法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学生参与积极。
具体而言,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一、教师示范到位
书法课堂中教师的有效示范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在课堂上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给学生范写,写到竖弯和竖提时不是轻描淡写地一句,而是用了铁丝道具形象的讲解对比,并将行笔的过程与运笔的方法清晰而美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能十分清楚地看到教师书写时的提、按、顿、挫,以及在田字格里占的位置。
这样的示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起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感受更为完整,易于理解笔
画的形态。
从中可看出校长文学素养深厚,书法基本功强,而且对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运用了多媒体幻灯等教学手段;用浅显易懂的小结分析写字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通过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及时点拨书写的注意点,纠正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扬有进步之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书写热
小学书法课评课稿篇三:小学三年级书法《悬针竖》评课稿
《悬针竖》评课稿
指导老师李鸿江
9月15日上午第三节,我认真聆听了王仁国老师执教的《悬针竖》教研课,觉得受益匪浅。
就王老师的课而言,这是一节扎实的书法课,教师从开始观察基本笔画入手,激发学生书法兴趣,再到认真范写,教给练习歌,再到学生的自评,互评,扎扎实实,教师写,学生练,“写”的概念落得很实。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这堂课的点滴感想,值得发扬的有:
一、自主练习,感悟体验
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这方面,王老师在课堂上
处理得很好。
如在新授悬针竖的时候,运用儿歌“悬针竖练习歌”,教师示范来引导学生自己练习。
运用“双钩法”、“单钩法”降低书写难度,做到循序渐进。
整个环节的教学没有任何的繁琐分析。
这种开放灵活的学习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的感悟体验的机会,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二、合作探究,重视“读帖”
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书写、鉴赏水平。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内心沟通。
课堂上,王老师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读帖。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王老师不
是直接让学生书写,而是特意安排了“字形结构分析表”,从长短比较、弯曲变化、轻重变化,四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笔画组合的内在规律,领悟到了汉字的意象美、形态美、节奏美。
在写字时,让学生评一评,圈一圈,找出好的字圈出来,让孩子在评比中学习好的地方,改正不足,有所进步,孩子们也容易接受,兴趣很高,
三、创新实践,升华情感
教学内容上要生活化、社会化,增强资源意识。
本节课中,王老师设计了学生展示自己优秀作业、楷书四大名家等环节,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书法的博大精深,更升华了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我认为还有待提升的有:
作为一节有中国特色,旨在体现汉字风韵,传扬中国文化的特色课,这节课缺少特色的中国元素。
要想激起孩子们的书法兴趣,氛围创造很重要。
如果王老师能在开头加入一个围绕“汉字、书法”的激趣互动谈话,或者出示画面上有一些中国汉字的故事或名家书写汉字的视频,再配上悠扬的中国古曲,应该会能抓住孩子们的心,抓住在场每位教师的心。
要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们只有从细微处入手,不懈地坚持,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
教师既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孩子兴趣,又要让孩子静下心来认真书法,既让课堂满溢书香,空灵飘逸,又要用儿歌手操等手段活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