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王雪梅(重庆市经开区礼嘉中学校)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德育第⼀。
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个主要科⽬,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这⼀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育⼈。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古往今来,教师不仅要“授业”,更应“传道”。
要加速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提⾼全民族的素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则必须注重德育实效,要纠正只注重学习、不重德育的现象,这是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有些英语教师在授课中也能结合课本渗透⼀些良好的思想,但常常是轻描淡写,或⼀语带过。
他们认为“德育⼯作不是英语教师份内的事”。
这仍然与贵州当代著名德育专家汪⼴仁教授早在1989年调查研究的结果⼀致,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我们教师的德育观念⼏乎停滞不前。
正因为认识上的不⾜,在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德育这⼀环节显得仍然⽐较薄弱。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进⾏德育教育呢?这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们共同努⼒。
⼀、进⾏德育教育要有⼀个总体规划。
把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决不能脱离课本,去空洞地说教。
例如:对于初⼀、初⼆的学⽣,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热爱学校、尊敬⽼师、团结同学、助⼈为乐等思想;⽽到了初三年级时,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较⼴泛,要求在具体的语⾔训练中有意识地把思想渗透到教学中。
如:在教名⼈传记这类课⽂时,可引导学⽣学习他们的⾼尚品质;在教科普知识这类课⽂时,可启发学⽣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名著时,可使学⽣从中领悟到⼈⽣哲理。
总体规划:把理想、信念、⾃我修养和⼼理素质(意志、性格、和兴趣)等⽅⾯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个完整的结构体系,⽬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进⾏思想教育。
⼆、结合实际,从课本中挖掘德育因素。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培养的结合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潜移默化地对学⽣进⾏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师⼝头传授是起不到多少作⽤的,应该引导学⽣进⾏讨论、共同思考,进⾏总结、⾃我评价。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的综合学习的能⼒,⽽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等。
例如:可以采取group work的⽅法。
这种学习法共享⼀个观念:学⽣们⼀起学习,既要为别⼈的学习负责,⼜要为⾃⼰的学习负责,学⽣在既有利于⾃⼰⼜有利于他⼈的前提下进⾏学习。
在这种情景中,学⽣会意识到个⼈⽬标与⼩组⽬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学习成绩的习惯。
认真备课,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以知识为载体,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理素质教育、⽂化意识等⽅⾯⼊⼿,确⽴明确的德育⽬标。
如:在教学⽣记忆单词缩写WTO时,把我国加⼊世贸组织的艰难历程以及⼊世带来的利与弊介绍给学⽣,从⽽激发学⽣树⽴为中华民族⽽读书的精神。
在道德教育⽅⾯,应注重对学⽣进⾏同情、尊重、关⼼和帮助他⼈的教育、环境教育等等。
中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课⽂对话都包含了这些思想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挖掘,使学⽣在学习语⾔的同时受到这⽅⾯的教育。
如:在《Why do you like koalas?》这⼀单元中教育学⽣要爱护动物,培养保护⽣态环境的意识。
在《Don’t eat in class.》这个单元中可以引导教育他们尊重他⼈,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
语⾔有着丰富的⽂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有益于加深对本国⽂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地让学⽣理解英语国家⽂化及中外⽂化的异同,把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化知识与学⽣⾝边的⽇常⽣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提⾼他们对中外⽂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进⽽提⾼跨⽂化交际能⼒。
如在教学《Table Manners.》时让
学⽣⽐较中西⽅就餐礼仪的异同,让学⽣从中体会各国的风俗习惯的不同。
⼜如在教学当别⼈赞扬、肯定你的成绩时,让学⽣了解英语国家的⼈常说“Thank you”,⽽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常会谦虚地说:“不,其实我还做得不够。
”⼜如当别⼈邀请你吃、喝时,英语国家的⼈常根据⾃⼰实际需要说“Yes, please.”或“No, thanks.”⽽我们即使实际需要,也常常谦虚地
说“不⽤了,谢谢。
”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和引导。
新⽬标初中英语采⽤任务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已由⼀个“主导者”变为“引导者”,重在启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和运⽤新知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德育教育,也应该通过启发来引导学⽣对事物有正确的看法,对⼈⽣观和价值观有正确的⽴场和观点。
例如在学习周末活动《How was your weekend?》这⼀单元时,有⼀篇描写⼀个孤独的⽼⼈的周末:他⽆⼉⽆⼥,⼜丢了⼼爱的⼩狗,周末坐在树底下,什么都不想做。
这时,我就启发学⽣:“假如你的邻居有这样⼀位⽼
⼈,你觉得你能够为他做些什么?你可以使这个⽼⼈开⼼⼀点吗?”学⽣在思考了⼀会⼉之后积极表达了⾃⼰的想法:给他买⼀只⼩狗;和⼏个好朋友⼀起去陪他聊天;帮助他打扫卫⽣等等。
尽管学⽣很少有机会去做,但这种助⼈为乐的思想也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陪伴着他们的成长。
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巩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常有利的。
四、进⾏道德教育要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进⾏道德教育,只有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学⽣的实际问题,才能做到因势利导,引导学⽣认识和纠正⾃⼰的错误。
我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求学⽣在课堂上学习课本中⼈物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让学⽣付诸⾏动,让学⽣把德育规范与⾏为和实践结合起来,⽤道德意识来规范道德⾏为,使学⽣养成⾔⾏⼀致、知⾏统⼀的好习惯。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给学⽣多教⼀些礼貌语⾔,例如教学⽣说:Excuse me. I am sorry. Thanks a lot. May I do…? What can I do for you? Could you please…? Would you mind…? 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 you. It’s very kind of you.等交际⽤语,不但激发学⽣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觉规范⽇常⽣活中不⽂明的语⾔,提⾼⾃⾝的语⾔修养、与⼈交往的⽔平和能⼒。
通过语⾔美的教育,陶冶学⽣的情操,净化他们的⼼灵,增加交往的信⼼和勇⽓,使他们的⽇常⽤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例如,在学习⼭顶中学的学⽣们以滑冰马拉松赛的形式为慈善机构募捐的报道后,让学⽣讨论:我们应该为“希望⼯程”的孩⼦们做些什么?有的同学说我们应该把平时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献给“希望⼯程”;有的说把⾃⼰看过的书籍捐给贫困⼭区的孩⼦们;有的说我们应该珍惜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学习。
同学们受到这篇报道的影响,个个都想献出⾃⼰的爱⼼,让世界充满着爱。
可见,英语教学中⽆处不渗透着思想道德教育。
这样,不仅能提⾼学⽣的⼝头表达能⼒,活跃课堂⽓氛,增进师⽣情感,使学⽣愉快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从⽽增强学⽣对道德品质的理性认识,提⾼道德意识。
⼜如,在学习“The Great Green Wall”时,应该让学⽣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职责。
由于⽆计划地滥砍滥伐,以致森林⼤⽚地被销毁,沙漠⾯积⽇渐扩⼤,造成⽔⼟流失,良⽥减少,我们⽣存的环境越来越差,⼈类的⽣活环境也不尽⼈意。
我们应让学⽣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类⾃⼰。
所以,我们要齐⼼协⼒,创造⼀个美好的⽣活空间。
保护环境应从⾃⾝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注意个⼈卫⽣,爱护公共设施,并互相监督,将起到良好的效应。
五、进⾏德育教育应有针对性,尽可能站在学⽣的⽴场上。
现在的初中学⽣,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见识很⼴。
从⽣理⼼理⾓度看,他们的⾝⼼正处在迅速成长阶段,成⼈感和独⽴意识逐渐增强,喜欢独⽴思考,对事物有着⾃⼰的见解,对教师不再是“惟命是从”。
因此,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主性,爱护他们的⾃尊⼼,避免激起他们的逆反⼼理。
我们应尽可能地站在学⽣的⽴场去考虑问题,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他们⼀起探讨问题,使他们敞开思想,畅所欲⾔,流露出真实的感情。
在此基础上,再给以思想教育。
我有⼏个学⽣对英语始终提不起兴趣,上课常常⾛神或者在下⾯讲话。
问他们英语问题,也答不上来。
后来,我通过别的学⽣了解到他们特别喜欢上⽹玩游戏。
因为上⽹,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作业未能及时完成,成绩也明显下降。
针对这⼀现象,我有意识地引导学⽣思考、讨论:“Study must come first”(学习第⼀)与“No pains no gains”(不劳⽽获)
这两句话的涵义,并以报刊上、⽹站上和新闻⾥报道的关于优秀⽣贪玩放松学习转为差⽣的事例,向他们说明抓紧时间努⼒学习的重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化、现代⽂明与健全⼈⽣融为⼀体的教育过程。
我们应当努⼒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个设计者、组织者、教材提供者、⿎励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个教师不应该把它看作是⼀件可有可⽆的事,更不应把它看成⼀
种“负担”。
作为肩负重任的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这是民族进步的需要,这更是⼀种责任。
让我们在教育教学改⾰的⼤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规律,⾃觉地培养具有⾼尚⼈格、美好⼼灵和丰富知识的⼀代跨世纪新⼈。
【参考书⽬】:
1.《New 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2.《新⽬标英语》学⽣⽤书,⼈民教育出版社
3.《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制初级英语教学⼤纲》(试⽤修订版)
4.《中学德育》(初中)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编译部>)。