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检技术20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侦检技能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救援行动如同用兵打仗,要求指挥员在决策前应充分了解灾害事故各方面的信息,在快速、准确掌握灾情信息的前提下果断地科学决策。
侦察检测是获得灾情信息的基本手段,掌握正确的侦察检测技术是取得救援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第一节侦检技术
一、侦检的概念
侦察检测简称侦检,侦检是抢险救援行动中的重要环节。
当救援队伍到达灾害事故现场之后,指挥员必须认真组织侦察检测活动,以准确、全面地了解灾害事故的性质、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周围环境、泄漏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分布、气象条件等信息。
只有在查明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判断灾情,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侦察和检测都是为了查明灾情,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它们是在不同场所、不同灾情环境中单独应用或综合应用的救援行动。
侦察是救援人员通过外部观察、走访了解、取证核实等方式获得信息;检测是借助仪器获得信息,如取样检测、仪器测定等。
二、侦检的目的
灾害事故发生后,现场混乱、灾情复杂、环境险恶,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组织侦察检测、查明现场情况显得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侦察检测,真实掌握灾情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抢险救援行动,成功处置灾害事故。
消防侦检工作目标是搜寻遇险人员,测定有毒有害物质种类、浓度、扩散范围,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确认可能发生的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事故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等。
侦检的结果是现场指挥员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
处置过程中,现场侦检起决定性作用。
同时,侦检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抢险救援行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险情,迫使救援行动停止;能否继续进行救援操作,行动的安全性、可靠性如何,都需要通过侦察检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火灾扑救中发现梁柱或墙体有较大裂缝,或钢混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大面积脱落,指挥员必须抱着对救援行动负责、对现场救援人员安全负责的态度,考虑建筑是否会倒塌、深入内部灭火能否继续等问题。
这就必须要通过侦察检测,如使用建筑结构稳定测量仪器对着火建筑进行观察测定等,来做出结论。
因此,当抢险救援现场出现险情苗头,有可能威胁救援人员行动安全时,不能盲目继续行动,而必须停止操作,对险情部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侦察检测,辅以必要的安全论证,提供安全系数,以确保数援行动的持续进行。
三、侦检的内容
侦察检测的内容就是在第一时间了解灾害事故现场各方面的信息,如事发的准确时间、地点、原因、气象条件、人员伤亡情况、现场险情状况、危害范围等方面的内容,为快速、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不同的灾害事故现场侦察检测的内容侧重不同,以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例,侦察检测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确定泄漏物的种类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侦检工作的首要目标是确定泄漏物质的种类。
只有知道是什么物质发生了泄漏,才能根据泄漏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真正做到科学施救。
在没有弄清楚泄漏物质性质的情况下,采用的任何措施都是盲目的,有可能导致事态的恶化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二)确定泄漏物质的浓度分布
确定泄漏物质的种类后,可以根据该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相应的检测技术原理,选用合适
的仪器装备进行定量检测,对泄漏物质的浓度分布及扩散范围进行检测,进而确定现场的危险区域。
按照泄漏物质浓度分布情况,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危险区域。
通过区域划分以便迅速、有序、有效地实施救援。
(三)实时检测污染区泄漏物质浓度变化
侦察检测工作不仅体现在应急救援行动的开始,而且贯穿于应急救援的全过程。
危险化学品泄漏以后容易发生扩散,而且在不同时间其浓度也是不同的。
因此,必须实时监测各危险区域边界的毒物浓度变化,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危险区域范围,掌握事故危险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救援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侦检的要求
(一)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信息
按照常规确定了不同等级的灾害事故,就必须有不同级别的指挥员到场指挥。
当不同级别的指挥员接到抢险救援的出动命令后,对灾害事故现场的信息了解就应该开始,包括在指挥车内前往灾害事故现场的途中。
前往灾害事故现场的指挥员要及时与指挥中心和已经到达现场的指挥员取得联系,包括辖区中队指挥员或先期到场的其他指挥员,了解灾情信息。
了解的主要内容是先期到场指挥员的灾情描述,对灾情的分析判断,重点是灾情的程度和可能引发的问题。
同时,要了解指挥中心调动消防力量的情况,尤其是特勤队伍的调动情况,是否有针对性地调动了特勤车辆装备。
通过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了解灾害事故的特性、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
有经验的指挥员根据掌握的信息和自己的判断,在出动途中就可以实施对灾害事故处置的组织指挥,如布置一些预防性的措施,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出可以果断采取的处置行动。
事实证明,这种超前指挥能在专业救援队伍抢险救援行动的某些环节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深入摸清现场情况
在火灾现场,外部观察基本能看到火势的凶猛程度和发展蔓延趋势,而灾害事故现场经过外部观察以后,往往还要了解深层次的情况。
例如,可燃气体泄漏现场,除了掌握气雾的扩散程度以外,还要进一步了解泄漏源、泄漏口形状、压力、泄漏量,已经泄漏的数量、还存余的储存量,能否关阀及采取其他的措施,是否要实施堵漏等。
又如,在建筑物倒塌事故现场,外部观察是一堆建筑废墟,但如果有人被埋压,则被埋压人员的数量、大致部位等,这些问题都必须搞清楚,否则抢险救援行动就难以展开。
灾害事故现场的情况了解,可以是外部观察、仔细观察,可以是走访了解、询问知情人,特别是灾前曾在现场的人员、目击灾害事故发生的人员和掌握灾害事故现场情况的人员等。
此外,有些灾害事故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侦察,如化工装置泄漏或故障、建筑倒塌事故等,能通过调阅图纸资料来查清情况,洪水等自然灾害还应调阅水文地理资料。
总之,要通过各种措施,深人摸清灾害事故现场情况,为指挥员处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及时测定所需数据
发生灾害事故后,一般需要现场检测的内容,目前大致包括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的泄漏浓度测定、有毒气体扩散的浓度测定、核泄漏剂量的测定、生化毒剂的鉴定、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的测定,以及建筑物稳定情况的测定等。
上述检测内容在相关类型的灾害事故处置中非常重要。
要及时组织灾害事故现场检测,获取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首先,要拥有优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灵敏度要高,反应要快,并加强平时的维护保养,关键的时候能用得上;其次,要有技术过硬的检测人员,无论是消防特勤人员还是环保技术人员,操作技术要熟练,检测能力要过硬,才能胜任现场检测工作;最后,要快速检测,及时把检测所得的正确数据报送现场总指挥。
相反,如果由于检测器材故障或操作失误,数据读数有误,把错误的检测结论报告给指挥员,那将对整个救援决策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侦检要贯穿整个抢险救援行动
侦察检测不仅体现在枪险救援行动的开始,而且贯穿于抢险救援的全过程。
当某一项处置措施确定以后,对具体救生、排险等操作部位的安全性,操作行动的可行性、可靠性论证,也必须借助于侦察检测的手段。
当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也必须经过侦察检测手段,才能宣布行动结束,以免留下隐患,导致死灰复燃或灾难重现。
因此,侦察检测对整个抢险救援行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侦检装备
侦检装备是用于对火场或救援现场所有灭火数据或情况(如气体成分、放射性射线强度、火源等)进行测定的专用器材。
常用的侦检装备有红外热成像仪、可燃气体检测仪、漏电检测仪等。
一、有毒气体探测仪等
”
可测量气压、海拨高度、温度、湿度、风速、风力,湿球温度计、热量指数等,
米,
,
,
二、军事毒剂侦检仪等
图片
小时。
第三节侦检技术方法
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侦察检测最复杂,最有代表性。
下面以危险化学品事故侦察检测为例介绍侦察检测技术。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侦察检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有效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前提条件。
通过侦察检测确定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浓度范围,可以为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危险性侦察检测方法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救援过程中,大多是依靠询问知情人或根据泄漏容器的漆色和标识等方法进行定性判断,或者借助定性侦检器材进行定性。
对于一些突发泄漏事故和化学恐怖袭击事故,现场知情人往往已经遇难或者逃离现场,救援人员无法通过询问知情人或漆色标识进行判断;而且目前的定性侦检器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快速得出结果。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无法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或不能及时检测时,为了使现场处置更有针对性和保护现场处置人员的安全,可以检测泄漏介质是否具有以下四种危害性,即燃爆性、毒害性、腐蚀性和放射性。
知道危害性后,可根据危险性采取相应处置和防护措施。
这样既可以保证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止二次危害的产生,又可以缩短处置时间,以免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
(一)燃爆性侦察检测方法
燃爆性检测,是指检测现场泄漏物质是否具有燃烧爆炸性。
燃爆性的检测对象主要为气态泄漏物质和可燃液体泄漏物质挥发出的蒸气。
因为可燃气体或者挥发性高的可燃液体泄漏
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燃烧。
同时,可能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通过观察危险化学品标志,确定泄漏物质燃爆性。
危险化学品标志是通过图案、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与简洁地表征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类别,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资料。
2.通过观察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确定泄漏物质燃爆性。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是表述化学品安全信息的一种载体和手段,它主要是对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运输、储存、排放、容器清洗等作业场所的化学危害进行分级,提出防护和应急处理信息,以标签的形式标示出来,警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作业时进行正确预防和防护,在紧急事态时,明了现场情况,正确地进行应急作业,以达到保障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主要包括名称、危险性级别等项内容,用文字、图形、数字的组合形式进行表示。
标签中用蓝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四个小菱形分别表示毒性、燃烧危险性、活性反应危害和个体防护,四个小菱形构成一个大菱形。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主要张贴或悬挂在生产、操作处置、储存、使用等场所的明显位置,指挥员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了解现场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3.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确定泄漏物质燃爆性。
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检测器主要是使用MOS传感器和催化燃烧传感器,它们都可用于检测宽范围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是一个没有选择性的宽带传感器,对所有可燃性气体都会有响应。
救援队伍配备的大多是催化燃烧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它是一个双路电桥(一般称作惠斯通电桥)检测单元,在一个铂金丝电桥上涂有催化燃烧物质,不论何种可燃气体或蒸气,只要它能够被电极引燃,铂金丝电桥的电阻就会由于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电阻变化同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浓度成一定比例,通过仪器的电路系统和微处理机可以计算出可燃气体的浓度。
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
时,在现场一旦可燃气体检测仪有读数显示,则可以判定现场存在可燃气体或蒸气。
由于无法确定现场可燃气体或蒸气种类,因此从现场处置安全和最坏情况出发,为了防止其发生爆炸,可以判定现场泄漏的不明物质具有燃爆性。
(二)毒性侦察检测方法
1.通过观察危险化学品标志,确定泄漏物质毒性。
2.通过观察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确定泄漏物质毒性。
3.观察现场有无人员(动物)中毒或植物枯死。
如果人员出现中毒症状,则可以判断现场泄漏的气体具有毒性。
若现场无人员伤亡,可以观察动植物的反应来判断。
有一些动物对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敏感,当有微量化学物质泄漏时,动物就会立即有不安的表现,甚至挣扎死亡,而植物表皮的损伤也是一种简易的检测方法。
4.使用毒气检测仪检测。
对未知物质毒害性的检测则应分步骤进行检测
首先,检测其是否为军事毒剂。
因为军事毒剂危害性大,杀伤力强。
其次,检测未知物质是否为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可以分为有机、无机两大类。
检测无机有毒有害气体最为普遍、技术相对成熟、综合指标最好的方法是定电位电解式方法,即电化学传感器。
目前,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的特定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气、氯气、氰氢酸、环氧乙烷、氯化氢等。
对有机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还可以使用光离子化检测器(PID)。
(三)腐蚀性侦察检测方法
腐蚀性检测,是指检测泄漏物质是否具有强酸强碱性。
腐蚀性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液态泄漏物质。
大部分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氨气泄漏后易溶于水,能够形成腐蚀性液体,对现场人员、器材以及车辆造成伤害,而且液态物质发生泄漏时,能够沿地面扩散,可能接触到人或者进入水体之中,会对人的皮肤等接触部位产生灼伤。
对液态物质腐蚀性的检测也包括现场侦察及仪器检测。
在现场,首先可以通过观察金属物体的情况如罐车是否被腐蚀,车辆或者器材表面是否有腐蚀情况,其次可以通过观察周边植物表皮情况。
例如,植物遇氯气泄漏时伤害症状明显,菜地、树叶叶片出现退绿落叶、黄化、叶脉间出现黄斑和白斑,绿叶出现卷曲,有的植物出现枯菱死亡。
再就是利用电子酸碱测试仪检测现场液体的H值。
侦检人员可以根据电子酸碱测试仪的读数判断该泄漏液体是否具有腐蚀性。
(四)放射性侦察检测方法
放射性检测,是指检测泄漏物质是否具有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放射性粒子会污染环境、危及人体生命安全。
对泄漏物质放射性的检测主要是使用核辐射检测仪。
电离射线能够被检测发现是因为它们对分布在介质里的原子和分子进行激发和电离,导致被辐射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能够被发现和检测出来。
通过救援队伍配备的核辐射检测仪如MCB1核放射探测仪,可以测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α、阝和Y射线,从而确定现场泄漏的固体物质是否具有放射性。
危险性侦检技术适用于无法快速定性定量检测的泄漏事故现场,是基于救援队伍目前配备的现有仪器无法开展常规侦检的情况下,对现有仪器进行优化组合,转而对泄漏物质的危险特性进行侦检,从而在保护处置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现场处置进程。
“不明物质危害性”检测方法无法给指挥员提供准确的现场泄漏物质种类及浓度,只能给指挥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但是在处置过程中需要运用更多手段和方法去掌握更准确的信息,最终确定泄漏物质种类和浓度,实现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使现场处置措施更加科学。
二、定性侦察检测方法
(一)远距离观察法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事故现场很难通过检测仪器快速定性,即便在实验
室进行定性分析,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手段,选用合适的分析条件,才能最终定性。
另外,便携式的定性检测器材种类少、价格昂贵、局限大、准确性低。
远距离观察法适用于救援的最初阶段,救援人员不仅不用穿着化学防护服装深人现场进行侦察检测,而且可以快速采取针对性救援行动。
随着救援行动的展开和增援力量的到场,泄漏物质的准确名称确定后,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1.通过观察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进行定性侦察。
安全标签是用于标识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的一组文字、象形图和编码的组合,它可粘贴、拴挂或喷印在化学品的外包装或容器上。
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品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应急咨询电话、供应商标识、资料参阅提示语等。
2.通过观察气瓶颜色标志进行定性侦察。
国家标准《气瓶颜色标志》(GB7144-2016)规定,充装气体的气瓶外表面应涂敷用来识别充装气体的颜色标志,因此可以根据现场盛装有毒有害气体的气瓶颜色对泄漏气体进行定性。
气瓶颜色标志内容包括气体名称字样和气瓶颜色。
字样,是指气瓶的充装气体名称(也可含气瓶所属单位名称和其他内容,如溶解乙炔气瓶的“不可近火”等)。
在现场可以根据观察到的气瓶颜色、字样等对气体种类及类别进行定性判断。
如在现场见到气瓶颜色为白色,可以判定该气体为剧毒气体,再通过字样和字色可确定气体种类。
3.通过观察泄漏危险化学品颜色和辨别气味进行定性侦察。
危险化学品如一些有毒气体和有机化合物具有特征颜色和气味,因此在事故现场可以通过感官如嗅觉、视觉等对它们进行判断。
但是,如果现场泄漏的气体无味无色,并不能表明其没有毒性,往往无色无味气体的危害性更高,因为它的隐蔽性更强,救援人员对其更容易丧失警惕性。
采取观察危险化学品颜色及辨别气味进行定性判断时,侦察检测人员必须注意安全,可以通过在远距离处观察泄漏物质的特征颜色和询问已经接触过危险化学品的人员有关气味
信息来判定某些危险化学品。
(二)调查询问法
调查询问,是指通过询问现场知情人员了解现场有关情况。
调查询问内容主要包括泄漏物质名称、数量、泄漏量、泄漏时间及相关的货物文件等。
调查询问是在现场进行侦察时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三)仪器定性检测方法
对于不能直接利用前述方法确认泄漏物质种类的,侦察检测人员需要使用仪器对现场泄漏的物质进行定性检测。
目前,比较成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的快速定性仪器主要有气体定性检测管、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便携式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
1.使用气体定性检测管进行定性检测。
气体定性检测管是专门用于检测未知气体种类的侦检管。
它是在一根玻璃管内分段装入涂附不同种类显色剂的硅胶指示剂,形成不同的色段。
将气体引人玻璃管内,通过不同色段的颜色变化确定被测气体的种类。
当一种气体通过玻璃管内的指示剂后,如果A色段变化成为某一指定颜色,而B、C、D、E色段均不发生变化,即可确认该气体为何种气体;同理,可确认使其他色段发生变化的气体种类。
该类商品配有色段颜色变化组合对应被测有毒气体判别表。
2.使用便携式气质联用分析仪进行定性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气相色谱的高分辨能力和质谱检测器的定性能力相结合,成为迄今国际上有效的监测手段之一。
我国专业救援队伍目前在核生化侦检车上配备有HapsiteSmart便携式气质联用分析仪。
便携式气质联用分析仪可以实现直接进样,可用于分析气态有机挥发物和液体、固体中的有机挥发物,适合于事故现场的定性检测。
3,使用便携式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进行定性检测。
便携式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适合于对
气态物质进行定性,它不仅能对众多有机物定性,还能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氰化氢等无机气体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而且分析速度快,定性功能较强,能对近300种物质进行定性检测。
三、定量侦察检测方法
准确定性是快速定量的前提,因为确定是何种物质后才能够快速定量。
当通过现场侦察或者定性检测得知危险化学品种类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定量仅器对其现场浓度进行检测。
定量仪器主要包括气体检测管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一)使用气体检测管进行定量检测
气体检测管式侦检仪由检测管和采样器两部分组成,它是一种简便、快速、直读式的半定量检测仪。
在已知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蒸气种类的条件下,利用该仪器可在短时间内测量出气体浓度。
(二)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进行定量检测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包括单一式气体检测仪和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单一式气体检测仪能够直接显示所测气体的浓度,其检测精度高,但是应用范围有限。
例如,氨气检测仪适用于存在氨气泄漏的场所对氨气的浓度进行检测。
复合式气体检测仪将多个气体传感器集成在同一台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中,可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做出检测响应,使之更适合于应急事故的现场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