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永远的歌声教案1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永远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歌声
追随梦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

2.学会“兹、募、筹、惭”4个要求会写的字。

3.学习围绕主题组织材料的方法,能抓住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成就梦想的原动力。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
1.读课题,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
2.由课题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检查朗读情况
(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1。

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

先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课通过倒叙的方式,通过致词的方式写了一个小男孩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一份有关“长大后的志愿”的报告。

3.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

核心问题:
(1)蒙提有什么梦想?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他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
4。

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解决。

(重点解决书后的两个句子。


(1)当男孩去追问老师为什么自己的报告不及格的时候,显然老师认为这个男孩的志愿是不现实的,有点不切合实际,是空想,是白日做梦,充分流露出西方世界拜金主义思想.一无所有,不要有异想天开的梦想。

同时也折射出教育的悲哀。

事实也正是如此,多少年来这位老师泼过无数学生冷水,可能坚持到底又有几个人呢?如果老师不曾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是不是会有更多成功者站在这里发表类似的演讲呢?当然,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一分为二去看,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从各个角度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2)显然这是这位老师亲眼看到当年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实出现在眼前后内心的表白.事实胜于雄辩,而这个男孩——蒙提获得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坚持自己的梦想.中国有句话:坚持就是胜利!追随梦想所告诉我们的真理也是这句话。

教者可以启发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找一些相关的事例来充分理解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5.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蒙提:拥有牧马农场
不放弃梦想成真
10 “钢琴之王”的微笑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震惊)了全世界。

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

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上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

回乡的(希望愿望)总是那么渺茫。

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

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

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
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这位老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
播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内写上序号。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①“簇拥”的意思是( )。

A.聚成一团B。

许多人紧紧地围着C。

许多人围着
②“盛誉”的意思是( )。

A.很高的荣誉B。

称赞C。

赞美、夸奖
(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

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侯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
事?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震动希望愿望传播
2、(1)①B ②A (2)B
3、(1)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完成重游出生地的愿望。

(2)在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典礼上,居里夫人把鲜花献给她小时候的老师。

4、居里夫人虽然有很高的名望,但她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仍不忘传授她知识的老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她是一个尊敬老师的科学家。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基础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ài bó kuàng yě zǒu láng ()()()
cí shí lǎo hǔ fáng liáng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é juè
1.好一个倔.( )强的男孩儿!好一
朵浪花里的奇葩!
2。

就你这倔.( )脾气,别人怎么跟
你相处呢?
mài mán
3.我们不能埋.()怨生活的不公平,要努力积极向上。

4。

妈妈把新酿的酒埋.()在了地下. guān guàn
5。

博尔特又获得了百米赛跑的冠.( )军。

6。

这顶花冠.( )上面镶的有宝石,
特别漂亮。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凭借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
决定。

( )
2.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
3。

形容身体虚弱,连风都禁不住.
()
4.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
四、写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手法。

1.她身材匀称,体格结实健美.在高
个如林的同伴中,她是个个头并不
算高,也许还稍微矮了点。

()2.有天晚上,终于开口了:“郎平,那
天场上,你对我的提醒怎么理也不
理呀?" ()3.于是,一套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
打法:平拉开、短平快、交叉……
( )
4.一个新队员,在场上竟然不理睬队
长的提醒,还用那么冲的口吻对我
说话,未免太那个了吧!( )
阅读提升
五、阅读理解。

“0”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

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足了劲,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

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五枪都只打了8环。

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

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

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握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

“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许海峰终于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许海峰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实现了“0”的突破,为祖国争了光。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地升上了洛杉矶的上空。

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许海峰颁发奖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
1。

解释下面词的意思。

出色:
夺魁:
2。

看看下面是什么句,在括号内画
“√”。

他们哪肯示弱?
这句话是:疑问句()反问句( )
设问句()
3。

在第4自然段中用“”线画出
表现“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的句
子。

4.写出第3自然段的段意。

5。

短文赞扬了许海峰什么样的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习许海峰的
什么精神?
6.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什么说“这是中
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呢?
参考答案:
一、脉搏旷野走廊磁石老虎
房梁
二、1. jué 2.juè 3。

mán 4。

mài
5.guàn 6。

guān
三、1.一锤定音 2.化险为夷
3.弱不禁风
4.眼疾手快
四、1。

外貌描写 2。

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五、1。

出色:指的是做一件事做得很
优秀,令别人很满意的意思.
夺魁:指的是比赛获得第一名。

2.反问句(√)
3.他静静的坐了一会儿,轻轻的左
手插兜,说明他很镇定。

4。

激烈的竞争中对手,许海峰的对
手想超越他。

5.赞扬了许海峰临危不惧、奋勇拼
搏的精神。

示例:在学习生活中
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
而退,面对挫折,不气馁,奋勇
拼搏。

6.因为在中国的奥运会史上这是
第一枚金牌,多年来中国的奥运
都是零奥运,所以突破“0"的
界限,是中国的骄傲,也证明了
中国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实力。


以说是“最伟大的一天” .
第七课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选择题(共20题)
1.“伴随着阵阵闷雷般的轰鸣,高高翻滚的巨涛鼓动腾跃,宛如一条出海蛟龙”,这句话中的喻体和本体是()。

A。

巨涛;海蛟龙 B。

海蛟龙;巨涛 C.轰鸣;闷雷
2。

“黄河此处两岸夹山,河道狭窄,滚滚黄河奔流到此, , ,,震耳欲聋",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是().
A。

倒悬倾注;波飞浪滚;惊涛怒吼
B.波飞浪滚;惊涛怒吼;倒悬倾注
C.倒悬倾注;惊涛怒吼;波飞浪滚
3. 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
A。

黄河的修筑本来就是在地上进行的。

B.河水的压力过大,水势不断向上涨,最终使河上部分增加.
C。

河水进入下游,泥沙便沉积下来,使下游的河床不断抬高.
4。

根据课文,黄河最终注入的是( )。

A。

长江 B。

渤海 C。

黄海
5.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

A。

气候变化和过度开垦放牧,土壤变疏松,泥沙被冲进河里。

B.自古以来,黄河的水污染特别严重,水质差。

C.人们生活苦不堪言,吃水成了很大的问题.
6.下列词语不是描述黄河的一项是()。

A。

黄河夕照 B.塞上米粮川 C.中国第一大河
7。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水电站是“整个西北电力网的枢纽和核心,也是黄河流域的著名景观”?()
A.刘家峡 B。

李家峡 C。

龙羊峡
8。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下列表述对这句话描述正确的是()。

A。

说明黄河是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具有重要的地位.
B。

突出了黄河在我国地理及历史上的重要性,说明其不可缺少。

9.“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思是()。

A。

黄河急流奔腾的河水如从天而降。

B.黄河水从天而降,非常壮观,令人惊叹。

C.这句话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0。

根据课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建水电站的条件是峡谷多,水流落差很大。

B。

黄河水具有发电和灌溉的重要作用,
C。

由于黄河水泥沙很多,所以人们从来不喝黄河水.
二、填空题(共10题)
1.“qì shì páng bó"的汉字是气势磅礴 .
2.“shū luò yǒu zhì”的汉字是疏落有致。

3.“履”字共有15笔笔画.(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4.“为了越过这道河岗,远道而来的水流至此又突然抖数精神,腾跃而起,横激起一道
水墙",这句话中有一个错别字,其正确写法是擞。

5.“一石水,六斗泥”,这句俗语主要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请填入“排比”或
“夸张)
6.根据课文,“繁殖”的近义词是繁衍。

7.根据课文,“分散”的反义词是汇聚。

8.根据课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根据课文: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人们把它称为
“母亲河”.
10.黄河共途径9 个省区。

(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三、判断题(共10题)
1.“一石水,六斗泥”中的“石”读作shí。

(错)
2.“积淀”的“淀”读作diàn .( 对)
3.“麓"字共有19笔笔画。

( 对)
4.根据课文,“狭窄”的近义词是“宽阔"。

(错)
5.根据课文,“沉积”的反义词是“沉淀”.(错)
6.根据课文,“形容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指的是成语“流离失所”。

(对)
7.“坐标伐子,听艄公哼着小调,顺着平缓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对岸。

”这句话中没有错
别字。

(错)
8.黄河河岗的形成是因为黄河水在快入海时只能缓缓地向前推进,当与海水相遇时,受到
潮水的顶托,一部分泥沙便积淀在入海口。

(对)
9.历史记载,黄河下游曾先后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造成沿岸人民流离失所。

( 对)
10.壶口悬瀑,位于山西吉县县城西南25千米处,处于黄河的上游,两岸山峰耸立,峡窄水
急,形成许多奇异的景观.( 错)
四、连线题(共10题)
根据课文,请将下列词语左右两边正确地搭配起来.
发怒的折扇
咆哮的棋盘
蒸腾的雄狮
整齐的巨龙
别致的水汽
请将下列诗句正确地搭配起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月涌大江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奔流到海不复回星垂平野阔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东人海黄河人海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