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甜梦》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甜梦》名师教案【名校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四课美梦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体验月夜带来的梦幻美意境,激发音乐想象力,学会用柔和的声音深情地
表达这一特定场景。
2.结合乐曲欣赏,感受音乐旋律进行的特征;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主奏乐器,并感受
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3.能够用柔和、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两个合唱团的独特魅力,表
达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4.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旋律下行、连线的音乐知识,并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情绪,并体验宁静、安详的气氛。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旋律进行特点及调
式的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感受与实践。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
过程:第1课时
一、复习并唱第三课的歌。
2、听梦之歌
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是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部钢琴套曲,共13首曲子。
作曲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通过对童年生活的甜蜜回忆,把人们引入天真无邪的儿童世界。
2.第一次聆听梦境,感受音乐的意境。
3.复听,设问:(1)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2)它的音色和小提
琴有什么不同?(3)给你什么感觉?介绍大提琴。
4.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1)
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变化而成全曲。
聆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
你
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并用手势或身体动
作表现旋律的起伏。
(3)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5.复听全曲。
说说这首乐曲又
让你想到了什么情境?带给你怎样的
情绪
三、演唱歌曲《愉快的梦》
1.声乐练习:跟着老师的钢琴唱歌,用手画出旋律线,自上而下感受意境。
2.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聆听范唱。
3.再听一遍:他做了什么梦?你在梦中看到了什么?(教师参与,仔细聆听并计时。
)
4.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5.简单解释拍号。
6.观看音乐并计时。
老师唱前四节的曲子,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唱。
7.按照刚
才的方法,用色块自学以下四首单曲。
8.教师示范第三乐句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
9.学生唱第三乐句。
10.请组织整首歌,教自己唱这首歌的曲调。
11.连贯流畅地唱这首曲子。
12.讲解连线和延音线,并让学生观察下面的音有什么特点。
(连线是一字多音,所
以要唱的连贯;而延音线的下面是相同的音符,表示吧这两个音的时值连起来唱)
13.找出歌曲中不同的连接并唱出来。
14.一起填唱歌词。
并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15.师生讨论。
16.在老师的伴奏下用柔和的声音唱这首歌。
17.跟歌曲伴奏有感情地,用柔和的声音背唱歌曲。
四、小结:美梦,宁静的夜晚,多么宁静的月光之夜,让我们轻轻歌唱。
知识延伸:找出所学歌曲中的连接线和支撑线并唱出来。
第2课时
一、唱一首歌“美梦”。
2、交流连接线路和维持线路的知识。
3、学会唱《月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让学生熟悉歌曲。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
请学生视唱。
4.请学生跟琴再次视唱,注意弱起小节。
5.要求学生在歌曲中说几句话,然后根据歌曲中的呼吸符号唱歌,并注意连接地点的
时间价值,以便准确地唱歌。
6.填唱歌词,师对方言作解释,然后请生说出: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7.跟音乐演
唱歌曲。
设问:(1)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这首歌是用什么速度演唱的?这样的
速度对表现歌曲起到了什么作用?(3)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旋律起伏大吗?这样的旋律进行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8.通过语音分区学习唱歌。
9.两部分合唱练习。
10.跟伴奏演唱歌曲,讨论:怎样唱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11.歌曲处理。
四、编
创活动-旋律进行
1.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旋律向上的方向。
2.老师分别演奏教材中的旋律(1)和(2)。
3.唱样板歌,用手画出旋律线。
4.总结:音乐旋律连续向下进行的,我们称之为“下行”。
5.找出歌曲中的上行和下行,并边唱边用手势划一划。
6.感受向下的旋律,它给你的感觉,以及它如何表达歌曲的情绪。
5、小结:向下的旋律给人一种深刻而神秘的感觉。
扩展:除了上下,让我们看看旋律如何。
第3课时
一、复习并唱《月光》。
2、听小夜曲
1.解题: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欣赏小夜曲。
导言: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创作的第17个F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音乐柔和、活泼、优美。
3.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要求: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问:你能听到多少部分?什么乐器演奏主旋律?乐器的演奏
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答案: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
4.再听一遍整首歌。
本文结合教材中的插图,简要介绍了弦乐四重奏的形式。
(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5.了解乐曲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
设问:(1)你能听出几种不同的声音?(2)乐曲开始部分的主题是有哪件乐器演奏的?(3)你知道伴奏的乐器是用怎样的方法演奏的吗?
三、编辑和创作活动
1.教师弹奏前面部分旋律,生轻声视唱旋律。
2.选择合适的声音填充括号,唱歌,感受旋律的自然。
3.把旋律唱完整。
四、小结:月夜的美,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