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经皮肾镜应用第四代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引导经皮肾镜应用第四代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
肾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肾镜(PCNL)应用第四代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
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复杂性肾结石158例(单侧146例,双侧12例),其中131例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合并肾功能不全8例,5
例曾做传统开放肾切开取石术,53例曾行体外碎石治疗无效。
均在B超引导经皮肾镜采用EMS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进行治疗。
结果:单侧肾结
石清除时间35—130min,平均65min。
术中出血50—600ml,平均110ml。
I期结
石取净率85.4%。
23例残石,8例二期碎石,15例术后行体外冲点击波碎石。
9
例术后出血,8例术后短期高热,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
随访3—6月,无出血、感染、肾周积液。
结论:B超引导经皮肾镜应用第四代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
杂性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检查肾结石肾镜碎石
【中图分类号】R6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
0044-02
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B超引导穿刺建立皮肤肾脏通道,经
皮肾镜采用瑞士EMS公司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158例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58例,男96例,女62例,年龄22~76岁,平均46.5岁。
结石位于
左侧69例,右侧77例,双侧12例;单发肾盂或肾盏结石89例,多发结石56例,鹿角结石13例,结石最大径1.5~5.3 cm,平均3.2 cm。
131例伴有不同程
度肾积水,27例无肾积水。
肾脏积脓2例。
5例曾做传统开放肾切开取石术。
53
例曾行体外碎石治疗无效。
合并肾功能不全8例。
合并泌尿系感染43例,均行
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给予抗炎治疗。
患者术前均行KUB+IVP、CT等相关检查。
1.2 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先取截石位患侧输尿管逆行插输尿
管导管,以便术中向留置的输尿管导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有利于患肾穿刺造瘘,也可阻止术中碎石落入输尿管。
留置导尿管。
改俯卧位,腰腹部垫高,常规消毒
铺巾,先行B超检查,全面了解肾脏大小、积水多少及结石情况,选择合适穿刺点。
一般在第11肋间或第l2肋下、肩胛下角线至腋后线范围。
在B超监测下穿
刺进入目标肾盏,穿刺有尿液溢出后置入肾穿刺专用导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
切开穿刺处皮肤及其下筋膜,以筋膜扩张器从F8 开始,扩张至F16,先用输尿管
镜观察,确认进入集合系统,然后用套叠式金属扩张器逐号扩张至F21,放置
F24肾镜鞘,置入肾镜寻找结石,应用EMS四代碎石机将结石粉碎并冲出或吸出。
对复杂鹿角形结石或多发结石不能取净结石者行两通道或多通道碎石。
经B超检
查确认无明显残余结石后,顺行向输尿管内置入一根F6双J管,常规留置肾造瘘管。
根据术后KUB平片情况,术后5~7d拔除肾造瘘管或进行再次取石,3~4
周膀胱镜拔除双J管。
2 结果
本组158例均一期建立经皮肾通道,单侧肾结石清除时间35—130min,平均
65min。
术中出血50—600ml,平均110ml。
I期结石取净率85.4%(135/158)。
8例残留结石者,留置肾造瘘管7d后改二期PCNL取石术。
15例残留结石者辅助1~2次ESWL治疗后排净,术中出血50—600ml,平均110ml。
未出现大出血、
气胸、肠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
本组9例出血患者均发生在术后2~6小时内,均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引流尿色渐变淡,1~2天后转清,
9例患者经积极保守治疗均达到止血目的。
术后高热8例,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和
保持肾造瘘管通畅后痊愈,无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肾造瘘管及双J管
位置良好。
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6d,术后平均住院8d, 双J管留置3-4周。
术
后无持续出血及尿外渗。
随访3~6个月,无严重出血、感染及患肾功能恶化,
亦无肾周积液、结石复发。
3 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伤口小、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逐渐普及,已成
为复杂肾结石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1]。
经皮肾镜下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
石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在碎石的同时利用自带的负压吸引系统及时清除结石碎片,大大提高了PCNL的效率,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2]。
经皮目标肾盏的穿刺是PCNL手术成功的关键,B超定位引导穿刺比单纯C臂
X线透视下引导穿刺更具优势,B超可动态、实时观察穿刺过程,帮助及时调整
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器官[3]。
B超检查还可清晰地显
示直径>3mm的结石碎片,术中B超检查可确定有无残留结石及其所在肾盏的位置,以便能及时清除,减少结石残留的发生率。
出血是经皮肾镜术后最常见并发症, 肾实质厚度、肾积水程度、通道数量、手
术时间、穿刺过深是影响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
我们的经验是确立好穿刺点和目
标盏,穿刺过程B超全程监控穿刺针头,一针见尿,避免多次穿刺;扩张通道过
程逐号轻柔扩张,穿刺后标记深度,扩张宁浅勿深;碎石过程中镜体摆动幅度不
能超过安全角度,操作轻柔。
本组9例出血患者均发生在术后2~6小时内,均
及时发现,经绝对卧床加闭肾造瘘管止血输血等治疗,引流尿色渐变淡,1~2天
后转清,9例患者经积极保守治疗均达到止血目的。
术后感染和高热也是经皮肾镜术后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肾结石常合并尿
路感染,虽然术前纠正泌尿系感染,但术中结石击碎释放出细菌、致热源随冲洗
液吸收入血循环,可引起术后发热、菌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
使用标准通道碎石,与微通道相比可避免灌注液引起肾盂内压力过高,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及其
毒素的吸收。
EMS超声碎石清石系统不但将超声碎石产生的热量和结石带走,还
可以保持肾脏集合系统低压或负压,一方面可避免高压水流造成肾脏集合系统返
流对肾功能的损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细菌及其毒素的吸收入血或组织内引起感
染的机会,还可以减少冲洗液外渗。
本组8例术后高热,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和保
持肾造瘘管通畅后痊愈,无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经皮肾镜应用第四代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并发症中,以出血及
感染最常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小。
B超引导经皮肾镜应用第四代EMS气压弹
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Preminger G M,Assimos D G,Lingeman J E,et a1.Chapter1: AUA guideline on management of staghorn calculi: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J Urol, 2005,173:1991-2000.
[2] Lowe G, Knudsen B E. Ultrasonic, pneumatic and combination intracorporeal lithotripsy fo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 Endourol,2009,23:1663—1668.
[3] Osman M,Wendt—Nordahl G,Heger K,et a1.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with ultrasonography—guided renal access:experience from over 300 cases. BJU Int,2005,96:87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