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洼牦牛群体4个新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_蔡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CTGGAAGAGGAAATGGCAAC R:CAAGGTCTGAAAGCAACAGG
退 火 温 度/℃ Annealing temperature
53
53
53
59
通 过 Primer Premier 5.0 软 件 设 计 引 物,由 北 1.3 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京梓熙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合 成,Bogr203、Bogr204
[中 图 分 类 号 ] S823.8+51.2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671-9387(2014)05-0029-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four novel microsatellite loci of Maiwayak
CAI Xin1,MIPAM Tserang-donko2,ZHAO Fang-fang1,SUN Lei 1
Key words:Maiwa yak;microsatellite loci;genetic polymorphism;populational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我 国 牦 牛 的 数 量 和 类 群 居 世 界 之 冠,约 占 世 界 牦牛总数的95% 以 上 。 [1] 多 年 以 来,牦 牛 的 育 种 工
表 1 4个微卫星位点的基本信息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four microsatellite loci
微卫星位点 Loci
Bogr203
Bogr204
Bogr205
Bogr215
核心重复序列 Repeat motif (GT)17AT(GT)5
(GT)16… (GT)9
每个微卫 星 位 点 的 等 位 基 因 数 (N)、观 察 杂 合
和 Bogr215位点 PCR 扩增上游引物5′端均用 FAM 荧光 染 料 标 记,而 Bogr205 位 点 PCR 引 物 5′端 用 HEX 荧光染料标记。
度(Ho)、期 望 杂 合 度 (He)和 平 均 多 态 信 息 含 量 (PIC)通 过 Cervus 2.0 软 件 计 算 获 得 。 [8] 使 用 Structure Version 2.2软件 基 [9] 于 混 合 模 型 对 牦 牛
(1 西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2 西南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利用4个新分离的牦牛基因组多 态 微 卫 星 位 点,分 析 麦 洼 牦 牛 的 遗 传 多 态 性 及 群 体 的 遗 传
分化特征。【方法】以130个 麦 洼 牦 牛 个 体 基 因 组 DNA 为 模 板,PCR 扩 增 Bogr203、Bogr204、Bogr205 和 Bogr215 4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10,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
第 42 卷 第 5 期 2014 年 5 月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Sci.Ed.)
网 络 出 版 时 间 :2014-04-25 15:48
DOI:10.13207/j.cnki.jnwafu.2014.05.032
1.2.3 微卫星标记的 PCR 扩增 以上述 130个牦 牛个体基因 组 DNA 为 模 板,对 各 个 位 点 分 别 进 行
PCR 扩增。PCR 反 应 总 体 系 为 25μL,其 中 10× Buffer(Mg2+free)2.5μL,Mg2+ (25mmol/L)1.5 μL,dNTPs(10mmol/L)4μL,微 卫 星 位 点 扩 增 上 下游引物各1μL,Taq DNA 聚合酶 (5U/μL)1.25 μL,模板 DNA 1μL,超 纯 灭 菌 水 12.75μL。 反 应 条件:94 ℃预变性 4 min;94 ℃ 变 性 30s,53 ℃/59
1.2.1 牦牛 基 因 组 DNA 的 提 取 麦 洼 牦 牛 血 液 基因组 DNA 按照 Cai等 所 [7] 用方法提取,耳组织和
Dynal磁珠富集 从 牦 牛 基 因 组 中 分 离 出 59 个 具 有 (AC)n/(GT)n 串 联 重 复 序 列 的 微 卫 星 位 点,将 为
毛发样品基因组 DNA 按照 常 规 的 “盐 析 法”进 行 提 取,确保高纯度且无蛋 白 和 RNA 污 染,选 择 提 取 质
1 材料与方法
报道,研 究 人 员 只 能 利 用 普 通 牛 的 微 卫 星 序 列 分 析 牦牛的群体 遗 传 结 构 特 征 和 系 统 分 类 。 [2-5] 由 于 普
1.1 样 本 来 源 从四川省红原县麦洼牦牛原种群繁育基地和当
通牛 与 牦 牛 分 属 于 不 同 的 物 种,其 基 因 组 内 功 能 基 地屠宰场中随 机 选 取 130 头 个 体 作 为 研 究 对 象,采
30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42 卷
telite)已被广 泛 应 用 于 群 体 遗 传 研 究、生 物 遗 传 作 征研究和遗传资源挖掘提供重要依据。
图 、个 体 间 亲 缘 关 系 鉴 定 等 方 面 ,但 是 目 前 尚 未 见 将 牦牛自身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应用于牦牛群体遗传的
网 络 出 版 地 址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207/j.cnki.jnwafu.2014.05.032.html
Vol.42 No.5 May 2014
麦洼牦牛群体4个新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蔡 欣1,泽 让 东 科2,赵 芳 芳1,孙 磊1
为2个亚群,这与麦洼牦牛分布地域广泛有较大关系,但各个亚群的 牦 牛 个 体 及 其 分 布 区 域 还 需 要 进 一 步 研 究 。【结
论 】麦 洼 牦 牛 品 种 具 有 较 高 的 遗 传 多 态 性 ,并 可 能 分 化 为 至 少 2 个 亚 群 。
[关 键 词 ] 麦 洼 牦 牛 ;微 卫 星 ;遗 传 多 态 性 ;群 体 遗 传 分 化
因编 码 序 列 常 存 在 明 显 的 不 同,微 卫 星 序 列 应 该 亦 取每个个体的静脉血、耳组织块或毛发样品,处理后
存在 较 大 差 别,所 以 以 普 通 牛 基 因 组 微 卫 星 研 究 牦 低温送回实验室保存备用。
牛群体或个体之间的遗传多态性,不仅难度较大,而 1.2 试验方法
且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应该远远低于用牦 牛自身 基 因 组 微 卫 星 的 研 究 结 果。 本 课 题 组 通 过
个微卫星位点序列,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计算各个位点 的 多 态 性,并 推 断 麦 洼 牦 牛 群 体 的 遗 传 分 化 特
征。【结果】麦洼牦牛群体在4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 的 遗 传 多 态 性,平 均 观 察 杂 合 度(Ho)、平 均 期 望 杂 合 度 (He)
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达到0.626,0.800和0.751;通 过 Structure软 件 能 够 较 明 确 地 将 麦 洼 牦 牛 群 体 区 分
牦牛 遗 传 多 态 性 研 究、遗 传 连 锁 图 谱 构 建 以 及 分 子 育种提供一些分子标记 。 [6] 本研究进一 步 利 用 其 中 多态性较好的4个新微卫星位点对麦洼牦牛群体的 遗传 多 态 性 进 行 分 析,以 期 为 麦 洼 牦 牛 遗 传 分 化 特
量较好个体的 DNA 样品用作微卫星扩增模板。 1.2.2 微 卫 星 标 记 4 个 新 的 微 卫 星 标 记 (Bogr203、Bogr204、Bogr205 和 Bogr215)的 核 心 重 复序列、PCR 扩增引物以及退火温度如表 1所示。
(GT)17
(AC)16
引 物 (5′→3′) Primers(5′→3′)
F:GAGGCTGCTTTTGTGCTACCATG R:CTACAGCAGGAAATGGCAATG
F:AGAGTTTTAGGAAGAGACCAGAG R:CCCACAGAACACCCAACTAAAAT
F:ATCCCCTCATCTCTCCGAACAG R:GCAAAGAGATGTGACTGAGCG
作由 于 种 种 原 因 裹 足 不 前,而 缺 乏 可 靠 稳 定 的 分 子 遗 传 标 记 是 重 要 的 原 因 之 一。 微 卫 星 (Microsa-
[收 稿 日 期 ] 2013-07-15 [基 金 项 目 ]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20090461336);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特 别 项 目 (201003703) [作 者 简 介 ] 蔡 欣 (1972- ),男 ,甘 肃 漳 县 人 ,副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动 物 遗 传 学 研 究 。E-mail:caixin2323@126.com
Abstract:【Objective】This work aimed to investigate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ai- wa yak population using four novel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Method】The sequences of four micro- satellite loci Bogr203,Bogr204,Bogr205and Bogr215 were amplified by PCR using the genomic DNA of 130 Maiwa yaks as templates.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by direct sequencing and used to compute poly- morphism of each microsatellite loci.Differentiation features of Maiwa yak population were inferred as well.【Result】Maiwa yak population exhibited high genetic polymorphism with the mean observed het- erozygosity (Ho),mean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and mean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 of 0.626,0.800and 0.751,respectively.Maiwa yak population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distinguished sub-populations using Structure.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ide regional distri- bution of yak population.Further study wa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individuals and their regional distri- bution in each sub-population.【Conclusion】Maiwa yak had abundant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into at least two sub-populations.
退 火 温 度/℃ Annealing temperature
53
53
53
59
通 过 Primer Premier 5.0 软 件 设 计 引 物,由 北 1.3 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京梓熙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合 成,Bogr203、Bogr204
[中 图 分 类 号 ] S823.8+51.2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671-9387(2014)05-0029-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four novel microsatellite loci of Maiwayak
CAI Xin1,MIPAM Tserang-donko2,ZHAO Fang-fang1,SUN Lei 1
Key words:Maiwa yak;microsatellite loci;genetic polymorphism;populational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我 国 牦 牛 的 数 量 和 类 群 居 世 界 之 冠,约 占 世 界 牦牛总数的95% 以 上 。 [1] 多 年 以 来,牦 牛 的 育 种 工
表 1 4个微卫星位点的基本信息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four microsatellite loci
微卫星位点 Loci
Bogr203
Bogr204
Bogr205
Bogr215
核心重复序列 Repeat motif (GT)17AT(GT)5
(GT)16… (GT)9
每个微卫 星 位 点 的 等 位 基 因 数 (N)、观 察 杂 合
和 Bogr215位点 PCR 扩增上游引物5′端均用 FAM 荧光 染 料 标 记,而 Bogr205 位 点 PCR 引 物 5′端 用 HEX 荧光染料标记。
度(Ho)、期 望 杂 合 度 (He)和 平 均 多 态 信 息 含 量 (PIC)通 过 Cervus 2.0 软 件 计 算 获 得 。 [8] 使 用 Structure Version 2.2软件 基 [9] 于 混 合 模 型 对 牦 牛
(1 西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2 西南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利用4个新分离的牦牛基因组多 态 微 卫 星 位 点,分 析 麦 洼 牦 牛 的 遗 传 多 态 性 及 群 体 的 遗 传
分化特征。【方法】以130个 麦 洼 牦 牛 个 体 基 因 组 DNA 为 模 板,PCR 扩 增 Bogr203、Bogr204、Bogr205 和 Bogr215 4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10,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
第 42 卷 第 5 期 2014 年 5 月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Sci.Ed.)
网 络 出 版 时 间 :2014-04-25 15:48
DOI:10.13207/j.cnki.jnwafu.2014.05.032
1.2.3 微卫星标记的 PCR 扩增 以上述 130个牦 牛个体基因 组 DNA 为 模 板,对 各 个 位 点 分 别 进 行
PCR 扩增。PCR 反 应 总 体 系 为 25μL,其 中 10× Buffer(Mg2+free)2.5μL,Mg2+ (25mmol/L)1.5 μL,dNTPs(10mmol/L)4μL,微 卫 星 位 点 扩 增 上 下游引物各1μL,Taq DNA 聚合酶 (5U/μL)1.25 μL,模板 DNA 1μL,超 纯 灭 菌 水 12.75μL。 反 应 条件:94 ℃预变性 4 min;94 ℃ 变 性 30s,53 ℃/59
1.2.1 牦牛 基 因 组 DNA 的 提 取 麦 洼 牦 牛 血 液 基因组 DNA 按照 Cai等 所 [7] 用方法提取,耳组织和
Dynal磁珠富集 从 牦 牛 基 因 组 中 分 离 出 59 个 具 有 (AC)n/(GT)n 串 联 重 复 序 列 的 微 卫 星 位 点,将 为
毛发样品基因组 DNA 按照 常 规 的 “盐 析 法”进 行 提 取,确保高纯度且无蛋 白 和 RNA 污 染,选 择 提 取 质
1 材料与方法
报道,研 究 人 员 只 能 利 用 普 通 牛 的 微 卫 星 序 列 分 析 牦牛的群体 遗 传 结 构 特 征 和 系 统 分 类 。 [2-5] 由 于 普
1.1 样 本 来 源 从四川省红原县麦洼牦牛原种群繁育基地和当
通牛 与 牦 牛 分 属 于 不 同 的 物 种,其 基 因 组 内 功 能 基 地屠宰场中随 机 选 取 130 头 个 体 作 为 研 究 对 象,采
30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42 卷
telite)已被广 泛 应 用 于 群 体 遗 传 研 究、生 物 遗 传 作 征研究和遗传资源挖掘提供重要依据。
图 、个 体 间 亲 缘 关 系 鉴 定 等 方 面 ,但 是 目 前 尚 未 见 将 牦牛自身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应用于牦牛群体遗传的
网 络 出 版 地 址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207/j.cnki.jnwafu.2014.05.032.html
Vol.42 No.5 May 2014
麦洼牦牛群体4个新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蔡 欣1,泽 让 东 科2,赵 芳 芳1,孙 磊1
为2个亚群,这与麦洼牦牛分布地域广泛有较大关系,但各个亚群的 牦 牛 个 体 及 其 分 布 区 域 还 需 要 进 一 步 研 究 。【结
论 】麦 洼 牦 牛 品 种 具 有 较 高 的 遗 传 多 态 性 ,并 可 能 分 化 为 至 少 2 个 亚 群 。
[关 键 词 ] 麦 洼 牦 牛 ;微 卫 星 ;遗 传 多 态 性 ;群 体 遗 传 分 化
因编 码 序 列 常 存 在 明 显 的 不 同,微 卫 星 序 列 应 该 亦 取每个个体的静脉血、耳组织块或毛发样品,处理后
存在 较 大 差 别,所 以 以 普 通 牛 基 因 组 微 卫 星 研 究 牦 低温送回实验室保存备用。
牛群体或个体之间的遗传多态性,不仅难度较大,而 1.2 试验方法
且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应该远远低于用牦 牛自身 基 因 组 微 卫 星 的 研 究 结 果。 本 课 题 组 通 过
个微卫星位点序列,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计算各个位点 的 多 态 性,并 推 断 麦 洼 牦 牛 群 体 的 遗 传 分 化 特
征。【结果】麦洼牦牛群体在4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 的 遗 传 多 态 性,平 均 观 察 杂 合 度(Ho)、平 均 期 望 杂 合 度 (He)
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达到0.626,0.800和0.751;通 过 Structure软 件 能 够 较 明 确 地 将 麦 洼 牦 牛 群 体 区 分
牦牛 遗 传 多 态 性 研 究、遗 传 连 锁 图 谱 构 建 以 及 分 子 育种提供一些分子标记 。 [6] 本研究进一 步 利 用 其 中 多态性较好的4个新微卫星位点对麦洼牦牛群体的 遗传 多 态 性 进 行 分 析,以 期 为 麦 洼 牦 牛 遗 传 分 化 特
量较好个体的 DNA 样品用作微卫星扩增模板。 1.2.2 微 卫 星 标 记 4 个 新 的 微 卫 星 标 记 (Bogr203、Bogr204、Bogr205 和 Bogr215)的 核 心 重 复序列、PCR 扩增引物以及退火温度如表 1所示。
(GT)17
(AC)16
引 物 (5′→3′) Primers(5′→3′)
F:GAGGCTGCTTTTGTGCTACCATG R:CTACAGCAGGAAATGGCAATG
F:AGAGTTTTAGGAAGAGACCAGAG R:CCCACAGAACACCCAACTAAAAT
F:ATCCCCTCATCTCTCCGAACAG R:GCAAAGAGATGTGACTGAGCG
作由 于 种 种 原 因 裹 足 不 前,而 缺 乏 可 靠 稳 定 的 分 子 遗 传 标 记 是 重 要 的 原 因 之 一。 微 卫 星 (Microsa-
[收 稿 日 期 ] 2013-07-15 [基 金 项 目 ]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20090461336);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特 别 项 目 (201003703) [作 者 简 介 ] 蔡 欣 (1972- ),男 ,甘 肃 漳 县 人 ,副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动 物 遗 传 学 研 究 。E-mail:caixin2323@126.com
Abstract:【Objective】This work aimed to investigate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ai- wa yak population using four novel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Method】The sequences of four micro- satellite loci Bogr203,Bogr204,Bogr205and Bogr215 were amplified by PCR using the genomic DNA of 130 Maiwa yaks as templates.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by direct sequencing and used to compute poly- morphism of each microsatellite loci.Differentiation features of Maiwa yak population were inferred as well.【Result】Maiwa yak population exhibited high genetic polymorphism with the mean observed het- erozygosity (Ho),mean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and mean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 of 0.626,0.800and 0.751,respectively.Maiwa yak population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distinguished sub-populations using Structure.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ide regional distri- bution of yak population.Further study wa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individuals and their regional distri- bution in each sub-population.【Conclusion】Maiwa yak had abundant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into at least two sub-popu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