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申报书: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开发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开
发实践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开发实践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XXX镇位于XX市西南部,四面环山,这里是XXXX的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黄公略、滕代远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将军们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立志报国,勤学向上的情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阶段是人生奠基的关键时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塑造,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结合我们已开发的校本教材——
《红土地》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经验,将研究目标重点放在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团结协作和创新实践等方面。

1.2课题的界定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珍贵教材和理想载体。

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模式,是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课程改革紧锣密鼓,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校本教材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佳载体,虽说早在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关注,而我国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曾经指出:“课程要注重地方性和多样性”。

到1986年、1988年被教育部曾经倡导但没有被广泛实施,学校都倡导进行校本教材研究,但仍比较单一片面。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通过“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开发实践”,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对课程改革赋予各科课程新的性质、基本理念、核心目标与重要内容。

开展对红色文化校本教材的研究,将弥补红色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在实施中存在区域、学校差异适应性问题和学生个体差异补偿
性问题研究领域的空白和不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校本教材体系的构建,研究校本教材实施的成效,有益于适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校本教材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促进校本教材的完善和改进。

在“红色文化”落地实施上,关键问题就是把红色文化的内涵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特点、学生特性,把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2.1研究目标
1、培养师生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让学生心存大爱,了解历史文化,认识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并立志建设家乡,将家乡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2、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通过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调查、敢于动手、勇于实践、积极思考,注重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培养教师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4、整理编印校本教材。

制定校本教材教学指导方案,编印校本教材《红旗飘飘》,构建校本教材实施体系。

2.2研究内容
为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地域特色,展现乡土风情,开发并实施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小学”校本教材。

1、红色故事篇。

搜集本地区的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党史国情、了解本土文化、了解本校历史,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树立学生远大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还有社会的关爱与扶持。

2、红色之旅篇。

开发本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把红色教育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从学生的需求和视角出发,找准文化定位,精心打造“红色校园”,传承和弘扬对革命精神,并在这些活动中带动家庭成员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从而带动整个校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

开展以“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游学活动。

3、红色歌谣篇。

了解民间自编自导自演的《打硪歌》、《纳军鞋》和学校创作的童谣——《可爱的家乡》,有效利用音乐课课堂教同学们学唱,在传唱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4、红色传承篇。

XXX镇素有“果城里”之称,自古以来盛产各种地方特色美食——蛋丝、蛋饼、龙凤印籽粑。

为了传承“家乡的味道”,学校先组织教师学做蛋丝、蛋饼、印籽粑、金柯辣椒,邀请当地的美食文化传承人来校手把手的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制作,并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创新的乐趣。

2.3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重点
校本教材以红色文化为依托,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情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重点放在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团结协作和创新实践等方面。

(2)创新之处
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将促使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等,采用“学生成长团队”建设,通过同伴互助、共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他们的团队精神、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懂交往、能分享、会聆听等品质。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
3.1研究思路
课题遵循实践研究的筛选、调查、论证、实践、反思、总结等基本要求。

在XX地区开展符合地方实际,着眼小学生生涯地方课程群建设以及相关资源的开发研究。

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3.2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围绕“红色文化”关键主题查阅近期的图书资料、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资源搜集相关信息,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数量和主题上的梳理、总结,把握相关主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⑵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检测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调查收集有关问题和现状资料,如校情资料、学生学情资料、课堂教学资料、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关于课题研究进展的科学认识。

⑶行动研究法: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建构与红色文化要求相配套的校本教材,通过不断地实验比较,不断进行修改、调整和完善,形成严谨、科学、操作性强的校本教材。

⑷经验总结法:针对课题研究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抽象、概括,总结经验教训,加以运用推广。

3.3、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0月)准备阶段。

对本镇区域的红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确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立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实验小组,明确分工职责。

拟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并报相关部门批准。

召开课题实验工作会议,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实施阶段
课题实验全面铺开。

做好课题组教师队伍培训。

对学校校本教材利用实施情况调查研究并完善教材内容。

课题阶段性总结,写出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做好实验过程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第三阶段(2022年1月——2022年8月)课题申请验收及总结推广阶段。

在对课题总结的基础上,编写出校本教材《红旗飘飘》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和推广。

申请结题验收评估,参加课题评比。

3.4预期成果形式
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课题组主持人XXX,1971年出生,XXX镇中心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XX市优秀数学教师,XX名师,不仅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有着多年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对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积累,曾主持研究XX市十二五课题“高效课堂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在湖北省教育科研成果选集发表论文《浅谈数学课堂教
学中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期刊上发表了《一道竞赛题命制的思维历程》《一道中考试题的证法探究与变式引申》等;曾辅导学生多次获得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问题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对策》课题研究中,XXX老师是课题组的核心研究成员。

课题组成员XXX,1978年出生,XXX镇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参与过多次课题研究,2018年结题省级课题《问题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对策》课题主持人。

课题组成员XXX,1987年出生,XXX镇中心小学教学科研骨干,XX 市教坛新秀,2019.5作为湖北省优秀乡村教师参加了省义务教育教师招录巡回报告分享会,是《问题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对策》课题核心研究人员。

课题组成员XXX,1972年出生,XXX镇中心小学教学科研骨干,高级教师,XX市优秀班主任,XX市最美乡村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课题组成员XXX,1967年出生,XXX镇中心学校干事,高级教师,XX 市优秀校长。

课题组成员XXX,1980年出生,XXX镇中心小学校长,一级教师,XX 市先进教育工作者,XX市师德标兵。

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贺建新、龚芸:《开发红色教育资源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模式[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朱小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刘德优,伍复晁,红色文化育新人[J];江西教育,2006年21期
李本涛,王臻令,刘冰,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9期
袁富碧,袁欣梁,习水“红色文化”个性研究[J],学周刊,2014年12期
梅海瀛,开掘红色遗产,传承红色文化[J],2013年17期
课题编号:84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