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2016·滨州模拟)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B .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C .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D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他们都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

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风骚(sāo)冠(guàn)冕箴(zhēn)言矫(jiǎo)揉造作
B . 忧戚(qī)恪(kè)守成吉思汗(hàn)差强(qiáng)人意
C . 惊骇(hài)矗(chù)立强聒(guō)不舍间(jiàn)不容发
D . 亵(xiè)渎娉(pīng)婷谪(zhé)守心无旁骛(wù)
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爷爷是个退休的老教授,平时喜欢看书写字,附庸风雅。

B . 时刻孜孜不倦地盯着手机屏幕,低头族的视力因此而明显下降啊!
C .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古典诗文名句往往能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不少。

D . 一碗姜汤喝下去,我便顿开茅塞,通身出了大汗,精神为之一振,感冒似乎轻了。

二、书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17七下·民勤期末) 将句子工整地写在米子格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2019八下·郁南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9七上·龙湖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是清末民初侨居泰国的富商陈慈黉家族在家乡前美村建造的。

它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耗时近30年,占地2.5万多平方米,一共有厅房506间,是岭南最具规模的大宅建筑群,有“岭南第一侨宅”的美誉,“黉院惠风”是汕头新八景之一。

故居总体上以潮汕民居传统“驷马拖车”的格局进行建造,保留了潮汕民居典型的建筑风貌。

在此基础上,又糅合古典宫廷建筑之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通廊天桥古朴典雅而又富丽堂皇,更兼容西洋建筑特点和材质;西式阳台、拱门、圆窗随处可见;玻璃、瓷砖等进口装饰材料百年如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的短语合成一幅对联,为“陈慈黉故居”景点做宣传。

黉院惠风潮汕文化中西精髓岭南侨宅凝聚彰显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7八下·平邑期中) 《红楼梦》“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________,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________,最后出家为尼的是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9九上·厦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

B . 颔联表达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C . 颈联“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夜吟”句是依靠着对方,感受到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D . 尾联寄希望于“青鸟”,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2)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9. (15分)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山之僧智仙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B . 名之者谁。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 . 朝而往,暮而归。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 . 晦明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
10. (9分)(2019·江门模拟)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以“拙诚”赢“百巧”
郝启荣
①“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

”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圆俗奸滑,不能不防。

②为人,贵在朴讷诚笃。

《韩非子》记载,魏文侯与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临出发前刮起大风,遭随从劝阻。

文候说:“不可。

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于是他亲自驾车前去,告知守山之人作罢。

守诚,是做人之根本,做事的前提。

翻阅史书,晏子为何能被齐景公委以重任?周勃何以被汉高祖托付大事?一个“诚”字,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对个人来说,诚信重千钧,因拙诚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不仅能感染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③与拙诚对应的是“百巧”。

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则愚笨,时常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专为巧伪的滑头画过群像:“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知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

”投机取
巧之人,多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苦心钻营,处心积虑谋求私利。

《郁离子》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但他偷偷掺假导致溱料变质,结果弄巧成拙、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

可见,“取巧”实则“巧取”,尽管占了一时的便宜,但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

④现实中,坚守拙诚,殊为不易。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虽然在道理上很清楚,但行动上还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

有的当“两面人”,把忠诚喊得山响,表态时信誓旦旦,暗地里却腐化堕落,直至身陷囹圄;有的在工作中媚上欺下、虚多实少、阳奉阴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兵法”太多、“机谋”太深、过度“包装”,其本质上是诚信不足,缺乏实干与担当精神。

其结果,也只能是自欺欺人、适得其反。

⑤没有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地基不稳,事业的巅峰也只能昙花一现。

做人如此,为官从政更是如此。

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

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

”杨善洲恪守“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退休第三天就走进大山,绿了荒岭,也造就了一片精神绿洲;黄大发动员村民修渠,“修不通,我拿命来换”,绝壁中凿通一道“天渠”。

大道至简,与其热衷搞花活、玩心计,不如静心干事,以徙木立信的拙诚、愚公移山的韧劲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⑥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人才能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成就真正的自己。

(选自2018年1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通过名句,引起“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的观点,简洁明了。

B . 第③段,就“百巧”进行论述,不仅形象刻画了丑态,以及百巧的危害,也与上文的“为人,贵在朴讷诚笃”相对比,突出强调了“人要朴讷诚笃”这一观点。

C . 作者善于列举事例进行论述,其中魏文侯、“巧伪的滑头”、虞孚、“两面人”、杨善洲、黄大发等人的事例,不仅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更是具体有力论述本文的观点。

D . 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第①②段提出观点,第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成就真正的自己”只需要“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

(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两面人”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李林甫任宰相时,表面上对人十分友好,尽说甜言蜜语,私下却施以打击陷害,“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尤其把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王李承乾之孙并担任左相的李适之视为眼中钉。

B . 唐朝的裴佶的姑父听说臣崔昭来访大怒,举起马鞭就要抽打为之通报的门卫,很不情愿地去见崔昭。

后见崔昭有礼物,就吩咐为之烹茶,设宴款待,还安排人替他喂马。

C .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对巡视组讲,“狠抓反腐倡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选人用人等突出问题的整改”。

3年后,中央巡视组对重庆开展“回头看”,却发现“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选人用人把关不严,一些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

D . 在吴山镇206国道上有这样一家淮南牛肉汤面馆,暴雪天里,在周边没有什么店铺开门的情况下,坚持免费为滞留路边的司机烧开水,而且还保证牛肉面分量充足并维持原价。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拙诚”。

11. (9分)(2020·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海滩上的隐形杀手——离岸流
①夏秋两季,会有不少人去海边旅游。

放松一下心情当然是好事,但是,你也要注意,其实海边潜伏着不少危险。

比如,一些会把人卷进深海的暗流。

2017年7月,广东省阳江市溺亡的几位游客就很可能遇到了海滩上的隐形杀手——离岸流。

②据统计,海边90%的溺水事件是由离岸流造成的。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50人因此丧生,其中在佛罗里达州,离岸流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暴雨、龙卷风和飓风之和……2012年8月4日,
韩国釜山海云台海水浴场突发离岸流,将100多名游客卷入水中。

由于有些离岸流具有偶发性或隐蔽性,因此,在海边活动,人们不留心点儿可不行。

③所谓离岸流,其实就是从岸边流向海洋的高速水流。

海浪拍向岸边,总要流回大海,大多数海水会自然退去,而另一些则在特殊的水文条件下,在主浪的两侧,两个并排海浪之间的空隙流回。

由于海浪间隙比较窄,宽度有限,需要回流的海水又比较多,就会形成比较高速的离岸水流。

这些水流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为数十米到数百米。

由于水流很窄,而且水面看起来很平静,所以离岸流很难被及时发现。

一旦人正好在它的发生区域蹚水或游泳,就很容易中招。

它的流速可以达到每秒2米,甚至更快,比人游泳的速度快得多_,人一旦被卷入其中,情况就非常危险。

④因此,及时察觉离岸流的存在非常关键。

其实,人们只要细心观察,离岸流并不难察觉。

当成片的海浪像一条线一样涌向岸边的时候,如果这条线中有一个或几个地方截断了,看不到浪花,那你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是发生了离岸流。

不过,你千万不要为了确认它,而去冒险验证。

⑤虽然,识别离岸流不难,但是游客要时刻保持警惕是很难的。

所以,在旅游区内,你一定要注意警示牌,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玩耍,尽量不要到较深的水区玩耍。

如果在野海滩,你则更要万分小心,如果可能,尽量不要下水。

⑥一旦陷入离岸流中,与它战斗,人们要想逆水游向岸边,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游泳奥运冠军也做不到。

你只会被冲得越来越远,并且筋疲力尽。

在这种几乎让人绝望的状态下,保持冷静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你要保存体力。

随波逐流是一个好方法,当然,你要稍微花点儿力气使自己浮在水面上。

如果你穿着救生衣,那就再好不过了。

然后,观察周围的环境。

如果有人划船,你可以挥手求助。

如果必须自行脱离,你应该向水流的一侧游泳,也就是和离岸流的方向垂直、和海岸的方向平行。

由于一般离岸流都不太宽,一旦游出其区域,你就可以游回岸边或由海浪推向岸边。

虽然说得很轻巧,但实际游动的时候还是非常费力气的,你需要量力而行。

⑦此外,还有一些人靠着其他方法获救。

比如有的人摸着水底的礁石爬回海岸,因为水底的水流会缓一些;有的人抓到防鲨网或者渔民布下的网线获救。

⑧总之,在危难的情况下,你要保持冷静,保留体力,用心分析,但不要太过教条,要尽可能利用可以利用的
机会,才有逃生的希望。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在自然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对自然保持一份敬畏,这能让我们避开很多危险。

(1)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所谓离岸流,就是在特殊水文条件下,一些海水从岸边回流向海洋时形成的水流。

B . 2012年韩国发生的离岸流造成游客死亡的例子,说明有些离岸流具有偶发性或隐蔽性。

C . 离岸流并不难察觉,但因水流很窄,水面看起来又很平静,所以离岸流很难被及时发现。

D . 陷入离岸流中,想逆水游向岸边是不可能的,因为离岸流的流速比人的游泳速度快很多。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典型地说明了离岸流的危害。

B . 选文依次说明离岸流的危害、特点、防范、识别及逃生的方法。

C .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离岸流的流速之快,进而说明离岸流的危险之大。

D . 选文第⑥段加点词语“一般”说明大多数离岸流不太宽,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分析选文标题的好处。

12. (25分)(2015·丹东)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

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

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

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

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

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

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

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

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1)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⑥段划线句子“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⑤段划线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
(4)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5)文中说“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人体的独特性除了用来破案,还具有哪些功能?(写出一条即可,可以合理想象)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2020·香坊模拟) 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①命题作文
北国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框楷,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

其实,人生的春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②给材料作文
一片树叶从树枝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

”树叶说。

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翔。


转眼东风刮起,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行其实更妙。

”接着是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

”东风和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

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走向地球。


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两方面不同的启示:做人不能没有主见,随波逐流;当我们不能
改变世界的时候,要学会改变自己,乐观地生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二、书写 (共1题;共5分)答案:4-1、
考点:
解析: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答案:7-1、
考点:
解析: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答案:9-5、
考点:
解析: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
答案:12-4、答案:12-5、考点:
解析: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