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四步”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线四步”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基于专业岗
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出了“三线四步”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本文就该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施情况,对其教学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供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三线四步”专业
课程体系
一、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有扎实
的职业基本技能,一定的创造性实施任务的工作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个性化价值倾向等素质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一)面向社会需求。

首先要考虑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应根据自身教学条件逐步纳入
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到课程体系当中,
为学生提供未来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二)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必须突出职业性,构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体系,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关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三)注重整体优化。

根据专业的地区特点,阶段性特点,方向性特点,及学生来源结构,学生素质基础,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四)开放性和个性化。

开放性指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

个性化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属于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工作对象是各类建筑的水、暖、电设备设施。

主要就业单位: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企业;建筑水、电设备安装工程设计企业;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监理企业;建筑工程咨询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建筑设备类生产及技术服务企业,政府及一般企事业单位。

主要就业部门为:工程部、设计部、预算部、维护管理部。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员、设计员、预算员、监理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

可持续发展的岗位有:工程项目经理(机电安装建造师),工程项目设计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

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操作技能型的,比如电工操作、工程绘图课程;也有技术理论,比如施工技术课程;同时,有综合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比如施工组织课程。

实际工程中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庞大的不断建设变动中的各类建筑物,和流水线上重复的技术工作相比较,工程的适时性强,项目背景多样,技术复杂程度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仿真上是难以把全部实际工作场景复制过来的,很多实践教学只能停留在局部的技术应用训练上。

加上班级人数多,教学组织上缺乏充足的场地设备和真实的工程现场环境,在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时,不容忽视这一广
泛存在的问题。

三、“三线四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特点
(一)“三线四步”课程体系的结构。

通过对以广东建工集团为代表的27家建筑设备安装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得出了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所需核心能力。

在对此核心能力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所需能力构成分解重新序化、整合,设置出了建筑设备安装
工程施工“建筑电气、给水排水、通风空调”三大领域三线并行――识图和设计能力、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计价招投标能力、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四步进阶的专业课“三线四步”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思如上图所示。

(二)“三线四步”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上述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专业课程依据三个学习领域展开,在强调技术能力培养的阶段(第一、第二步),突出了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差异性,课程表现为三线各自独立,能力培养并行递进;在强调技术管理能力培养的阶段(第三步),突出了技术管理的通用性和共同性,课程表现为三线融合,能力培养分层级反复强化;在强调技术与管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阶段(第四步),突出了该阶段的职业性和应用性,课程表现为与职业规划相对接的专项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对应核心职业能力,最后逐步到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形成一个合理递进。

四、“三线四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与优势
在该课程体系的实施中,我们边组织教学实施边进行总结,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团队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与组织策划者,
在课前进行大量的项目任务准备工作,学生是主体,要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查找学习资料、信息,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咨讯、决策、计划,实施项目任务方案。

在每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互评,相互检查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和总结。

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从接受任务到参与评价,学生在方法能力和与人协作沟通的社会能力方面同时得到有效训练和提高。

本课程体系的实施,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对师资教学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过几年的实施总结,与旧的学科课程体系对比,有如下优势:
表:“三线四步”专业课程体系与传统学科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对比
五、结束语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培养内涵以课程为载体来实施,一切教学改革的思想理念最终都在课程当中呈现出来。

掌握好课程设置的原则,尽可能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设计出最为优化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必将是所有专业与课程教
学改革长久的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翁光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J].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3]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课题组.关于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俞仲文.高举技术教育大旗[N].中国青年报,2011-4-18.
责任编辑赖俊辰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