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北地区 基础训练-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西北地区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读河西走廊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水资源B.地形C.交通线D.海陆位置2.巴丹吉林沙漠不仅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还有l44个湖泊像蓝宝石洒落在沙漠中,并隐藏着从地下涌出的万千泉眼。
“沙漠千湖”奇观中,这些湖泊()
A.属于外流湖B.流域内水分蒸发微弱
C.多是淡水湖D.流域内地下水较丰富
结合“中巴经济走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喀什成为重要的外贸边境城市,其所在南疆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
A.湿热B.高寒C.干旱D.冷湿
4.修建“中巴铁路”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①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②生态环境脆弱③途经高寒(冻土)、缺氧、沙漠地区,施工困难④劳动力不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小明乘火车从北京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草原、荒漠、森林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
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保证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
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粮库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多,粮食消费量大B.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C.气候干冷,便于粮食储存D.自然灾害频发,振灾粮需求量
7.根据我国粮食作物分布规律推测,乙地粮库储备的粮食主要是()
A.稻谷B.小麦C.玉米D.高粱
8.与乙地相比,丙地粮食品质好,单季亩产量高,原因是丙地()
①水热充足①气温日较差大①土壤肥沃①夏季光照充足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9.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A.高寒B.干旱
C.湿热D.温暖
10.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条件不足B.水资源短缺C.土壤贫瘠D.农业生产技术
落后
11.造成西北地区东西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气温D.降水
12.下列哪些不是新疆的农作物或农产品()
A.小麦、葡萄干B.哈密瓜、甜菜C.西红柿、石榴、枸杞D.甘蔗、花生、油菜
13.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A.改善生态环境B.发展畜牧业C.开展生态旅游D.增加木材产量14.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位于准噶尔盆地B.地表植被由西向东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15.我国西北地区西部广布()
A.森林B.草原C.荒漠草原D.沙漠
二、解答题
16.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粮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读“河西走廊位置(下左图),及河西走廊立体模型(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西走廊地处________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其西侧的山脉甲是________。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国________省,该省简称________。
(2)河西走廊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____;从东南向西北,该省沿途出现森林—________—荒漠的景观变化。
(3)河西走廊农耕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________地区,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附近高山的________。
(4)河西走廊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经过该地区的________铁路是贯穿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
(5)河西走廊境内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________,壁画不
容易受潮变质。
参考答案:
1.A2.D
3.C4.A
5.B
6.B7.A8.D
9.B
10.B
11.D
12.D
13.A
14.D
15.D
16.(1)青藏祁连山脉甘肃甘(或陇)
(2)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或由南向北递减)草原(或荒漠草原)
(3)绿洲冰雪融水
(4)兰新(或陇海-兰新)
(5)干旱(或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