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高中地理导学案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下高中地理导学案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导学案是指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并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它供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巩
固时使用。

导学案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
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记忆知识要点上来,从而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导学案”是教师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特为学生设计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及网络资源等文本信息设
计而成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优化设计; 运用策略;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249-01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高中必修课程,其内容包罗万象,且在高考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部分高中生由于缺乏正确教学模式的引导,学习地理时比较吃力,因此像学案导学这
样的优秀教学模式就被教育者创造出来。

学案导学作为当今最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对于
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蒙和引导作用,现在我们就去重点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进步。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设计导学案的重要意义
导学案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对学案练习题的操作,可以进行良好的
预习。

在学案中学习目标能够使学生明白对这一节课的知识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具有导向
性和调控性。

问题设计的质量是导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是
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知识的关键。

这种方式尤其适合高中地理的特点,即文理兼修,逻辑思维强,大部分文科生望而生畏。

学生预习中不明白的知识点可进行反复的思考并
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讲。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
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学案”
提纲充分展现了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学案”,只须作适当的记录,节
省了地理课堂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
解和深化上。

同时地理学习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导学案可以将图形展现给每一位学生,有助于课后查缺补漏,便于复习。

导学案的着力点是巩固练习,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
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它不
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将若干个“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
学生再现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的效果。

导学案强调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利于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
地理规律,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实效。

二、高中地理学案设计策略设计
科学可行的学案是实施“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

设计高中地理学案,要在七个组成部分的前提下,使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学案设计主要有几个
策略。

1.利用学案加强高中地理知识的预习
对于地理知识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教师在编制地理
学案时,应当重视预习部分的内容编写,不断思索如何用最简短的篇幅来涵盖一节地理课的
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在预习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知识量。

例如在学习太阳对于地球的影响时,首先应该先去呈现课堂中要讲的重点内容,其次可以通过图片呈现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使
得学案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

最后留下几个思考题目,像时差如何计算此类问题供学生进行
课前探究。

这样就可以通过学案来对地理知识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即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
间内掌握一定的知识,又能够让其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专注力,对于地理的学习也就更加
高质高效。

2.利用学案促进高中地理知识的课后渗透与升华
学案的预习部分已经完毕,那么之后的课后练习也就更需要地理教师去慎重选择。

课后
练习是检验学生听课效率的重要部分,因此应该把握好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给
学生们一个“渐入佳境”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学习大气气候时,先将一些简单的知识检验题目
放在前面,然后选择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或是识图题都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题型或是比较
另类的考试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思维和知识面的拓展。

最后教师间再进行交流研讨,使学案的内容更加精炼。

于是学生们就可以通过课后练习轻松完成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记忆,
促进地理知识在脑子里不断升华。

3.加强学案的利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进行学案导学时,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案使用习惯,例如记笔记、划重
点线等等。

学案的篇幅毕竟也是有限的,所以许多细枝末节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去自己整理
记录的。

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对地理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导图,也因此有了更加
清晰的认知,在运用地理知识解题时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在学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的内容时,由于河流分为上中下游,各个河段的灾害原因、地理位置、治理方法等都不同,
知识点比较零散,这就需要学生去进行详细的笔记整理才可以完全掌握这一节的知识。

因而
教师再进行学案导学时,也要注意去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定期进行笔记的检查,
使教学成果得到充分落实。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新型教学方法的典范,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影响和贡献是极
其重大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它的无限可能性,首先,教师编制学案时应该引导
学生去往正确的学习方向,确保学生在学习上不白费功夫;其次,学案编制与使用要做到以
学生为本,细致地安排预习练习及复习的内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高质高效;最后,在学
案使用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案使用习惯,关注学生们学习习惯的培养,使高中
地理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与钻研学习。

参考文献:
[1]依腊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
究),2017(13):185-186.
[2]朱玉婷.“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
学,2016(12):132-133.
[3]李晓清.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45-46.
[4]陈奕彤.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